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鼎天下-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那一丝纯净!

渐渐的,离山脚越来越近,赵平极目远眺,这座山极高,而且山势连绵不绝,呈南北走向,直如神龙一般见首不见尾!

山上林木丛生,将整座山覆盖在一片森森的绿意之中。

并州时丘陵地貌,虽然有屏障一般的太行山,但太行多山石,少树木,险要有之,却少了几分清幽。眼前这山不仅险要,景色更是绝佳!赵平立即便沉浸在山色之中不可自拔。

想起前世时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跟眼前这座高山比起来,不仅多了几分雕琢,少了几分天然;更因为过多的人群,使得游览的本质被彻底破坏。磨肩擦背,人挤人是后世大多旅游胜地的真实写照。游览本身追求的却是一种闲散与境界。或邀两三好友,一路指点江山;或者独自一人,看山水清幽,体验山水之间的乐趣;唯独人一多,便失去了其中的真意。

一窝蜂的涌上,磨肩擦背的人挤人,那不叫散心旅游,那叫受罪。在赵平后世所处的那个时代,想要寻找一方净土已经是近乎奢求的事情,想找一处如现在的胜景更是连想都别想!因此,赵平越发的珍惜眼下这个机会。

终于来到了山脚,赵平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高山。这山极高,海拔足有两千多米,而且山势连绵不绝,如神龙般见首不见尾!将马匹留下,并留下一个近卫看管后,赵平便与其他的近卫迈步进入山中。自己在这个世界中已经度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却一直都没有什么机会尽情的放松下来,领略一下山水之间的乐趣。今日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权当给自己放假了!赵平沉浸在眼前毫无雕饰的胜景中不可自拔。

在赵平的记忆中,朝韩两国境内似乎并没有这座山的存在。难道自己穿越的这个世界不仅人事已非,就连景物也是沧海桑田不成?赵平吁了口气,将心头那丝莫名的惆怅赶出脑海,继续自己的寻幽览胜之旅。

一路上走走停停,这山虽然林木茂盛,但在林木之余却也有着怪石嶙峋的风骨,而且丝毫不影响众人的视野,疏落有致的树木反而使得山色更加明媚。

行行停停,赵平饱览山光,行到半山时,一个深藏在草丛中的捕兽器引起了赵平以及一个近卫的注意!这里人迹罕至,马韩部落离此足有百里之遥,断然不会为了几只野兽而劳师动众的跑出这么远!

既然不是马韩部落,难道是在此躲避战火的游民不成?高句丽几乎每年都会派兵征讨马韩部落,因此一些人因为战争而躲避于此处倒是能够说的通。

赵平稍作思索,便带领着一干近卫沿着一些蛛丝马迹一路搜索下去。人为的痕迹越来越多,一路上赵平等人发现了十余个捕兽器以及各种陷阱十余处!赵平心中也越发的笃定起来,在这里避难的人必定是马韩部落的族人,虽然马韩部落的武力根本不足挂齿,但如果能够通过这些人了解一下马韩部落的具体情况,对于自己而言,转圜的余地便多了许多!

因此赵平便决定不放过这个机会,一定要找到隐居在此处的人!

几人走了大约一刻钟左右,来到一处山洼之上。赵平在众侍卫的簇拥下登上山岗,往下看去,谷底树木青葱,云雾缭绕,隐约有几角飞檐在树梢间若隐若现!

赵平心中不由得一动,这飞檐的形制竟然是中土的式样!赵平不认为落后的三韩部落能够如此完美的展现出中土的建筑技巧!建筑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明水平,更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科技力量!此时的三韩不过是原始部落,便是给他们图纸,他们也不可能如此完美的再现中土的建筑风格!何况,在赵平眼中的这角飞檐完全代表了中土建筑的最高水平!

在这里隐居的会是什么人呢?赵平心中不由得好奇起来!他现在十分想知道这里隐居的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掌握中土最顶尖的建筑技术!

