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等摇光说完,黄门打断了他,道:“圣上有旨,着岐州处士李淳风速速进宫面圣,不得拖延!”

  校尉不禁大吃一惊,抱拳道:“敢问这位公公,是圣上要见李兄?”

  黄门这才注意打量尉迟方,见他人物轩昂,军官服色,倒也不敢怠慢,道:“不错,咱家正是前来宣旨的。倘若李先生在,这便随我进宫;若是不在,还请赶紧找寻。”

  尉迟方连忙转头向摇光:“李兄到底去了哪里?”

  “不是你把人带出去的么,还来问我”

  “什么?难道昨天他去了宁光寺之后,便没有回来?可我明明见他走了。”

  “先生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说不定就此出门散心去了,也没个准儿。”

  这话倒不假,酒肆主人行事随意,兴之所至,数日不归也是有的,身边人也都习以为常。

  “这圣旨召李兄,所为何事?”

  “原来这位大人没有听说求贤诏。”

  “求贤诏?”

  “不错,圣上前日在朝堂颁旨,令天下寺院举办水陆道场,超度亡魂;又命令访求天下奇人异士,施法求雨。都说长安城中李先生有鬼神难测之机,是当世异人,这求雨之道,想必他也精通,因此才要召见。”

  这番话一说,尉迟方和摇光立刻面面相觑。千余年前,人们仍然笃信天地神明的存在,有关求雨、祭祀一类玄异之事,都堂而皇之记入正史。朝廷也有所谓太史局、司天监,专设神官,将天象、地志的变化与人世兴衰相连。如今久旱无雨,灾荒频发,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便不免做出一些怪力乱神之事来。眼下长安城中,有关李淳风身怀异术的传闻早已沸沸扬扬,此刻就算说不是,也无人信了。

  见二人都怔在当场,黄门板起了脸,神情颇为不快:“圣旨既出,那就一定要见人。延误时刻,谁也担当不起这抗旨之责。二位既知李先生的去向,便代为转告,务必要他进宫面圣。否则龙颜一怒,咱家也交不了差。”

  5、试病

  目送传旨黄门远去,尉迟方长嘘一口气。灵光一闪,恍然大悟,难怪昨日王君廓派人前来招揽,想必也是是为了皇帝的求贤诏令。倘若能将李淳风收为王家门客,举荐给皇帝,并求来雨露,解除饥荒安定民心,自然是大功一件。但王君廓那里还能拒绝,圣旨却是刻不容缓,不禁苦笑,喃喃道:“李兄,你这回当真是惹了大麻烦。”

  “先生可没惹他们,是他们惹上门来的。”摇光不满地咕哝着。“求雨求雨,好端端一个人,又不是巫婆神汉,真是莫名其妙!”

  脑中凭空冒出李淳风头裹红巾手持符纸,满口念念有词的模样,尉迟方尽管心中焦急,还是忍不住咧嘴笑了出来。“这样吧,我四处找找,你在这里守着,如果李兄回来了,就赶紧告诉他。”

  摇光点了点头。尉迟方刚要上马,突然看见一名亲随匆匆赶来,一边气喘吁吁地叫道:“大人!大人!出事了!”

  就在宁光寺外,一队兵士将寺庙团团围住,个个手中刀枪鲜明。紧闭的庙门内不时传来哭喊声,伴随着敲砸门锁的声音,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怎么回事!”尉迟方飞马而来,大声喝道。“你们是何人麾下?”

  数名士兵对望了一眼,其中一名队正叉手行礼:“这位大人,我们是龙骑尉秦大人的下属。”

  “秦大人?是北衙司的秦将军?”

  “正是。”

  唐朝军制,分南衙北衙。北衙司由宦官及亲信统领,相当于帝王亲卫,职权犹在诸军之上。尉迟方心中暗暗吃惊,道:“不知我的属下哪里开罪了秦将军,却要将他们关押?”

