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地主-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雨水让滇西北的森林充满了生气,生命的礼赞开始在这里辽阔无垠的森林中欢唱,这是一年一度的盛事。

  滇西北的农牧民,也是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雨季的到来,这意味着丰收的季节!(未完待续。)


【736章】 梦幻雨季
  坐在‘梦瑶咖啡馆’的二楼,看着窗外延绵不断的细雨,再看看远处森林里四处弥漫的烟雾,再品尝幽香绵长的‘梦瑶咖啡’,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来到银杏村这段时间,杜卡瑟爱上了‘梦瑶咖啡’的味道,这种如今在国际上名声鹊起的咖啡,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亚于‘蓝山咖啡’的存在。

  如今,‘梦瑶咖啡豆’的市场售价以及达到了惊人的368美元/公斤(约为2000RMB),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无疑是无法承受的。

  但是对于有钱人来说,花88RMB喝上一杯‘梦瑶咖啡’成为了一种享受,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不过,由于产量的问题,‘梦瑶咖啡’还无法大范围供应,只有和‘镜湖集团’有着合作关系的顶级餐厅,才能获得‘梦瑶咖啡店’的供货。

  至于假冒的‘梦瑶咖啡’在市面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是却很快就被拆穿了!

  毕竟,‘镜湖集团’的官网上,清晰地列出了拥有‘梦瑶咖啡’销售权的餐厅名字,而且‘梦瑶咖啡’独特的幽香是其他产品永远无法假冒的。只要喝过一次‘梦瑶咖啡’,消费者们上当的概率极小!

  而在外界如此高价的情况下,‘梦瑶咖啡馆’以及‘镜湖景区’内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却能够向游客们出售价格较低的‘梦瑶咖啡’,这无疑吸引了大量咖啡爱好者!

  在如今的银杏村,聚集了来自华夏的众多艺术家、小说作者,他们可以花费少量的费用,在‘梦瑶咖啡馆’喝上正宗的‘梦瑶咖啡’,享受各种精品点心以及免费网络等等。

  为此,‘镜湖集团’每个月都要向‘梦瑶咖啡馆’补贴超过50万RMB,每年的补贴资金不会少于500万。

  花上这么一笔钱,并不是萧风有钱没处花,而是希望这个‘梦瑶咖啡馆’能够吸引更多的艺术家,用于增加‘镜湖景区’的吸引力。

  事实上,‘梦瑶咖啡馆’的门槛相当高,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进入,也只有在各自行业中得到了一致认可,拥有足够知名度和成就的名人才能够获得咖啡馆的会员卡。

  这几年来,不少顶级网络作家顺利地获得了‘梦瑶咖啡馆’的会员卡,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经常和粉丝们聊起这座神秘的咖啡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粉丝对‘镜湖景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样的一个下雨天,血猪头正在自己的位置噼里啪啦地打字,键盘的敲击声和窗外的雨声形成了一曲交响曲,很是和谐!

  …… ……

  巴黎的雨季相对有些平淡,银杏村的雨季却充满了迷幻的色彩,这是杜卡瑟在银杏村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得出的结论。

  一旦下雨,‘镜湖景区’仿佛蒙上了一层令人迷醉的薄纱,原本清晰的景色变得朦胧,但是却拥有了更多的魅力。

  杜卡瑟不止一次地看到萧风在下雨的时候,选择在各种地点、角度对‘镜湖景区’拍摄雨中照片,这让他对萧风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时候的杜卡瑟才发现,萧风不仅仅在厨艺上拥有足够的天赋,在摄影领域也是成绩斐然,是目前国际上冉冉升起的摄影新星!

