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军万岁-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阿特丽斯的表情也镇定了一些,她羡慕道:“盖尔姐姐,你真勇敢!”
※※※
真的得救了,真的安全了吗?今天的上帝也许是故意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危险还远远没有过去。
商务车沿着那条公路仅仅向前开出一段路之后,那条公路就渐渐变得坑洼不平起来,显然这条公路的路况要比之前的那条公路要差得多,更糟糕的是,这条路越往前走,感觉就像是进入了山区,不仅周围没有人烟,而且,道路也越来越窄,周围有了一些树木,有点像盘山公路的感觉。
詹姆…特伦斯着急道“公主殿下!这辆车在这种路上跑不快,我们很快就会被追上!”
话说,如果是平坦的道路,吉普车肯定跑不过商务车,但在这种颠簸不平的土路上,吉普车的优势就出来了,詹姆…特伦斯的判断很准确,很快,后方就发现了那几辆吉普车的踪影吗,他们当然没有放弃追赶,而是正在全速赶来,如果预料不错的话,他们这辆车很快就会被武装分子们追上。
再也没有其他公路可以让他们逃跑了!周围荒无人烟,这里的环境甚至比刚才遇袭的地方更糟!
哪怕就是约旦方面的援兵到了,暂时也找不到他们!
盖尔…加朵突然平静地说道:“公主殿下,请你把外套脱下来,穿上这件长袍。”
罗南多扭头一看,只见盖尔…加朵已经脱下了身上的阿拉伯长袍,仅仅穿着一件粉色的毛衣,她把手里的长袍递到了比阿特丽斯的面前。
“盖尔姐姐,你这是做什么?”比阿特丽斯不解地问道。
盖尔…加朵蹙着眉头道:“公主殿下,这么逃下去大家都是死路一条。那些人想抓的是你,我穿上你的衣服继续开车往前走,你们下车往山下逃。我注意过了,路边有树也有一些大石头,如果只是一个翻译和司机逃走了,那些人应当不会太在意!只要你们小心一点,也许能躲过子弹。”
“啊!”比阿特丽斯吓得一声惊呼道:“我们逃了,你怎么办?”
盖尔…加朵低头惨笑道:“我是以色列人。公主殿下,如果我被抓住了肯定会被认出来……你不会想知道那些人会怎么对付我……”
詹姆…特伦斯这时候大声说道:“盖尔…加朵小姐,英国感谢您的英勇行为!公主殿下,我们时间不多,请您马上换衣服!我会留下来陪着加朵小姐,请公主殿下放心,我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您的朋友!……罗南多先生,请您换上司机的衣服,公主殿下就托付给您了!请您发誓,您将尽一切努力保护英国公主的人身安全!”
罗南多惊呆了,盖尔…加朵和詹姆…特伦斯这是把生路留给了比阿特丽斯和他,自己准备去死了!
这条山路的两侧遮盖物并不多,一旦汽车停下来并且有人跳下车往山下跑,后面汽车上的武装分子肯定会发现,但就像盖尔…加朵说的那样,如果逃走的仅仅是一个约旦司机和一个阿拉伯女翻译,他们也许不会拼命去追赶,因为,这里的公路附近绝对无法让车辆通行了,就算是吉普车也无法越过那些树木和大石头,有谁愿意徒步去追赶司机和翻译呢?
这是逃生唯一的机会!
盖尔…加朵肯定不愿意活着落在武装分子的手里,她穿上比阿特丽斯的衣服,肯定是要吸引后面吉普车的注意,不可能很快弃车逃走,再说了,在这荒凉的地方,那些武装分子肯定不会放过她这个目标,盖尔…加朵不可能轻易逃脱,几乎就是死路一条,而陪着他的詹姆…特伦斯也不会独自活着。
壮士!英雄!
如果说盖尔…加朵不是为了帮助他,现在估计还留在美国好莱坞,她也许已经成功地竞争上电影的角色,成就自己的好莱坞明星之梦,哪里想得到,为了帮助罗南多解决麻烦,她毅然回到了英格兰,接着被卷入了这场危机,然后就是……香消玉殒?
不!如果让罗南多就这样逃了,他这一辈子也睡不踏实了!