  话尚未完,门内人已听见了他的声音,叫喊声更大:“大人!我们在这里!救救我们!”一声起,顿时有数人相应,声音都是熟识,全是尉迟方的部属。

  “校尉大人,他们没错,但有可能染上了时疫。为防止瘟疫流行,必须收押。事非得已,还请见谅。”

  “时疫?!这是什么缘故?”

  “太医院奏请圣上下诏,封锁宁光寺,凡是与病患接触之人,统统要关押隔绝。封寺时这几名军士正好人在寺中,只好将他们也封在内。”

  “岂有此理!”校尉竖起双眉。“我等奉勋卫府之命巡查,来此地处置疫情,怎能和病人关在一起?!这样即使原先无病,也要染上了。快些开门放人!”

  “不行!”那队正性情倔强,大声道:“大人官职虽高,我们却只受北衙司管辖,不能听从。这些人已经关押了一夜,就像大人所说的,只怕原先没有病现在也要染上,既然如此,放人就是抗命违旨,莫说是我,就是大人恐怕也担当不起。”

  “你!”

  尉迟方怒火中烧,却又拙于言辞。另一方面,此人所说也不无道理,从大局来看,相较于瘟疫在全城蔓延的可怕后果,区区几条人命确实算不了什么。圣旨既云严防隔绝,那就宁可关错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然而这些人都是跟随自己朝夕相处的部属,怎能抛舍?咬了咬牙,提高声音,向着门内说道:“不要慌!是尉迟方连累了各位兄弟,定会想办法救你们出来!”

  此言一出,门内稍稍沉寂,片刻之后,又有人带着哭音喊道:“大人!这里昨夜又有几名病人死了,真是可怕极了!”

  这句话一说,顿时一片哀号痛哭之声,尉迟方心如刀割,攥紧了拳头,茫然不知所措。突然肩上一痛,却是不知何处飞来的一颗小石子。低头看了看,石子上竟还包着一张纸条,连忙捡起,那上面没有落款,也没有抬头,只潦草写着三个字:“玄妙观”。

  他眼前一亮,刹那间烦愁尽去,几乎要跳起来。字迹洒脱有力,向所熟识,不是自己那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李姓好友,又是何人?

  一道深灰色的院墙之内,是一大片茂盛桃林。花期早已过了,只剩下绿叶成荫,鸟雀成群。桃林深处,小小茅屋,一切仍是萧尹在时模样,不同的是当初茶酒香气变成了药味。红泥火炉上放置着一只陶罐,青衫男子盘膝端坐炉前,身侧放置着一堆不知名的药材,此外还有几本医书,有绢帛也有竹简。刺鼻药味从炉上瓦罐中发出,一时间几乎呼吸不畅。

  “李兄!总算找到你了!”

  经历过之前令人焦头烂额的事情,于斯时斯地再见这安稳沉静的男子,正如看到了救星一般。尉迟方不禁大喜,恨不得上前一把抱住,对方却头也不抬,淡淡应了一声。

  “你来了。”

  “咦,这是在做什么?”起初的高兴劲头过去,校尉终于注意到眼前情景的诡异:天气炎热,这样守在炉边,多半要中暑,李淳风却像是毫无所觉,身上竟然还裹着一条厚厚的毡毯。奇怪的是,脸上见不到一滴汗水。

  “制药。”

  “药?”闻言尉迟方心中一喜,道:“李兄已有治疗瘟疫的方法了?”

  酒肆主人这才抬头,叹了口气,道:“哪有这么容易。”

  想起先前求雨之事,尉迟方连忙道:“先别管这个,圣上召你入宫,你可知道?”

  “猴儿刚刚告诉了我。是我差她去随意楼探听消息,又让她将你引到这里。”

  “原来你已经知道了,那就无妨了。”尉迟方松了口气,紧接着又疑惑起来。“不对,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回随意楼?”

  “不是不回去,是回不去。”

  “为什么?”

  “哈。”避而不答,酒肆主人从炉前起身。不知为何突然摇晃了一下,站立不稳。尉迟方连忙伸手,下意识要去扶他,对方却退开一步,沉声喝道:“别碰我!”

