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观战笔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他来斜着横着走称雄之路?他悍然出兵侵占科威特,自以为捡到了一块分量不轻的好石头,可是还没有等他把这块石头放进篮子里,就被老美狠狠一脚踹在屁股上,跌了个大跟斗,偷鸡不着蚀把米,吃的亏大了。
说到底,萨达姆未能迈过如何继承历史遗产这道坎。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祖先创造的辉煌文明,是一种永恒的历史能源,它永远会对子孙后代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它是一根历史标杆,一代又一代地标示着本民族后辈所达到的历史高度。衰落愈久,落差愈大,这种激励作用则愈加强烈。可是,如何开发利用这种强大的历史能源,也像开发利用水、火、煤、油、核等等各种能源一样,需要掌握一整套复杂的控制技术。开发出来的能量一旦失去控制,便会引发决堤、失火、爆炸、触电、核辐射等等灾难,后果不堪设想。开发历史能源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如何使历史遗产与当今时势相契合。对本民族的历史辉煌恋之愈深,对当今世界时务识之愈透,随世而变、应时而动,则复兴伟业成功之可能性愈大。反之,纵有经天纬地之志,若无洞察时势之明,一意孤行、逆时而动,定然处处碰壁,头破血流。历史辉煌可以激励一位民族之子立下雄心,但立下雄心,至多是获得了一份祖传遗产的合法继承权而已,它并不等于复兴大业便可就此告成。纵观古今,普天之下,未见食古不化、逆时而动者可以造福于民族的。
大凡一个衰落的豪门,后辈中可能会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物。第一种是低眉下眼、勾头缩颈之辈,浑浑噩噩过日子,对祖上的辉煌淡漠之至,毫无复兴祖业的雄心可言。第二种是海阔天空、不重实务之辈,空悲切、长浩叹,说祖业辉煌滔滔不绝,干创业实绩一事无成。
第三种是雄心可嘉、志大无当之辈,虽是豪情满怀、敢作敢当,却脱离实际、冒险蛮干,到头来鸡飞蛋打,呜呼哀哉。第四种是高瞻远瞩、坚韧不拔之辈,壮志在胸、远见在目、时势在握,纵横腾挪又脚踏实地,则伟业可图。萨达姆大概属于第三种类型。伊拉克衰落太久了,萨达姆太想出人头地了,他魂牵梦绕着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辉煌,念念不忘阿拉伯帝国的复兴,孤注一掷,急欲谋取中东霸主地位。他无洞悉当今时势之明,徒有“隔世雄心”,冒险盲动,怎能不败?大败,惨败,完败! 三 再说萨达姆的铁腕。
回首20世纪,新独立的国家陷入长期动乱的不在少数,有的一心搞民主越搞越乱套,有的决心治乱又苦无良策。故长期动乱的国家走向铁腕治国,似乎也是这些国家历史发展的另一段必经之路。对于萨达姆的铁腕治国,似可作“五五开”观之,他是成于斯、败于斯。
翻一翻伊拉克的历史,怎一个“乱”字了得。自从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之后,伊拉克历史从此辉煌不再,先是外乱,后是内乱。从11世纪中叶开始,突厥人来了,蒙古人来了,波斯人来了,土耳其人来了。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瓦解过程中,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又纷纷进入伊拉克,葡萄牙人来了,英国人来了,法国人来了,德国人来了。一战后,伊拉克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21年伊拉克爆发反英大起义,经十余年奋斗,才从英国人手中先后争得半独立、独立地位。可是,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严重的贫穷落后,伊拉克国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弊端丛生,百疾并发、治无良医、疗无良药,陷入。6。 