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地主-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两人还到正在建设之中的养猪场、养羊场溜达了一圈,把农场未来的一些发展规划和方天普介绍。

  这时候,方天普才算明白,萧家农场的所图不小,如果他们能够一直保持现在的发展态势,以后在国内高端农产品领域肯定会拥有一席之地!

  而最后,萧家农场菜园收菜、出售的壮观场面,也让方天普大开眼界!(未完待续。)
【102章】 参观菜园(求订阅!)
  方天普跟随萧涛,赶到位于镜湖边上的萧家农场菜园时,看到了一副热闹的丰收景象,而那些正在排队的采购商更是让方天普大吃一惊。

  在方天普的印象中,菜农大多都是把蔬菜送到集市或者送到蔬菜商贩设立的收购点出售。但是在萧家农场,菜农和收购者之间的地位掉了个,采购商必须上门收购,而且还得乖乖的排队。

  “我们农场已经拥有了500亩菜园进行了正常运行的状态,平均每天可以有2万公斤的产量!”站在田埂上,萧涛向方天普介绍道:“湖边还有2000亩土地正在进行平整、规划,预计在未来一个月内将会陆续加入蔬菜生产的序列,我们的产能也将得到极大的增强!”

  目前,萧家农场菜园除了平均每三天向海州发送五吨的蔬菜之外,其余的蔬菜都已经被姚州、南诏以及春城的三十多家星级酒店、高档餐厅包圆了。这些蔬菜的平均产地价格达到了5元/公斤,并且需要这些客户自行派车来到银杏村交款接货,但是尝过这些蔬菜所带来的甜头之后,这些餐厅倒不觉得有什么麻烦。

  “‘镜湖农产’销售的蔬菜也是在这个菜园生产的吗?”方天普看着工人们正在清洁、包装的蔬菜卖相极佳,和他在海州看到的产品没有什么区别。

  在旋转餐厅尝过‘镜湖农产’产品做成的蔬菜沙拉之后,方天普已经完全被这些味道清香、口感一流的蔬菜所征服了。尤其是西红柿和芦笋,完全就是绝顶美味,配得上它们的高价。

  今天看到整个菜园子生机勃勃的样子,方天普觉得自己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已经达到了。

  “我们平均每三天用冷藏车往海州送一批蔬菜,不过最近海州那边的销量喜人,我们正打算改成每五天两趟呢!”萧涛从竹筐里抓了一个西红柿,递给方天普,说道:“方老师,您尝尝味道!”

  萧家菜园的西红柿选用的是优质品种。通过空间灵泉浸种后种植,浇灌沼气液和空间灵泉,卖相自然不错。粉红色的果皮闪闪发亮,一个西红柿起码有大半斤。大一点的甚至接近500克。

  方天普把西红柿接在手中,沉甸甸的,和那些用化肥催出来的西红柿质感不太一样,相当扎实。

  方天普知道,使用了化肥的西红柿个头大是大。不过由于生产速度过快,空隙相当多,显得比较虚浮。手中的这个西红柿手感沉甸甸的,和方天普小时候在乡下见过的西红柿是一个感觉。

  稍微用衣袖擦了擦,方天普直接咬了一口,果汁四溅之下,他顿时感觉一股香甜、清新的味道冲进嘴里,感觉好极了!

  就是这个味!

  一个西红柿下肚,方天普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今天早上跟着萧涛跑了一圈产生的疲惫、饥渴。一扫而空。

  “方老师,原来您在这里!”这时候,方天普耳边传来了高亚男远远的招呼声。

  早上吃过早餐后,高亚男和魏婷婷到隔壁去找方天普,才发现他已经出门了,没法子,两个小姑娘只能自己端着相机在村子里四处拍照。

  刚才,她们发现这边聚集了好多人和车辆,爱凑热闹的天性立刻爆发了,跑过来看看是什么情况。没想到她们发现方天普正在菜园里大快朵颐。旁边还站着一个中年帅哥,眉宇之间和昨天认识的萧风颇有相似之处。

  “小高,小魏你们也来了!”方天普朝两个小姑娘招招手,说道:“你不是很好奇‘镜湖农产’的产品是从哪里来的吗?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个菜园。就是‘镜湖农产’的生产基地!”

