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岭神脉-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看到的那一幕,白盔将军、八个黑衣人,还有那个萧飞凤,难道都是影子?”
沉默许久的唐朝山开口道:“这也有可能,老辈人把这叫做‘摄魂镜’,传说镜中禁锢了不计其数的亡魂,在某个时刻就会出来,保护主人,追杀仇敌于千里之外。”在阴暗的悬崖之下,听到唐朝山这一番话,众人神色都有些不自然,气氛顿时有了一丝吊诡。
老铁扛起兵刃道:“管他什么神镜鬼镜的,劈开了看看吧!”说罢隔空一劈,这兵刃果然非同凡响,似撕开皮革的一声后,铜镜正中出现一条裂缝。老铁再劈几下,那铜镜便被开了一个小门,门后露出两扇石门,中间以铁汁浇铸,正是墓道入口。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少事后诸葛亮,我正要开口,二胖便道:“这人为了隐藏入口,竟然铸了一面铜镜,上面植上杜鹃,心计不是一般。”
我接着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须知这种野山荒陵,最害怕的并不是盗墓者,而是水和鼠蚁。如果陵上生了树木,那么不要几年,树根必然扎进墓室。据我所知就有一种盗墓方法,每当遇到被层层石灰糯米浆、三合土包裹的墓穴,他们并不急于挖掘,因为即使在现代,普通钢钎打秃几十根,也未必能破得了。这时那些土夫子刨开浮土,种植一些旱地植物,一两年后,这墓就自然被攻开。当然也有一些急性子,烈火焚烧凉水泼浇,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来破坏外部石条。所以,这里的铜镜目的,是在于遏制植物根系的贯穿。”
看我说得唾沫横飞,老铁不耐烦道:“废话这么多,你说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下将了我一军,我本来只是纸上谈兵,给小姑娘卖弄一番,哪有实际经验呢。但我还是硬着头皮靠近石门,摸索了封浇的铸铁,内心焦急道,这下完了,估计不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肯定是打不开了。
转念一想,这方块寒石属于纯阴之物,如果此处作为出口,势必会阻隔墓内火气,那么结论只有一个——此处虽然是兵卒的出口,但并不是墓穴的发力所在。我将这个意思跟大家讲后,老铁若有所思道:“说来奇怪,南坡有一片地,一年四季草木常青,还有一道暖泉从坡而下,莫非是那火性的出口?”
我们绕了一个圆弧,来到南坡地,此处山势更为陡峭,双峰如箭直插苍穹,峰间温泉沸腾而下,在出口处温泉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弯,折向山下,拐弯之处,正是绿草如茵的南坡。这格局在山水景致中比较常见,但在此却有深远含义,温泉秉承火性而下,构成六十四卦中的“水火既济”,亦刚亦柔,亦寒亦暖,可以生杀万物,却不过分强横。
那循水而下的火气,到了南坡并不随水拐弯,而是一跃上坡,然后缓缓流泄全村,这样既控制了居民,也不会因为火性过猛,烧死近处居民。我一拍巴掌道:“此处正是出口,这设计者无论生在何世,都应该是一代枭雄啊,奶奶的老子不服不行啊。”
大家看着热气腾腾的温泉却犯了愁,找到出口,但你也没办法进入啊。这时二胖天真烂漫道:“这个泉水倒是可以直接吃火锅。”这一句话,差点导致我们全体晕厥。
sheep看了许久,问道:“你是说,在另一端有一个凉风入口,这‘麒麟吐珠’就像是一个风箱一般?”我点头称是。sheep道:“那么,如果我们将入风口堵上,这里是不是就会冷下来?”我一想也有道理,确实值得一试。知识分子就是厉害,善于青出于蓝,活学活用。