075 了长期动荡的内乱局面。不是一般的乱,乱得国无宁日,惊心动魄。从1921年至1950年,30年间更换了45届内阁,平均七个半月更换一次。从1936年至1941年,5年间发生了7次军事政变或军人干政。从1958年至1968年,10年间又发生了10多次政变或未遂政变。历次政变头目之间互相残杀,血溅高楼、尸滚大街,血腥恐怖气氛长期弥漫。自伊拉克1921年名义上获得独立至1968年复兴社会党上台执政,伊拉克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内乱动荡,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无从谈起。伊拉克独立后的风雨历程表明,它在呼唤一位强有力的铁腕人物出现,首先要将这个散乱不堪的国家整合成形,然后才谈得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从某种意义上说,伊拉克几十年混乱不堪的时势造就了萨达姆这位“英雄”,他的出现倒也算得上是应运而生。
萨达姆的雄心和悲剧(3)
萨达姆一脚踏进政治,一亮相就是一位铁血人物。1957年,刚满20岁的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反西方、反费萨尔王朝的风潮中加入复兴社会党。不久,因涉嫌参与刺杀活动被捕入狱,后获释。1958年,军方背景的卡赛姆在复兴社会党支持下政变上台,推翻费萨尔王朝,废除君主制,成立伊拉克共和国。但是,站在反西方、反费萨尔王朝斗争第一线的复兴社会党未能分得政变果实。1959年10月,复兴社会党成立五人暗杀小组,决心搞掉卡赛姆。萨达姆是五人暗杀小组成员之一,行刺未遂,萨达姆左腿中弹,他用匕首挑出子弹,在寒冷的夜晚游过底格里斯河,逃出巴格达,辗转逃到叙利亚,逃到开罗,遭通缉,被缺席判死刑。1963年2月,复兴社会党再次联合军方力量发动政变,终于将卡赛姆杀掉。但不久,政变上台的军方新总统阿里夫又将复兴社会党排挤出政府。五年后,复兴社会党又一次联合军方力量发动政变,一举夺取政权。政变总指挥贝克尔当上了总统,萨达姆在政变中带领坦克攻进总统府,成为党内二把手,辅佐贝克尔执政11年,为伊拉克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1979年7月16日,贝克尔隐退,将权力交给了萨达姆。
萨达姆大权一到手,立刻亮出他的铁血手腕。他当政第二天,立刻宣布查获了一个党内高层间谍集团,他们是“革命指挥委员会”21名委员中的五个人。很显然,他决心从身边除掉这五名异己力量,首先要在复兴社会党最高领导机构内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他指定另外七名委员成立特别法庭,对这五名“间谍”及其牵连者进行审判,共有22人被判处死刑,33人被判处15年以下徒刑。对这22名死刑犯,他让复兴社会党各个地区分支机构的代表来执行。接着,又在全国反间谍、搞清洗,发展秘密警察,实行严密监控。萨达姆这叫“一刀见血”,慑服了全党、威服了全国。区区一个复兴社会党,小小一个伊拉克,还有什么是他萨达姆摆不平的吗?没有了,全被他摆平了。
多灾多难的伊拉克,人民久乱思治啊。过去几十年太乱了,现在好了,新总统萨达姆又强硬又果断,服了。当然,服的当中也不一样,有的是心服,有的是口服,有的是诚服,有的是臣服。有没有不服的呢?有啊。其他政治派别不服,库尔德人不服,什叶派穆斯林不服,还有其他一些政敌不服。他们不服,萨达姆不怕,一个字:杀。萨达姆不怕,对手却怕了,心里不服,嘴上也得“服”了,这叫压服。不管怎么说吧,总之是服了萨达姆了。
