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只恨命运创治人-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
“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快乐我没怨叹,只恨命运创治人”台湾著名歌手陈百潭在闽南语歌曲《初恋》里这么唱道。“创治”闽南语意为“作弄”或“戏弄”。 ——题记
一
梁心洁看手机号码是个陌生的,本不想接。然而却似乎有一丝不安掠过心头,手指还是轻轻地按下接听键,喂?您好。梁心洁淡淡地例行礼貌。
……您…是——对方迟疑地嗫嚅着,稍一停顿,您是梁心洁同志吗?
一听这突如其来既陌生又显然应该是熟悉的声音,梁心洁心里咯噔一下:是他?!她紧张地站了起来,许久,才怯怯地问道,您是——?
请问您是心洁吗?梁心洁的心虚好象增添了对方确认的信心,他已经镇定了许多,语气中陡增几分热情。
嗯。请问——梁心洁本想弄清对方是否然后再肯定自己的是否,却不知怎的先肯定了自己下来。
我是文忠啊!对方马上兴奋了起来。
哦……梁心洁对这个曾在梦中不知出现过多少遍、如今又渐去渐远行将消失的名字的直接反应是一下子瘫软了下来,跌坐在椅子上。梁心洁马上回过神来,紧张地看一眼周围的同事——大家都没事一般,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的失态。梁心洁不禁轻轻地吁了口气。
对方等不到梁心洁的回音,轻轻地问,心洁,你在听吗?
梁心洁很快恢复了常态,我在听。吴文忠,好久不见了,你现在哪里?话语中还带着挤出来的一丝笑意。
我在榕城啊!吴文忠急促地回答。
听说吴文忠在榕城,梁心洁提着的心一下子堵在喉头,一时再也出不了声。她心里只有一句话一直回旋着:7年前不是说好一辈子不再见面了吗?!
梁心洁、吴文忠和张达敏同为鲤城人,同一年出生,同一年考进上海财经大学。不过在到达上海校园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还互不相识。张达敏是鲤城市区人,梁心洁是远近闻名盛产瓷器的瓷都县城关人,而吴文忠则是铁观音之乡凤溪县人,家在远离城关近百里地的山沟里。那只冥冥之中看不见的手将这三个年轻人带到一起,存心导演一场惊世骇俗的人间悲喜剧让世人去品味。
在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时,上海鲤城经济促进会举办例行迎春座谈会。张达敏有位叔叔在上海经营服装生意,是促进会的副主席,打电话邀张达敏参加,并嘱查查看,新同学中还有没有鲤城市人。张达敏这一查,还真的查出了分别在两个不同学院的老乡同学,其中一位还是令人看一眼就忘不了的大美人!
三老乡是在学校大门口才第一次见面的。新时代的年轻“老乡”,既没有“两眼泪汪汪”的必然,也还没有“背后开一枪”的可能,三个年轻人马上亲热起来。特别是梁心洁更为高兴。能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有两位兄长般的老乡,对于梁心洁来说简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今后有事可就别担心孤独一人去担当了,好歹有个依靠。不过令她有点心跳的是,两位老乡的眼睛一直在她周遭盘旋。虽说这是男孩子一种本能的自然流露,也让梁心洁对自己的美貌更提高了自信度,但毕竟还是初次见面,比应有的分寸“过”了点。当然,两位老乡打量的眼光并不一样:一位火辣辣地想要将人烧起来,胆大且咄咄逼人;而另一位却是像在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之前睁不开眼、又忍不住要多看上几眼那样,飞过来的闪电虽然短促却难掩*的暴露,梁心洁还能感受得到其中那几分的羞怯。
“见面礼”也就十几秒钟。他们搭乘公共汽车到福州路一座并不十分起眼的酒楼,迎春座谈会就在三楼大厅举行。
人已经来了不少,还有人陆陆续续地进场。他们见大家都十分熟悉地高声打着招呼、握手,就找个偏后的位子坐了下来。从会议主持人宣布开始,各相关领导嘉宾讲话,到畅所欲言齐声赞颂家乡鲤城市一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座谈发言,三位年轻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介入这个盛会。他们断断续续地交流着各自的情况,一边盘算着自己的“身世”中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边努力地记住另外两位老乡的点点滴滴。
张达敏健谈、开朗,言语中多有自信,讲到兴奋处不觉声音大了起来,使得梁心洁和吴文忠时时提醒不要影响了会议。吴文忠话语不多,说话轻声细说,好象在为他贫寒的家境自惭形秽。梁心洁自然有女孩子的矜持,对“自己”介绍得不多,主要是听,显得不温不热,配上她那白得几乎有点透明的肤色,活似她家乡有名的高白瓷观音。
座谈会后照例是招待晚宴。张达敏的叔叔把他们三人介绍给一些头面人物。大家热情地握手,有的还递上自己的名片,有事打我的电话!照例是一番的寒暄问候。其实各自心里也明白,过不了几天,还有谁会记得这三个胎毛未褪的番鸭子?