第554章 遇袭遇袭
约旦、巴勒斯坦一脉相承,在一战前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马士革省,统称巴勒斯坦,一战后西方列强瓜分中东,巴勒斯坦地区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就是如今的约旦,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成为约旦国王,约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一个半独立的埃米尔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均由英国控制。
二战之后的1946年,约旦宣布独立,随后的十余年后,英军全部撤出约旦,这个国家完全独立。
约旦与巴勒斯坦的关系非常复杂,一方面他们同根同源,是坚定的盟友,共同对付以色列,但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涌入约旦,加大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困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多次以约旦为据点组织武装劫机事件,这导致约旦和巴解组织正式交火开战,最终巴解组织被驱逐出约旦国境。
约旦和伊拉克的关系同样复杂,1958年约旦曾与伊拉克组成“阿拉伯联邦”,但同年伊拉克爆发革命,该联邦解散,约旦开始奉行中立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但约旦是伊拉克周边国家中唯一一个对伊拉克人实行免签证的国家,约有100万伊拉克人在约旦从事各项工作。
约旦的总面积是9万余平方公里,约为中国的1%,人口200余万,约为中国的七百分之一。
※※※
来到安曼后的两天中,罗南多跟随着比阿特丽斯的访问团,连续走访了数座位于安曼市范围内的难民营。
房屋破旧、拥挤不堪,处处显露着萧条和破败,道路和建筑物破损严重,斑驳和破损的墙壁成了孩子们涂鸦的场所,这是一个与正常世界完全不同的地方,21世纪的现代化在这里寻不到太多的踪影,这里是被现代文明遗弃的角落,生活在这里的人差不多一贫如洗,这种情况很糟糕,因为这些人已经在这种难民营中生活了半个世纪,至今也看不到任何出路。
访问团在第一天到达的那处孤儿院,显然是条件最好的一处难民营,或者说那里已经不能被叫作难民营,而是一所孤儿院。
真正的难民营就是一个小社会,人们拖家带口住在这里,利用一切可能的东西为自己遮风挡雨。
在安曼南部数公里外的南安曼难民营里,访问团受到了管理难民营的“社会服务部”的苏珊女士的热情接待,通过她的介绍,访问团成员知道了巴勒斯坦难民的大致情况:从1948年的中东战争开始,大量巴勒斯坦人陆续逃离家园沦为难民,除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约旦和黎巴嫩、叙利亚等周边国家是接收难民最多的地方,共有约480万难民,其中约旦收容难民人数最多,为200万。
200万的巴勒斯坦人,这对于约旦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因为约旦本国也仅有200余万人口。
由于难民人数实在太多,他们无法回到自己的国家,几十年来很多人已经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开始通过就业帮助自己生存下来,很多人也搬离了难民营,开始过上普通人的生活,目前难民营里留下的很多都是处于贫困线以下的难民家庭,难民营的管理部门为他们提供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并接受富裕国家的捐赠。
约旦的难民营里条件差吗?生活艰苦吗?
回答是肯定的,几十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保持了一种原生态,他们是逃难者,只要能生存下来即可,不会考虑到花钱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约旦政府也没有能力为这些难民做更多的改善,破损的建筑设施基本上就一直破损着,时间久了自然就破败不堪。
毕竟约旦在中东地区也是一个穷国,能够为他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地方,不让这200万人饿死,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在罗南多这种人看来,他的感触并不是太深刻,最起码约旦难民营里的环境,比他想象中的逃难庇护所,要好了很多,他与那些来自于伦敦妇女团体的女性不同,说句不客气的话,这里的生存状态完全在他认为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难民营里的人们的穿着和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房屋破旧,但通水通电,有的屋子还装有空调,街道上比较干净,一切都显得很有秩序,就像是一个残破的市镇……
想一想罗南多来自于的那座中国小县城吧!以及马德拉岛贫穷的昆塔法尔考街区!