  昨天在来银杏村的路上,方天普已经知道高亚男是第一个报道‘镜湖农产’的海州记者,也知道她此次旅行也是带着一定的工作目标。

  “真的吗?!”高亚男又惊又喜,一脸不可置信。

  高亚男此次的银杏村之行,也想探究‘镜湖农产’美味食材的生产环境,她正想着这两天在村子里找人问问看呢。在她的概念里。那种高端食材对环境应该是相当苛刻,自然不会像眼前这样的大规模生产。

  不过,当方天普指出眼前这一大片菜园就是‘镜湖农产’的生产基地,高亚男还是有点震惊。

  以‘镜湖农产’各种蔬菜的高端售价,这一大片菜园一年下来的产值应该不低吧,难不成现在种菜已经这么挣钱了?

  “你们尝尝这个西红柿,是不是和海州吃到的一个味道?”方天普把竹筐里的两个西红柿递过去,说道:“一会具体的情况,请萧涛副总裁为你们详细解答!”

  高亚男和魏婷婷都有点发愣,接过西红柿,小小咬了一口之后,立刻就体会到了熟悉的味道,当即不顾形象大吃起来了。

  就这样,参观的队伍又加入了高亚男和魏婷婷两个美女,随后,萧强也加入了其中,成为了解说员之一。

  每天卖菜的时候,萧强都会到现场看看,毕竟他是农场种植项目的负责人,要对产品的销售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今天他猛然看到四哥带了一个中年人到菜园参观,以为又是他请来的客户,也就没有上前打扰。

  不过,当他看到两个风格各异的美女也加入了四哥的队伍中,小家伙的心就有点按捺不住了。

  话说起来,如今的萧强也已经过了20岁的生日,正值青春年少的季节,女孩子对他的吸引力自然不可小觑。

  这段时间以来,萧家三婶可是忙着给萧强物色女朋友,催着他去相亲,恨不能明年就抱上孙子。

  只不过,自从执掌萧家农场的种植项目,跟着萧风见过一些市面之后,萧强个人的眼界也就节节攀升了。尤其是徐梦瑶在老宅住下来之后,萧强的心里也希望像九哥那样,找一个气质、谈吐、见识都高出平均水准的女朋友。

  最近,这家伙有机会接触到从大城市来的美女游客的时候,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接近美女,不过屡受打击。想想也很正常,人家美女是来旅游的,怎么会头脑发热留在银杏村这个小地方呢?

  不过,萧强倒是有点小强的精神,屡败屡战!

  “小强是农场种植项目的负责人,接下来由他向诸位介绍各种蔬菜、水果的种植、销售情况!”大家稍微寒暄之后,萧涛把解说的任务交给了萧强。

  或许是因为有美女在场的缘故,萧强的解说相当生动,数据详实、肢体语言丰富,相当到位。

  在萧强的介绍之下,方天普等人终于可以详细地了解到菜园所种植的各种蔬菜品种、产量、销路以及销售价格等等数据。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这样一个小小的菜园子居然种植了超过五十种常见蔬菜,基本上囊括了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蔬菜品种。

  更让方天普感到惊讶的是,这个五百亩的菜园子在2009年的销售目标居然是3000万,每亩的产量超过了6万元!

  在华夏,一亩农田的年产量能够达到一万块,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在萧家农场,种菜的收益是其他作物的数倍,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按照萧强所说的,银杏村还将扩张绿色蔬菜的种植面积,最终达到2500亩的规模,形成年产值超过1亿5000万的高端蔬菜生产基地。

  方天普稍微盘算了一下,银杏村的总人口才一千出头,仅仅是这个蔬菜基地,就能够让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5万;再加上镜湖景区所带来的收入,难不成这个小小山村一年的人均收入能够超过20万?

