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尘修佛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是我闻,在不可说、不可想、不可思议的百千万亿无量劫以前,在无法知、无法猜、无法言说的某个世界里,横卧着一片广袤无边的雄伟山脉,此山名叫危山。
危山区域广阔无可限量,山势绵延至天边尽头,极目所见尽是莽莽林海,巨峰高耸入天,云雾缭绕,遥不可及,令人望而生畏。
山脉处处山势陡峭,鬼斧刀削,壁立万仞,期间瀑布如雷,振耳欲聋。树木青翠欲滴,林荫清幽,山禽走兽,游戏期间,真是一个仙境一般的所在!
危山的最高峰叫做青莲顶,其状如莲花怒放,一枝独秀于天地之间,顶上林木葱茏,芳草如油,百花夺艳,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有道是:“仙山多隐者,深水卧神龙。”危山如此神秀,必定为那些世外修行者所青睐。
如是如是,在这危山的青莲顶上,还真就隐居着一位修道者。
这位修道者在这青莲顶上具体修行有多长时间,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对于他来说,时光流逝,冬去春来都不过是一种妄觉而已,他也懒的去计算。《金刚经》云: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不可得。所以他自己活了多大岁数了,他也是不关心的。他只要知道自己法名叫启明,是个出家的僧人就够了。
启明和尚是个孤儿,连父母是何许人都不知道。幸亏有一个道行高深、慈悲和蔼的老云游和尚收养了他。从他懂事起就跟着老和尚云游四海,过着清苦而简单的修行生活。
云游老和尚佛法道行极其高深,身穿着破旧如烂草的百衲衣,少言寡语,每天就只吃一顿斋饭。老和尚平常除了行脚以外,就是随地一坐,然后闭目打坐,参修佛法。
虽然老和尚待启明非常慈悲,但是在世俗人的眼里,启明和尚就是个非常命苦可怜的人。他注定像一根漂泊的浮萍一样,没有家庭双亲的温暖,没有世俗小孩快乐的生活,还要跟着一个修苦行的老僧人,度过那颠沛流离,四处流浪的寂寞岁月。
从他懂事起老和尚就很严格地教他修学佛法。老和尚教给启明和尚的修行方法非常常见,无有丝毫奇特之处,也就是禅坐法门,老和尚要求启明万法皆空,万缘放下,心中不起妄念,念头一来,全部化空,专心入道,常坐不动。
老和尚教导启明和尚:“你虽然是个遗孤,但是苦难之人自有佛佑。你此生能入佛门那就是你莫大的福报,非是普通世俗间的荣华富贵所能比拟,你要做难能可遇之想,绝对不可以妄自菲薄。”启明对老和尚恭敬爱戴,自是一一记在心上。
老和尚停了一下,复道:“但是,你并非累世修行佛法的人,执着根深由来已久,须得慢慢接引方可,万万不可好高骛远。因此你应该按照次第来修,先修空观,把妄想先化空,修得四禅八定,这期间不可做其他想,在这里需要你坚韧的毅力,非沉静人是行不得的。”启明和尚似懂非懂,只是牢牢记住师训,依法禅坐,勤修不辍。
但是孩提时候的启明和尚究竟是小孩子的心性,有时候实在坐不下去了,而且也确实领会不到这打坐的更深意图,不免起了怀疑,他曾经大着胆子稚气地问过老和尚:“师父,为什么其他的小孩子每天到处玩耍,我们学佛的人却要整天啥都不想的做在这里呢?”
老和尚闭着眼睛,不得已缓缓回答道:“这就是初步修行佛法的方便法门啊,久坐就可以令心清净,消除心中的欲念,最后究竟成佛。”
小启明和尚又问道:“那佛到底是什么呢?成佛有什么好处呢?”
老和尚道:“佛就是觉悟了的众生,成佛了就没有烦恼,只有真正的快乐。”
小启明道:“这样枯燥的坐着就可以成佛吗?怎么我发现别的小孩子都比我快乐呢?”