平心而论,萨达姆执政23年,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的铁腕治国,对久乱不治的伊拉克是发挥了历史作用的,这是一帖治乱的虎狼药,下药猛、见效快。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被强制性整合,纷纭杂乱的国民意志被强制性统一。于是,国家意志形成了,萨达姆可以做些事情了。他的国内纲领是权力、强大、社会主义。他首先要确立“建立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结构上的权力”,而且是绝对权力,目标是“建设一个强大的伊拉克”。萨达姆搞的“社会主义”怪怪的,他搞的是严厉镇压伊拉克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是“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是“萨达姆式的社会主义”。他充分利用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大打石油经济牌,以此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曾经取得过惊人效果。萨达姆统治时期,开创了伊拉克独立以来的昌盛局面。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伊拉克全国人口已由。8。 077 1932年的330万猛增到1600万 ① ,国民收入达到人均2000美元,由中东最贫穷的国家一跃成为中等富裕国家。国家大幅度提高国民福利,小学实行义务教育、中学大学免费、全面扫盲,免费医疗,粮价补贴,取消低收入者所得税,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萨达姆铁腕治国取得“成功”之时,也恰恰是他酿成最终悲剧结局的开始。他走向悲剧的几个主要标志是:第一,他的专制强权、高压政策,同他统治下出现的稳定发展产生相互作用,使伊拉克举国上下形成了对他的狂热崇拜。第二,他被自己的“成功”所陶醉,自我膨胀到极点,专制独裁到极点。第三,他的专制独裁又同举国上下对他的狂热崇拜形成恶性循环,越独裁越崇拜,越崇拜越独裁,终于把他推上了悬崖峭壁之巅,只等一阵狂风刮来,立刻将他掀下万丈深渊,等待他的是灭顶之灾。
萨达姆专制独裁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将所有大权都集于一身:总统、政府首脑、三军总司令、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伊拉克地区总书记、最高计划委员会主席、协调委员会主席、义务扫盲最高委员会主席,等等。全国城乡随处可见他的画像,报纸、电视、广播天天充斥着对他的颂词:英明的统帅、斗争的带头人、阿拉伯领袖、阿拉伯民族的骑士、民族解放英雄、领袖之父、英勇无畏的斗士,等等等等。各级官员对他敬畏得无以复加,见了他一个个连眼皮都不敢抬一抬,告退时必须面向他倒退着离开。萨达姆把人民当羔羊、当玩物。在2000年萨达姆主持的一次盛大阅兵式上,他每隔一会就要单手举枪向空中放一枪,每一声尖利的子弹声从人们头顶上呼啸划过时,人群中立刻会爆发出一阵狂热的掌声和欢呼声。阅兵式持续了十几个小时,萨达姆一共放了142枪,人们对他的欢呼也持续了十几个小时。2002年萨达姆65岁生日那一天,他的家乡提克里特举行了20万人的庆祝活动,游行队伍高举着他的画像和标语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我们的心,我们的血,全都献给萨达姆!“
萨达姆的雄心和悲剧(4)
狂热之中,悲莫大焉!萨达姆沉溺于举国上下对他狂热崇拜的假象中,自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其实骨子里早已怨声载道、众叛亲离。人民生死、国家命运,在萨达姆的一意孤行之中,正在迅速滑向深渊。在这种狂热崇拜的虚假氛围下,萨达姆彻彻底底成了孤家寡人,他已经听不到任何真实情况,根本不清楚自己正在加速走向灭亡。他的两个女儿曾向外界透露过一件事,最能说明问题。她们说,在战争爆发前夕的最后一次家庭聚会上,她们曾问过父亲,情况将会怎样发展?萨达姆很有信心地说,事情不会恶化,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她大女儿拉格达悲哀地说,他的助手们、他最信任的人全都背叛了他,他被人出卖了。是的,将军们早就在背地里背叛了他,共和国卫队都放弃了抵抗。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萨达姆自己把自己葬送了。
专制独裁和狂热崇拜,这是两样什么好玩意吗?萨达姆啊!
