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在自己的驮轿(两匹马抬的轿子)里面,祁寯藻撩起窗帘,静静地看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这里和他印象中的大清城市一样,又脏又乱,十分的喧嚣嘈杂。但是却看不到一个乞丐!这还是祁寯藻这辈子第一次瞧见没有乞丐的城市呢!
“难道逆明已经能让普天下的乞儿都安居乐业了?!这朱济世竟然能解决天下穷苦人的吃饭问题!”祁寯藻摇了摇头,赶紧把这个极端荒唐的念头从自己脑海中逐走。
事实上,朱皇帝哪儿有这种本事?只是现在大明朝的乞丐值了钱。只要年纪轻一点。能干活的。都被地方官当成“灾民”捉去三钱不值俩钱的“卖”给东北开发公司,然后被运到东北参加集体农庄了。苗沛霖当然也不闲银子咬人,这等小钱他也是要赚的。
另外一个让祁寯藻感到陌生的,则是穿着黑面子的羔皮袍子,戴着毛毡帽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的老百姓脑袋后面,都没有了那跟又黑又亮的大辫子!还有就是穿着灰色西式军装,扛着洋枪巡逻的苗军士兵。
这一切都告诉祁寯藻,大清朝真的回不来了!
驮轿在城内鼓楼附近的原将军衙署前停了下来。一路护送祁寯藻一行人到达绥远的一个苗军军官凑到了祁寯藻的驮轿前面“祁大人,河套总督苗公爷的总督衙门已经到了,请您下轿进去参见吧。”
“大胆,他姓苗的自以为是什么人啊,竟敢让我家中堂去参见!”祁寯藻的一个戈什哈听了这话立马就跳了起来。
祁寯藻却笑着一摆手“罢了,罢了,老夫来绥远就是要见苗雨三的,参见也是见嘛!”
下了驮轿,祁寯藻四下张望了一番,隐隐瞧见在总督衙门旁边的小校场上满满当当扎了几十顶蒙古包。也不知道是谁住在里面。
“祁大人,里边请。”那名陪同祁寯藻进城的军官做了个肃客的手势。就往总督衙门紧闭的大门边上一扇敞开的小门走去。
祁寯藻苦笑着摇摇头,这苗沛霖还真是小人得志便猖狂,居然连中门都不开。哪怕自己是个番邦使臣,他如此待客也是够失礼的。
轻轻叹口气,祁寯藻还是跟着那军官从小门进了总督衙门,才走到衙署正堂外,忽然就听见有人惊呼起来。
“是祁师傅啊!”
“真的是祁中堂”
“祁中堂,您怎么来绥远啦?”
祁寯藻顺着声音望去,就看见十几个穿着蒙装的汉子正从大堂内向他这里张望。其中几人他还是认识的,都是鄂尔多斯蒙古几个旗的扎萨克。不久之前奕裕谖髂频鄣氖焙蛩嵌记袄闯荩顚斣寤垢涸鸾哟悄兀�
再往大堂正中的公案后面望去,就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留着花白的络腮胡子的大明官员正端坐着在捋着胡子。祁寯藻心道“他大概就是苗沛霖吧?可那些蒙古人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全都背主求荣投降逆明了?”
洪亮的淮音忽然响了起来。
“既然大家伙都认得祁大人,那老夫就不介绍,来人呐,给祁大人看座。”
祁寯藻已经知道事情要坏,可到了这里也没别的法子,只好硬着头皮坐在了大堂中间一把太师椅上,静静地等着苗沛霖这个小人发难。
“祁大人前来绥远所谓何事?”
“为明清两家议和而来,还请苗大人代为通传应天。”
“什么条件?”
“苗大人,老夫是大清天子之使,你是大明天子之使吗?够资格和老夫来谈?”
