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地主-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记者们也纷纷把镜头对准了劳斯莱斯,或许这位客人本身就是个重量级人物,看来今天的新闻不愁了。
车门开启,下车的是一个大家略显陌生的中年人,不过一两个消息灵通的北平媒体记者。很快就道出了来人身份!
国家电视台新闻部新任主任寿大山,仅仅是这个头衔,就足以说明其身份的特殊性,怪不得萧风会亲自到收费站迎接。
其实。萧风并不是冲着寿大山现在的新身份才迎接,而是因为寿大山所主导的《舌尖上的华夏》对银杏村、镜湖集团的巨大帮助而来。
当萧风接到寿大山在北平机场打来的电话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亲自安排车队出发到姚州机场接机!
“寿大哥,您安排人下来就可以了,还亲自跑一趟!”对于寿大山的到来。萧风倒是极为欢迎,不过还是要客气一番。
“我可是想菜馆的美食了,这一次算是假公济私!”寿大山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技术宅,既然是官场中人,许多细节总是要注意到的。
如今的‘银杏村’已经在中。央。领导的心里挂了号,正所谓领导无小事,这一次的专题报道自然要由寿大山亲自掌控,他才能放心。
为此,他把许多事情放下,亲自带队来到银杏村报道年底分红大会,可谓是用心良苦!
寒暄了一番之后,萧风带着寿大山和他的团队入住酒店,安顿好之后又在‘萧家私房菜馆’给他们接风洗尘。
其他的媒体记者看到寿大山都亲自来了,对于分红大会的重视程度跟上一层楼,纷纷向总部求援,各显神通!
…… ……
2012年1月15日,星期天,晴!
这一天不是年节,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不过许多媒体乃至网友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遥远的滇西北,关注银杏村的年底分红大会!
萧风起了一个大早,全家人换上新衣服,就连在襁褓里的钰儿宝宝也不例外,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分红大会,可不能错过了!
临出门之前,萧风一家四口拍了一张照片,萧风发到围脖上,‘今天参加村里的分红大会,大家猜猜我们一家能拿多少钱?’。
萧风的围脖顿时被大量的网友进行评论和转发,尤其是和萧风关系较好的一些明星,也是纷纷在围脖上调侃,‘土豪也需要分红吗?’
与此同时,一些蹲守在银杏学校礼堂外的媒体记者也是通过各自的官方围脖,向网友们围脖直播了银杏村的分红大会!
早上九点半,基本上在村里拥有户籍的村民都来到了礼堂,上至白发苍苍的老族长,下至蹒跚学步的孩童,无一例外。
虽然分红已经不会像第一年那样现场发放现金,但是萧老太爷希望村民们能够聚在一起,增强族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
在这种场合,萧风作为族长接班人,自然要做主要的总结发言,这也是老人们为他铺平道路的一种体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分红大会,在这里我向辛勤工作的族人、乡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站在主席台上的萧风不用讲话稿,气场十足,接着说道:“我代表银杏村一千一百六十九名村民,向今天在场的媒体记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不得不说,萧风如今在村民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低,三言两语之下,整个现场的气氛热闹了起来,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在过去的一年里,银杏村资产委员会的主要收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我在这里大概地向大家做一个通报,大会结束之后大家可以在公告栏以及官方网站上查询详细的清单!”
“首先,‘镜湖牧场、’‘萧家农场’和‘梦瑶咖啡园’总计为村委会支付承包、租赁费用为4000万,这一数字比去年多了1000万,主要来自蘑菇林以及葡萄园的扩建!”
“‘镜湖公司’在2011年实现营收为5亿RMB,利润达到1亿3000万,银杏村资产委员会拥有公司10%的股份,获得1000万分红,剩余资金继续投入景区建设!”
“资产委员会在‘银杏新区’所拥有的物业、公寓累积创造了1000万的租金收入,成为了村里新的资产增长点!”
“此外,包括村里的停车场、村委会在‘镜湖集团’二级公司所拥有的股份分红等等,累积实现600万的收入!
…… ……
萧风林林总总算下来,整个银杏村在2011年的总收入居然突破了6000万,达到了6600多万!
当最后一个数据宣布完毕,现场所有人都是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根据村委会和族老会的协商结果,我们将会把一千多万零头放入资产委员会,继续投资银杏新区的物业,进行保值!”萧风顿了顿,宣布道:“每一位拥有银杏村户籍的人都将分到五万元的分红!”
这家伙,比去年的两万多出了一倍还多,手笔惊人!
现场的记者也都惊呆了,纷纷端起相机拍下现场的画面,每个村民分五万,这也就意味着不少家庭起码能够拿到二三十万!
