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地主-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姐,我都快要结婚了,小时候的事情可就别提了!”萧风羞愧欲死,举手投降,转移话题说道:“网店肯定能够成功的。以后大家就坐在家里等人家送钱上门吧!”
“九叔,九叔!”萧风的话还没有讲完,萧潇就在办公室里大嚷起来,说道:“有人下订单。一千多块呢!”
萧潇的话就如同是召集令一般,不说一直紧张的萧月季、孙庆梅等人,就连老太太、老太爷也忍不住走进了办公室,想要看看这个跟打渔网不同的网络究竟怎么做生意?
一下子,由一间厢房改造而成的办公室被挤得水泄不通!
萧风扶着两位老人走到电脑前坐下。其他人立刻就把萧风身后的空间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有点兴奋网店的第一笔订单。
“九叔,这笔订单有好几种产品,总价为1260块钱!”萧潇指着屏幕上的订单数据向萧风解释道:“客户的收货地址是北平,我们实现了开门红!”
萧潇的话音刚落下,全场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大家心头的压力一下子就消散无踪了。老太太和老太爷不懂得这些高科技,不过看到儿孙们挺开心的,他们也是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九叔,又来了一笔订单!”这时候。另外一台电脑前的杨莉指着电脑说道:“这是来自海州的订单,也有630块钱呢!”
连续的订单让大伙情绪高涨,看来这个网店还是很有搞头的,这么一会功夫,就有小两千的订单收入。
“萧潇,你待会把订单打印两份,一份存底,一份交给牡丹二姑开始配货,下午的时候集中送到邮局寄出去!”看着一群人都陷入了兴奋之中,萧风不得不出言提醒。
闻言之下。萧潇忍不住吐了一下舌头,光顾着高兴了,都把先前萧风教的订单流程忘得一干二净。
“这个网不错,坐在家里就能挣钱。还是我们九儿能干!”老太太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很是满意。
萧家农场、镜湖牧场投资上亿元,对老太太并没有太多触动,网店的这些土特产品卖出了高价,倒是让老太太觉得挺有前途。
“阿奶,回头我也把你晒的野菊花放到网上。肯定也能卖出好价钱!”萧风笑呵呵地顺着老太太的话,把老太太逗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首批下订单的客户大多都是来过银杏村旅游的游客,他们是在浏览镜湖公司官网或者镜湖版块的时候发现了‘银杏特产’的网店。有过银杏村愉快经历的他们,自然对银杏村的特产、美食念念不忘,在第一时间下了订单。
在‘银杏特产’创业初期,也只能通过这种口碑来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欲速而不达。
萧风全程参与了网店的筹建,他为网店的运作、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严密的体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萧潇打印出订单之后,负责仓储、配货的萧牡丹开始根据订单进行配货,最后由复检员三姐萧凤仙核实后装箱。
每天下午三点之前,所有的货箱就会被送到玉集镇的邮局寄出去,邮局的邮车会在3点半离开玉集镇,到滇西县城进行中转。
萧风认为,随着镜湖景区影响力的扩大和游客数量的增加,邮局以及其他的快递公司将会在银杏村设立网店,到时候‘银杏特产’的工作效率就会有进一步提升了。
网店上线当天就收获了12笔订单,总价超过了5000元,这极大地鼓舞了孙庆梅为首的所有人员,大家的干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萧风看着这群脚下生风的娘子军,只能感叹妇女能顶半边天!(未完待续。)
PS: PS:本来今天想多写点的,白天却停电了,晚上才来!欠乡亲们的章节小仨会尽快补上,谢谢大家的支持!新的一周,向乡亲们求点推荐票!
【019章】 创业热情(求月票!)
‘银杏特产’网店开业一个星期以来,每天都能够保持3000…5000的营业额,这对于这样一个新开张的土特产小店来说,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不过,萧风也知道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接下来‘银杏特产’将会迎来销售的低潮期。
无他,现在购买产品的客户据大多数都是曾经来过银杏村的游客,也只有他们才会关注镜湖公司官网以及天涯论坛的镜湖板块,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购买‘银杏特产’的商品。
等到这些游客的购买热情消退之后,网店的营业状况肯定会有所下降,进入订单寥寥的尴尬局面。
对于这种情况,萧风早有意料,提前给孙庆梅打了预防针,让她们做好各种准备、对策,迎接销售低潮的到来。
当然了,萧风自己也可以大包大揽,把网店运营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解决掉,这就失去了自己把网店交给娘子军的初衷。
对于萧风的警示,孙庆梅极为重视,当天吃过晚饭后就召集网店的成员,在网店的会议室里开会。
“这帮娘们整得还挺正规的!”老大萧军本来想跟着进去看看热闹,却被比自己大的大姐萧月季给推了出来,说是‘商业机密,谢绝参观’。
萧军在诸多晚辈面前吃瘪,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坐在院子里嘀咕。
“没想到大姐刚上班几天,连‘商业机密’都知道了,娘子军还真的不可小觑!”萧涛在旁边一听,乐不可支,笑着说道:“大哥,我们也得把农场搞好才行,要不然在家里就没地位了!”