实际上那些地方的生存环境,并不比约旦的难民营好上太多,充其量就是房屋的修缮情况要好一些,街道设施健全一些,但也有很多地方是年久失修,天上下大雨房子里面下小雨的情况。
这里是难民营!从法理上来说是临时的居所,虽然现实情况是难民们已经居住了数十年,但总归这里不是他们自己的家园。
比阿特丽斯一行人,以女性为多数,她们这些生活在现代化的英国的女性们,在看到巴勒斯坦难民的现状后,已经是两眼发红,爱心泛滥了。
难民营内在街上走动的居民并不多,大多数是孩子们,他们对于这些外来者十分欢迎,并不怎么害怕荷枪实弹的警察,有很多孩子围在访问团的周围,好奇地东张西望,有些孩子在兴奋地相互打闹,附近的墙头和屋顶上也有不少人影晃动,对着访问团的英国女士们评头论足。
在这样的环境里,詹姆…特伦斯和他的手下们是最紧张的,他们分布在比阿特丽斯的周围,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话说,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当然不可能陪同比阿特丽斯走访难民营,哈雅公主在第一天去往那座孤儿院之后,也没有再继续陪同,现在陪同在比阿特丽斯一行人身边的是约旦政府的“巴勒斯坦部”部长阿齐兹先生,以及安曼市的市长埃勒穆克先生,这个阵容也足够庞大了。
侯赛因国王为访问团配备了足够的警力,包括两辆警车、两辆吉普车和一辆军用装甲运兵车,配备有重型机枪。
这样的配置在首都安曼范围内可谓是大材小用,除非是遇上一支正规军,否则没有人能与这样的一支“军队”作战,再加上随时可以驰援的当地驻军,访问团的安全受到双重保护,约旦政府如此兴师动众,最主要的目的可能不是害怕受到袭击,而是向英国王室表达善意。
在来到约旦之前,所有人都受到了警告,不要刺激到当地难民的情绪。
因为,分布在各国的巴勒斯坦难民营,一向是激进组织的重灾区,在这里分布着很多半公开的组织,俨然就是难民中的武装力量。
但是,约旦难民营里真实的情况逐渐让所有人消除了担忧,这里的秩序很好,根据介绍,自从巴解组织被强行要求撤离之后,约旦难民中的抵抗势力发展并不严重,从未发生过袭击人道主义援助者的恶**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人道主义援助是难民营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约旦政府对难民的态度比较友善,没有在难民营的周边设置铁丝网,也没有对难民的就业制造人为的困难。
在南约旦难民营里,罗南多果真受到了这里的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他甚至比英国公主更受欢迎。
那是难民营里的一所学校,有着几百名孩子,当他们听说罗南多是来自于英超的葡萄牙著名球员的时候,显然都很兴奋,围着他大声地叫好。
难民营里的这场“表演赛”吸引了数千人围观,学校的操场边站满了人,周围的建筑物的屋顶上也到处都是人,那情景让罗南多以为自己回到了国内,走进了一个集市,当他表演了一些拿手好戏,连过数人将球打入球网的时候,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实际上,那时候的罗南多并不怎么在意自己给难民孩子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他的脑子里一直转动着一些混乱的思维:
这里的孩子上学免费!虽然条件很一般但真的是免费啊,这里可是难民营……
※※※
来到安曼之后的第四天下午,访问团决定前往更南面一些的佩特拉难民营,因为,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那里的难民的生活条件要比南安曼更为艰苦一些,甚至有些家庭还居住在临时性帐篷中,是安曼地区数座难民营里环境最糟的地方,当然也是最需要援助的难民营。
佩特拉古城,是约旦首都安曼最著名的一处景点,那是一处雕刻在悬崖石壁上的建筑群,是世界上罕见的由巨大的玫瑰原石建成的古城,相传是公元前六世纪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在这里建立的国家的首都,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访问团要去的佩特拉难民营距离真正的佩特拉古城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但也要从安曼往南100余公里,那里是首都安曼的郊区。
当陪同访问团的阿齐兹部长和埃勒穆克市长得知比阿特丽斯要前往佩特拉难民营的时候,他们有一丝犹豫,但是在一通电话请示和紧急联系之后,访问团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可以前往佩特拉难民营,侯赛因国王已经下达命令,让驻扎在佩特拉古城附近的一支军队派人前来保护比阿特丽斯公主,当天结束了难民营的访问之后,侯赛因国王将在古城设宴招待公主。
这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访问团在约旦的行程将要结束,一切都非常顺利,英国公主来一趟不容易,如果最后能观赏一番著名的石头古城,那再好不过。
于是,访问团在警察部队的护送下,兴冲冲上路了。
安曼市长埃勒穆克因为有公务在身,他先回了安曼,等到傍晚的时候直接去佩特拉古城,陪同访问团的只有巴勒斯塔部部长阿齐兹。
从安曼往南100余公里?实际上距离访问团出发的地点也仅有70公里罢了,充其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估计等访问团结束那里的行程,到达佩特拉古城的时候,天色还是大亮的,恰好方便大家好好地观赏那座人类文明的奇迹之地,那座古城可是中东地区最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
车队浩浩荡荡一路往南,两辆警车和装甲运兵车在前面开路,两辆军用吉普车殿后,将访问团的一辆商务车和一辆大巴车护在中间。
渐渐地,罗南多有些不安起来,这段行程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
崎岖的山路!车行缓慢!
话说,约旦首都安曼本就位于临近山脉的丘林地带,地势不平坦,哪怕就是城市中,也有很多地方的道路很陡峭,那是因为安曼可以说是建在几座山丘的城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安曼市往西就是真正的山区,往东是沙漠,就这样的地形条件。
随着车队往南走,周围迅速变得荒凉起来,公路两侧人烟稀少,道路也越来越难行,临近山区,很多地方周围就是荒山野岭!
约旦与中国不同,中国的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凡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都住着大量的人口,更不要说首都的郊区,只要是稍大一点的城市,周边都是密集的居民区,基本上不会存在连成片的荒芜之地,约旦也与英国不同,那是高度发达的国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