“祁大人,本官已经请了圣上电谕,是够资格问这个问题的。”
“电谕!?”祁寯藻一愣,好像没听明白。
“就是用电报机和电报线传递消息,是英吉利人惠斯通和美利坚人莫尔斯在十几年前发明的纵有千万里,也是随时可以用电报联系的。所以本官得知大人到来,就立即请了电谕。”
“岂不是法术乎?”祁寯藻难以置信地摇摇头。
苗沛霖笑道“是不是法术本官也不知道,但是大明天子的谕旨的确是到了,还请大人说明来意。”
祁寯藻脸色铁青地扫了大堂上面的蒙古人一眼,苗沛霖的话已经到这份上,自己再不肯说,搞不好就让人家撵回去了。可是当着这些蒙古人的面,能说大清咸丰皇上准备向大明天子称臣吗?
“说不得?那就请祁大人回去吧!”苗沛霖冷冷地道。
祁寯藻冷哼一声“大清皇帝不忍生灵涂炭,刀兵再起,愿意同大明化干戈为玉帛。”
“就这些?”苗沛霖笑了笑,“那我可就让人给皇上发电报了。”
“还有”祁寯藻深吸口气,“大清皇帝可以向大明皇帝行臣礼。”
“什么?大清皇帝要向大明皇帝称臣!”
“这咸丰帝怎么和天德帝一个德行啊?”
“嗨!大清皇上都降了,咱们还有什么理由硬挺着”
苗沛霖还没有说话,大堂上的蒙古人都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了,听他们话里面的意思,似乎都准备要弃清投明了。
苗沛霖捋着胡须,满意地笑了起来,这个祁寯藻来的可真是时候啊!他要是不来,鄂尔多斯蒙古可没那么容易投到大明的怀抱中来,至少不会痛痛快快尊奉朱皇帝当蒙古大汗,更不会向朱皇帝献上贡品和美人。
想到这里,苗沛霖仰天大笑起来“诸位扎萨克,你们都听见了吗?满清又向咱们大明称了回臣连奕裕挤砹耍忝腔贡磷鸥墒裁矗扛辖艋厝プ急敢幌拢屠戏蛞豢槎ツ纠嘉С〖莅伞5绞焙蚰泵晒拧⒛厦晒诺暮雇醵蓟岬匠。黄鸶噬仙厦晒糯蠛沟淖鸷牛绱耸⑹隆�
“苗沛霖,你说什么!朱天子要当蒙古大汗!?”祁寯藻一下就跳起来了。在木兰围场大会蒙古诸部,接受大汗尊号这不是满清羁绊蒙古统治蒙古诸部的办法,朱济世这个明朝皇帝怎么也学会了呢?
这也太荒唐了!他们明朝可是蒙古人的死对头,蒙古大汗不就是被朱元璋从中原撵走的嘛!现在朱元璋的子孙朱济世居然要去当给蒙古人当大汗这样的事情,朱元璋能同意吗?大明朝的那些言官怎么不上谏言阻止呢?(未完待续。。)
726 1057418420624
第658章 在木兰围场 狂求月票
话说大明朝的一代英主、当今圣上朱济世的尊号大概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老子当中最长的。呃,是尊号,不是架出去崩了以后的谥号。朱皇帝的尊号是大明帝国皇帝,兰芳大公,朝鲜国王,琉球国王,东南新几内亚岛的保护者,鸭脷洲子爵。
这一长串头衔当然不是随便加上去的。大明皇帝自然不用说,那是朱济世的本职工作,兰芳大公、朝鲜国王则是兼职,琉球国王和鸭脷洲子爵则更像是个名誉性的头衔。
而东南新几内亚的保护者则有点厚脸皮——那里的绝大部分巴布亚人连大明帝国都没有听说过,而且大明也没有能控制新几内亚岛东南部,只是在后世的莫尔兹比港和莱城附近还有新不列颠岛上,修建了三个为南下澳大利亚的大明商船提供补给和淡水的小港口,还在港口附近构筑了城堡,驻扎了少量的海军陆战队而已。因为害怕大英帝国的反对,所以也不敢声称拥有新几内亚岛东南部,只加上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保护者”头衔,想想也是够憋屈的。
不过拥有了超长尊号和一大堆兼职的朱济世还不大满足,最近又看上了蒙古大汗这份很有前途的兼职。为此,还模仿满清伪帝在木兰围场大会蒙古王公,还要捏着鼻子纳他们的女儿为妃,还自掏腰包赞助黄教僧侣,真是动足了脑筋,下足了功夫。
