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男漂亮女-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姐姐就给你说说吧。相传,玉帝命吴刚去砍伐梭罗树,为南海观世音菩萨做一个莲花宝座,恰在此时,他偶得了一坛百年老酒,高兴之余,便自斟自饮起来……”
正文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吴刚醉酒误事(一更求花)
“啊!这吴刚还会喝酒呀?”耿倩问道。
“人家不但会喝酒,还会酿造桂花酒呢。主席的诗中就曾经提到这件事: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看到了吗?吴刚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好酒、爱酒之人。”
“怪不得会饮酒误事,他原来是个酒鬼呀?”
“是不是酒鬼咱不知道,但饮酒误事却是铁板上钉钉的。几杯下肚,脑子一糊涂,他便将玉帝老儿交给他的任务抛在了脑后。见他久未动工,嫦娥甚不放心,便前来探问。经过嫦娥的提醒,吴刚方知饮酒误事,便急忙抡起斧头砍向大树。由于酒醉眼花,他错把桂花树当成梭罗树。错砍玉帝封的神树这还了得,嫦娥一看,急火上心,急中出乱,随手将怀中的玉兔抛向了吴刚。吴刚吓了一跳,用斧头一挡,不巧,斧子碰到了兔子的嘴上……”
“兔子嘴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刘姐,对吗?”耿倩问道。
“小倩聪明,这就是兔子豁嘴的来历。”
“我,我说刘秘书长,你,也知道这,个故事呀?”金家严抬起头来结结巴巴的问道。
“我说老金,你刚才都叫人家嫦娥了,人家自己的故事,能不清楚吗?”刘玉栋笑道。
“哈哈!”看到金家严的样子,听了刘玉栋的调侃,大家禁不住乐了起来。
“我说金总,没看你喝多少,怎么就醉了?你没事吧?”刘颖问道。
“这,这才叫酒不,不醉人人自醉吗?”金家严口齿不清的说道。
“行了老金,少说点吧,喝杯茶水,醒醒酒好了。”傅成说道。
“大家放心吧,金总没事的。其实,茅台酒除了宴请宾客,自饮自乐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适量饮用茅台酒,不但不伤肝,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养生作用,醉过之后,决不上头。”孔远介绍道。
“孔部长说得不错,茅台酒的确不上头,不伤肝……”
“我说老张,你难道经常喝茅台?据我所知,茅台虽然不太贵,但好像市面上很难买到吧?”耿道深说道。
“不瞒耿老弟,兄弟我的确经常喝茅台,但喝得都是几块钱的哪一种。今天能够喝到张兄弟的老茅台,我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关于购买茅台的问题,如果市面上买不到,不是还有特供渠道吗?耿老弟,咱一个大活人,难道能让尿憋死?”张文章说道。
“问题是,北京34号特供处,服务的对象是行政8级,也就是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咱们现在好像还没有资格吧?”耿道深道。
“耿老弟说的不错,咱们现在的确还不够资格。不过,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
“什么对策?”
“走后门呀?”张文章说道。
“啊!走后门?怎么走?”耿道深问道。
“耿老弟,亏你还是搞公安的呢?我说的走后门,就是托领导代买呀?”
“老张同志,怪不得陈机长说你是老奸巨滑呢?你这样做,你们领导同意吗?”
“干嘛不同意,我们又不是不掏钱?再说了,对他们而言,还不是举手之劳吗?不对,他们连举手都不用的。”张文章说道。
“为什么?”
“你问问吕书记、胡省长他们?家里的吃穿住行,油盐酱醋,他们管过吗?还不都是家属和服务人员去办的。”
“嗨!张秘书长,你走后门,别将我们扯上行吗?济北市可没有34号,特供与我们可没关系。”吕镇湘笑道。
“我说孔老,这喝酒养生的说法,说的好像是红酒吧?”王林插话道。
“红酒养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茅台养生,也并不是天方夜谭。60年代,轻工业部组织了20多名专家,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对茅台酒进行了严格检测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在所有白酒中茅台酒的酚类化合物最多而酚类化合物含量丰富恰恰是葡萄酒保健功能关键所在,这说明茅台酒和葡萄酒在保健功能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哦,这么说,白酒还真有保健功能了?”王林道。
“其实,茅台具有保健功能的因素,还不仅仅因为酚类化合物含量比较多的原……”
“那就是说,还有其他因素了?”王林问道。
“王主任问的有道理,的确还有其他原因。经科学检测证明,在所有白酒中茅台酒是酸度相当高的一种且主要是乳酸和乙酸。酸能保肝、养胃、美容、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这与我国传统的养生之道,正好不谋而合。”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评诗论酒(二更求花)
“哈哈!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孔老不但是品酒名家,更称得上是酒博士了,来,我敬孔老一杯酒,谢谢孔老的精彩点评。”吕镇湘举杯笑道。
“谢谢吕书记了。”孔远说罢,便举杯慢慢将酒倒进了嘴里。
“既然吕书记以酒相敬,小子我就以一首小诗来表达敬意吧。”张铮说道。
“哦,张先生,太好了,那我就恭候你的大作了。”孔远高兴道。
“我哪有什么大作,只是小诗一首而已。孔伯伯,你听好了:
《听孔老评酒感怀》
茅台酒香漫神州,
高朋满座聚明湖。
吴刚醉倒人不觉,
嫦娥唤醒日当午。
谁人能评古董酒?
