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金手指-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九十七章 变强的明军
话说锦衣卫盗得图纸,黎落千户却是不惜暴露两个秘密据点作为掩护,总算是安然无恙的回到了家中。
老父见儿子安然回来,而且面带笑容,自然知道已经得手。问详细情形,黎落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说完之后才发现,老爹的脸色有点奇怪。
“父亲,可是有什么古怪?”黎落到底还有那么点涉世未深。
“若是为父没有猜错,你这次得手只怕根本就是张弘斌那家伙故意放水,否则别说暴露两个据点,只怕把锦衣卫在陕西的全部据点都暴露,你也未必能够拿得到这份图纸。就算你侥幸可以逃出陕西,也未必能够活着回到这里。”黎老爷子非常严肃的说道。
“可这也说不通啊,若我是张弘斌,涉及绝对**的图纸,岂会随便送给别人?”黎落有点想不通。
“把图纸拿去给匠人看看不就知道了?”黎老爷子给出了一个中肯的意见。
结果自然是送给了锦衣卫专门的匠户查看,结果是图纸是真的,按照这个图纸设计出来的火铳,其威力远胜大明原有的火铳,最难得的是换弹速度提高了三倍有余。
看到这个结果,黎落和黎老爷子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张弘斌那厮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会允许自己这些敌对分子,把那么重要的火铳给带出来?
“好吧,如今唯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在他的手中,有更好的火铳,所以这种已经落后了的,就送给了大明?对,应该是这样,这份图纸是代表着徐老爷子一家,与大明再无瓜葛的筹码,让我们不要再走徐老爷子那条路!”黎老爷子在降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才给出了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
“也只有这个解释了,但是国与国之间,往往都是无所不用其极。难道就一份图纸,就能够阻止我们继续寻找徐老爷子?”黎落有点不敢相信。
“或许,他已经看出了我们的本心?”黎老爷子有点严肃的说道。
好吧,锦衣卫和皇帝不同心,需要一份功劳换取皇上的信任和支持,但同时以如今皇帝的性格,这份信任能够维持到多久,其实谁也说不清楚。故而一个聪明人,尤其当主人已经不信任自己了的情况下,应该给自己留条后路。
若继续再走徐老爷子那条路,那这条后路之一,就相当于断绝了。
“他自己想到的,还是他身边有什么高人?”黎落皱着眉头嘀咕道。
“这已经不重要了,如今我们最迫切的是,把这份图纸送上去,换取一段时间的信任和支持,然后最大限度的把我们的权柄和影响力提高到足够高的程度。如此就算对方打算撤换我们,也得掂量掂量。我们无意与新君为敌,我们锦衣卫永远都是皇上的亲兵,但绝对不是一个工具,我们是有血有肉的。”黎老爷子给出了总结。
接下来的时间,图纸和样品很快就送到了京城崇祯的手中。
听闻是徐光启与锦衣卫里应外合,好不容易才盗取的图纸,再听闻锦衣卫指挥使给出的参数之后,崇祯立刻让人拿去试靶。其结果他非常的满意,甚至有点飘飘然。
在他看来,有这样的力气在手,别说那些流寇,反贼,只说蒙古和后金鞑子,也得乖乖俯首称臣!因为大明如今不仅有了防御力器的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还有了如此威力巨大,毫不逊色于强弓的火铳。
给他半年的时间,武装三十万火铳兵,定能横扫域内!
好吧,回过头来冷静了,才蓦然发现自己还是没钱有图纸没钱制造也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偏偏神机营给出的造价是每杆五十两银子。问可以不可能少一些,只说威力会下降,耐久度会下降,本来总体威力比旧式火铳强大十倍的,偷工减料之后只强大三倍而已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偷工减料之后,每杆只需要二十两银子的造价就可以了。
足足便宜了60%,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好吧,其实是崇祯表示自己没钱了。
在户部挤了二十万两银子,自己又补齐了三十万两银子,合计五十万两银子,扣除损耗率的20%,必须要造出两万杆火铳出来,至少把一万名火铳兵武装起来才行!至于另外的一万杆火铳,则作为火铳兵的备用品,毕竟大明的火铳用久了容易炸膛,可千万不要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才好。
至于为什么损耗率会高达20%,这是惯例,不管工匠手艺如何都是损耗20%。这还是京城,若是地方的匠户只怕损耗率超过35%以上。从大明建国以来,这个损耗率都是这样规定下来的,想要提高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人工制作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所有的火铳都是合格甚至优良的。
只是他们不知道,在救世军这边,合格率低于98%的话,总工程师当月的薪水会被扣掉,其他的工匠被扣除半月的工资。下个月还是这样的话,那么上下所有人都会被开除。对张弘斌来说,lang费就是在谋财害命!