即便是在北平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绝大部分家庭的收入都达不到银杏村的分红水平,更何况银杏村的村民还有上班的工资、家庭产业的收入,算下来可是要比城里人好多了。
别看这些记者挺风光的,实际上他们的正规收入未必能够比得上银杏村的村民!
“最后,我再宣布一件事情!”萧风等待掌声变小了之后,接着说道:“萧家总计在籍人口为26人,这一百三十万将会投入村委会的公共事务基金,专门用于村里的教育、医疗和老年人保障!”
不得不说,萧风在分红大会的最后阶段,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未完待续。)
PS: PS:谢谢‘偷菜大大’的月票,还有18张到100,恳请乡亲们的火力支援!
【569章】 喜迎春节(求订阅!)
包括浪潮网、企鹅网在内的门户网站以及各大财经媒体纷纷对银杏村的分红大会进行报道,滇南卫视、海州卫视、芒果卫视等电视台也是及时跟进,更是掀起了一股‘银杏村’的热潮。
不过,论起影响力,上述媒体都不及国家电视台一二,寿大山亲自制作的专题片《银杏之路》于春节前夕在国家电视台综合频道的《焦点访问》播出,顿时让全国的观众更深切地认识了银杏村和诞生在这片土地的‘镜湖集团’!
因为寿大山和萧家良好的私人关系,使得国家电视台的摄制组能够拍摄到其他媒体无法拍到的画面,也能够采访到银杏村、萧家的重量级人物。
因此这个专题片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了‘镜湖集团’崛起的一些细节和点点滴滴,受到了观众们的极大欢迎。
对于许多普通观众来说,无论是‘镜湖集团’还是银杏村的崛起过程都是一部传奇,因此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
银杏村再一次成功地成为了全国民众瞩目的焦点,五千万巨款作为年终分红发放到每一位村民的手中,这种大手笔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以前很多人只是知道‘镜湖集团’、萧风这三年以来的资产暴涨,跻身行业前列,进入富豪榜,但是人们从来也没有想过,银杏村的村民也是如此富有。
这些年来,大家已经听惯了各地农村利用大开发的机会,权势人物互相勾结,大发横财,但是农民们却是失地失财,没有能够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如今乍一看到银杏村的村民成为了镜湖地区大开发的受益者,人们在惊讶之余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 ……
很多细心的观众在看过专题之后,就能够发现萧家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也正是萧家的存在,才使得银杏村呈现了相对公平的一种态势!
这年头。人们追求的不过就是‘公平’两个字,许多社会矛盾往往都是因为‘不公平’而产生。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银杏村的宗族力量却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避免了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矛盾。这让许多人深思。
在过去的许多宣传里,农村的宗族势力一向被认为是‘宗教残余势力’的存在,是阻碍社会进步、法制建设的毒瘤之一,但是银杏村族老会在银杏村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巨大能量,都让人对这样的存在有了新的认识。
族老会的主导力量萧家并没有把所有的利益揽在自己的怀里。无论是土地租赁、薪酬支付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萧家都做出了许多让步。
别的不说,仅仅是这一次萧家主动把家里的分红捐出来,支持银杏村的教育、医疗和老年人保障,就足以让人们对他们有更多的好感。
一百多万对于总身家超过百亿的萧家来说,其实只是九牛一毛,但是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一种让人折服的气度!
萧风这一脉之所以能够一直主导着‘银杏村’箫氏宗族的发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福布斯杂志把箫氏家族列为华夏大陆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之后,许多民众对于快速崛起的萧家都是拥有各种质疑,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原罪’?
这一次。国家电视台的专题节目算是为萧家正名,一下子就把萧家的高大形象给树立了起来!
…… ……
因为临近春节,民众们即便对萧家、对银杏村、对镜湖景区和镜湖集团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不得不暂时取消出行计划,留在家里准备过年。
廿三祭灶节之后,‘镜湖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每天来的游客数量已经不足百人,不少游客都还是附近城市的自驾游游客,趁着春节之前出来放松一下。
实际上,不少住在银杏村的自由职业者、养老的北方老人也都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回家过年了。与此同时。在‘银杏新区’开店的外地老板、工作人员也都是陆陆续续离开银杏村,返回老家过年!
整个‘银杏新区’的长住居民大概在五万左右,客流高峰的时候整个银杏新区很多时候都是人满为患,热闹异常。不过如今的‘银杏新区’变得冷冷清清。大街上空荡荡的。
其实,这也是旅游城市的一种特性,一到了淡季,整个城市就变得人烟稀少,仿佛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
…… ……
游客的减少最开心的自然是银杏村的村民,他们终于从一年的忙碌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安安心心地准备各种过年的事宜。
对于村民们来说,这两年的经济条件改善,让他们不用再像过去那样,一边要盘算着口袋里的钱,一边要考虑各种年货、新衣服、新家电的购买,实在是头疼死了!