  一想到这些数据,方天普等人都有些不淡定了,尤其是高亚男,跑社会新闻的她对于这种民生数据相当敏感。即便萧家农场扣除了成本以及必要的利润,银杏村的村民也能够从蔬菜基地中获取丰厚的收入。

  这时候,高亚男觉得银杏村已经和传统的滇西北农村有了天壤之别,看似傻傻呆呆的萧强,身上也有了一层光芒在闪耀。

  “小强,你和萧涛哥哥是萧家农场的执行副总裁,那昨晚我们在萧家私房菜馆里见到的萧风是你们什么人呀?他在萧家农场中又担任什么职务呢?”转悠了一圈,了解完萧家菜园的情况之后,高亚男忍不住开口问道。

  无他,昨晚萧风给她留下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了,小姑娘早上起来还能想起萧风脸上若隐若现的从容。其实说起来,她的年纪比萧风还要大一点,只不过修炼了‘引气诀’的萧风,给人的感觉多少有点老成。

  “九哥呀,和我们都堂兄弟!”萧强一听,笑了笑说道:“我们农场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都是我们爷爷担任的,九哥一个职位都没有,混吃等死!”

  萧强也挺郁闷的,经常会碰上妹子打听九哥的情况,这让他各种羡慕嫉妒恨!有时候,萧强恨不能对妹子说,这家伙已经名草有主了,你们还是把心思放在我这样的纯情少年身上吧!

  萧强的回答让高亚男很不满意,因为她能够感觉到其中的调侃意味,多少有些敷衍,不过接下来萧强还要带领他们参观,高亚男也只能忍着了!

  不过,接下来的参观行程,才是真正的大开眼界!(未完待续。)
【103章】 肉品制作(求订阅!)
  “小强老总,接下来我们要到哪里?”看到萧强和萧涛带着自己往村子里走,方天普有点好奇,问道:“我们不去镜湖牧场了吗?”。

  刚刚认识萧强,喊他小强不太合适,叫小萧整个银杏村到处都是姓萧的,因此方天普就称呼小强、小涛老总,倒也显得亲切。其实方天普也有点惊奇,萧涛也不过三十出头,萧强更是二十刚过的小年轻,就执掌产值数千万的企业,看来萧家的长辈还是很有魄力。

  不过方天普并不会知道,整个萧家的产业,最核心的灵魂也不过23岁而已。

  在来到银杏村之前,方天普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了解到银杏村有一个规模颇大的牧场,前段时间还花费了2个亿的购买一万多头种牛。方天普原先还以为萧涛会带他们到镜湖牧场去参观,但是看这个架势似乎不像。

  在方天普的计划中,镜湖牧场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参观点,他希望能够进入国内少见的大型牧场走走看看。

  “牧场那边现在也还没有什么看头,那些安格斯牛起码要到明年才能出栏呢,奶牛也要到年底才能产奶,基本上就是一个吞噬资金的无底洞!”萧强笑了笑,说道:“现在我们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的地方看看,大家都吃过‘镜湖农产’出售的火腿、腊肠等肉制品吧?它们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呢?”

  在这里,萧强卖了一个关子,故作神秘。

  其实,在‘镜湖农产’的销售目录中,各种腌制、风干的肉制品是相当重要的门类,尤其是在各种鲜活家禽、水产和肉食还无法供应的时候,这些熏制品撑起了‘镜湖农产’的门面!

  今年开春以来,为了筹备‘镜湖农产’的供货,萧家可谓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大量生产各种腊肉、腊肠、风干山鸡野兔以及萧家火腿等等。

  既然方天普是为了探寻‘镜湖农产’各种美食的生产细节而来。萧强自然不会把熏制品给漏掉!

