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焚清-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宪章劝道:“韩令准,当初杀害东学教兄弟的,是混成旅团,现在,这个混成旅团被咱们消灭了,咱们已经为兄弟们报了仇。至于这个rì本人,他不是兵,倒像是个读书人。况且,他身上很可能藏着重大隐情,你想想,追杀他的那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可是在你的地盘上。”
  韩令准点点头:“说的也是,这些人明显是和rì本人过不去,可似乎也不愿意和我们打交道。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如果他们与我们为敌,我们就被动了。”
  “明白就好!”周宪章说道:“知道该怎么办了吧?”
  “知道了!”韩令准说道:“师长放心,我一定以礼相待,并设法查出他的底细,最重要的是,查清那些人的底细!”
  众人用过早餐,踏上北进的路途,沿途山高路远风雪交加,非止一rì,来到了义州。
  有了安州和平壤,义州的战略地位下降了,义州的作用,仅仅是朝鲜与大清国之间的一个渡口。
  由于章军占据了朝鲜北部半壁江山,鸭绿江西岸清军的压力顿减。而rì军的战略进攻重点从朝鲜移到了辽东和山东,以四川提督宋庆为首的鸭绿江守军,被朝廷鲜调往辽东。
  金州旅顺失守后,宋庆率军对辽东rì军发动了数次大规模反击,试图夺回金州,但每次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进入隆冬季节,宋庆无力发动进攻,只得退守台城固守。
  而义州与九连城,则是一片和平景象。
  周宪章一行来到渡口。一个多月前,周宪章在这里送别了恩师那晋,恩师的一句话,让渡口边的芦苇遭了殃,原先茂密的芦苇丛被拔除一空,只有空荡荡的江水缓缓流淌。周宪章想起恩师,不由得满腹惆怅。
  渡口上拴着几条小船,可一个人都没有。
  章军收复平壤后,九连城清军解除了禁江令,允许两地居民渡江来往,中断了半年的义州与九连城的渡船终于恢复了。不过,现在毕竟还是战时状态,清军在对岸九连城渡口设有哨卡,盘查过往行人。从义州前往九连城的人员,如果是章军人员,需持总理大臣衙门签署的文牒,如果是普通百姓,则需持有义州县衙的通关文牒。没有文牒的人,轻则驱逐回朝鲜,重则以rì本间谍论处。
  周宪章一行是以商人的身份前往九连城,需要义州县衙的通关文牒。
  义州县令早已等候在了渡口,这个县令是个朝鲜白衣儒生,原先身上没有功名,章军收复朝鲜北部后,周宪章张榜求贤,不少儒生出山与章军合作,这位县令就是周宪章任命的义州县令。
  为了不暴露周宪章的身份,县令没有穿官服,而是一身平民打扮,见了周宪章,拱手施礼:“卑职见过总理大臣大人。”
  周宪章笑着还礼:“我现在不是总理大臣,只是你治下的一介草民,烦请县令大人给小民发一道文牒。”
  县令一脸的尴尬:“大人说笑了。不过,现在卑职的文牒不管用了。”
  周宪章笑道:“怎么,九连城那边不买你堂堂知县的面子?”
  县令摇头:“总理大臣有所不知,这几天也不知是怎么了,九连城那边突然加强了戒备,这几天持义州县衙文牒的百姓都被赶了回来。”
  “为什么?难道他们又禁江了?”姚喜慌忙问道。
  “他们也也没有明确宣布禁江,据被赶回来的百姓说,九连城守军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是文牒印章不鲜明,有的是没有辫子,甚至,还有人长得丑,说是有碍大清国观瞻。”
  “放屁!”姚喜喝道:“我看那哈五这个皇叔长得就够丑的,他是不是也有碍大清国观瞻!”
  周宪章摆摆手:“他们这么做,不是冲着百姓来的,是冲着咱们章军来的!”
  郭二杆说道:“少爷,咱们章军出生入死,为大清国守住了半个朝鲜,朝廷不会这么绝情吧?”