孔老夫子占鳌头。
小子不才,胡诌小诗一首,还望孔老夫子不吝指教了。”
“啪啪!”张铮话音刚落,现场便掌声四起起来。
虽然现场工诗之人不多,但绝大部分人不是高官、老总,就是高学历之人,这些人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不但文化修养颇深,而且见多识广,因此,他们对这首诗的水准高低,还是能听出个一二三来的。
“张哥,这里的‘明湖’指的是大明湖吗?”崔莺莺问道。
“不是大明湖。”张铮说道。
“那是指得哪里?”
“我说莺莺,你没注意到这间富丽堂皇的餐厅名字叫什么吗?”张铮反问道。
“哦,我知道了,诗中的明湖,原来指的是这间叫做明湖的餐厅。张哥,你的意思是,我们大家就是诗中的高朋了?”崔莺莺问道。
“不错,你说的完全正确。”
“好诗!这的确是一首好诗。此诗之所以好,就好在他并没有用更多的笔墨,直接和直观的描写茅台酒如何如何,而是利用吴刚的‘醉’,嫦娥的‘唤’,以及老夫子的‘评’,从侧面不着痕迹的赞美了茅台的独特。这种手法,虽然古来有之,但依我来看,小铮则是更胜一筹。”孔远说道。
“我同意孔老的观点,在这个方面,张老弟的确是棋高一着。”王林附和道。
“其实,更加叫绝的是,此诗中涉及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有着非常巧妙的交集,这可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表现手法。”孔远继续道。
“孔老,何以见得?”吕镇湘问道。
“你们说,诗里的吴刚醉酒,与现在金总的喝多,是不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处?”孔远提示道。
“孔老所言不差,的确是这么一回事。”众人回应道。
“还有,诗里的嫦娥唤醒吴刚,与刚才刘秘书长提醒金总不要贪杯,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孔远问道。
“哈哈,不但有异曲同工之处,更加有意思的是,金总还满口称呼刘姐为嫦娥呢。这样一来,刘姐和诗里的嫦娥不就更加有交集了吗?”耿倩笑道。
“其实,最后两句更有力度。第一句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现如今谁有水平和资格来点评这古董老酒呢?第二句则给出了结果,唯有孔老夫子才有水平和资格来点评这老茅台。孔老不但知识渊博,而且不负众望,点评的异常精彩,的确称得上是鳌头!”吕镇湘说道。
“哦,这孔老夫子原来指的是孔老呀?我还以为是孔子他老人家呢。”叶芷馨说道。
“不过,此诗虽好,但我对小铮先生还是有意见的。”孔远说道。
“哦,孔伯伯,你有什么意见,不用客气,尽管批评就是。”张铮说道。
“刚才你一直拒做万岁,不当那玩意,可你怎么在诗里让老朽当那玩意呢?我说小铮先生,咱好像有点不地道哟。”孔远笑道。
“孔老,你指的是哪玩意?”耿道深问道。
“万年龟呀。”
“孔老,张兄弟好像没有说你是万年龟吧?”
“耿老弟,你难道没有听到鳌头一词吗?”孔远问道。
“当然听到了,问题是,这鳌和龟好像不是一码事吧?”