关键时刻老铁发挥了老同志的优良作风,自告奋勇带领唐朝山去堵另一端,我把弓弩和军刺交给sheep,让他保护好二胖,决定也跟他们出发。老铁想了想道:“如此也好,另一端尚不知有何凶险,人多一些。这边不用担心,本地人固然爆烈,单是性本单纯,只是莫要轻易招惹他们。”
约定好联络信号,我们三人便背上东西,向出口去。老铁带领我们左右穿梭,反复迂回,出了一片小丛林,眼前境界大开,顿感心中一片清凉,看来是出了“麒麟吐珠”的控制范围了。
老铁向左一指,告诉我:“按你的说法,那边就是麒麟的尾部,如果腿脚灵便,天黑之前我们可以赶到。”唐朝山看了看那边,笑道:“我正是从那边来的,我常年在那片林中猎熊。”老铁道:“如此甚好,那边可有异常地理征兆?”唐朝山想了想道:“我从未发现。”
我咬牙道:“走到这一步,就算是龙潭虎穴,我们也得去探探了,出发吧。”此时太阳快到正午,山间鸟鸣泉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更令我回想起在将军屯那几天压抑、暴躁、无端惊恐的感受,不知道谁这么歹毒,用他人的子子孙孙来为自己活陪葬,找到老巢后,一定将其踢翻砸烂,决不留情。
第四章 功德林
到达那片树林时,果然如老铁所说,已经接近黄昏了。这一带地形唐朝山颇为熟悉,他带领我们到一处凹地,砍了松枝生起火,这松枝新鲜清洁,燃起来后有阵阵松脂香气,烤出来的兔子更是清香扑鼻,完全不似普通的荤食。
我边吃边问唐朝山道:“这兔子个头怎如此的小,味道却鲜美异常?”说实话我问这句话的真实目的,是想看看这种动物的市场前景如何,一个利欲熏心的现代人的正常反应。唐朝山道:“这兔子数量稀少,仅在岩缝生存,别处并没有,它们只啃食岩石上的苔藓,故而不能长大。”
看到老铁吃了两只后,继续伸出油腻腻的手向火上,唐朝山劝阻道:“铁兄,此物不可多食,充饥即可。”老铁大大咧咧道:“嘿嘿,你是怕我吃光了,你没得吃吧。”说完抢一样用木棍挑了两只,风卷残云吃起来,连骨头都不吐了。
吃完东西,唐朝山挖了一个浅坑,将木炭灰填进去,复用一层薄土掩埋,上面铺上细细的松枝,我们躺在上面就像北方的火炕一般,且伴有松树的香味,使得这个本该紧张惊险的夜晚,像田园诗句般青翠悠长,忘记了时间的行走。
睡到半夜时候,我被身边的声音惊醒,睁眼一看,铁六郎就着月光正在检查鞋子,我说:“老铁,晚上不好好睡觉,你检查鞋子干嘛?”
老铁哀叹道:“真是活见鬼了,多年未曾腹泻,这一次竟然如此厉害。”我说你拉几次了,老铁伸着巴掌到我面前,说话间又起身去了,过了一会有气无力回来,带着哭腔:“大约是没有拜会山神吧,怎么如此倒霉?好几次差点拉到裤子里,也不知道鞋上有没有。”听了这话我偷笑不已,安慰说没事的,回到将军屯我们有药。
这时我们才发现唐朝山不见了,莫非也是拉肚子?等了一会,唐朝山方才回来,怀抱一件东西,似乎是个活物,传来“呼呼”的声音。看到我俩,唐朝山道:“铁兄感觉如何?”老铁正要开口咒骂,唐朝山将手里东西递过来,原来是一只小兽,毛刚刚长齐,月光下看不清颜色,还在呼呼大睡,这东西摸上去根貂皮一样流光水滑,应该承认,此时我又想到,这小家伙做成围脖,估计和藏羚羊差不多值钱。
唐朝山将小兽交给老铁,告诉他暖在腹部,很快就可以止住腹泻。老铁照做后,果然不到十五分钟,老铁喷出两个热屁,略微不好意思告诉我们——他又饿了。我这次纯粹出于好奇,问唐朝山这个小东西是什么,唐朝山道:“这是醺狗,常年食取山林腐烂水果所酿之酒,有时吃得多了就会醉倒。因为血内多酒,故而此犬身体四季温暖,正是驱寒良物。”
看老铁好转,唐朝山接了小醺狗,起身便要离开。我问:“唐兄又去做什么?”唐朝山答道,这东西是暂时借用一下,用完自然要还回去,否则母兽发现没有归还,我们便有大麻烦。看唐朝山正要离开,我顺口问了一句:“唐兄,您能不能给我弄一只醺狗,用来防身护卫?”