老和尚闻言,猛的睁开眼睛,怒斥道:“你小孩子懂什么!佛法的精深玄妙岂是你所能够了解的。你只管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去修就可以了,不可多语!”
小启明被师父一顿斥责,吓得脖子一缩。再不敢言语了。
老和尚叹了一口气,柔声道:“孩子,你所看到的红尘中他人的快乐都是无常的,其实没有任何快乐可以留的住,在快乐的背后必定有深深的寂寞和失落,这种无常的快乐不是生命的真相,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佛法里面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小启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道:“师父,我知道了,我一定听你的话,一心一意好好修行!”
从那以后,小启明跟随师父到处云游参学,修行更加刻苦,道行日渐精进,信心慢慢坚固,渐渐进入清净之门,常常无欲无求,无思无想,禅坐能坐数日不动。老和尚见此情景,却只含笑不语,不加褒贬。
转眼数十年过去了。有一天,师徒云游到一条长河边,老和尚停下脚步,在河边的一棵大树下盘腿而坐,吩咐道:“徒儿,去打点水来,为师要洗下脸。”
启明和尚顿觉有异:师父是典型的苦行僧,几乎从不洗脸啊。心中虽然诧异,手上却不敢怠慢,恭恭敬敬打来清水。
老和尚慢慢地净面后,招呼启明和尚对面坐下,慈祥的看着徒弟,缓缓说道:“徒儿,师父大限将到,要走了!”
走,就是圆寂的意思。启明和尚一听,顿时如同晴天霹雳,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泪如泉涌道:“师父,你走了,徒儿怎么办啊?”
老和尚一见启明和尚此等模样,不禁嗔道:“起来,修道之人怎么能做如此世俗之态。修道者来而无来,去本无去,一尘不留,原自清净,哭什么哭,起来!”
启明和尚忙止住眼泪,哽咽起立,垂立一边,伤心难语。
老和尚微笑问道:“徒儿,你随我修行这么多年,应该多有所悟吧,师父就要走了,你且把你这些年所悟的佛法指心而言,道上几句来给我听听!”
启明和尚思考良久,道:“佛法修行以四大皆空为本,一切都是虚妄,不可执着外物。心中要不起妄念,常坐不动,直到心真空寂,万法无我。”
老和尚“哦”了一声,笑问道:“倘若我现在断你手脚,你还感觉到疼不?”
启明和尚沉默良久,道:“疼。”
老和尚道:“既然还感觉到疼,怎么能说是一切皆空,万法无我呢?”
启明和尚张张嘴巴,欲言又止,茫然答不上来。
老和尚道:“佛法所说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而是妙有真空,能起大机大用,并非一片死水。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遁世,而是积极入世,出家只是表法而已。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佛都来自红尘,离开红尘就没有佛法。修行之妙,就是不离红尘,修行之难,就是不被红尘所迷。”
启明和尚迷惑不解的问道:“师父,你以前教导我说要死心静坐,不可贪着世间快乐,现在又说红尘有佛,要入红尘修佛,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老和尚闻言叹道:“哎,这个问题就留给你自己参吧。你我师徒一场,也是缘分。你这些年来虽然道行大进,但佛道漫长,不是一生一世就能够成就的,你虽然入了佛门,但说到真正的正法来,你还只在门外而已,我去后,只能靠你自己了,你一定要不断精进,万万不可忘失本性而入魔道,更不可畏惧佛道艰难,丧失道心半途而废。要敢入红尘,而能不被红尘所转。切记切记!”
启明连连点头,老和尚又伸手入怀,取出一个四四方方书本大小的包裹,向启明和尚道:“佛道多歧路,稍有不慎,即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师父除了教你禅坐法门外,别无多法,亦是不得已。只因佛法本在自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贵在自醒自悟,他人只在得力处点你一下而已。以你现在的境界,说也无益。只能靠你自己以后用功了啊!”
