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毒女-第4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琰心头有逃跑的念头,只是,一没银子二没去处,第三她还太小也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暂时只能老实在庄子上呆着。她能想到的学的本事而且能够顺利进行的就是读书认字。还有,在一次小菊领月例的时候找刘氏闹腾,为什么小菊有月例她没有?不依不饶的闹‘我也要我也要’。

    刘氏说她还小,银子替她收着。最后被闹得没办法,答应每个月给她五百文(顾琰要求一定要比小菊的三百文多)。然后顾琰就开始每个月攒铜板。一个月五百文,两个月就是一两银子。攒到现在也有五六两了。

    至于去处,她是真的没处去。她没有外公也没有舅舅姨母,至于远亲,没有听到娘提过。这些亲戚就是有,她也不敢贸贸然的去投奔,回头把她卖给顾府怎么办,更不要说一路的艰险了。

    她曾经问过那个见钱眼开只要有银子抓鬼跳大神啥活儿都接的老道士会不会像大街上卖艺的那些人一样表演,其实是拐弯抹角的问他会不会武,可是老道士很鄙夷的说他不会耍把戏。至于老道士卖的狗皮膏药,画的符以及化的符水,顾琰冷眼旁观,都是骗乡里乡亲的。因为道观没什么香火,他的生活全要靠自己挣银子来维持。

    字是越认越多了,而且李庄头等人对她提的看书的要求也不拒绝。还有,她也跟着刘氏学了做女红,手艺还着实不赖。偷偷打的络子做的手绢香囊以小菊的名义托老道士拿去寄卖,也卖得不错。可是,这又能做什么呢?一旦继母得知自己的存在、或者顾府需要自己牺牲,事情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命运之手的拨弄她能对抗么?就跟头上一直有一把剑悬着一样啊。这几年她就没有睡踏实过,经常被噩梦惊醒。一个对她们母女不闻不问的渣爹,一个为了利益杀人灭口的家族有什么能够指望的?

    吃过晚饭,顾琰迈着小短腿在田埂上散步。这小庄子方圆几十里都是顾家的地,住户也都是顾家的佃户,时不时有晚归的佃户同她打招呼,很尊敬的叫她‘顾小姐’。

    在众人眼底,她是来庄子上养病的顾家千金。不管她是外室女还是嫡女庶女,这些对他们没有太大差别,因为顾府的生活离他们太遥远。看着顾琰的气派穿戴,就是他们想象中的千金小姐了。

    实则顾琰的很多穿戴是顾府送来的堂姐们的旧衣旧饰物,只是都没有狠穿狠戴过,所以看着很是不错。至于原本该给她置办这些的银两就不知道在这样的运作中落入谁的腰包了。不过,对目前的日子她非常的知足。如果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这么个相对质朴简单的小庄子,称得上是她的乐园。

    老道士一句话就打破了她的奢望‘除非你一辈子不长大’!

    是啊,她肯定不能不长大,到时候顾家就会让她派上用场了。大家族养女儿,有一半是为了这样的目的。尤其她这样祖母不亲,渣爹不爱的。而且,为了将来在婚姻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肯定会在那之前就把她接回去好好培养。所以,她没多少好日子可以过了。

    顾琰有些烦恼的走到庄子后头的小山坡上,她在这里倒不需要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反正她的小短腿也只能在方圆一里以内活动,而这个范围都是属于顾家的,谁都认得她。刘氏要找她,出门随便找个人问就是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03 安置(3)
    顾琰晕乎乎醒来,睁眼看到四周黑黢黢的,张口便喊道:“娘——”她其实已经不是颜氏生下的那个小顾琰了。那个小姑娘那场大病就去了,换成了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白领,到银行办事时倒霉被劫匪炮灰掉的,然后就莫名其妙来了这里。

    这几个月颜氏对她精心照顾,让她度过了初来陌生之地的惊惶期,她心头已经认了颜氏就是娘。娘说带她来找爹,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顾琰喊了好几声也没有人来,于是惊慌起来,大声哭喊,然后往床边挪想下床去找人。

