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笑傲左冷禅-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大同得意的看了一眼四周越来越多的人,不屑的哼了一声“穷鬼”,转头向着伙计大声地喊道:“快点,所有人手脚都麻利点,把米下了,然后将这十斤瘦肉推下去,老爷我要在这里吃一顿瘦肉粥。”
“好嘞!”伙计们大声应是,烧火的烧火,添柴的添柴,很快浓郁的香味四处飘荡。范大同得意的接过一碗瘦肉粥,半蹲下身子,自然有眼色好的跟屁虫及时递上小马扎。范大掌柜美滋滋的吸溜了一口,只觉得在几千个饥肠辘辘的人面前喝粥这味道爽爆了。
“嘿嘿,范掌柜的,您老一次下这么多米,要招待谁呢?”一个憨憨的面容,眼睛却滴溜溜的转,一看就是颇为精明的壮汉凑了前去,点头哈腰。
“今儿个,就老夫我一个人用餐。”范大同斜瞥了他一眼,心中不屑,一个杀猪的。
“你一人用餐,您吃得了这么多嘛?”那人闻言吓了一跳,惊叫出声。周围的人听了也瞪大了双目,又看向范掌柜的干瘦的身材,实在想不通对方怎么吃得下十几口大锅的米粥,难道他是猪八戒,能变成猪?
“嘿嘿,吃不了就倒了!”范大同奸笑一声,噗通将手里的碗扔到了铁锅上,然后抬脚一踹,顿时硕大的铁锅掉进了城墙之下的护城河里,漂的到处都是。这一脚出去,范大掌柜的顿时觉得自己神清气爽,充满了力量,于是红光满面的连续十几下,将十几口大锅里面的瘦肉粥全部都踢下了护城河。
“这,这是为何?”在场的人心痛的看着十几锅米全部被倒进了河里,心痛的流血,对方这一下子可就浪费了百来斤米啊,足够一家人吃两三个月了。败家,实在太败家了。
更何况,现在的辽东,粮食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生存的问题,在人人缺粮挨饿的时候,对方却能拿出这么多粮食败家,让众人恨不得杀了他。
范大同很满意众人的表情,嘿嘿笑道:“忘了告诉各位,我们老爷说了,什么时候监军大人将他放出来,我们就停止做这事,当然他们还没出来前,我会一直这么做,一天一次,哈哈。对了,还有一件事,其他的三个城门和各处要道上,晋商的其他几家也在做范某同样的事,说实话,这样做下来我们的米也只够使用两个月的。”
范大同说完,潇洒的走了。他发现自己突然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恨不得老爷范溪水慢点出来。当然,这样的话就要左冷禅慢点屈服。
“监军大人,你老的腰杆子可要硬一点,千万别那么快投降啊。”范大同幽幽的祈祷。
191章 左冷禅回归
“砰!”
总督府里,孙承宗愤怒的一下将书桌上的砚台砸在地上,碎成几块。
“他们想干什么,啊,想干什么,是想给老夫和监军施加压力,要我们投降?岂有此理!不说监军杀的那些人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就算是没有,老夫也决不妥协。”孙承宗破口大骂,底下的文人却神色闪动。
特别是其中一个穿着巡抚官袍的儒雅男子,更是眼中掠过一丝喜色。
“大人,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这人等孙承宗的语气落下去的时候,才故意犹疑着说道。
“袁大人有话请说。”孙承宗长吐一口气看了他一眼,神色复杂。眼前这人就是总督蓟辽前线所有军粮物资的后勤部长,登莱巡抚袁可立。光看样子的话,这人文质彬彬,书卷气很足,不像是酒精考验的官场斗士,反而是一个翰林学士。
也正是这一副样貌,很容易让人对他产生好感,就是朝廷诸公都很看好他。
“卑职认为,大凌河之战在即,一切应以此战为重,开战之前最重团结,更何况这样相持下去,不仅平民百姓衣食无着,就是军队的粮食供应也很紧张,军心浮动,这对我们的士气大为不利。”
“末将赞成袁大人的意见,大战在前稳妥为上,不如释放七大家之人,让他们将功赎罪,尽早将粮食运来。”一个粗蛮的声音传来,赫然是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领参将衔。
其他之人也是纷纷点头,力劝孙承宗释放范溪水为首的七人。于他们而言,不说晋商和他们的关系千丝万缕,不妨送个顺水人情,就是没什么交情,也乐得将左冷禅的权威破掉。实在是自左冷禅监督军法以来,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拘束了不少。
如果能通过这件事让左冷禅下台,他们自然是乐观其成的。
微不可察的摇摇头,孙承宗发现眼前这些人突然陌生起来,不像是军人,反而是像个政客,没有军人的果敢和牺牲精神,偏偏充满了政客的狡诈和贪婪。想起左冷禅的对关宁军的评论,“大人认为您真的了解自己一手创立的关宁军吗?”,孙承宗就一阵苦涩。看来自己的确是没了解过他们。
“本官既然将军纪之事全权交给了监军,就不适合再去插手,此事等监军回来再说。”孙承宗敷衍道。
“可是大人,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如果再不放出他们,商铺还不关门,整个辽东就会彻底大乱。到时候不用鞑子打来,我们自己就已经崩溃了。”袁可立急急说道。
“那按你的意思是说,要老夫出面释放晋商?那怎么向百姓怎么向朝廷解释?难道说监军大人抓错了人。监军大人依法行事犯错了,还是干脆说朝廷畏惧晋商的威胁,所以不追究他们的过错,只要他们能息事宁人。一切好说?”孙承宗劈面问道,袁可立脸露尴尬之色,这样的话他实在难以回答。
怎么回答怎么错,他怎么可能落下把柄给人抓。于是沉默以对。
“监军大人毕竟是武林中人出身,不知礼法,不懂进退。错了也不足为奇……”这时毛文龙幽幽的声音传了出来。其他的武将文官有的默默的点头,有的则面无表情,神游天外。
“振南,放肆,监军大人也是你能议论的!”袁可立见到毛文龙将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眼中喜色一闪而逝,猛地转过身子对着毛文龙大声喝骂。
“袁大人此言谬矣,毛参将此言甚合我心。左某一介武夫,本应当逍遥山林,奈何陛下信任,将千钧之担压在身上,左某不得不出来为陛下分忧。左某并非大才,也非圣人,犯点错误也是正常的么。不过左某不是很懂自己犯了那些错误,违背了哪条律法,还请毛参将指证,如果有理,左某一定深刻检讨,认真悔改,如果没有么……呵呵!”