张达敏倒是很兴奋,他喝了红酒,看来酒量还不错。吴文忠说自己酒量不行,只喝了点家乡运来的清源啤酒。梁心洁只喝橙汁。酒席上举杯频频,欢声笑语,十分热闹。
筵席散后,各路乡贤纷纷消融入这东方大都市的流光溢彩车水马龙,该干什么依旧去干什么,等待着来年的再次相聚。三位年轻的大学生余兴未尽,见时候还早,张达敏提议说,到外滩去!一拍即合。
三人都是第一次到外滩,而且是在晚上。这“第一次”的感受狠狠地撞击了他们那年轻的心!滔滔黄浦江水奔腾向东流,百舸不是争流而是静静地停泊在江上,随着波涛轻轻地摇晃着;对岸浦东的灯火映红了半边天穹,高耸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直插夜空,似利剑闪闪发光。海风拂面,带着南方人难以忍受的凉意硬是刺穿了年轻人并不是太厚的衣衫。然而,就像老家的一句俗语“后生家十二月天跳进冷水里还会淬呢!”这三位年轻的大学生丝毫没有感到寒冷,反倒是一阵的惬意。面对滚滚东去的大江,心里想到的是生命中的这四年光阴将在这世界名城度过。莫名的激动期待着一个并不十分遥远的明天——那时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
二
张达敏环视敞亮的办公室,双手直撑在宽大的老板桌上。油光滑亮的案面倒映出他自得非凡的神情,极像影视剧那些十分熟悉的场面。张达敏惬意极了!
刚才副总给他送来了帐单和喜讯,发往美国那批货顺利过关,纯利润可达七位数。张达敏并没有在副总面前表现出太大的激动与兴奋,只是淡淡地说,我老早给你说了,准赢不会输。副总激动得频频点头,张总英明!张总英明!紧跟您的伟大旗帜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为年薪百万奋斗终身!副总故意调侃一句,想引起张达敏的共鸣,没想到张总却再也不谈胜利与英明这件事了,简单交代说,跟巴西方面的谈判要抓紧,错失良机,罪该万死!他习惯将与客商洽谈业务提升到“谈判”的高度,以此显示自己的不凡。副总唯唯诺诺,躬身而退。
面对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海啸,张达敏也曾恐慌了不少日月。他在榕城经营服装运动鞋出口批发,是省城圈子内站住了脚打出了名的大老板之一。在老家鲤城市工业区他拥有两座占地百亩以上的大工厂,目前由他的哥哥和一位堂弟管理,大老总还是他张达敏。这位堂弟也就是他当年在上海读书时提携他参加老乡聚会的叔叔的儿子。如今上海生意难做,张达敏发达了,叔叔不想把在家闲赋的儿子带去上海滩闯荡,就将他交给侄儿张达敏牵成。“牵成”是闽南方言,意思为拉扯帮助成长。这位堂弟本不大乐意做生意,可经不住老爸的多次催促,主要是被张达敏这位堂兄信心十足稳操胜券的气势所吸引,也就勉强答应了。谁知几年下来,堂兄的生意日益兴旺,他自己也从业务主管一路晋升为厂长,腰包日益鼓涨。不但在全市区最豪华的东海皇城置下两套高级套房,还整日进出高档酒楼餐厅,并瞒着老婆包了个天仙般的川妹子当二奶。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