“鳌为俗字,正字为鳖。《淮南子》中就有鳌驮三山和女娲断海中巨鳌四肢,以撑四极之说,所以,鳌就是汉族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孔远引经据典道。
“哈哈!孔伯伯,诗中虽有鳌头一词,但小子并没有说你是龟鳖之意。古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喻为考试第一,孔老熟读经史子集,我就不信您老不解诗中鳌头的含义?所以,您老就不要逗小子玩了。”张大官人笑道。
“哈哈,小铮不但武功高强,经商有道,这才学也是无人能及,老朽算是彻底折服了。”孔远笑道。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来只母烤鸭(三更求花)
“我说孔老,你刚才原来是在试探小铮的才学呀?”叶芷馨道。
“老朽早有耳闻,小铮才思敏捷,出口成诗,不输七步成诗的三国才子曹子建,今得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哦,孔老远在京华,小子遁居济北,加之小子刚刚回国,孔老怎么会早有耳闻呢?“张铮问道。
“小铮可与藏可家老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孔远问道。
“孔老所说不假。本月10日,小子初到京华,小妹邹诗晴在聚全德请我品尝天下第一美食烤鸭,我就是在此处遇到藏老和朱老的,并与二老结下了一段笔墨之缘。”张铮介绍道。
“不瞒小铮,我就是从这两位老友处了解到你的情况的。后来我还专门到前门烤鸭店,欣赏了你的那两首诗作和书法作品。”
“哈哈!两首不足百字的小诗,也值得孔老跑一趟?”张铮笑道。
“当然值得了。炉里乾坤大,厨中玄机多。寥寥两句,便将烤鸭这一传统美食的悠久历史和精湛工艺,准确地呈现了出来,实在精彩。酥嫩能惑仙,鲜香可馋佛,只用了‘酥嫩’、‘鲜香’区区四个字,便将烤鸭的特色、特点展露无遗,实在精妙。一个‘惑’字,一个‘馋’字,将全诗推向高。潮,让我仿佛看到了群佛和众仙,面对那诱人的烤鸭,口水飞流三千尺的壮观景象。”孔远说道。
“哈哈!我说孔老,言过其实了。这首小诗,只是一首应景之作而已,没有你说的那样好。”张铮谦虚道。
“小张你就不要谦虚了。”
“我说诗晴,当时你与你张哥又不熟悉,怎么会想到要请他去吃烤鸭呢?”邬倩倩问道。
“邬姐姐,这件事,张哥没有向你们汇报过?”邹诗晴问道。
“没有呀。你们一块去吃烤鸭的事情,我们还是后来才知道的呢?”
“是这样的。10日那天,飞机从迪拜起飞后不久,我便推着餐车给客人送饮料。在头等舱,看到张哥,便问他要点什么?你们猜他是怎样说的?”邹诗晴问道。
“他一定是这样说的:来只烤鸭好了。”梁莉说道。
“啊!梁姐姐,你是怎么知道的?一定是张哥告诉你的吧?”邹诗晴惊讶道。
“臭丫头,还用着他来告诉我呀?我告诉你吧,这一桌的人差不多都知道。”梁莉笑道。
“为什么吗?”
“我说诗晴,你傻不傻呀?邬姐问你的问题就是有关他吃烤鸭的问题,他当然会这样回答你了。”梁莉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你们只是答对了前半句,张哥后半句说的是什么,你们猜得到吗?”邹诗晴问道。
“他一定是这样说的:来只大个的。诗晴姐,我说的对吗?”于莉说道。
“于莉,你为什么会这样猜呢?”
“因为我知道张哥的最大爱好有两个……”
“哪两个?”
“一个是美女,另一个就是烤鸭了。他常年身居国外,没吃过华夏烤鸭,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他当然会来只大个的了。”于莉解释道。
“你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却是猜错了,张哥不是这样说的。”诗晴道。
“张哥既然没要大的,那他一定是这样说的:来只母的!”罗敏插话道。
“噗嗤!”听了罗敏的话后,大家又差点将口中的食物喷了出来。罗敏的这个问题太奇葩了。
“哈哈!我说小敏,你真是个没事找抽型,有你这么问的吗?”梁莉笑道。
“为什么不能这样问?”
“臭丫头,你到烤鸭店点烤鸭时,还给人家分公母呀?再说了,张哥干嘛不吃公鸭子,非要点母鸭子啊?”梁莉笑道。
“张哥不是最喜欢美女和烤鸭吗?”罗敏道。
“没错,张哥是有这两个爱好,但这和母鸭子有关系吗?”
“张哥既然最喜欢美丽女人,他当然也会爱屋及乌喜欢美丽母鸭子了。”罗敏说道。
“噗嗤!”这一次,不少人真的喷出来了。
“嗨!我说臭丫头,咱不胡说八道会死呀?张哥我喜欢美女和喜欢母鸭子是一回事吗?再说了,这爱屋及乌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吗?不懂就不要胡乱瞎说。”张铮不满道。
“张哥,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吗?”罗敏问道。
“爱屋及乌,原本的意思是,因为爱一处房子,也连带喜欢那房顶上的的乌鸦。用来比喻爱一个人,也爱与他(她)有关的人或物。臭丫头,明白了吗?”张铮解释道。
正文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母鸭和美女(一更求花)
“明白了。”罗敏道。
“明白就好。你给我记住,张哥我这两大爱好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以后可不要再随便乱说了。”张铮提醒道。
“张哥,不会吧?据我了解,你喜欢的美女和母鸭之间还是有关联的。”罗敏道。
“臭丫头,又开始胡说八道了?他们一个是人,一个是动物,他们之间哪来的关联呀?”张铮鄙视道。
“当然有了,他们一个是美女,一个是母鸭,他们都是女的呀!”
“噗嗤!”听了罗敏的胡说八道后,大家喷出来的更多了。
“哈哈!我说小敏,你们家的鸭子是女的呀?那叫母的,不叫女的!”连好姐妹崔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