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春-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位公子谬赞了,岑某倒也习过作诗一道,不过,却不敢当公子‘很会’二字。”

  他这话倒是说得没什么问题,只是声音显然不对头,这在从小就接受了礼仪等教育的长安城内这些仕宦贵族子弟们看来,显然就是乡巴佬的表现了。因此别说杨洄扭开脸去了,就连其他学子也一个个的或低头轻笑,或学着杨洄一样扭开头去表示不屑。

  只不过这个时候正在膜拜偶像的那位女公子却显然是丝毫不以为意,只是兴奋地继续道:“岑先生那首《感遇》写的实在是好极了,在下只听人念了一遍就立刻记住了呢,嗯,我背给你听——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背完了,她眯着眼睛可爱地晃晃脑袋,叹息道:“写的真好此前就很喜欢朝中张九龄大人的《感遇》,现在看来,岑先生这首《感遇》却是丝毫都不比张大人的差啊”

  这时候听了这李姓女公子念了岑参的这首诗,在场的学子们一个个倒是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不片刻,大家脸上的鄙夷轻视之色便不知不觉的去了许多,看向岑参的目光也都一个个的客气了起来。就是杨洄不怎么懂诗,此时看大家都改了颜色,也知道那女公子的说法并不是没道理的,便也跟着呵呵几声,道:“岑兄的好诗可不只有这一首啊,岑兄,最近可有什么大作,也可以念出来给大家听听嘛”

  一直到这时候,岑参脸上的拘谨之色才渐渐地褪去了一些,脸上倒是多了一抹读书人惯有的自得与自傲,此时固然想借机再念两首得意之作出来,只不过此时面对一众长安贵介公子,还有一位绝代佳人,他却还是不太情愿地客气道:“不敢,不敢,这位公子过奖了,诸位见笑了,诸位方家面前,岂有岑某放肆的道理。”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觉得此人面目愈发可爱了起来,倒不是十足狂傲的,于是便有人开始笑着与他攀谈起来,而这会子,那岑参或许是已经开始逐渐适应了这个场面,说话也不那么磕巴了,倒也算是应对得体。

  而这个时候,那李姓的女公子却居然就安静地呆在一旁,只是目光始终也不舍得离开岑参,眼中有的只是满满的崇拜。就如后世里一个小女孩乍然亲眼看到了自己痴迷的歌星或者影星一般,单纯,而热烈。

  这么回子的功夫,李曦先是纳闷地往那边看了一阵子,然后才开始拉了一个相熟的人,从他嘴里大体的知道了自己来之前的情况,也略微了解了一些这杨洄的背景。

  乍一听到岑参这个名字的时候,有着片刻的惊诧,然后还有些惊喜——岑参这个名字,他自然是知道的,在后世里,只要是高中毕业的怕没有几个人会不知道这个名字,因为他是有唐一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嘛

  只不过惊喜过后,他心中却是失笑连杨国忠和虢国夫人都见过了,而且眼下他们一个是自己的手下小吏,另一个则干脆就是自己的床上人。这历史名人的膜拜情结么,自然是不知不觉的就小了许多。

  再说了,岑参再牛,眼下看来也就是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年纪,还能厉害到哪里去?换了李白杜甫过来,兴许还能让自己刻意的上前结交一番,求个签名书什么的,这岑参么,就似乎不怎么有必要了。反正他才二十来岁,眼下又在长安,以后要认识也有的是机会。

  心里抹过了这个情结,他的注意力就又重新回到那位李姓的女子身上了。辗转的找个熟人一打听,感情这女子还真是来过不少次,只是没准头,有时候一个月会过来七八次之多,有时候却也可能是连着几个月也不见她,今儿她一来了就是一副满心期待的模样,想必就是特意过来等着结识那岑参的了。