  从萧涛的嘴里,萧强了解到方天普在海州美食界的地位,可以通过它进一步提升‘镜湖农产’的地位,增加萧家农场的收入。

  “那敢情好呀!”一听萧强说要带他们去参观肉制品的生产、储存环境。方天普自然不会拒绝。

  吃过‘镜湖农产’各种肉制品的方天普对于这些纯天然的手工制品拥有相当的好感,认为这些‘良心肉’不仅味道十足,更是对人们的健康极度负责。

  尤其是‘萧家火腿’,在方天普看来,比婺州火腿味道还要好上几分。只不过名声不显罢了。这一次银杏村之行后,方天普准备为‘萧家火腿’做一个专题,专门向海州人民介绍这种美食。

  在海州菜系之中,火腿的运用相当广泛,‘萧家火腿’都出现可以为海州的餐饮市场提供更多的变化元素。

  萧涛一行回到老宅的时候,正值萧家上下正在院子里的阴凉处灌香肠,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倒是让方天普等人颇为好奇。

  “‘镜湖农产’销售的香肠、腊排骨等等都是通过这种手工的方式制成的,本来这些香肠只是我们自给自足,不过‘镜湖农产’开业之后,我们就加大了生产规模!”

  看着萧强、萧涛带着三个人走进院子。大姐、二姐等人也不奇怪,只是稍微瞄了一眼就又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了。

  ‘银杏特产’产品的热销以及‘镜湖农产’的开业,使得萧家的香肠颇有些供不应求的趋势,因此在春节过后,萧家的娘子军除了做好‘银杏特产’网店的工作之外,大部分的空余时间都用来制作香肠、腊肉、腊排骨以及风干山鸡野兔等等肉制品。

  现在,萧家的男人们都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萧家农场的发展上,除了萧涛几个主管之外,其余的男丁也各自有任务,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而农场的蓬勃发展也是给予了他们更多的信心。每个人都是干劲十足!

  至于娘子军们也不甘落后,她们积极地维护‘银杏特产’网店,并且手工制作大量的肉制品来补充货源,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现在这些肉制品一天的产量能有多少呀?”高亚男对于数据相当敏感。这也是做记者的一种职业习惯。

  以高亚男对‘镜湖农产’的认识,它每天各种肉制品的销量都不会低于一百公斤,再加上海州各大高级餐厅的消耗,所需不小。

  高亚男就是希望通过一些侧面的数据,来了解‘镜湖农产’的产品供给是不是如萧强所说的,全部纯手工制作?

  如果萧家自己生产的肉制品远远低于‘镜湖农产’的销量。恐怕其中就会有一些猫腻了!

  跑社会新闻的高亚男对于现在一些食品企业的伎俩很了解,别看很多企业都在标榜‘纯手工、纯天然’的制作风格,但是在暗地里大肆添加食品添加剂、采用机器实行工业化规模生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蒙骗消费者。

  “这个问题我就不太清楚了,我让大姐来回答吧,她是肉制品项目的主管!”涉及到具体的数据,萧强立马就熄火了,转头对萧月季说道:“大姐,您过来给方老师和高记者他们介绍一下香肠的生产情况!”

  接下来,介绍的任务就交给了萧月季,萧强两人趁机到屋里准备了茶叶、水果,招待方天普等人。

  “方老师、高记者、魏姑娘,欢迎来到银杏村做客!”萧月季做了一个手势,自己在前面引路,一边说道:“现在我们萧家参与肉制品制作的人数将近20人左右,平均每天可以制作一百公斤的香肠、两百公斤的腊排骨和两百公斤的腊肉!不过这也是我们的极限了,关键是原料不好找!”

  萧月季的普通话虽说不太标准,但还是能够让方天普等人听得清楚,她的介绍也显得条理清晰。大姐这段时间以来也算历练出来了,身上看不到一丝乡下农村妇女的拘谨,倒是充满了成功的职场女性气质。

  其实,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