    许是听到她的动静,有人执着蜡烛进来,打头的是个四十多岁面容严肃的妇女,“琰姑娘醒了。”

    顾琰坐在床边左右看看,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上前来帮她穿上小鞋子,并且自我介绍:“姑娘,奴婢是小菊,连妈妈说以后奴婢就跟着姑娘了。”

    “我娘呢?”顾琰问道,脸上还有一颗晶莹的泪珠。

    那个中年妇人,也就是连妈妈上前来,“姑娘的娘被送去了家庙,姑娘如果哭闹就再见不到娘了。奴婢是奉大夫人的命送姑娘来此的,这是顾府的一个庄子,姑娘就在这里养病吧。小菊以后就是负责照顾姑娘的贴身丫鬟了,姑娘要什么就找她。”

    顾琰已经比较适应小孩的动作表情和心态了,一副没怎么听明白有些愣愣的样子,半晌道:“我要娘——”嘴一瘪又要哭。

    “奴婢说了,哭闹就再见不到你娘了。姑娘饿了吧,小菊去叫刘妈妈送些吃的来。”

    连妈妈第二天一早就离开庄子回靖西侯府复命了。这个庄子的李庄头和他的女人,还算是比较老实的。这已经是靖西侯夫人林氏的顾念了。这样,小顾琰不会被太过苛待。但是日子长了,一个不被看重的外室女,要想跟府里的姑娘们一样金尊玉贵的过日子肯定是不能。拜高踩低跟红顶白毕竟是人性,外室女在礼法上可是连庶女都不如的。但在这里总好过被丢在一些奸猾的庄头看管的庄子上。林氏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府里的太夫人嫡出庶出一共有五个儿子,孙女更是大大小小有十多个。这个代表着无尽麻烦的孙女,那真的是半点不会放在心上的,要不然也不会看都吝于看一眼了。尤其她来的时机这么不巧,三爷病成了那样。至于侯爷,五爷是他不得不背的责任。可这个侄女嘛,他真是恨不得她就这么一病而去以绝后患。林氏纯是同情这对母女的遭遇才做出这样的安排,但更多的也不会做了。

    连妈妈走后,顾琰又哭了几场,连着几天眼睛都是红肿的。庄头的女人刘氏只能拿连妈妈说的再哭闹就见不到娘了来哄她。顾琰心头知道她多半是再见不到颜氏了,如何能不哭。

    小菊是个很老实的丫头,今年七岁,是顾府的家生子奴才。可惜父母都不太会钻营,所以一家子都没有什么好差事。她此时跟着顾琰,算是个三等丫头,一月能有三百文月例。

    连妈妈是林氏身边的二等妈妈,从林家一起陪嫁过来的,也是很受信赖和器重的。她回去便去回复了林氏,这件事就算是船过水无痕的过去了。三岁的孩子,很快就会忘掉久不见面的母亲。

    林氏这样算是在能力范围内的日行一善,而且这样的安排也得了太夫人的认同,还感叹了一句如果茯苓县主能像林氏一样识大体顾大局就好了。

    林氏对茯苓县主这个颇有些霸道的弟妹也有些看法,知道婆母对这个出身高贵不好管束的儿媳很是有些不喜却又无可奈何。于是笑道:“五弟妹是家中独女,父兄难免偏疼些。可是孝顺婆母,顺从夫君还是知晓的。”

    管氏并没有过问小顾琰的情况,她现在满心都是顾三爷的病情。

    转眼便是四年,顾琰已经七岁了。她每月的用度和一应用品都是府里派人送来,按顾家姑娘每月五两的用度。当然,那些银子有多少是用在她身上的天知道。

    不过她总算是长大了,没有如顾家掌权人们的意一病而去,一了百了。既然她没有自动消失,那些人秉持虎毒不食子而且养大了兴许还有用的想法还是赏了她一口饭吃。

    “姑娘,这个念米。”小菊指着顾琰写的字念到。

    “下头还有一个日呢。”