  而且说到这个,那位熟人还忍不住露出一副落寞的神情,在他看来,这李姓的女公子虽然只知道姓氏却不知到底出身谁家,不过能有资格让驸马都尉之子杨洄如此恭敬客气的,想来那身份定是贵不可言,更何况她还如此年轻貌美,又是个有情趣愿意读诗也喜欢诗的,这对于学里这些年方十七八岁,正是知好色而慕少艾年纪的年轻人来说,自然是极为心动的美妙佳人了,只可惜,自己做不得岑参般好诗,无法打动佳人啊。

  弄明白了这些,李曦心里又是失笑。

  敢情还是自己自作多情了,上次在国子学的门口听到那番对话之后,一则他是对那副好听的嗓音非常好奇,二则就是他很疑惑这到底是谁家的“老爷”对自己那么了解且赞许,所以这心里便下意识的想要弄清楚这女子是谁。

  但是眼下看来,人家或许只是从父辈那里听到了一些关于自己的说法,所以一时有些好奇,这才过来看看李曦到底生得什么模样罢了,若说关注实在是谈不上。

  想明白这些,李曦也就自嘲了一番,然后便又同那位熟人谈笑几句,末了那人也是哈哈一笑,道:“也对,这是靠机缘的,强求不来,哈哈,多谢李兄开导。”

  李曦笑笑,然后便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去开始温书,静等助教待会儿来授课。

  只不过这时候,似乎是那岑参被问到了来到长安之后的尴尬遭遇,那李姓女子听了便有些愤愤不平,怒而指责那些人没眼光,然后眼睛一转,便笑道:“我想起来了,今天似乎是新任御史大夫李昌李大人府上有宴席?岑先生可愿过去喝几杯酒?”

  然后她转首看着杨洄,直呼其名地道:“杨洄,我知道你面子大,这点小事,不成问题吧?”

  杨洄闻言,自然知道她是想借李适之家一个场子帮岑参扬名,甚至周围这些人,包括岑参在内,都是一句话就听懂了她的意思。

  杨洄自然不乐意帮岑参扬什么名,甚至看着面前这李姓女子对岑参那副崇拜的眼神,他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呢,不过既然对方这话说出口来了,他还真是不太好推辞。

  而且,对于他这个极善于把握场面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家来言,即便此时心里很不舒服,表现在面上却仍会是一派豪爽神色,是以心里的不舒服也只是一闪而过,他已经道:“这有何难,李公子放心,此事便包在我杨洄身上那李大人家的大公子李过与我幼为相识,关系向来不错,莫说岑先生一人,便再来几个要去赴宴,也不过就是我一句话的事儿。”

  他这话一说,那李姓女子固然是点头微笑,邀功似的看向岑参,岑参也是一副感激莫名的模样冲着杨洄连连拱手道谢。

  要知道,李适之素来便以名士著称,虽然不及贺知章张旭等人名声响亮,却也是读书人的偶像之一,更何况他还是帝室之胄,这身份顿时就又更是贵重了一层。此前岑参拜访的那些人物,跟他几乎就不是一个等级上的。

  而此时他刚刚升任御史大夫搬回长安,要在家中摆宴席邀请一些故知新朋到家里庆贺,想来那场面定是生发得极大,能到他那宴席上去喝杯酒露个脸,当然是一件极长面子的事情,若是能做出一首好诗来,得了某位贵人的青睐,那便更是妙不可言了。

  简而言之,这对于正有心扬名出仕的岑参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好到不能再好的舞台。

  当然,岑参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知道单凭自己那几首诗,实在是没有资格让人家驸马都尉家的公子杨洄给帮这个忙的,所以在向杨洄道谢完之后,他又很郑重地冲那位李姓女公子道了谢。

  这时候那李姓女子便得意地笑笑,脸上完全一派小女孩的得意,然后,她看看周围,见大家都是一脸羡慕地看着岑参,便越发地转身对杨洄道:“行啊,既然你这么说,那杨洄,有本事你就把我们这些人都弄过去吧,大家都想过去蹭杯酒喝嘛,也正好坐看岑先生今日成就大名”