自己又不是没有给足薪水,薪水甚至比大明朝的还要丰厚,这样的情况下还敢乱伸爪子,他不介意直接剁掉。
至于大明朝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打造,可不是说打造出来就可以打造出来的,崇祯搜集了许多的匠户,好不容易才让月产提高到了1000杆火铳。没有流水线,每一个匠户都是**打造火铳,这就使得效率大幅度的下降,尤其当匠人掌握了完整的工艺,大明的噩梦就来了。
后金为什么可以顺利入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无孔不入的间谍和收买。
匠户,尤其是可以生产强力火铳的匠户,绝对是他们拉拢的对象。此刻的后金,还没有尊儒,没必要那么讲究收买士农工商之类的划分,什么实用就用什么,百无禁忌。
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第一批三千人的火铳兵开始武装完毕,并且开始投入使用。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崇祯四年,也就是公元1631年。
大明没有把所有的火铳兵集结起来使用的意思,其实已经有人提议,火铳兵不同弓箭兵可以抛射,就算用沐王爷(沐英)发明的三段击,三千人也足够打一场大型战役。最多,需要的是在火铳兵的两翼和后面,配上一些近战步兵提升一下防御力。
崇祯从谏如流,自然是应允,其实他也觉得,数千火铳兵挤在一起,也的确没什么效率。
结果三千人仅仅实弹练习了三发左右,便开始随着地方卫所部队奔赴战场。朝廷没办法提供更多的实弹练习,每天消耗的铅弹和火药那是天文数字,朝廷也没钱了。
在这次投入火铳兵作战之前,大明朝对付流寇几乎没有用到火器。一则火炮太贵火铳太烂索性不用还好,二则地方卫所没多少银子也买不起好的火铳火炮,所以都是以近战为主。
如今投入了三千人的话火铳部队,配合虎蹲炮开始朝着北直隶周边的贼寇进行清剿,其结果却是大获全胜。
在三月份到来之前,合计剿灭大小贼寇三十多伙,总计击杀贼寇五万人次。所有的首级都是青壮,没有任何老弱妇孺,这就表明这个战果绝对没有杀良冒功。其实也得看看是谁负责统兵,这支火铳兵的统兵大将,却正是明末名将之一的卢象昇。
弃文从武,卢象昇凭着个人魅力和公平的待遇,很快就获得了武夫们的认可。
难得的是,他克扣军饷很有限,留了不少的银子给士卒。士卒拿到了钱,而且还能够吃饱饭,自然效死。
经过这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清剿,卢象昇也打出了自己的名头,崇祯表示很看好他。
同时,要把他麾下的军队扩大到五万人,其中火铳兵五千人,让他南下,去剿灭流寇。卢象昇自然领命,只是看着剩下数万几乎没有任何武装的部队,就算牛人也只能苦笑。
还好,火铳和虎蹲炮不缺,军队还是具备一定战斗力的。
不足的装备,可以用竹子凑合,最重要的是,之前剿灭贼寇的过程,多少也收缴了一批武器装备,可以凑合一下。
三月初,卢象昇不同于历史,却是提前被任命为三省军事总督,全面监督和剿灭江西、湖北、湖南三地的流寇;洪承畴也得到了五千火铳兵,负责剿灭四川、贵州、云南、两广的贼寇。大明的策略变了,不再自北向南,而是自南向北。想来崇祯也了解到,朝廷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江南,那里绝对不能够有问题。
其实,就在前不久,江南以匪患阻碍运输为由,停止或者延迟运送本年度的税收,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第九十八章 且虚与委蛇
历史,或许已经乱套了。
起义提前的结果就是有些历史人物已经起义,而有些原本应该成就无上功业的,却因为起义迟了导致实力大损。
别的不说,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未来的大人物,他们麾下的将领至少还有不少没有到齐,甚至半路被张弘斌截胡,四名历史名将文臣被自己挖到了手中。
事实证明,哪怕是农民起义者,能够成为主要将领的历史人物,都不会是傻瓜。
数个月的培训,郝连忠、袁宗弟和冯双礼三人已经彻底褪去了农民的单纯和憨厚,双目多了几分英气和睿智。在军事知识方面,郝摇旗更偏向于勇将,袁宗弟偏向于大将,冯双礼则是帅将。
勇将者,凡事带头冲在前面,以勇猛引导着全军的士气,带领军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大将者,善用天时地利人和,不骄不躁,荣辱不惊,全局仅在其掌握之中,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帅将者,千万大将之主心骨,天地万物都在他的计算之中,所有的行动都在他们的视线之中,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或许张弘斌对这三种将领的理解不够全面或正确,但他觉得这三人就属于这三类将领。就水平而言,郝摇旗在勇猛方面堪比王二,略胜李定国和曹变蛟半筹,但是在军师韬略和全局观上,则仅仅胜于王二,弱了李定国和曹变蛟一筹,弱曹文诏三筹。三人里面,仅冯双礼能够有资格与曹文诏一争高下,前提是有足够的时间让他成长起来。
是的,三人有成为优秀将领的潜质,但仅仅是潜质,如何成长和成长到什么程度才是关键。比如他们才上战场就死在了对方的火枪狙击下,那么就算有再好的潜质,也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将而已。在历史上,甚至连专门描写的一小句话都不会剩下。