四 现在要说到萨达姆的好战。
这个问题,又要回过头去从萨达姆的雄心说起,因为萨达姆的好战同样来源于他的雄心。
萨达姆要建设一个强大的伊拉克,这样的雄心好不好呢?当然是好的。但是,萨达姆的雄心不只是要当伊拉克的领袖,也不只是要建设一个强大的伊拉克,而是要当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实现阿拉伯统一,重铸阿拉伯的历史辉煌。他的雄心就从这里走向了反面,成了野心。
随着他铁腕治国的“成功”,国内对他的狂热崇拜,他想当阿拉伯领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急不可耐之中,他不顾一切地驾着他的“萨达姆战车”横冲直撞驶向目标,驶出不远就翻下万丈深渊,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萨达姆为什么要去开动这辆灾难性的战车呢?根源盖出自于他矢志奉行的泛阿拉伯主义。
阿拉伯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古老的阿拉伯文明为人类留下了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阿拉伯世界似乎一直处在一个深刻的矛盾之中:一方面,阿拉伯国家间已高度离散;另一方面,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却一直在谋求建立一个新的权威中心。事实上,古代经历了阿拉伯帝国大崩溃,近代经历了奥斯曼帝国大崩溃,又经过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被帝国主义不断占领和瓜分的阿拉伯世界,最终已分解成了20多个不同国家。可是,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却始终解不开阿拉伯情结,他们推行泛阿拉伯主义的宗旨,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或联邦。泛阿拉伯主义萌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叙利亚,随后传入阿拉伯各国。伊拉克是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的统治中心,在民族心理上极容易接受泛阿拉伯主义,这种思潮一经传入,立刻落地生根。
宗教的伊斯兰和民族的阿拉伯,这两个概念虽有不同,但主要部分是重合的。按照亨廷顿的说法,伊斯兰世界只能由一个或几个强大的核心国家来统一其意志,但自从奥斯曼帝国灭亡以后,伊斯兰世界失去了核心国家。他认为,当今有6个“可能的”伊斯兰核心国家,它们是埃及、伊朗、沙特、印尼、巴基斯坦、土耳其,但它们目前没有一个具有成为伊斯兰核心国家的实力。因而他认为,伊斯兰是“没有凝聚力的意识”,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苦苦追求的“一个泛阿拉伯国家从未实现过”。
在亨廷顿列举的伊斯兰世界“可能的”6个核心国家中,偏偏没有提到伊拉克,但最想当阿拉伯领袖的恰恰是伊拉克。萨达姆对阿拉伯复兴的愿望无比强烈,他说,“阿拉伯民族是一切先知的发源地和摇篮”,“我们的梦想”是要“创建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萨达姆认为,阿拉伯复兴的任务只能依靠伊拉克来完成。他说,“阿拉伯人的荣誉来自伊拉克的繁荣昌盛,伊拉克兴旺发达,整个阿拉伯民族也会兴旺发达”。不仅如此,“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这就是萨达姆的“经典语言”,这就是典型的“萨达姆雄心”。萨达姆在这种雄心的驱使下,他的对外政策还能不强硬吗?一旦同邻国把事情闹到谁也压服不了谁的时。11。 080 候,他就不惜向对方开战。
萨达姆执政23年,竟连续打了四场战争,国家怎不遭殃,人民怎不遭殃?当然,一个国家遭受连年战乱,倒并不一定直接等于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好战。假如这些战争都是由外国侵略势力平白无故地强加到这个国家头上的,那么,这个国家的领导人理所当然要动员人民举国抗战。问题是,萨达姆执政期间的四场战争,导火索都是由他自己点燃的。他1979年上台,1980年就主动挑起两伊战争,同伊朗一打就是8年。1990年他又悍然出兵入侵科威特,直接导致海湾战争,被老美打趴在地。最后使他陷于灭顶之灾的伊拉克战争,虽然是美国以“先发制人”战略来打他,但实际上仍是海湾战争的继续,起因仍要追查到他自己头上。
许多人从电视里看到萨达姆被美军生擒时显得那样“老实”,均感大惑不解,其实,那一刻萨达姆自己也在发懵,他被自己搞糊涂了,为什么自己扔出去的石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