  众人闻言都是精神一振,独独杨洄忍不住嘴苦,不过当着那么多人,他大话都吹出来了,当下里倒也不怯场,当即便道:“也罢,那待会儿等博士大人来了,大家就集体去请了假,今日咱们便到李过他们家里蹭饭去”

  众人闻言皆是雀跃,轰然的道谢。

  他们固然知道自己就算去了,也只是给岑参当观众去的,而这也正是那位李姓女公子说话的原因之所在,不过有这个机会去到李适之的家里去见识一下大场面顺便蹭酒喝,大家却仍是非常乐意的。

  当然,肯定也有几个不好热闹的,此时还在老老实实的温书,比如李曦。

  这时候就有人开始返回座位去收拾书包了,只有少数几个人仍旧陪着那杨洄岑参等人谈笑。也有两个平常关系不错的人见李曦还在温书,便道:“走吧,李兄,一起去蹭杯酒喝嘛”

  李曦闻言摇摇头,客气地婉谢,道:“我就不去了,待会儿我就回家去了,你们一定要玩的尽兴些。”

  早在三天之前,李过这个大侄子就已经亲自登门送来了请柬,所以他今日是肯定会去的,反正他跟李适之的关系极熟,就是去晚一些也没什么,因此原本的打算就是下了学之后再直接赶过去,这个时候自然也就觉得不必要凑这个趣。

  只不过这时候却有人道:“喂,李兄,你老是这么不合群可不好啊,上次萧挺萧兄请大家吃酒,你就不去,这一回你还不去,莫非是不愿与我等为伍?或者,是家里藏了佳人?少见片刻都百爪挠心不成?”

  这话一出,教室里离得近的学子们顿时哄堂大笑,然后就有其他几个相熟的又道:“是啊,李兄,去吧,大家都去的,独你不去可不好。”

  李曦闻言无奈地苦笑,犹豫了一下,心想人家说的也有道理,便道:“如此,就多谢诸位盛情了,也多谢杨兄与李公子,那在下也跟着过去凑个热闹蹭杯酒喝好了。”

  “这才对嘛”几个人又缓缓地笑起来。

  这时候听见这边的对话,那边正在谈笑的人也纷纷扭过头来。

  杨洄那满脸豪爽之色下隐隐有着一丝的无奈,岑参见李曦拱手,便也冲他笑笑,完全无意识的,至于那位李姓的女子,却也只是可有可无地往这边扫了一眼,似乎看见了李曦,不过却是全然的没往心里去,丝毫都没了十几天之前特意到国子学里来守株待兔等李曦时的激动,倒好像是已经忘了有李曦这么一号人物。

  李曦浑不在意的收拾好书包,这时候到了上课时间,今天该课的助教大人正好也过来了,于是那杨洄便过去见了礼,说明了事由,并代大家请假。

  那助教应该是认得杨洄这么个长安公子圈里的名人的,听到这个理由便也不说什么,只是允了大家的假之后,便说让大家玩的高兴一些,然后看了看现场,发觉绝大多数人都在收拾书包,他就干脆苦笑一下,说干脆今天上午就放假了,暂不授课,大家自便就是。

  如此一来,就连那几个原本和李曦一样也在默默温书的人也顿时就无所事事了,于是便也干脆收拾书包,决定跟着大家一起到新任御史大夫的家里去蹭酒喝。

  将将到了该上课的时候,国子学门口又突然的热闹起了,整个毛诗班几乎是集体出动了,一时间车马纷纷而动,大家谈笑着走出门去,各自上了自家的马车,然后那马车车队便由杨洄的马车带头,直奔李适之的府邸而去。

  其中的一辆马车里,坐着女扮男装的两个女子,其中个子略矮一些的那个皱着眉头苦着脸问另一个,也就是那位姓李的女公子道:“小姐,上个月的时候,您说您喜欢常建的诗,夸他是天下第一,然后六天前的时候您又说您崇拜王昌龄,到了大前天,您又突然喜欢这个岑参的诗了,这个算不算见异思迁啊?”