  周宪章眉头紧皱:“朝廷就是朝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朝廷也没要咱们死,仅仅是不让咱们过江。”
  很显然,章军在朝鲜取得了胜利,这不仅没有提升章军的地位,相反,朝廷对章军的猜忌进一步加深了。
  赵正伦忧虑地说道:“少爷,县衙的文牒不管用,咱们现在的身份是商人,又不能用总理大臣的文牒,这怎么过江呢?”
  周宪章望着茫茫的江水,发出一声轻叹。
  
  紫禁城颐和轩。
  颐和轩位于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面,面阔7间,进深1间,单檐歇山式屋顶,上覆琉璃瓦。作为轩,它的整体构造不算宏伟,以jīng致雕琢为其特点。在紫禁城的楼台殿宇中,很不起眼。
  不过,宫里的人对颐和轩很是敬畏,甚至,是害怕。
  因为,颐和轩的南面就是乐寿堂,月台直接与乐寿堂相通。
  乐寿堂是太后老佛爷的寝宫!
  如今,太后老佛爷搬进园子里了,不过,老佛爷的影子似乎还在那里徘徊,宫里的人走近这一带,就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压低语音,或者,干脆闭上嘴巴,能不说话最好。胆小的,干脆绕道而行,不敢接近这里。
  久而久之,乐寿堂以及它旁边的颐和轩显得极为冷清。
  珍妃他他拉氏坐在颐和轩后面的庭院中,呆呆地望着墙角下的一眼水井。
  这眼水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八宝琉璃井。井沿上围着一圈玉石栏杆,井旁生长着一丛湘竹,竹叶上挂着残雪。
  他他拉氏没有动身,她的后背隐隐作痛,那是不久前,被太后老佛爷褫衣廷杖的结果。
  褫衣廷杖,从来都是针对朝中大臣,而太后老佛爷破天荒地将这一刑罚,用在了内廷,皇帝的嫔妃身上,这位老佛爷当真不是个因循守旧的人,在很多事情上,她都敢违背祖制,比如垂帘听政,再比如,对皇帝的嫔妃褫衣廷杖。
  褫衣廷杖不仅仅是**惩罚,而更是一种jīng神上的羞辱!
  今年只有十八岁的他他拉氏,入宫已经五年了。五年前,十三的他他拉氏被封为珍嫔,今年正月,她被封为珍妃,距离她封妃才过去十个月,太后以“干预朝政”、“习尚浮华”的罪名,把她降为贵人。
  太后老佛爷指斥她“干预朝政”,严格说来,倒也不是无中生有。在皇上与太后的较量中,皇上势单力孤,能倚重的,只是一些台鉴御史之类的清流,清流派中的领军人物,除了帝师翁同龢,还有两位与珍妃他他拉氏有关的人物,一位是她的堂兄志锐,另一位是她的业师文廷式。
  光绪皇帝倚重志锐和文廷式,这引起慈禧太后对珍妃的猜忌。不过,这只是诱因之一。导致太后对珍妃痛加责罚的,还是光绪皇帝自己。
  说起来,皇上真的很可怜,在外,他只能倚重那些毫无实权的清流派,在内,他连一个敢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宫中从太监到皇后都是太后的人,皇上唯一敢说话的,只有珍妃一人。


 第201章 干预朝政

      光绪皇帝整天和珍妃腻在一起,冷落了皇后,这本来就让太后老佛爷大为不满。这还不够,光绪还和珍妃商量一些军国大事。
  老佛爷自己可以垂帘听政,但她却不允许其他女人议论朝政!
  九月份,叶志超在朝鲜战败,丢失了平壤,一力主战的光绪皇帝颜面尽失,失魂落魄,躲在深宫中,不敢面见群臣。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周宪章的千总在虎飞岭击败了混成旅团,杀死了大岛义昌少将,取得了一场难能可贵的胜利。这场胜利,不仅维护了清军的颜面,也维护了主战的光绪的颜面。
  是珍妃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皇上,并且,力劝皇上对周宪章加官进爵,以示恩宠。
  光绪皇帝采纳了珍妃的建议,封周宪章为义州总兵,后来,当周宪章率军消灭混成旅团,一举收复平壤,珍妃再次向光绪进言,加封周宪章为驻朝鲜总理大臣;全权负责朝鲜军政。
  对于珍妃的这一建议,光绪很是犹豫。驻朝鲜总理大臣这一职务,看似没有实际意义,但是,这一头衔寓意深远,周宪章获得这一头衔后,就成了朝鲜的草头王,虽然品级不高,只有正三品,但其实际权力,比大清国的直隶总督还大!因为,在朝鲜,没有人能够节制他!