    “日是太阳,奴婢知道。”

    顾琰如今在跟着庄子旁边小道观的老道士学认字,这会儿她在教小菊。小菊这四年像个大姐姐一样对她照顾得很用心,算是她莫名其妙到这个时代,落入这种处境的一个安慰奖。因为这四年她是一直没变的。目测以后也不会怎么变,因为她比较憨,和刘氏不大一样。

    顾琰初到这里,哭闹过一段时日后,就乖乖吃药吃饭了,并且如顾府掌权人的意把颜氏渐渐淡忘,然后渐渐长到如今。

    识字是去年开始的,顾琰听到刘氏说起顾府的姑娘六岁开蒙,府里专门设了女学。可是这四年,她一直是被遗忘的,去年也没有人想起要接她回府里读书开蒙。

    刘妈妈遗憾的说过,可惜了她只是个姑娘,如果是个少爷,不管怎样读书开蒙还是不会被遗忘的。是个姑娘,受重视的程度就大打了折扣。

    顾琰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在问过李三牛也就是李庄头十岁的小儿子后,得知旁边道观的老道士识字,便央求李庄头把人请来教她。李庄头想了想,本来庄子上就时常送香油钱,再添一份束脩每月不过几钱银子也没什么不可以便依了她。去年秋天他送一年的租子到顾府去的时候,报备了一声,管庶务的二爷点了点头这事就算过了明路了。

    小菊挠了半天头,也没认出禾字下头一个日念什么。

    顾琰道:“你想有太阳,有禾苗,收割了就可以做白米饭,吃起来怎么样?”

    小菊重重点头,“香!”

    “可不就是,下回别再忘了。你看我都给你开小灶了,你要是再输给喜妞就说不过去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02 安置(2)
    顾诚也是呕得不行,靖西侯府很需要与茯苓县主娘家孙家在朝堂上守望互助。如果被孙家知道了,事情就麻烦了。尤其茯苓县主四年前嫁过来,次年就生了女儿。如今又是六甲待产,听到这个消息万一出什么意外和孙家的关系就会从亲家变仇家。顾家如今已经不如从前那样得到信任和重用了。子弟里有出息的也很少,好容易有个三弟还病得奄奄一息用人参吊着。

    本来他还想着这个小弟虽然是草包一个,但好歹金玉其外,还能有这么一个联姻的用处。谁知道就连这件事他都能给你搞砸了。现在必须快刀斩乱麻消除掉隐患!

    林氏当时一听那女子说有婚书,就知道大事不妙。于是并没有说破顾询是侯爷亲弟,嫡支嫡子的事,只说的确是府上旁支。所以至今蒙在鼓里的颜氏对她还是好生感激的。不但让人领她们母女到所谓顾五的院里,还请了大夫来看她的琰儿,又有下人帮忙张罗着安顿并熬药等事宜。

    林氏看一眼小叔子心道:也难怪茯苓县主、还有方才见到的那个女子都心动不已,秀骨清像,风采卓然……‘京中第一美男’这个称号是实至名归的。如果再能有点真才实学,搞不好驸马都有可能当上。

    长得好,家世更是没得说。顾家祖上因军功封侯,封侯时开国之君封赏丰厚,传到如今已经是第五代。他和茯苓县主也称得上门当户对。

    至于那个女子,听她说起小叔子买宅子又留家用银子的,没有傲人家世,却也是有银子舍得给的主,也算得良配。一栋二进的宅子在小镇上算豪宅了,二百两银子也足够普通人家花用六七年。