张达敏时常对这位堂弟说,我老早给你说了,跟我准没错!“我老早给你说了”也是闽南方言,其实不一定真的有“给你说”过,表达的是“我早就知道了”这层核心意思,具有强烈的自信意识。
金融海啸汹涌澎湃,国外生意日见萧条,老客户纷纷退却萎缩。国内市场疲软,内销严重滞涩。就在同行像无头苍蝇四处乱闯乱撞的时候,张达敏独自飞了一趟北美和南美。半个月后又飞了回来,带回了上千万美元的定单。原来他从国外消费水平普遍下降这一趋势中抓住商机,选择几样低成本销路广的当地服装样式,跟几家大公司签下了大量的合同,按时赶出成品运达对方。这不,数百万利润马上实现了。其实,张达敏只认准一条:是人谁不要穿衣穿鞋?只不过把价格降低下来适应大众的消费腰包也就成功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并不是别人不懂,只是张达敏还有一样胜人一筹的硬件:自信心。
应该说自信心是张达敏这几十年生命历程中最不可或缺也是最发挥作用的根基。小时候一件事,不得不令父母对这个6岁的小子刮目相看。那年春天,爸爸带他去中山公园游玩,他独自钻进一片桃林嬉戏。突然发现树下有一株绿色的“小小树”,叶子跟头上的枝条冒出的绿叶一样。他用手把土挖开,轻轻地拔出这棵直直的小小树,一看,下面还连着两瓣黑黑的桃核——桃核他认得。于是张达敏断定这是一棵桃树苗,喜出望外,忙带回家种在阳台上的花盆里。妈看见了说,种不活的。第二天张达敏一早就跑到阳台上看,小桃树果真已软软地蜷在泥土上。当天晚上,张达敏很迟才回家,手上又捧着一株同样的小桃树,还是种在花盆里;可惜的是,又夭折于第二天的晨曦之中。谁知,小达敏竟一发而不可收拾,连着七八天种了七八次,最后一次竟然给种活了!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小桃树,父母惊讶自己的儿子居然有着这么坚韧的信心!如今,这棵桃树早已移栽在楼下草地中,长得比1米8个头的张达敏还要高。每年都能结出满满一树带着灰色绒毛的苦桃子。
自信心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动力,其副作用是催生了强烈的自尊心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一定所有有自信心的人都会派生出如此难以自制的附属物,但张达敏相信自己一生是绝对与它们紧紧相连的。其不良心态在少年时就已初显端倪。
张达敏在小学期间一贯成绩优秀,语文数学稳居全班一二名。班上有位解放军的女儿小许成绩也很好,一直跟他不相上下。在高年段时两人就一直暗暗较量,一路厮杀到毕业班。最后的比拼来到了——初考——小学升初中的决定性考试。张达敏对考试从来不屑一顾,反倒是希望多考几次,好出风头。这次他在做遍了历届初考试卷和老师模拟的十几次考试后,向好友断言,这次我一定拿全班第一,至少与小许并列第一。好事的小伙伴故意刺激他,要是输了她呢?张达敏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三天不吃饭!