三人的培训已经完毕,他们正在开始与刚刚征召入伍,并且初步训练完毕的士兵进行磨合。剩下的时间里,这些士卒要如何操练,具体要怎么指挥和统御,这就是他们的问题。只要不违反救世军类似宪法一般的军规总纲,以及细部军人守则,张弘斌对其他的东西还是放得很宽的。
至少,从龙之臣必然会有点优待,后期建立了专门的专业军事学校之后,再提拔上来的军官,可就没那么走运了。
最后还有一个文臣的汪兆麟,此刻却是已经成为了何陵的副手之一,他的执政能力很强,对数字也非常敏感,学习能力也非常强大。难得的是他已经身居高位,但依然没有忘记学习,只要是救世军里面特有并且外面没有的知识,他都仿佛海绵一般,非常贪婪的吸收着这些知识。
其实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他已经看出了救世军的治国思想和大明完全不同,想来一旦夺得江山,只怕是不会再玩大明的那一套的。换言之,若以大明的办公模式和个人操守来行事,最后只能被淘汰出局。想要不被淘汰的结果,就是不断的学习再学习。
这这方面何陵就差了一些,或许是太年轻就身居高位的关系,他已经停止了学习。这不怪他,一个政权草创,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负责,偏偏他的年纪还小,社会阅历不丰富,他担心自己犯错,所以每一件事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出错,这就直接导致事情的完成效率不仅不高,而且他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
但,这并不能成为他拖了政权后腿的借口。
所有人在干什么事情,张弘斌都看在眼里,既然何陵年纪还小阅历差,就先在基层磨练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到核心来工作最好。尤其在基层工作的话,他应该也会有时间去学习了。
张弘斌已经决定,过一段时间,就和他专门谈谈话,若是他愿意就下放,若不愿意就继续工作。但评比的时候若是差评,那么该开除的还是会开除,这没什么好商量的。
行政执法可不能是过家家,关系到千万人的温饱甚至生存问题,不容有失!
徐光启被张弘斌痛骂了一顿,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翻阅起了儒家的经典。看了数天,隐晦的表示前人或许为了得到帝皇的支持,把儒家的学问向利于帝王的方向进行了修改。但是,若非如此,儒家如何可以存在,而帝王又如何控制百姓?
昔日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推翻了华夏的血统贵族论,这就使得若帝王没有一个手段控制并且压制住百姓的思想,那么在这句话的号召下,就算是盛世太平的时代,也会有人站出来试图颠覆政权。
儒家,就是后世帝王使用的手段,愚民,让百姓只知道生活只知道劳作,除此除此之外不留给他们任何思考的余地,如此自然不会想起那句话,自然就乖乖的当他们的顺民了。
只是副作用,还是大了一些
徐光启的观点,张弘斌既然已经割据一方,成为军阀,说不得以后还要称王称帝,到时候若不靠这样的学说,依靠这样的手段,他又如何驾驭得了他麾下的子民?自己明明都是一个秃子,有什么资格笑和尚?!
但徐光启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结合了自己的西洋思想,以及自己对儒学的理解,甚至还加入了张弘斌对顺民的解释和评价之后,决定研究一种中庸的儒家。在愚民的同时,告诉他们什么是民族,什么是国家。而这个思想若是真的出现,最有利的,应该还是大明朝,毕竟大明的百姓若是知道并且深入了解了这个思想,结果就是流寇甚至救世军对外进攻的阻碍就会呈几倍的提高。
徐光启,依然是心怀大明日月更替,此心不变。
只是现在,张弘斌需要担心的是不是这个,而是眼前的这个客人,通过专业的外交渠道来到长安的客人。
外表和汉人没什么区别,完全没有少数民族的样子,最多有点北方汉子的特色。但他的头顶却是秃瓢,或者说只有天灵盖上的一小缀发辫。是的,铜钱鼠尾,必须要穿得过铜钱的钱眼才算合格,否则会被砍头的。
在这个时代,会有这样打扮的只有一个势力,那就是后金。但必须要知道的是,他没有满人的外表特征,这就意味着他本身就不是满人,很有可能是被俘虏或者原本就居住在辽东的汉人,最后投靠了满人。满人后期组建的所谓的汉八旗,其实就是这批投降了他们的汉奸组建起来的。
说来讽刺,在后金杀来的时候果断投降,但是在屠杀自己人的时候,却是一点都不手软,一点同胞之情都不顾。
后金的使者,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千里迢迢来到了西安府,居然以外交使臣的身份,堂而皇之的来到自己面前。若按照张弘斌的本心,他是不希望接待这样的使者的。但是汪兆麟和柳如是都说了同一句话:“我们现阶段最缺的就是朋友,同时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
张弘斌很想说:“大明是大明,外夷是外夷。在面对外夷的入侵的情况下,哪怕是两线作战,都不能够便宜了外夷。”但是他也知道,这种大话必须是建立在自己有着绝对的主动权和实力的情况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