就在这时,一个淡淡的声音飘了过来,门吱呀一声推了开来,左冷禅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房间里。他一出现,房间里的武将顿时神情一敛,悄悄挪动身子,远远的离开毛文龙,刹那间就将他孤立起来。
就是他的老上司袁可立也是躲闪起来,毛文龙的一颗心顿时咯噔一声坠落,冷汗打湿衣衫。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刹那的功夫,自己就人倒众人推了。
“怎么不说了?我在门外可是听得很清楚,‘监军大人毕竟是武林中人出身,不知礼法,不懂进退,错了也不足为奇’,我想知道我究竟是哪里不懂律法,哪里不知进退了,麻烦你给我讲讲好么?”微笑的左冷禅优雅迷人,站到毛文龙面前,一点都不狰狞,没有半丝打击报复的动向。
“卑职认为,大战当前可以对一些小过忽略不计,暂时跟晋商妥协,待此战胜利之后再另行追究。”一颗冷汗低落,毛文龙不敢正视左冷禅的眼睛,对方虽然没有半丝杀气,但是久经沙场的自己心脏却砰砰砰的颤栗起来。
“为什么要跟他们妥协?”左冷禅觉得自己笑的很温和,毛文龙却结结巴巴的说道:“因为……因为他们手里有粮食。”
“对啊,因为晋商手里有粮食,朝廷里有人,所以他就敢骑在辽东百万人头上拉屎拉尿,就是犯了罪,通知马匪杀个千把人,害的万把人家破人亡,这样的小罪责也能一笔勾销了,你是不是这个意思?你们呢?”
左冷禅的眼睛扫过,所有的武将都低下头去,不敢回答。(。pnxs。 ;平南文学网)他们可不想引火烧身。
毛文龙支吾一声,不敢说话。
“他们有粮,我也有,还比他们多!”左冷禅蓦然爆出一个大新闻。
“真的?江南来的三十艘物资到了?”孙承宗惊喜的站了起来,其他人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作为辽东的地头蛇,他们也不是没想过走海路从江南运米,只是因为多次尝试都失败了,损失惨重这才死心。
正因为他们多次失败,这才对左冷禅居然能从江南运米到辽东感到不可思议。
“不仅这次,我敢向大人立下军令状,从此以后辽东再不需要仰仗晋商,从江南到辽东的海路将畅通无阻。辽东的人参、鹿茸、珍珠能够在江南换来大把银子,回来的时候能够带回满满一船的丝绸、棉衣、大米和瓷器。”左冷禅笑道。
“真的?”孙承宗大喜。
“口说无凭,还请大人到城门一观。”
“好,如果果真如大人所说,老夫就是赤足相迎十里也是分内之事。”孙承宗兴冲冲的带着府内众官员向南门口赶去。只是还没到南门口,就发现一路上蜂拥而去的人群,个个喜笑颜开,绽放笑容,说的最多的是“船”“放心了”。
这更坚定了孙承宗的猜想,速度更是加快了几分,催促轿夫快点前进。
等他们到了城门口的高台上时,望下去,顿时满满的惊讶。只见以护城河为起点,绵延一里多全都是各种船只,里面装满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物资,最多的是粮食,还有其他的则看不出来是什么,不过,应该都是物资无疑。
“好哇,有了这些粮食,老夫就不用担心将士们极寒少食,衣不蔽体了,大凌河之战的胜算增加了三分。”说着看向左冷禅,笑道:“单凭这份功劳,左大人就当居首功,到时老夫自会向陛下说明。”
左冷禅点点头,知道就是晋商不罢市,以陆路的运输能力也只是勉强保持辽东的基本温饱,但是海路的畅通,则基本上能保证辽东衣食无忧,对于民间的好处更大,意味着辽东的特产能运到江南出卖,不用受晋商等北方商人的重重盘剥,利润高了十几倍。
随着两地商路的畅通,辽东的定居人口也会变多,促进辽东的开发,这对于辽东来说是根本性的改善,很能鼓舞辽东人们的自信。
“其实卑职之所以能保证海路的畅通,是因为卑职越权答应了赤蛟岛人的条件,同意他们归附。还请大人恕卑职僭越之罪!”左冷禅诚挚的要跪下来道歉。
“哈哈,左大人何必如此,只要是对辽东有利的,老夫岂有不答应,再说了,时机稍纵即逝,左大人能及时抓住,就是稍稍越位,开明之人又岂会在意,老夫还没有糊涂到那个份上。”孙承宗连忙扶起左冷禅,心中开怀,对于左冷禅刚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却是首先请罪的行为极为欣赏。
“多谢大人体谅。赤蛟岛的使者也跟着船队来了,是不是请他们上来一见?”