启明一听,不禁复又跪倒,泣不成声。
老和尚将包裹递向启明,复道:“你若此生能修成正果,功德圆满,那是最好。万一此生不能成就,师父这里有一法宝,可以做你修行最后的保障,你在适当的时候才可以打开他,要记住,此法宝要逢缘而开,见侯而用。记住了吗?”
启明向老和尚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接过包裹,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
老和尚再叮嘱道:“我去后,切记不可对此法宝产生依赖心,自己一定不可以懈怠。此法宝虽然威力巨大,世所罕见,但终究是亡羊补牢之举,而且使用后倘若自心不够坚固,也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变故,因此才作为佛道修行失败后最后的救度,万不得已才为之。孩子,我虽然走了,但我会时时加持你的,我肉身火花后,会凝结两颗佛门至宝舍利子留给你,你要好好保留着!它们在你以后的修行路上会时时加持你的!”
启明一一铭记于心。而后老和尚端坐树下,心住于本性之上,不久便面含微笑,潇洒而去。启明和尚眼含泪水,跪倒一旁,隐隐闻得香露阵阵。七天七夜后老和尚肉身自行生发三昧真火,顷刻之间化为灰烬。
启明在收集老和尚骨灰时,果然发现两颗龙眼大的舍利子,一颗是红色的血舍利,一颗是白色的骨舍利,舍利子晶莹剔透,入手清凉,启明慎重的把它放在胸前贴肉的衣兜里。
老和尚圆寂后,启明和尚为老和尚尽孝守灵三年,而后又随缘云游了几十年。只可惜虽然多方参学,刻苦打坐,但于佛法却无多大实质性的领悟和突破。只因为天下禅林都是一样,没有高僧名师,毫无奇特,启明和尚慢慢地心灰意冷,意欲寻一好山归隐清修。
一日云游,无意中来到了危山,即被危山所迷,不欲再去,于是在青莲顶寻得一山洞,日日闭息万缘,端坐不动。这一隐居,又是几十年光阴。
几十年来,山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坐在山洞前日日苦参的启明和尚,已是须发如霜,白发拖到腰间,满脸的皱纹堆积如沟,袈裟千疮百孔,身体骨瘦如柴。
这几十年,启明和尚渴了就采集露水来喝,渴了就吃点野果、树叶、野菜,每天就端坐在洞前的青石上坐禅悟道,心中常常无有丝毫妄念,一片空寂,无知无欲。甚至冬天不知寒冷,夏天不知凉爽,见花不知花之娇艳,见云不知云之轻淡,无有丝毫波动。
忽一日,老启明和尚忽生一念:“我这样到底是不是悟道了呢?”扪心自问时,没有底气,不敢自我肯定。心里隐隐知道不对,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莽莽大山,空寂无人,自然更没有大悟的高僧来给他印证了。
正在彷徨无助时,师父当年的开示突然在耳边回响:“修行之妙,就是不离红尘,修行之难,就是不被红尘所迷。一团死水,绝非正道。”
一念至此,启明和尚猛然惊醒,真是懊悔的苦不堪言,欲哭无泪。
………【第二章 有缘的猴子】………
启明和尚穷其一生百年的岁月修行佛道,而今到了古稀之年,却走入死角瓶颈,真是寸步难行,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忽然想起师父的法语,方知原来佛法不离红尘,顽空并非大道矣。
启明和尚一念醒悟,颓然失色,不禁昂天长叹:“哎,此生一世苦修,看来是要付诸东流,难成正果了!”