其实赵平清楚,在此隐居的人,是汉人的可能性极大!而且还是那种身份特别清贵的人士!想起三年前的帝京之乱,多少皇亲国戚遭受无妄之灾?又有多少人家流离失所?这里的人或许便是那时离开帝京的人物也说不定呢!

赵平打定了主意,便沿着山路往谷底而去,十余名近卫小心翼翼的戒备着。此时他们似乎也有了一丝疑惑,不住的互相打着眼色,机警的戒备着可能突发的情况!

赵平一行人刚刚走到半山腰,一支羽箭带着锐利的尖啸便破空而至!紧接着,五名身材雄壮的大汉自浓密的树冠中跳出,其中一人头也不回的往回赶去,显然是报信去了,剩余的四人却隐隐的将去路封住!森冷的目光戒备的注视着赵平等人。手中却是张弓搭箭,泛着寒光的箭头隐隐的对准了赵平!

赵平面不改色,只是淡淡的看着前面拦住去路的四名大汉,心中暗暗盘算着他们的来路。赵平身后的一名侍卫见赵平不动声色,便上前一步,对对面的四名大汉抱拳说道:“在下等陪我家公子前来游玩,却是无意冒犯诸位,还请诸位海涵!”

听着几人纯正的中原官话,几名大汉神色间不由得一动,但几位大汉却是极为机警,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将手中的弓箭对准了几人!凌厉的目光对却是不约而同的射向赵平,却仍是不肯有丝毫的放松,更不搭话,等待着援军的到来。

赵平不动声色,却在仔细的打量着面前的四名大汉。这四名大汉气度沉稳,浑身上下尽是肃杀之气,从刚才自树上跃下那一手看来,俱都有着不俗的身手,比自己身旁的这几个侍卫都高出一筹!赵平此番带出的这十几名侍卫,虽然不是自己家中的顶尖高手,却也都有着比较不错的身手,在一众家将之中也是排在前列!不想却被这几个大汉比了下去!

能够有如此手下,其主人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赵平心中对此间主人的身份不由得又多了几分好奇!“赵兵,回来!”赵平淡淡的说道,赵兵闻言不敢怠慢,连忙退到赵平身后,不发一言。

赵平将赵兵叫回之后,扫了那几名大汉一眼,淡淡的说道:“在下并州赵平,敢问诸位来自何处?”

第四卷 幽冀攻略 二十 幽谷佳人2

听到赵平自报家门,赵兵等一干侍卫不由得一惊!这里毕竟不是中原,此番又是率兵攻伐三韩,而面前这几人却是身份不明!万一是三韩的人,岂不是让他们有了防备?不过赵兵等人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们只是赵平的护卫,对于赵平决定的事情,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因此赵兵等人都是恪守自己的本分,对于赵平的话虽然有些吃惊,招兵却只是与几个侍卫打了个眼色,更加小心的将赵平保护了起来。

对面的那四名大汉听到赵平自报家门时,却是大吃一惊!面上不由得露出震惊之色,显然他们都听说过赵平的大名,否则也不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应!不过却仍是一言不发,平端着手中的弓箭,泛着寒光的箭头毫不客气的指向赵平等人!

赵平见状,越发证实了自己心中的猜测,这些人绝对是中原人士,而且还是三年前帝京之乱之后,幸免遇难的一批皇亲国戚!赵平在心中想着帝京之乱后便杳无音信的那些人,一个个的筛选、排除,慢慢的,一个名字变呼之欲出!

其实这并不难猜!帝京之乱起,京师中的皇亲国戚除了李氏为首的外戚一系以及皇家一系之外,便是一干朝臣。这些朝臣也是分派系,一方以李氏为首,是外戚一系;一方以皇族为首,谓之保皇一派。

经过一番争斗,其实除了李氏为首的外戚一系损失比较大之外,保皇一派却是有惊无险!牺牲的只是皇族的利益而已!是乱,受到牵连的皇族无数!质帝的两个儿子更是成了此乱的牺牲品,先后毙命!而其他的皇子、公主也受到了不小的牵连,质帝育有三子二女;而质帝自己却是没有兄弟姐妹,而质帝在位期间,对于皇族的那些王爷、公主的打压却是不遗余力!除了远在江东的吴王刘克之外,基本上都受到了近乎残酷血腥的迫害,皇族的实力所剩无几!