“请,有请,哦,不,老夫亲自去迎!”孙承宗忽然醒悟过来,连忙下了城墙,向远处的船只赶去。左冷禅微微一笑,彻底放心了,起码从孙承宗的态度看起来,对于赤蛟岛的投诚他是极为欢迎的。
既然态度明确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细节,就不容易出问题了。不过对于谈判的细节,左冷禅决定自己还是不参与了,自己的功劳已经够大了,要是再去分润,恐怕就要引起所有人的不满了。
而且,自己现在统御辽东是用武的,刚不可久,是该找时机栽培自己的文官班底了,一个袁崇焕不够用啊。他的脑海中蓦然浮起杨青若娇美的容颜,她营救了那么多书生,应该有一两个能用的吧。
192章 辽东商业行会
白老头和孙老头两人是相见欢,左冷禅也并不关心两人具体谈论什么,没有去凑热闹。
不过,这并不影响全城的狂欢。
确切的说,整个宁远城的人都沸腾起来了,因为在孙承宗的大手一挥下,三千兵丁一个个排成队,从各个小船上搬下了一袋袋大米、布匹和棉衣,还有砖块一般的茶叶。稍后所有的商人都可以从总督府购买粮食物资,而且物价便宜了三成不止。
不仅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价格又便宜了三成,辽东民心大振,对于造成这一切的监军左冷禅更是感恩戴德,从心眼里敬佩。
看着全城人热烈的高呼,孙承宗笑着看向左冷禅,道:“左大人,看来你是对的,辽东不需要妥协,辽东需要的是进取,需要严整的军纪和衷心拥护的百姓,只有上下团结、百姓拥戴的辽东才能阻挡住鞑子的铁骑。”
“左某不敢居功,能有今日局面全赖老大人对左某的全力支持,没有老大人,左某早就被锦衣卫押解进京,丢官罢职了。”左冷禅诚恳的向孙承宗表示感谢。他很清楚,虽然看起来孙承宗什么都没做,好像没什么功劳,但是左冷禅却知道他什么都不做,却把能做的都做了。
没有他的支持,军队的人肯定会动乱,尤其是那些中高级将领肯定不会听从自己的指挥;没有他的支持,辽东的士大夫官员恐怕早就联名上奏朝廷将自己赶出辽东了。说到底,自己之所以能腾出手来做事,是因为孙承宗的遮风挡雨。
深深地看了左冷禅一眼,孙承宗想不到在这样功成名就的时刻,他居然能保持清醒,不被巨大的荣耀冲昏头脑,这种心性即使是他也佩服不已。有能力又不骄矜,这才是干大事的人啊。也许。自己走后辽东交给他也不错,自如还是嫩了点,孙承宗心中闪过这个想法。
接下来正是举城狂欢,已近年关,明年春天很可能就会爆发大凌河之战,孙承宗为了鼓舞士气,趁着这个机会下令举办赏功会,一是将所有士兵被拖欠的银两补足,并分批次的让士兵回家团圆;二是核查三年以来十五万关宁军的赏罚情况,奖励有功之人;三是拍卖剿匪所得战利品和从江南运来的货物。
之所以采取拍卖的形式。一是因为总督府不适合保存物资,孙承宗深知这些东西若是交给官员保存,层层盘剥之下落到实处的能有三成就不错了;二是因为这些物资大部分其实都是江南商人的所有,另外一些是五岳剑派的投资,他们的主要目标客户还是老百姓,而不是关宁军将士。
消息传出去,整个辽东俱都轰动,这其中的意义不可谓不大,这可以说是江南商人 第 193 章 恐怕就是这个辽东商会为主了。
能在其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就在所有人窃窃私语的时候,何可纲站了出来咳嗽一声,道:“肃静,监军大人到。”
众商人俱都屏气凝神的看向通道口,只见左冷禅拉着一个文人打扮的儒生走了进来,有消息灵通的人物自然知道那人就是辽东文人之首学正伏明奇大人。
只是文人清高,来我们这铜臭之所干什么?他们疑惑了。
“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来参加左某主持召开的会议,相信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