  校尉这才注意到好友面容。看起来一脸倦色,双眼布满血丝,眼下则有明显黑晕。视线下移到对方颈中,突然张大了嘴:那分明是一块淡红斑痕,正是疫病的征兆。

  “李兄你,你也”

  嗯了一声,李淳风神色平静。“离我远些,也不要触碰这里的物件。”

  这一下震惊非比寻常,过了老半天,尉迟方才语无伦次地道:“怎会这样?!”

  “为何不会?李某又不是神仙。凡胎肉骨,哪有不生病的道理。”

  话说得轻松,尉迟方心情却沉入谷底。他和李淳风相知日久,自然不会如城中百姓那样,将他当作神人看待。但此前经历种种风浪,总见他举重若轻,化险为夷,心底深处对他已是极为信赖,仿佛只要此人在,便可确保无虞。如今却连李淳风也感染了疫症,顿时茫然无所适从。似乎看出了校尉心中所想,酒肆主人道:“不必担心,此事原本就在预料之中。”

  “什么意思?”

  “神农尝百草,以身相试,本就是医者本分。”说话的人心安理得,似乎说的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想要弄清病理,知道它对经络的影响,最便捷的研判对象便是自己:可以随时得知病势变化,监测脉象。”

  过了片刻才明白他话中之意,尉迟方不由得睁大了眼:“你你是故意让自己染病?!”

  “聪明。”不等校尉开口,李淳风已卷起左边衣袖,只见臂弯处至掌心有一条淡淡红线。取出随身银针,先将其在炭火余烬上灼烧片刻,而后右手行针,以曲泽为始,依次刺入内关、劳宫等穴,最后到左手中指指尖。那针粗而中空,紫黑色血液随着银针运行从顶端源源流出。尉迟方倒吸一口凉气,当事人却一脸喜色。

  “妙啊,果然如我所想!往常时疫,无非风热湿燥,所谓天行疠气,干忤经络,与天时密切相关。如今正是大暑天气,脉象却仿佛中寒,与《金匮方》中所说大不相同。假如能从我得证,或许便可以将前人之学推陈出新,另辟蹊径了。”

  说到这里,酒肆主人双目闪闪放光,眉飞色舞,看起来不像得病,倒像得了什么彩头。见他如此,尉迟方不禁瞠目结舌。“可是,这病凶险异常,三五日之内便要发作,假如治不了”

  “若李某也无法医治,只怕他人更无此能力。”双眉一扬,李淳风打断了尉迟方的话,一贯懒散的神色中,竟透出罕见的锋锐之气。“疫病传播之速,极难控制,只有尽早找到控制疫病的方子,稍迟便不堪设想。别说宁光寺中兵士要送命,就算这座长安城,也在劫难逃。”

  “李兄知道他们被困?”

  “嗯。昨日你带人来的时候,我其实仍在附近,离开时正遇上北衙司的人奉命围庙。若非见机得早,连我也出不来了。回楼已不方便,所以来这里安身。”

  “但这样一来,圣旨的事情怎么办?”

  “圣旨找的是龙王,又不是李某。”

  听他口气,仍是好整以暇,尉迟方不禁急得团团打转。“生死关头,还要说笑!”

  “哈哈,能求来雨水的,可不就是龙王么。别说如今这模样去不得,就算去了,也无用处。——看。”

  校尉见他手指向天空,不明其意,仰头望,只见一轮白日,光芒刺眼,连忙闭起眼。

  “什么也没有啊。”

  “以盆油观测,可见日中有乌,是大旱之兆。而月在心宿之上,日未没即现,旱情仍将持续。风云雨雪,一一有征,是天时自然,凡夫俗子,岂可强求?”