    方才自家夫婿给这位五弟讲了一下此时冒出一个拿着婚书的妻子的严重后果,不单是他以为的茯苓县主会闹腾这么简单,他吓坏了!唉,果真是老幺啊。公爹过世的时候才八岁,婆母又溺爱得紧,就成了如今这样。那对母女怕是可怜了,完全依靠不上。可同情归同情,作为顾家的长媳、宗妇,她只能做出符合家族利益的事。而且,就算她想放她们一马也无能为力,只能让自己被厌弃而已。

    顾诚道:“婚书一定得拿到,至于人嘛……”他看一眼小兄弟,真的是小兄弟,比他长子就大个一两岁。可有些话他做大哥的不好说,怕将来落埋怨,只能母亲来讲了。

    太夫人于是道:“大的不能留,拿到婚书立刻送到家庙去。小的,既然是顾家的骨肉,就留在顾家。只是不能留在府里碍了茯苓县主的眼,送到乡下的庄子上去。就说是你七弟在外头与人生的,名字不上族谱。这件事就不必闹得尽人皆知了。至于以后,就以后再说吧。老大,还有那女子原籍那边,也须打点清楚不留一点后患。”

    顾诚和林氏应了一声,林氏问顾询,“五弟,你要不要同大嫂一起去看看?”虽然婆母说的是送到家庙去,可送去之后要一碗汤药解决人就更方便了。一点痕迹都没有,比在府里操作这件事更方便。老五也不知是真想不到,还是根本不想理会。

    “大、大嫂安排吧!”顾询想起了秀美可人的颜氏,脸上一阵挣扎,然后低头小声道。

    林氏心头一阵轻蔑,然后带着人往安置颜氏母女的小院去。她到的时候,顾琰发着烧,还在昏昏欲睡。颜氏很感激的迎出来见礼,“见过夫人!”

    “孩子好些了么?”林氏看了一下,一个老妈子,一个二等丫头,都是她的心腹。此时必须把颜氏看好、稳住,消息绝对不能外泄。

    “好多了,多亏夫人让人请了大夫,又遣了下人来相助。不知我夫婿几时能回家来?”

    “我们进去说。”

    进去坐下,林氏言简意赅的说明了顾五的真实身份,还说他已经有了一个出身高贵的妻子,有了一个两岁多的女儿,即将再添一个孩子。她一说颜氏就变了脸色,也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身份的尴尬。要是早知道,她一定不会来的。这样的权贵人家如何是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招惹得起的。

    她看一眼床上的女儿,这是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来的。在家时就大病过一场,花光了银子,甚至宅子都变卖了。不然,她一个女人是万万不敢单独上路找上京城来的。还幸亏有做镖师的同乡捎了她们一程,不然根本不可能平安到达。

    “这孩子,日后就拜托夫人日后能照顾一二了。”颜氏红着眼眶跪了下去。

    林氏心头喟叹,这么快就什么都想清楚了,倒是个既美且慧的女子,可惜遇人不淑!

    “婚书在哪里?”这东西不毁了,始终是个心腹大患。顾家的政敌一旦知晓,到皇上面前一弹劾,顾家就毁了。靖西侯府顾家嫡出的五爷是绝不能有这么一个卑贱出身的正妻的。所以,颜氏多半也是会就此消失,怕是她自己此刻也知道了。

    “我的孩子……”颜氏两眼通红,抱起床上还烧得滚烫的女儿无声的落泪。

    “太夫人说以外室女的身份养在庄子上。我会替她安排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她也不能胡乱许诺,毕竟她虽然当家,头上还有太夫人,还有夫婿,这个孩子的未来她一个人说了不算。

    颜氏抱着孩子看了半晌,最后不舍的亲了又亲,然后放回到床上。起身朝林氏磕了个头,返身拿出婚书。

    林氏看过无误,收进袖子准备拿去给太夫人和侯爷看。要当着他们的面毁去,不然日后如果有什么风波会怪到她头上或者认为她别有用心。

    颜氏被人带出去,走到门口忍不住回头看过来。她的女儿才这么小,还不到三岁,她只能留下她一个人在这世上苦苦挣扎了。那个她一心以为的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