  有时候,杜卡瑟还真的觉得,萧风就是传说中的‘上帝宠儿’,他不仅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强健体魄,俊朗外表,还创办了一家蒸蒸日上的超级企业,拥有数以百亿的巨大财富。

  除此之外,萧风在厨艺、摄影等领域拥有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在他的刻苦努力之下,都拥有了不错的成绩。

  这些好处有一项落在普通人身上,都会让他成为社会精英,但是却全部集中在萧风身上,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当然了,更让人眼红的却是萧风拥有一个庞大而和睦的家族,五世同堂的盛况即便放在全球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在法兰西,也拥有着许多古老的家族,他们富可敌国,源远流长,但是却冰冷冷的,没有人情味。

  反观‘箫氏家族’,已经延绵了五六百年,即便是在银杏村这里也持续了将近四百年,却依旧拥有着足够的活力。

  每一次看到箫氏家族和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吃饭,杜卡瑟就在心里反思,或许这就是‘镜湖集团’快速发展的底蕴吧?

  杜卡瑟很喜欢在下雨的时候撑着伞在镜湖边漫步,这时候似乎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他一个,可以静心地感悟雨季带来的各种思绪。

  这一次虽然在‘银杏村’停留了一个多月,餐饮集团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在杜卡瑟看来,在银杏村的收获并不小。

  自从16岁从家乡庄园走出来学习厨艺以来,40年的时间里杜卡瑟都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中度过,已经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人生。

  这一次,来到银杏村,除了偶尔指点萧风的厨艺之外,杜卡瑟的日程安排得很悠闲,每天看看山水,要不就跟着村民们学学汉语,似乎已经放下了过往的身份。

  没有了繁忙的工作,没有了无休止的应酬,更没有商场上的各种尔虞我诈,杜卡瑟似乎觉得自己整个人变轻松了许多。

  前两天,他亲自下厨烹饪了几道菜,自己突然发现自己许久已经没有进步的厨艺居然发生了一丝变化,让他惊讶不已!

  若是杜卡瑟了解华夏文化,就知道这是因为他的心灵修为有所提升,技艺才会随之进步。

  相比于西方文化,华夏文明更会注重于精神力量,天人合一的理论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触及到这些境界。

  杜卡瑟也是误打误撞,在不经意之间触摸到了玄之又玄的‘天人合一’,这种际遇可以算是万中无一,幸运之极!

  …… ……

  相比于长三角的梅雨季节,滇西北的雨季特点更加鲜明,那就是每一次雨后,灿烂的阳光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倾泻下来。

  因此,滇西北的雨季和潮湿、闷热等等感觉是无缘的,清清爽爽的空气带着草木清香,蔚蓝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白云,简直就和童话世界一般。

  在‘镜湖牧场’,无数的格桑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开始在牧草之中盛放,整个草场看过去就如同是一张铺满鲜花的巨大地毯。

  在这段时间里,到‘镜湖牧场’看花海的宣传成为了‘镜湖景区’的宣传亮点,每天都会数以千计的游客涌入‘镜湖牧场’,欣赏各种美景的同时,也体验牧场有趣的生活。

  如今,‘镜湖牧场’的鹅城矮马已经繁育到了一百多匹,这些鹅城矮马也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性格温和的它们让许多小游客爱上了在牧场的生活。

  除此之外,无论是滑草、热气球、滑翔伞、挤牛奶以及草原篝火晚会等等,都是让‘镜湖牧场’拥有了更多的吸引力,成为了‘镜湖牧场’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 ……

  当然了,雨季的到来可不仅仅给‘镜湖集团’带来好处,对于滇西北的农牧民来说,雨季意味着大自然的馈赠,是他们改善生活的重要时间。

  比如,在银杏村附近延绵数万亩的竹林就因为雨季的到来而变得异常热闹,每天都会有数百名村民、雇工涌入竹林,采挖竹笋。

  这些年来,受到‘空间灵泉’的滋养,银杏竹林出产的竹笋已经成为了银杏村一个响当当的招牌,味道鲜美、香脆爽口,令人难忘!