如今,银杏村家家户户都不缺钱,而且‘镜湖集团’庞大的产业给予了村民未来更多的保障,因此大家年前的购物相当豪爽。
这两年,‘银杏新区’的发展速度倒是不慢,各种店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基本上城里有的,这里也能找到。因此,一般情况下村民们根本就不需要到县城和市区,就能把家里的年货、电器之类的货品购置齐全!
不过,有一种商品,村民们还是要到市区去才能选购得到,那就是汽车!
随着‘姚银高速’的开通以及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购置车辆也就成为了许多村民发家致富之后的一个选择。
当然了,和城里人购车是为了上班、游玩的目的不太一样,村民们购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家庭生产、经营的需求。
比如,一些生产手工艺品、农副产品加工的村民,需要皮卡车、小货车等等车辆运货,因此这一类的车辆保有量在银杏村还是不少呢。另外,一些村民家里开设了客栈,他们经常需要开车到机场、车站去迎接一些VIP客人,因此他们往往会选择较为舒适、载客量较大的商务车。
不过,在满足了家庭的生产、经营之后,这两年收入看涨的年轻村民们自然把目光投向了更偏重于享受的车型!
萧雷是萧风还没有出五服的堂弟,萧四爷的嫡亲孙子,两年前从南诏学院毕业之后放弃了留在南诏教书的工作,回到家里经营‘滨湖居’客栈!
两年过去了,‘滨湖居’已经和‘醉红尘’一起,成为了‘镜湖景区’最好的客栈之一,每天都是顾客盈门。
在过去的2011年里,滨湖居的68间客房基本上每天都客满,累计接待游客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00万!
几年下来,萧震从家族客栈的分红再加上自己每年从村里拿到的分红,也是攒下了不少钱,自然动了买车的念头。因为他的女朋友就在姚州市区上班,有了车也方便点。
年轻人要买车,自然不会像家里那样买实用的皮卡或者笨重的商务车,当然要往着年轻、运动的方向考虑。
这段时间,客栈里正好没有客人,萧雷基本上都泡在了各大汽车网站、论坛上,对于各种心仪的车型进行全方位了解。
不够,对于爱车的男人来说,这些网站就是一种。毒。药,一旦中毒根本就是无药可救!
本来预算只是买辆紧凑型的小钢炮,但是看着看着就会变成小跑车,然后就是超级跑车、顶级SUV,弄到最后萧雷也是觉得无从下手了。‘这时候,萧雷想起萧风家里的那些顶级豪车,想来萧风这家伙买车的时候,根本就不会纠结于价格的问题,只要喜欢就可以下单了!
思来想去,又精心地盘算了自己的资金,最终萧雷还是咬牙买了一辆奔驰SLK200,七七八八的费用下来,将近60万!
当萧雷不再开着家里那辆破长城到姚州税务局接女朋友,看着周围人们各种羡慕的目光和女朋友主动送上的香吻,萧雷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其实,萧雷只不过是银杏村众多年轻人的一个缩影,口袋里有钱了,大家又不能去参与赌。博、更不能。沾。毒,买一辆好车也就成为了年轻人最好的选择了。
一时间,姚州各大进口车商迎来了许多来自于银杏村的潜在客户,这些人出手大方,尽挑各种豪车,很多人现场就付了全款!
就这样,银杏村的客户成为了车商们最欢迎的对象,许多销售人员一听对方来自银杏村,别管他穿得怎么随便,都是热情接待!
在春节来临之前的一个星期之内,整个银杏村累计新购入各种车辆超过了100辆,而这其中以各种豪华进口车辆为主。
由于车子不能开会村子里,集中放在‘银杏新区’的地下停车场,因此上百辆新车再加上萧家的豪华车队,倒也是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
萧风还特别拍了一组全景照片,把豪车队列呈现给粉丝和网友们,让人各种羡慕嫉妒恨!
兜里有钱,就是任性!(未完待续。)
PS: PS:谢谢‘翻不起浪’、‘0908’、‘琥珀琴心’和‘升棋了’的月票,乡亲们周末愉快!
【568章】 购物牢骚(求订阅!)
临近春节的姚银高速车流减少,往日呼啸而过的旅游大巴和各式各样的私家车已经不见踪影,现在路面上最多的莫过于还在进行紧张作业的‘新鑫物流’公司车队。当然了,银杏村村民、镜湖集团员工的车辆也是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镜湖集团’的日益重要,滇南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了把银杏村为核心,方圆50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归为‘银杏新区’这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行政级别定位正厅。
虽然‘银杏新区’的相关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