启明和尚省悟到:自己此生虽然蒙老和尚接引入了佛门,但是业障深重,不明正法,终究只能是接个佛缘而已。自己修法一味的远离红尘,陷入黑山后面,落于死空之中,不得活用,终非正道啊。
启明和尚想起师父圆寂前反复的叮咛,几乎羞愧的要落下泪来,心想:果然是佛道多歧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想罢低头叹息不已。
再看看自己已经是古稀之年,在世间的时日已经不多,再入红尘历练的话,绝对是大道未成,老命先去。故入红尘历练已经是不太可能了。
想到这里,启明和尚不禁向怀里的的包裹摸去,老和尚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你若万一此生不能成就,师父这里有一法宝,可以做你修行最后的保障,在适当的时候打开他。”
启明和尚心里一动,取出包裹,就要打开,老和尚的叮咛又掠过心头:“要记住,此法宝要逢缘而开,见侯而用。”心里一惊,又慢慢将包裹放回怀里,缓缓闭上眼睛,再度陷入那空空的禅坐之中。
转眼间,又好几个年头过去了,老迈的启明和尚在佛法修行上依然毫无进展,面对自己日益衰老的臭皮囊,启明和尚真是心急如焚。而心慌意乱的念头一生,则离道之本意更是远了。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启明和尚几乎是要崩溃了。
这一日中午,启明和尚依然在洞前的青石上打坐修行,渐渐进入空空之境,正人我两忘之时,忽然听得前方山崖下几百米外的密林深处,爆出一声惊天动地的虎啸,而后传来了猿猴凄惨的尖叫声和动物扑腾奔跑的声音,那虎啸之处树尖乱舞,树枝断裂的声音不绝于耳。启明和尚一惊之下,睁开双眼立起身来,向山崖下看去。
启明和尚可谓站的高望的远,只见到下方几百米外,一只满身金黄色皮毛的高大猿猴抱着一只全身鲜血淋漓的老母猴在树林间仓惶逃窜,看样子是母子关系,金猴嘴里不断发出惊恐不已的嚎叫,没命的逃窜,在它们后面,一只凶恶的斑纹大老虎张着血盆大嘴,獠牙森然,咆哮着紧追而来。
猿猴本来是攀援高手,只要上了高树,根本不用惧怕老虎,弄不好,虎落平阳的话,猴子还能称霸王呢!可是这两只猴子比较倒霉,被老虎冷不丁的暗中偷袭,老母猴被咬成了重伤后一动也不动了,看样子是不行了,慌不择路的金猴却怎么也不愿意丢下老母猴,抱着它一路流泪一路狂奔。金猴也是满身伤痕累累,加上本来就又惊又怕,还要抱着老母亲,可怜这善于上树的猿猴竟然被老虎追的屁滚尿流。眼看这样下去,这两只猴子就得命丧山中了!
启明和尚见此,慈悲之心油然而起,想不到这山中野生的猿猴,竟然也如此至情至性,相比之下,我们人类应该多么的惭愧啊。启明和尚想起自己一生远离尘世烦恼,心如止水修行,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岂不是有独善其身之嫌?而且于佛法一途,亦没有大悟大彻,对众生又有何用处呢?实在还不如这山中猴子。想到这里,不禁老脸绯红,纵声向那猴子喊道:“往这边跑,往这边跑。”
启明老和尚敢如此做,不畏恶虎逞凶,一则确实生起了大慈悲心,二则他是占了得天独厚的地形,有恃无恐。那青莲顶比下面的山顶都高出几十米开外,四周陡峭如同斧削,再凶猛的走兽也上不来。昔日启明老和尚为了上下青莲顶方便,搓了一根几十米长的绳子,一头系在青莲顶上的一棵树上,一头丢在青莲顶下,又用竹片编了一个大篮子挂在绳子上,这样吊东西上青莲顶就方便多了。万万想不到今天这长绳吊篮为搭救这金猴派了大用场。
那金猴正如丧家之犬,魂飞魄散之际,忽然听到启明和尚大喊,一时也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启明和尚急忙用左手抓住长绳的上头,拉给金猴看,右手向下指着那竹篮对金猴遥喊道:“上这里来,上这里来。”那金猴一见之下,眼睛中产生了一瞬间的犹豫动摇,但很快就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就下了决心,没命的往启明和尚这边奔来。
启明和尚的出现倒让那猛虎不由得一愣,万万没想到这里竟然杀出个程咬金来,而且这“程咬金”很明显在帮那金猴。这老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