这两天孙庆梅除了要处理网店的各项事务之外,还拿着厚厚的大部头管理、电子商务书籍在啃,变身女强人。萧涛只得承担起照顾彤彤、做家务的任务,若不是自家老娘在旁边帮衬。自己恐怕就要焦头烂额了。
“她们弄她们的网店,我们搞我们的农场,大家走着瞧!”二哥萧剑接过话匣子,说道:“这两天败家娘们天一亮就到老宅。给村民送来的山货定级、付款,连饭都不回去做了!”
“老九你也真是的,像镜湖公司那样请外面的人来管理不就得了,非得弄出这些!”萧军有些郁闷,指着萧风说道:“往后我们就上老宅来混饭了。下厨的事情交给你!”
其他人纷纷应和,展开了对萧风的批判,一致认为他应该对此负责,以后多下厨以‘赎罪’!
“你们这帮家伙,这是借口吧!”萧风一眼就戳穿了这帮人的真实想法,说道:“不就是多给你们弄点好吃的嘛,没问题!”
这段时间以来,萧风频繁下厨,动用空间出产的顶级食材,烹饪出不少美食。让家人大享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厨艺突飞猛进。
兄弟几个在院子里说说笑笑,让老太太、老太爷觉得非常开心,自从萧风回来之后,老宅变得越来越热闹,有时候吃饭都要开两个桌子才能坐得下。
对于老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一家人聚在一起更满足的呢?
…… ……
相比于院子里的轻松气氛,会议室里就显得有些压抑了。
除了孙庆梅念过大专,在春城见过一些世面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初中毕业后就留在老家务农。做点小生意,学历最高的萧潇和杨莉也只读过高中而已。
网店是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所有人都没有接触过,要想在危机来临之前寻找到解决方案。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庆梅知道,萧风手上肯定有一整套的应对措施,但是孙庆梅作为‘银杏特产’的店长,必须能够稳定军心,不能凡事都以来萧风。
孙庆梅心里清楚,自己无论是年龄、身份还是在萧家的地位。都不如大姐、二姐、大嫂、二嫂他们,要坐稳这个位置,挺难的。
“大家说说看,如何在销量下降之前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作为店长,孙庆梅首先发言。
“彤彤妈妈,这里面你见的世面最多,我们都听你的!”这时候大姐开口了,毕竟在场她年纪最大,说道:“我们都是大老粗,你出主意,我们照做就行了!”
萧月季深知,网店绝大部分人都不太懂什么销售、营销之类的东西,最好还是不要外行指挥内行。既然九儿把店长的位置交给了四弟妹,作为大姐的她,就要帮助维护孙庆梅的地位,确保这个团队的正常运转。
“四嫂,要不我们在网站上做广告吧!”这时候,萧潇举手发言了。
“做广告?!”孙庆梅一下子陷入了沉思,终于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还是萧潇脑瓜灵,我们花点钱做广告,先把网店的销量冲起来,然后再利用口碑稳固地位!”
很多时候,事情总是会隔着一层薄薄的纱纸,想不通的时候总觉得毫无头绪,一旦捅破,也就没有那么神秘、复杂了。
很快,孙庆梅等人围绕着如何利用网站的广告位结合网店的促销策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订单下降状况展开了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也只有孙庆梅、杨莉和萧潇三个人的思路比较清晰,其他人听得是一头雾水。
但是,孙庆梅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参与进来,哪怕在旁边倾听,也能显示出‘银杏特产’是一个集体的概念!
孙庆梅的决定让姐姐、嫂子们认可了她的店长地位,更是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热情,从此之后,‘银杏特产’的所有人都开启了‘自学成材’的模式,慢慢地从乡下妇女进步成为网络商务领域的专家。
若干年之后,‘银杏特产’成为了国内甚至国际上最好的农产品互联网销售企业,这些刚刚念过初中、高中的中年妇女,都成为了IT产业的佼佼者,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
…… ……
三天时间不到,萧风就看到了‘银杏特产’的广告出现在了捞宝网的首页,‘源自雪山,手工美食’的广告词也是相当到位,让萧风对这帮娘子军刮目相看。要知道,现在捞宝网首页的横幅广告位一天的费用是10万,孙庆梅居然把‘银杏特产’仅有的三十多万资金全部砸了进去!