  李姓女子闻言可爱地皱皱鼻子,“死丫头,别胡说,本公子这叫一日千里”

  泪求月票

  第三卷 风风火火闯长安 第二十七章低调

  第二十七章低调

  坐在马车里,杨洄气愤的频频捶打身下的座位。

  他当然知道自己今天纯粹就是个拉皮条的,而且眼下还已经不单纯是拉皮条了,还要额外扮演一个引荐人的角色。要说,岑参或许真的是有些才气的,对于他来说,引荐这么一个年轻的才子在长安城出头,倒也不是不能做,毕竟帮人家扬了名可以得到人家的感激之余,自己也是可以积攒一些名声的,算是一举两得。

  只是,想想当时在教室里她看向那岑参的神情,杨洄就气不打一处来。

  那国色天香的女子,早就已经是他觊觎多年的,眼看诸事皆备,双方家里已经几乎是都默认了此事,怎能眼看着她被一个外地来的所谓寒酸才子吞入口中?

  想及这些,他这心底不由得越觉阴霾。

  车马粼粼之中,三四十辆马车组成的浩大车队穿越了好几坊之地,眼看就到了李昌李适之的府邸所在街巷,外边的车夫请示,“公子爷,前面马车太多,巷子里都挤满了,咱们怕是进不去啊,要不,就在巷子口停下如何?”

  杨洄闻言掀开帘子往外看,果然就见前面的街巷里已经闹哄哄的挤满了马车,他想了想,便同意了车夫的提议,干脆自己纵身跳下车来。

  前边一停,后边的马车自然也就相继停下,国子学里的学子们纷纷地下了马车。

  大家下车之后都是纷纷地往前走,不一会儿就都聚拢在杨洄的身侧,想要跟在他身侧进去,唯独有两个人,却是巴不得自己往后一点不给人看到才好。

  其中之一,就是那位李姓的女子。

  这时候要赴宴,原本躲在车里的那个小丫鬟——当然,这会子是个小书童的打扮,发髻也都总到头上去,没有头簪,却是包了一块宝蓝色的头帕,倒也是一个相当明秀可人的小书童——也就跳下来跟在她身边。

  她们两个身份特殊,虽然一向低调,但是李适之乃帝室之胄,又素来颇有贤名,在长安极有人脉,他此次又是高升御史大夫,居官显赫,所以可想而知,今日他家里办宴席,怕不是一个简单的宾客云集可以形容的,少说这长安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要过去祝贺一下。

  自己就算是平日里再怎么低调,这些人中,怕总还是有认识的。而自己女扮男装了出来玩,自然不想给人认出来,就算是没人告状,却总也觉得不舒服。

  只是刻意的拖慢了步子吊在最后,就不由得发现另一个人也低调的可以,居然还在自己后边。扭头看了他一眼,那李姓女子就跟身边的小书童咬耳朵,“呶,咱们上次来我说看见了,他叫什么来着,反正就是喜欢寡妇的那个,就在咱们身后边。”

  明秀可人的小书童闻言往后瞧,就看见李曦正好奇地东张西望,然后回过头来跟自家小姐说:“小姐小姐,他长得真好看。”

  “切,没出息,那就叫好看啊我看他连杨洄都比不上。”

  “哎呀小姐,不一样嘛,杨公子是观国公的儿子嘛,有皇家血脉哦,气度自然奢华,人家是从南边乡下来的,长成那个样子,已经很好看了啊”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道理的歪道理听在李姓女子耳中,却是觉得颇有道理,因此也就点了点头,“倒也是,嘻,你不错嘛,有进步,一个外地人能长成这样,还真的是不错了哦”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曦天生的耳力不错,要不然当初同样是车马纷纷的,李曦也不至于恰好能听到他们主仆俩的对话,眼下她们两人咬耳朵说私房话的声音虽然很低,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