唐朝山停住脚步,正色道:“您保证会好好待它?就当作自己的兄弟。”我没想到唐朝山会如此回答,便也认真重重点头。
我和老铁等了半小时左右,唐朝山才原路返回,身后跟着一只大狗,这狗耳朵奇大,爪子如同小孩手掌,眼神傲慢深邃,仰头定定审视我和老铁。唐朝山介绍道:“这是一只老醺狗,我们认识多年了,刚才就是跟它借的小崽,它来看看你有没有诚意收养它的小孩。”我第一次被动物这样审视,也手足无措起来,好像面对一个苛刻的面试官。
这大狗看了一会,走过来绕我闻了一圈,随后舔了舔唐朝山手中的小崽,便不声不响走进丛林。唐朝山道:“它是愿意将崽子给你,你以后可要好好待它,像待兄弟儿女一般。”我一听迅速头大,这小家伙来头不小,收养它跟嫁闺女一般郑重,压力大啊。不过看它圆脑袋,肥呼呼的身体,睁着小孩一样的眼睛看我,我的心也柔软起来了,抱住它使劲亲了亲。小家伙也懂事,卧在我怀里舒服得直哼哼。
此时再看东方,已是满天朝霞,更有一道阳光穿破云彩,利剑一般横在山岗。老铁还在昏昏欲睡,俗话说好汉当不住三泡稀,一夜之间老铁蔫了许多。我拍醒他道:“老哥你老人家今天还能行动不?”老铁强打精神道:“不行又怎样,难道你会背我不成?”唐朝山笑道:“不如你先休息,我们四处探探入口。昨晚让你莫吃太多,却不听我劝告,那兔子味道虽好,却是寒物,吃多恐伤肠胃。”
唐朝山无心之语,在我听来却是奇怪之极,《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性寒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热、利大肠之功效。但是,也不致于吃多一点就腹泻不止吧,莫非其中更有蹊跷?
我将心中疑惑说与唐朝山,他也说不清楚,挠着脑袋道:“我只知道此物不能多吃,其他详情不晓,不如,我带你到兔子活动之所看看。”他带我爬上山梁,往下一指道:“诺,那边就是。”
这一面山坡寸草不生,从上而下,犹如洪水奔泻,大大小小的石块成水流状铺满,大者如房屋,小者如篮球。站在这岭上,顿觉心魂震荡,大风猎猎,仿佛将要带领千军万马赶赴沙场。
唐朝山解释道,这就是所谓的石海,顾名思义,石头组成的海洋。大约是远古时代一场洪水,将不计其数的石头冲刷至此。我说:“未必如此,如此地势,不需要洪水,只要发生大型的山崩,也会生成石海。”
“那些兔子便是在此地生长。”唐朝上用手画了一个弧,指示这一片山坡。我仔细察看了地形,此处固然是低坡处,但是周围根本没有峭峰,所以我怀疑这石海是人为的,而非自然生成。唐朝山问道:“是何人建这石海,有什么意图呢?”
我答道:“意图很简单,他就是为了掩盖此处性寒不生树木这一真相!试想在那冷风入口,必然是寸草不生,如此罕见地貌必然会引起别人注意,所以这墓穴建造者便弄了一个石海,石头上当然不生任何东西,这样谁都不会怀疑。”
唐朝山道:“可是他没料到,这些兔子过于寒冷的秉性暴露了此地。兄弟你真是心细如发啊。”
我谦虚道:“这也要感谢老铁,若不是他牺牲肚子,也没这么凑巧。”说话之间,我们手脚并用,已经到了石海的下游,这里石块分布散乱,无有规矩可言。看到石块旁边绿草如茵,我说:“唐兄,入口应该不在这里,我们再往左侧走走。”
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无论我们如何努力的走,周围的景色只是周期性地发生着变化,换言之,我们是在原地兜圈子!唐朝山也感觉到了不妙,用征询的神情看着我。我苦笑道:“我们大约是进了什么破阵了吧,难道就是这几块石头在搞鬼?”