眼见到了近十一月底,近卫骑兵在科尔沁、察哈尔蒙古诸部驻地附近武装游行了一圈之后,终于有不少蒙古王公知道厉害,陆陆续续汇集到了木兰围场。另外,还有不少被奕欣赶出来的漠北蒙古部落王公也带着少量部民到了木兰围场附近安营扎寨,最后连世世代代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室的鄂尔多斯部的王公也抵达了木兰围场。
这下朱皇帝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是时候大会蒙古王公,给自己加上大汗尊号了,具体的名号则是“腾格里汗”。也就是天可汗的意思。这个名号曾经在唐初的时候被唐太宗、唐高宗、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和唐代宗所用。现在朱济世又把它捡起来冠在自己的一长串尊号后面了。
至于大明言官的反对,朱皇帝根本没觉察出来,眼下到底不是前明,而是反清复明而来的“新明”。大明监察院的御史的风骨和清朝言官差不多。清朝的时候没听说过有言官反对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汗的。而且朱济世在复明之前就有兰芳大公和鸭脷洲子爵两个头衔,在复明成功后又多了朝鲜国王,琉球国王,东南新几内亚岛的保护者的头衔,现在再加一个腾格里汗也没啥大不了的。再说了,朱济世刚刚颁布了科举分科的谕旨,这才是一帮儒生官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谁还有功夫关心蒙古?
“至高无上的陛下,外藩小臣万般无奈地向您报告,我们的国王因为国内事务繁重。实在抽不出时间前来大明,只能有小臣代劳。对于陛下所提出的大明、日本、暹罗三国同盟,四世国王陛下表示完全赞成,而且授予我在同盟条约上签字的全权”
朱济世在木兰围场的第一个收获居然不是“腾格里汗”的尊号,而是一份《大明、日本、暹罗三国盟约》。在皇帝的金顶大帐之内。暹罗首相帕康公爵给朱济世带来了拉玛四世国王关于结盟的正式答复。拉玛四世当然知道自己和暹罗的处境很不妙。英国已经控制了大半个马来半岛,又在1852年4月发动了对缅甸的战争,现在已经占领了仰光和大半个下缅甸,同暹罗成了陆上相邻的“邻国”了。而法国在占领了越南南部之后,又乘机向真腊渗透,两面受敌的暹罗除了和大明结盟,依靠三国盟约来维持自己的独立。实在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权中纳言,幕府也授予你签署条约的全权了吧?”
德川明子的老爹德川齐昭也在朱济世的金顶大帐之中,他是刚刚从日本赶来,带回了德川幕府关于三国同盟和扩招淑宫家臣的答复。幕府对这两个要求均表示同意,但是需要朱济世签署一份誓书,保证战胜俄国后将日本谋取阿留申群岛和千岛群岛。而朱济世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可以签约是的,公方大人已经给予我全权。”
“条约规定,针对暹罗、大明、日本三国中任何一国的战争行为就是同时针对三国的战争!其余两国有义务提供包括加入战争、军事援助、经济援助在内的所有可能的援助方法。二位没有异议吧?”
《三国盟约》是早就讨论好的,现在朱济世不过再确定一下。
“没有异议。”
“日本也没有异议。”
“条约还规定,大明、日本、暹罗三国将各自对另外两国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允许另外两国的人员、资本自由出入。三国将使用统一规格的金币、银币、铜币以方便贸易往来。二位没有异议吧?”