  来自于春城、姚州、南诏的蔬菜贩子都会来到这里收购‘银杏竹笋’,发到各个城市提供给市民们。‘银杏竹笋’远比普通竹笋要贵得多,还没有剥壳的竹笋产地批发价为10/公斤,在市面上的售价就更为惊人的。

  不过,这些‘银杏竹笋’更多的用途是被用来制作‘银杏笋干’,这是‘银杏特产’网店的重要商品,每年都能卖出数千吨!

  因此,每到这个时候银杏村内外就能够看到竹席上晾晒的金黄色笋干,下雨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在忙活着收笋干,倒也是成为了银杏村的一条风景线。

  除了竹笋之外,另外一种雨季的馈赠就是滇西北森林中数不胜数的野生菌,这才是整个滇西北农牧民最大的幸福。

  在现在的‘银杏新区’辖区内,4年前的绝大多数农牧民一年中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来自于采摘各种野生菌。如今虽然‘银杏新区’的成立让这些居民拥有了更稳定的收入,但是村民们也不会轻易错过雨季带来的这笔财富。

  对于淳朴的农牧民来说,每年的雨季就是上天带给滇西北人民的一份礼物,要是不接受,倒反不美了!

  因此,在第一场雨降临之后的第七天,滇西北乃至整个滇南都陷入了一种很特别的情绪之后,大家都在收拾各种工具,开始做好了进山采挖野生菌的各种准备。

  银杏村的村民虽然年收入急速攀升,但是这个传统也没有落下,大家并不指望着采挖野生菌能够发财,更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维系传统罢了!

  杜卡瑟来到银杏村一个多月之后,他期待已久的‘野生菌季节’即将拉开帷幕,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如此新奇!(未完待续。)


【737章】 进山采菇(求订阅!)
  仿佛是动员令,雨季到来一个星期之后,滇西北的农牧民收拾各种进山的装备,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野生菌盛宴。

  换成五年前,漫山遍野的野生菌其实并没有现在这么值钱,那时候农牧民们顶多进山采集一些诸如牛肝菌、鸡枞菌、花菇、香菇在内可以制成干货的野生菌罢了。

  毕竟当时的镜湖地区交通不便,新鲜的野生菌没有很好的销路,更多的只能是白白浪费在森林里了。

  不过,随着‘镜湖景区’的开放以及‘姚银高速’的全线贯通,这种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野生菌成为了山民们一年中相当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按照这两年以来的数据,基本上一个壮劳力在雨季的两个月时间内,少说也能通过野生菌挣到1万块钱以上,一些能干、运气不错的山民甚至还能拿到更多。

  因此,每年的雨季都成为了山民们接受大自然馈赠的季节!

  …… ……

  早上八点钟,小雨初歇,温暖的阳光从云层中倾泻而下,驱散了空气中的寒气,让人舒服了许多。

  杜卡瑟全副武装,穿上了防雨的雨披和长筒靴,杵着一根登山杖,背着背篓跟在萧风的身后,朝着碧罗雪山的方向走去。

  第一次见识到背篓这种工具,杜卡瑟大为叹服,毕竟在法兰西的农庄可没有这种山地农民创造出来的神奇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背篓是华夏南方山区农民了不起的创造,它已经完全地融入了山民的生活。

  一路上,和杜卡瑟类似打扮的游客并不少,大家都在导游的带领下,在银杏村周边的山林里转悠,寻找雨后生长的野生菌。

  这段时间以来,带着游客进山采蘑菇,成为了‘镜湖景区’相当重要的旅游项目,很是吸引了不少城里游客。对于很少接触山林的城里人来说,能够走进山林里亲手采摘野生菌,回到村子里熬汤,是一种很难得的经历。

  如果好运能够碰上松茸、猴头菇之类的顶级野生菌,多少也是一件向朋友们炫耀的事情,因此游客们乐此不疲。

  雨后的碧罗雪山看上去异常美丽,薄薄的雾气犹如一层薄纱一样笼罩在森林上空,看上去充满了迷幻色彩。

  但是只有走进山林,才知道所谓的美丽、童话只不过是臆想罢了,雨后的丛林根本就是异常灾难!