  (注:以上内容来自《乙巳占》,为李淳风所著,汇聚了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成果。有一些可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如“日中有乌,主大旱”,“乌”其实就是太阳黑子,大约十一年为爆发周期,并可导致地球气候异常。这一点在千余年前中国已有相关记载,明确指出二者关系。此外也有部分内容涉及到传统的阴阳五行、天人交感之说,尚难以西方学术解释。)

  虽不明了他话中之意,尉迟方担忧又深一层。李淳风瞥了他一眼,展颜道:“无妨,是我的事,我自然会解决。相交至今,难道还信不过李某?”

  尉迟方没好气地道:“就是太相信李兄,才会让你做出这些不知头尾的事!”

  “是谁一早到楼中,要我出手相救?”酒肆主人早有准备,笑吟吟地道:“这一回,拉我下水的并非别人,正是尉迟你啊。”

  此言一出,校尉顿时恨不得嚼了自己舌头。“我,我只是想请李兄瞧瞧有没有治病的方法,可没想到你会这样任性胡来!”

  “哎呀,面对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尉迟就忍心这般抱怨?”

  对方索性耍起赖来,令尉迟方一筹莫展,心中倒生生多了些歉意。“这可要我留下照应么?”

  “不必,有小猴儿在,却也用你不着。只是这几日我不便回去,酒肆那边就拜托尉迟了。摇光还是个孩子,素来依赖于我,缺少独自应变之能。我在这里的事情暂时不要透漏,免得他胡思乱想,乱了方寸。”

  尉迟方满口应承,又有些不放心。“那你一人在此,可要多加小心,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吩咐。”

  “放宽心。如果药方研制出来了,我便让猴儿去找你;如果不能”沉吟片刻,李淳风突然一笑,拱手道:“有劳尉迟,为我收尸。”

  6、廷议

  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预计。封锁宁光寺的敕令一下,城中瘟疫盛行的传言立刻不胫而走,民心惶惶,满城风雨。另一方面,由于疾病蔓延迅速,封锁收到的效果也仍然是微乎其微,短短一日内,长安城中陆续有人染病,不仅在流亡灾民之中,平民里也开始有人罹患瘟疫。原本热闹的西市如今门可罗雀,商贾百姓俱闭门不出,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压抑恐慌之中。

  “这就是你寻得的妙策?”

  威严的声音从宝座之上传下来,而后便是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见的静默。座椅上的帝王须髯丰美,双目炯炯,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无论身体还是头脑都处在人生最顶峰。在他之下,一人俯伏于地,神态恭谨,却是彭国公王君廓。

  “微臣寻访来的这位许真人,已在终南山中修行百年,身怀奇术,可以呼风唤雨。据他卜算,只要圣上以天子之名修制一封告天祭文,与所作神符一同烧化,再找一男一女吞服灰烬,即令此阴阳二魂离体,将祭文上达天听,便可求来天庭甘霖。”

  “是以活人为祭?”

  “正是。以人为祭是古法,先贤圣人也常依此而行。”

  “王大人此言差矣,昔日秦穆公杀子车氏三子为殉,国人怜之,作《黄鸟》之歌,哀动四方。上天有好生之德,以杀生为求生之道,岂不大谬?”

  说话的人是长孙无忌,他见皇帝脸色不豫,抢先答话,一旁的裴寂却道:“为君王献祭,正是莫大荣光,怎能和杀生相提并论?”

  “哦?既然如此,裴大人可愿自家领受这‘荣光’?”

  “长孙大人!你——”

  听出对方话语中咄咄逼人的挑衅之意,裴寂不禁大怒,一张脸也涨得通红。他是李渊宠臣,而长孙无忌则是李世民的姻亲,二人一为旧臣,一为新贵,本来就心怀芥蒂。

  “不必再说了!”李世民不耐烦地打断了臣下的争论,双目注视太史令傅仁均。“主祭是太史局之事,朕只问你一人。活祭之事,可行否?”

  殿堂上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位老臣身上。此人须发苍苍,捧着笏板的手不停颤抖,越显得老态龙钟。唐朝设立太史局,主管天文历法,典册祭祀,类似古代神官,太史令是太史局的最高官长。傅仁均学识渊博,曾主编《戊寅历》,然而如今年老,又迷信道家玄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