唐朝山道:“有可能,老人说诸葛亮还不是用几块石头,就制住了几十万大军。”我配合手势,语重心长告诉唐朝山:“这些都是骗人的,我就不信,石头是死的,怎们能困住活人?诸葛亮就是个大忽悠,别信他。”
唐朝山虽然不知道“大忽悠”为何物,但是准确领悟了我对诸葛亮的不满,他双手一摊无奈地笑笑,意思很明显:“你牛,那你现在把我弄出去吧。”
唐朝山的神情迅速激起了我和封建迷信作斗争的勇气,我弯下腰使出吃奶的劲,却奈何不了那些石头半分。看我累得可怜,唐朝山安慰我道:“我以前也遇到这种情形,那次是我的狗把我带出去的。”我点点头无奈道,狗在某些时候确实比人厉害,但是我那只小醺狗今天没带啊。
我坐在地上看看四周,暗想这么一个地方竟然设计了如此之多的防范,看来是重地。这些石头大约构成了一种阵法,诸葛亮的“名成八阵图”难道就是这个?
唐朝山突然略带激动道:“小兄弟你可发现,你我蹲下和站立所看景色是不一样的?”我有气无力道:“那是自然,视角不一样嘛。”唐朝山道:“这就是了,那狗所以能出去,是因为它所看方位较人要低很多,所以,如果你我蹲下,或许就可以出去了。”
唐朝山话音未落,就看到我满脸通红指着他的脸喝道:“唐兄,你他娘的太牛了,你真是个神童!”他以为我生气了,急忙道:“兄弟你觉得不可,也无须如此生气吧。”
多年来我的原则是,时刻不能忘记显摆自己浅薄的学识,我向唐朝山介绍道:“这狗的眼睛,据说是看东西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所以……”我拿出一副防雪墨镜戴上,继续道:“对方也可能用色彩在迷惑我们。”
蹲下之后,果然看到周围景色不似刚才那样浑然一体连绵不断,有了明确的参考。我俩鸭子一样蹲着走路,一摇一晃,最后干脆四肢并用,就到了石海的南边下游。
这里气候骤然干冷起来,鼻孔好像冬天上火了,每呼吸一下就疼痛难忍。我向唐朝山作了一个手势,表示肯定入口就在此地,风与水都被吸进了墓穴,所以才有这种异常的气候。
唐朝山站起来去找寻洞口,却看到周围巨石嶙峋,哪有什么洞穴之类的东西,倒是在坡下不远处,有一株巨大的古槐,这棵巨大的龙爪槐两个人不能合抱,看来已有千年历史。由于地质阴寒,坡下只有少量的耐寒灌木生存,整个是一派高山草甸风光,和不远处的山林截然不同,似乎春冬之别,这样更显得这槐树的突兀。
众所周知槐树乃是树木中至阴至寒,所以才在此生得如此巨大。我和唐朝山走到槐树下仰望上去,竟然看不到一丝的天光。唐朝山掏出怀里飞爪,荡了荡抛上树去,拉了几下确保抓稳了,招手让我上去。我一看这飞爪绳索,问道是否结实,唐朝山笑道:“大可放心,这乃是大熊之筋,可承千斤。”说罢自己先攀登上去,我也紧随其后,进入巨大的槐树冠内。
树冠内充斥着一股发霉的味道,我们手脚所触之处因为长久不见日光,都腐败如稀泥一般,几乎站不稳。我拿出怀里的强光手电四下看看,槐树粗大枝干上,有虫鸟的尸体骨架,也有大大小小的菌苔。在我们正上方,有个方形的暗影,目测长约五米,宽约三米。我指了指上面,唐朝山会意,便取了飞爪抛上去,将绳索系在腰间,向上爬去。
我在下面为唐朝山照明,因为工作单调,慢慢就走了神,忽然上面“哎呀”一声,一条黑影从手电的光柱中飞快坠下,这黑影下落速度极快,冲过我的面前时卷起一阵狂风,树干上常年积累的灰尘顿时弥漫开来,我在本能地后退同时,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