而网店开业大促销策略,以及七天时间无理由退换货的承诺更是让萧风发现,女人的潜力一旦被激发出来,还真的是比男人有魄力得多。
几个大杀器多管齐下,‘银杏特产’的订单直线上升,日销量很快突破了五位数,最高的一天甚至接近了10万大关。这样的结果不仅是网店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就连萧风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按照这样的趋势,‘银杏特产’在12月份的销量有可能突破100万,实现销售利润超过60万,而网店付出的只不过是三天的广告费用30万罢了!细细算下来,‘银杏特产’有可能在营业一个月之后,就收回所有投资,2009年一月份开始,每卖出一份商品,刨除成本、运营费用和人员工资之后,就都是纯利了。
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局,‘银杏特产’只需要保持足够的曝光率以及维持住各种商品的品质,就可以稳稳当当地经营下去。
面对这种局面,萧风这个自诩为网络商务精英的家伙,也是无话可说,他低估了女人的疯狂,也低估了互联网商务的发展势头。
…… ……
银杏村萧家在大量收购各种山货、腊肉的消息在玉集镇乃至周边的地区广泛传播,乡民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增加收入的好机会。
干蘑菇、熏兔、风干野鸡、腊肉、腊排骨等等山货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般极少有人大规模收购,城里的饭店为了节约成本大多都是自己制作,山民们家里的山货只能是自己消化了。
现在萧家现金收购这些山货,如何能不让下公民们心动呢?
这下子,萧家的娘子军就不用到村子里面挨家挨户地收购,乡亲们肩挑手提的,根据萧家的要求把各种山货送上门。
孙庆梅她们在坝子边缘搭建了一个棚子,用来甄别、鉴定乡亲们送来的各种山货级别,出任出纳的大姐当场支付现金。
收来的山货根据各种品级不同,称量后用真空包装机包装,然后再放入‘银杏特产’特制的纸盒里就可以上架销售了。
现在,‘银杏特产’创立之初,各种程序都相对简陋,质检、包装等工序还停留在经验判断之上,也缺乏必要的霉菌、防腐剂检验。当然了,随着‘银杏特产’的发展,这种局面也会有所改观,毕竟要想把生意做长久,严把质量关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 ……
‘银杏特产’的快速发展深深地刺激了萧风的兄弟们,他们一改过去一段时间的懒散状况,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萧家农场的各项建设之中。萧军等人几乎每天都泡在农场里,对农场各项基础设施进行查缺补漏,并且组织人手对长势良好的果树进行施肥、修剪枝叶等等。
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请来农科所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兽医知识。
对于这种情况,萧风自然是相当满意的,甚至他本人也受到感染,加入了其中,再也不是整天无所事事地看电影、看小说混日子了。
在2009年即将来临之际,萧家上下突然迸发出来的创业热情也是影响到了银杏村的村民,大伙也是开始琢磨着上一些新项目,准备迎接春节期间镜湖景区的正式开放!(未完待续。)
PS: PS: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020章】 温暖冬日
PS: PS:新的一周,向乡亲们求推荐!
“老板,你又偷懒了!”萧风刚刚在院子里的躺椅上躺下,小红就出现了。
这些天,萧涛他们在老宅的一个大房间里放了投影设备,请农科院的技术人员过来给他们以及农场的工人讲课,萧三不五时也会进去蹭课。不过,在紫竹空间里不会出现各种病虫害,萧风也不需要施肥、修剪枝叶和疏花疏果之类,所以萧风也就听个大概,不会太过深入。
有时候技术人员讲到枯燥的地方,萧风就会趁机溜出课堂,在院子里放松。
“你对老板不尊重,小心配给减半!”萧风懒洋洋地挥挥手,对小红说道:“你也多活动点,整天吃了呆着,也不怕胖了飞不起来!”
家里人都有忙活的事情,萧风也只能和小红斗斗嘴了。
一人一鸟在院子里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初冬的温暖阳光照在萧风的身上,让他越发慵懒,慢慢地睡了过去。
小红一见萧风睡着了,也没有再打扰他,飞到阁楼上看了看在大吃二喝的小金雕,然后离开老宅到处晃悠去了。
或许是因为体内灵气的关系,小红对于金雕天生的恐惧感已经消失不见,小金雕也不会对小红表露出什么敌意。现在,小红甚至成为了小金雕的半个饲养员,负责观察小金雕的饮食状况,一有情况就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萧风或者老太爷。
“北平欢迎你!……”小红这个家伙扯着嗓子唱着这首经典歌曲,引得路上的人侧目不已。
小红这家伙能说会道,又喜欢凑热闹,现在不光是村民们认识它,就连游客们都知道银杏村有一只普通话很流利的鹦鹉。有的游客觉得小红只会说话还有点不过瘾,逮住机会就给小红播放歌曲,希望它也能学会唱歌。
没想到小红这家伙还挺有天分,三五次弄下来,倒也学会了不少歌曲。
这首《北平欢迎你》是前不久奥运会的宣传歌曲之一,电视台每天都要放上好几次。小红看多了也就学会了。
不少游客把小红的照片放到网络上,甚至还有人录制了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