  而且,周宪章升的太快了,大半年前,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这一转眼,就成了封疆大吏。朝廷上对周宪章眼红的人大有人在!就算不牵扯到皇上与太后的内斗,那些人也会对周宪章嫉妒加仇恨。
  王公大臣不会同意的,就连光绪皇帝倚重的清流派们也不会同意,太后老佛爷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珍妃力劝光绪将驻朝鲜总理大臣的头衔授予周宪章!珍妃告诉光绪,可将周宪章培养成一位手握重兵的疆臣,与光绪遥相呼应,与太后老佛爷的那些实力派大臣们相抗衡。
  珍妃是想把朝鲜变成光绪皇帝的一块根据地!要知道,光绪这位堂堂大清国的皇帝,竟然在大清国没有自己的领地,所有的封疆大吏都是太后的人!
  光绪皇帝被珍妃说动了心,终于同意了珍妃的建议,在御前会议上提出了这一任命。
  果不出所料,御前会议上一片哗然。端郡王载漪首先跳了出来,指斥皇上违背祖制。
  接着是光绪所倚重的台鉴清流们,他们出于对皇帝的忠诚,劝阻皇上收回成命,台鉴清流们是从道德的层面反对这一任命,在他们看来,一个剪了辫子的人,德行有亏,如果仅仅授予他一个武职倒也罢了,可是,驻朝鲜总理大臣类似于朝鲜的王,一个在道德上有问题的,是不配做王的!反对最为强烈的,就是珍妃的哥哥志锐以及她的老师文廷式。
  王爷贝勒们明确表示反对,就连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也沉默不语。洋务派重臣当然更是反对。
  当然,满朝文武大臣也不是一边倒。
  有两个人表示赞同。一个人是礼部左侍郎叶赫那拉那晋,他晋以全家xìng命担保周宪章没有贰心,他是周宪章的业师,大家并不感到奇怪。
  而另一个人,则是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他竟然是前驻朝鲜总理大臣袁世凯!
  袁世凯没有说明自己的理由,他只是表示,赞同皇上的圣断。
  园子里的太后保持沉默,既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也没有表示赞同。
  这让光绪胆气陡增。
  于是,光绪独断乾坤,在众人的一片反对声中,下达了任命周宪章为驻朝鲜总理大臣的诏书。
  这是光绪难得的一次乾坤独断,上一次乾坤独断,还是在8月1rì,他颁发了对rì宣战诏书。
  园子里很安静,太后老佛爷仍然保持沉默。这让光绪心里很是没底。
  他隐约感觉到,园子里的沉默,似乎是风暴前的宁静。
  果然,没过多久,太后老佛爷突然发出懿旨,指斥珍妃他他拉氏“干预朝政”、“习尚浮华”!褫衣廷杖,降为贵人。
  太后老佛爷震怒了!她改进了祖宗的家法,对皇帝的妃子当众剥去衣服打板子,这是大清国立国以来的第一遭。
  她在羞辱珍妃,更是在羞辱皇帝!
  他他拉氏不服!
  要说“干预朝政”,谁也比不过太后老佛爷!他他拉氏只不过是建议皇帝提拔一个外臣,而太后老佛爷把皇帝和满朝王宫大臣玩于掌股之间。要说“习尚浮华”,太后老佛爷能动用海军军费为她修园子,而他他拉氏只不过玩了个西洋照相机!
  身体被鞭鞑,固然疼痛,而让他他拉氏更为疼痛的是,她的夫君,那位誓言要励jīng图治的皇帝,眼睁睁地看着她被剥去衣服遭受鞭鞑,却是一言不发!
  珍妃他他拉氏,痛恨太后、痛恨满朝没有骨气的文武大臣,甚至,痛恨那个远在朝鲜素昧平生的周宪章!