帝京之乱更加剧了这种情况,那些苟延残喘的皇族在李卓的强硬之下,更是逃的逃,散的散,风光早已不在。

而质帝的两个女儿,清河公主、剧阳公主也在此乱中音讯全无。事后,经过赵平的多方打探,才得知清河公主在帝京之乱中已经薨逝,而剧阳公主却是不知所踪!

看着四名大汉手中只有朝廷武库中才有的檀弓,赵平心中更是笃定!这些人很可能便是不知所踪的剧阳公主——刘清的护卫!

按说连太子、皇子都纷纷殒命的那场动乱,一个只是名份尊崇的公主是很难幸免的!清河公主便是很好的例子。在帝京之乱中,清河公主与驸马一家便是死于乱军之中,相比于凄惨殒命的清河公主,剧阳公主无疑幸运的多!

当时的剧阳公主正在他外公关凤家中省亲。她外公乃是襄阳关氏的家主,襄阳关氏虽然算不上老牌世家,与那些钟鸣鼎食的豪门世家比起来,就跟乡下人差不多,但在质帝年间却也是风光一时,这种风光在他的女儿,也就是剧阳公主的生母被册封为贵妃之后更是达到了顶点!

利用这个机会,关凤很是发了一笔大财!他对于权势看得倒是极淡,知道凭自己的家世,虽然有女儿的支持,也根本不可能争得过那些世家豪门,因此便一心一意的在商业上发展,安心的做一个富家翁。

官商勾结总是能够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关凤利用女儿的身份,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便积攒下了巨额财富,成为了后汉王朝最大的水上巨头!

造船业在后汉虽然没有太大的发展,但传承自东吴的造船技术却也是十分高超的!当时的工匠们足以制造出载重达千吨的大船!

当时的水上运输并不像后世这么发达,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还未曾开凿,所谓南船北马,水上运输只是南方特有的交通工具罢了。而在北方,仅仅是黄河的几处渡口有着船只的身影。

关凤能够选择这项生意可谓是胆子极大,眼光自然也有独到之处!事实证明关凤的选择是极为正确的,仅仅凭借江淮两地的水运生意,便使他跻身于后汉王朝顶尖富商的行列!

帝京之乱时,剧阳公主正在襄阳。不得不佩服关凤独到的眼光与敏锐的洞察力,他准确的判断出后汉王朝已经是积重难返,天下大乱的结果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止!这个舞台的主角自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象他这等光有亿万财富的商人只能是任人宰割的对象,因此果断的率领一家大小飘扬出海,离开了中原。他本来却是打算前往倭奴国,怎奈遇上了风暴,在汉江的入海口处搁浅,一家大小只得在马韩住了下来。

虬曲的山树将阳光挡在树梢,站在山巅,山风扑面而至,赵平的心境越发的平和淡然,仿佛受到了洗礼一般,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看着苍翠欲滴的树木,以及透过树叶的空隙洒下的点点金辉,赵平微微合上双目,深深的呼吸着清新中带着一丝温润的空气,全然不把眼前的四名大汉放在眼中。

看到赵平惬意的样子,几名大汉却是视若未见,寸步不让的拦住去路,仍是一言不发。赵平却是隐隐的猜到了他们的身份,因此并不想与他们发生冲突,双方于是僵持起来。

赵平此时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极为轻松,心中却是在不停的琢磨着这些人的来路!很显然,在此处隐居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而且从先前那角飞檐便能看出,即便是隐居生活也无法改变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时间在双方的僵持下慢慢的过去,赵平并不着急,能够在异国他乡遇到自己国民,而且这人的来头还是极大,对于赵平而言,虽然不见得会因为对方的名头而高看对方一眼,但也是有些喜悦的。