结果令张达敏简直无法接受——他由于自我感觉良好,太过大意,在列数学算式时少画了个右边的小括号,被扣掉分,得分分;而小许却以100分的满分夺得第一!成绩公布之后同学们就再也没有见到张达敏,要不是他妈妈到学校找老师想办法,谁都没想到张达敏真的“绝食”了!其实小伙伴们早就将他那铿锵誓言忘到九霄云外了,他却认真地实践诺言。毕竟才12岁的孩子啊!更令人吃惊的是,当他得知与小许同被录取在鲤城一中后,会死会活坚决不上一中,硬逼着爸爸找关系将他转到鲤城五中。这其中的因由恐怕只有张达敏自己才说得清了。完全可以相信,小许一辈子也不可能知道为了她张达敏有这么一个小插曲。
张达敏毕竟把一个张达敏塑造成了一个完整的张达敏。自信心及其附生物一直伴随他与时俱进并更加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偶有心绪平静的时节,张达敏也时常把自己走过的30几年路程粗粗回味一遍。虽说一路坎坷一路辛酸,然而成功是主流,自信心是战无不胜的王牌;至于伴随自己一路同行的那些“副作用”,恐怕是甩也甩不掉的终生伴侣了!有得有失,得大于失,张达敏对自己的优势坚信不移!
能将如花似玉的梁心洁变成自己的妻子,不就是胜于雄辩的伟大事实吗?
三
三
吴文忠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拷问自己,也不可能解释老天爷为什么会让他再次与梁心洁发生联系。这几天来那首闽南语歌曲中的一句“只恨命运创治人”一直回响在他脑中……
儿子吴小泉在他即将走出病房时拉着他的手问,爸爸,你去哪儿?
吴文忠看着儿子苍白的脸心如刀绞却强颜欢笑,乖儿子,爸去给你买苹果。儿子脸上马上绽开笑靥。妻子刘静把脸偏过一边。
吴文忠给梁心洁挂的电话,是周转几回合从同学的朋友到亲戚才得到的号码。7年前的号码早已烟飞灰灭。他拿着这个号码犹豫了两天,才下了狠心拨通了梁心洁的手机。在拨号之前,吴文忠把自从认识梁心洁到两人感情的深化到分分合合的过程细细地捋了一遍又一遍,待到心中的天平倾斜向希望的一边,他才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电话联系比预料的顺利许多,吴文忠稍微松了口气。约定的地点是梁心洁在沉默了许久之后经吴文忠再三恳求才指定的西湖怡心茶楼。眼见一切都似乎安排妥当,吴文忠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搭上公共汽车前往西湖公园。
吴文忠来得早了些,离下班还有近一个小时。怡心茶楼不难找,就在湖心岛南侧,周围柳树成荫。茶楼仿古建筑,雕栏画栋,古色古香。一根高高的旗杆上飘着绣有花边的“茶”字旗,字用小篆体写成,很古代。走近楼台,透过窗棂可见里面茶客不多,饮午茶的早走了,吃晚茶的还不到时候。吴文忠不想此时就进去坐等梁心洁,就沿着湖畔徜徉在湖光水色之中。
这是吴文忠第二次到榕城西湖。上一回在十年前,正是大学三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还剩两科尚未考试的紧张阶段。梁心洁家出了那件大事,把他与张达敏搅进了混乱之中。
张达敏已在前一天晚上乘航班飞回鲤城,吴文忠和梁心洁搭第二天的火车从上海于一天后到达榕城。屋漏偏遭连夜雨,病急却遇慢郎中——通往鲤城的国道前天被洪水冲垮一大段,正在紧张的抢修中,客运班车预计要下午2点才能开通。他们到达榕城时才上午9点多,离搭班车还好长一段时间。为了放宽梁心洁的心,吴文忠提议到早闻其名的西湖散散心。
怡心茶楼北面不远处,当年吴文忠与梁心洁并肩坐望湖水的长条石凳依旧在那里。吴文忠慢慢踱到石凳前,只见景物依旧却人事已非,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句歌词又浮现在耳边……
你别急,总会有办法的!吴文忠记得那天他对梁心洁讲得最多遍的就是这句话。其实,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关键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办法。梁心洁就是这样反问他的,你有什么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她已近乎歇斯底里,双手紧紧抓住吴文忠的手臂狠劲地摇着,红肿的双眼再次涌出串串泪珠,声音已经沙哑了。吴文忠揪心地痛,痛得并不比梁心洁轻。他那句话只剩下了前半段,你别急!你别急!下半截再也没有勇气说出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