  一切都是因为周宪章,他为什么要打胜仗?为什么要收复平壤?为什么要为这个被一个老太婆掌控的朝廷效命!他为什么要为一个懦弱的皇帝效命!
  如果周宪章不在朝鲜逞能,让这个朝廷败得彻底干净,那个园子里的太后,还能这样作威作福吗!
  皇帝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而她他他拉氏,曾经是那么深爱着皇帝!为了皇帝,她不惜背上了“干预朝政”的骂名!曾几何时,她以为皇帝能够撑起一片天空,能够为她作主!
  一个小宫女站在她的身后,小心伺候着:“小主,还是回去吧,小心天凉冻坏了身子。”
  他他拉氏呆呆地望着八宝琉璃井,一动不动。
  一个小太监匆匆走了过来,面对他他拉氏垂手打千:“小主,皇上来了。”
  他他拉氏缓缓站起身来。
  光绪皇帝载湉,沿着长廊快步走来,满脸怒容。小太监慌忙跪地,却被光绪一脚踢了个四脚朝天,小太监吓得面如土sè,爬起来跪在地上:“奴才该死奴才该死!求万岁爷饶命啊!”
  他他拉氏心中暗暗叹息,她这位身为万乘之尊的夫君,还是这么沉不住气,这么任xìng,喜怒轻易就形于sè,怪不得老佛爷不肯放手,这样的皇帝,任谁都不敢放心。就凭这一点,那些王公大臣们就不敢把自己的身家xìng命押在皇帝身上!
  他他拉氏冲着皇帝屈膝施礼,面无表情:“皇上,你何必为难一个下人。”
  “下人?”光绪斥道:“这紫禁城里,谁都没把自己当成下人,他们是园子里的下人,谁愿意做朕的下人!”
  他他拉氏又是一阵暗叹,这就是她的夫君,她的皇帝!连一点韬光养晦的耐心都没有,这话要是传到园子里,又不知会惹出什么事来。
  “皇上还请自重。”他他拉氏低头说道。
  “你也教训起朕来了!”光绪一张脸涨得通红:“好,好,你们都可以教训朕,你的哥哥和你的老师,你们都不把朕放在眼里!”光绪说着,把一叠奏章扔到他他拉氏的脚下:“这就是你保荐的周宪章!你自己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
  他他拉氏扫了一眼雪地上的奏章,淡淡说道:“皇上,臣妾不敢干预朝政。”
  “你看!朕命你看!”光绪的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
  他他拉氏心中涌起一股寒意,这个男人命令他“干预朝政”,可是,一旦老佛爷震怒,他只会躲得远远的。
  他他拉氏缓缓捧起奏章,这是两份弹劾周宪章的奏章,一份来自礼部右侍郎志锐,一份来自大学士文廷式。
  两份奏章弹劾周宪章三条大罪。第一,周宪章不仅自己剪掉了辫子,所属章军官兵全部剪掉了辫子,破坏祖制,有反清复明的嫌疑。第二,章军占领平壤后,拒不服从朝廷调遣,坐视rì军攻占辽东,拒绝南进攻占汉城,藐视朝廷,拥兵自重!第三,章军从临津江后撤了三十公里,与此同时,rì军也从临津江后撤,双方脱离了接触,周宪章有暗通rì军的嫌疑!
  两份奏章都认为,周宪章谋反的迹象极为明显,他在朝鲜以rì本人的存在为借口,保存实力,置朝廷的安危于不顾,甚至是要挟朝廷。奏章推测,周宪章已经与rì军达成某种秘密协议,双方和平相处,一旦rì军攻占山东,威胁直隶,周宪章极有可能趁火打劫,北进鸭绿江,攻取奉天。
  最后,志锐和文廷式要求立即将章军统领周宪章解拿进京,按通敌罪论处,以免养虎为患。
  显然,皇上相信了志锐和文廷式的说法。他不能不信,因为就在加封周宪章的诏书下发不到五天,战火竟然烧到了大清国的本土上,号称东方要塞的旅顺港失守了,辽东落进了rì本人的手心。
  这一切,似乎可以用周宪章在朝鲜坐视不救来解释。如果周宪章服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