当然,如果赵平知道了接下来将遇到什么事情,恐怕也不会如此乐观了,定然会在第一时间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过,以赵平的性格,他不是那种遇难便退缩的人,相反,迎难而上,才是赵平的性格。

约两刻钟之后,一个气度沉凝,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在几名大汉的簇拥下来到赵平等人面前。那大汉上下打量了赵平几眼,目中露出一丝赞赏,沉声说道:“看诸位打扮,难道是中原人士?不知诸位来自何处?”这中年一看便是那种豪爽之人,不过神色中却隐隐露出一丝忧虑,虽然他掩藏的极深,但赵平神目如电,中年人掩藏的虽深,却也难逃赵平的法眼。

赵平心中顿时留意起来,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微微一笑,对那中年人拱了拱手,淡淡的说道:“在下并州赵平,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哦!”中年闻言不由得一惊,目光紧紧的盯着赵平,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之意,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说道:“原来是赵小侯爷,失敬!失敬!”

赵平连忙逊谢,躬身说道:“不敢,不敢,正是赵某。”

“哈哈!”中年纵声大笑,上前几步,在赵平面前站定,与赵平相距仅有两三步,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赵平,饶是赵平见惯的大场面,但被一个中年男子如此盯着,也是大感吃不消,只得“呵呵”干笑两声,微微躬身,抱拳说道:“不知先生”

那中年拦住赵平的话头,笑道:“倒是某家疏忽了,某姓吴,名森,贱名不足挂齿,有辱小侯爷尊听。吴某乃是粗人,当不得小侯爷先生之称,还是叫某老吴罢了。”

赵平微笑着看着吴森,心中却在琢磨他的来路,赵平对京师中的情况并不了解,而京师中的官员又是多如牛毛,因此对于吴森这个人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但面上却还是露出一丝热络,说道:“不知吴先生为何来此?”

这话赵平其实不该随便问起的,毕竟这属于隐私,不过为了尽快确认此地主人的身份,赵平决定唐突一回,反正这个话题早晚都要提起,现在提起虽然有些唐突,却也不算失礼。

吴森闻言果然未曾露出不豫之色,只是却绝口不提此事,侧过身子,虚引赵平,一边说道:“小侯爷既然来到此间,吴某越俎代庖,替我家主人恭请小侯爷至谷中一叙,不知小侯爷意下如何?”

赵平当然不会反对,欣然应诺,在吴森的带领下,踏着树荫,不大工夫便到了谷中。赵平一路仔细观察着四周,出乎赵平的意料,这里除了先前的五名大汉之外,再无任何警戒。

赵平一想便也释然,这里本来便是人迹罕至,根本没有必要浪费人力戒备防御,先前那无名大汉恐怕只是例行的巡逻罢了。

吴森一路上一边带路,一边与赵平攀谈,言语间对赵平的来意颇多打探。赵平既然领兵至此,自然也不会隐瞒,况且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便对吴森说道:“赵某率军来此,主要却是为了练兵!”

吴森闻言,“哦”了一声,诧异的看向赵平,迟疑了一会这才问道:“听小侯爷之意,莫非是对三韩部落有意不成?”

赵平若有深意的看了吴森一眼,却只是淡淡的说道:“化外蛮夷之地,不服教化,赵某此来,不过是为其重归教化尽一番心力罢了。”

听赵平说的冠冕堂皇,饶是吴森满腹心事,也不由得莞尔,看着赵平摇了摇头说道:“诚如小侯爷之言,三韩地穷民贫,实在不值得小侯爷兴师动众!”

赵平当然不能告诉吴森,他远征三韩,仅仅是为了将这个无耻龌龊的民族扼杀在摇篮之中罢了。当下只得说道:“如今并州并无战事,左右无事,于是某便起来练兵之心。高句丽正与夫余激战,且国力疲敝,没有练兵的效果,便选了三韩,倒也没有其它的想法。”

吴森闻言,只是微笑着看了赵平一眼,对于赵平的这番说辞,他自然是不信,不过所谓交浅言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