  草叶、灌木乃至树枝上都是羁留的雨滴,只要碰到,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雨,弄得人狼狈不堪。

  饶是穿上了防水雨靴、雨披,杜卡瑟仍旧觉得无所不在的水滴似乎从身体的各个角落钻进来,刺骨的寒气渐渐让他的身体有些发冷。

  听萧风说,当地的山民其实在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出发了,因为他们要深入碧罗雪山的深处,才能采摘到最好、最珍贵的野生菌。

  这时候,杜卡瑟才能体会到,顶级食材的来之不易!

  自从开始学习厨艺以来,杜卡瑟已经习惯了用金钱从市场上收购到自己想要的各种食材,从来没有现在这种经历。

  或许,经过这一次进山的体验之后,杜卡瑟对于珍贵食材的态度会更加重视,或许会成为他厨艺进一步提升的一个关键。

  …… ……

  当然了,萧风作为地主以及杜卡瑟的厨艺学徒,自然考虑到杜卡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不会把他带入碧罗雪山的深处。

  他带着杜卡瑟在清灵山的林子里走了一段,很快就来到了一片背阴的缓坡,这里就是最好的野生菌生长地。

  这里的松林并不是密不透风的风格,稀疏的松木之间是草坪和灌木丛的组合,稍一留意就能看到在其中茁壮成长的野生菌。

  “老师,这里就生长了数量众多的野生菌,从普通的花菇到松茸,甚至还会有猴头菇,咱们慢慢寻找吧!”萧风指着这片缓坡,向杜卡瑟介绍道。

  虽然没有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但是萧风还是把杜卡瑟视为‘老师’,毕竟这一个多月以来,杜卡瑟的悉心教导让他的西餐厨艺大涨。

  这一次杜卡瑟提出要到林子里亲手采挖野生菌,萧风自然不会拒绝,不过他也是绞尽脑汁,才在非‘萧家农场’的范围内,找到这样一个好地方。

  “嗯,这里不错!”法国老头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点点头说道:“法兰西的山林里也是有各种野生菌,但是和这里相比,差别很大!”

  杜卡瑟虽然不会是植物学家,但是也能够看出法兰西和滇西北植被、物种之间的巨大差异,毕竟这里可是被称为‘人类自然资源宝库’!

  对于天性活泼的法国人来说,在雪山脚下采蘑菇,本身就是一件相当愉快的事情,这时候沿路上的各种辛苦,都已经消散于无形了。

  不过这时候杜卡瑟也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耐心地听从萧风的解说,采集那些可以食用的野生菌,对于一些陌生或者看不准的蘑菇可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滇西北的山林一到了雨季,各种各样的野生菌犹如天上繁星一般冒出来,没有丰富的经验还真的无法从数以百计的野生菌之中挑出可以食用的品种。

  好在萧风从小生活在银杏村,采集蘑菇的经验丰富,简直是一部‘丛林百科全书’,让杜卡瑟少了后顾之忧。

  林子里,香菇、花菇和木耳等常见菌类数量最多,那些伞面上呈现金黄色的‘鸡油菌’也是相当诱人,这是杜卡瑟以前没有见过的品种。

  “这是‘鸡油菌’,因为伞面和既有类似的颜色而得名!”萧风用小铲子挖起了一丛‘鸡油菌’,向杜卡瑟解释到:“这种菌子最适合炖鸡汤,能够和鸡肉形成完美的结合,味道极为鲜美!”

  这段时间以来,杜卡瑟在教授萧风西式餐点制作的同时,两个人也是围绕着中西餐的不同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倒也是迸发出了很多的灵感!

  以汤品为例,中西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杜卡瑟试图从中吸收中餐的优秀之处,进一步改善旗下餐厅的菜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