“条约还规定,大明将帮助暹罗、日本训练新式陆军海军,教育军官。三国将会合办兵工厂,采用相同型号的步枪火炮。大明将为暹罗、日本建造军舰二位没有异议吧?”
异议当然是没有的,暹罗是急于找粗腿抱。日本还在自我封闭当中,由于联姻关系的存在,朱济世和大明大概是日本唯一信任的外力,不和大明联合又能同谁联合?
在《大明、日本、暹罗三国盟约》正式签字画押之后,接着朱济世又召见了汇集到木兰围场的蒙古王公,很郑重地道“朕将会在木兰围场举行一次大阅兵”
朱济世当然不会天真到以为依靠联姻修庙就能将蒙古人牢牢控制住了。对于这些草药牧民,最有效的语言还是拳头。只有拳头够大,压得住场面,才能谈及其他。否则纳再多的蒙古妃子,修再多的黄庙还是白搭。
对于这次大阅兵,明军方面已经准备了很久。参加的都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包括锦衣近卫军主力,近卫骑兵,陆军第三军一部,总兵力将近6万人。已经提前汇集到了木兰围场。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大家一下,朕已经同意了西清的臣服,只要奕裕∠酆牛某乒酰⑶腋墓盼髑逋豕蘧驮罗仍}的过错。不过朕不会原谅奕欣,征讨奕欣之战,将在明春开始!”
现在已经将近12月,木兰围场这里早就是一片深秋的肃杀,这两天更是气温骤降,都快降到冰点了。北方的蒙古高原更是冷得不象话,朱济世可不打算让自己的军队在这种冰天雪地的气候当中北上。
“腾格里汗为我喀尔喀蒙古讨还公道,驱除强敌,我土谢图部感激涕零,恨不能以死相报!大汗放心,微臣已经安排好了细作,奕欣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微臣的眼线!”
车林格尔济虽然失去了大部分部属,但是库伦毕竟曾是他的地盘,还是有不少人在为他通风报信,特别是土谢图汗领地上的黄庙,都是土谢图汗部养了多年的,现在正是派他们用场的时候。
“西藏还有消息,僧格林沁已经接受了藏王封号,d赖喇嘛已经跟着章嘉大师一起离开拉萨,将会借道印度乘船北来,明年春天应该可以抵达北京,两位大呼图克图将会和朕和大明站在一起!”
726 1452018421516
第659章 观察者,涅维尔斯科伊 狂求月票
涅维尔斯科伊懒洋洋地盘腿坐在松软的毛毯上面,仔细地打量着自己待的这个地方。这是一座位于木兰围场上的蒙古包,内部空间非常宽敞,地上铺满的毛毯,还摆放了几张草原风格的小矮桌,有两面满是彩绘的屏风将蒙古包内的空间一分为二,屏风那头估计是英国驻华大使罗伯特。丘吉尔的“卧室”。
他之所以能顺利抵达木兰围场,就是因为罗伯特。丘吉尔的“帮助”。和他之前的分析一样,英国人是非常乐意让俄罗斯了解大明帝国的军事威胁的。很明显,英国人不希望和俄罗斯打仗,而且也打不过!沙皇有140万陆军,英国只有6万!如果在海上,俄国海军当然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但是在巴尔干,在小亚细亚,英国人和土耳其人的武力根本不够瞧的,所以他们现在才会一个劲儿拉拢中国和法国,也只有这两个陆军大国才能遏制住俄国的扩张。
涅维尔斯科伊虽然是海军军官,但是对欧洲各国的陆军实力强弱还是非常了解的。英国陆军人太少,根本打不了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大阵仗。法国人在拿破仑家族重新上台之后就大大扩充了陆军,现在已经有三四十万人之多,倒是可以和俄国一战。不过路易。拿破仑正在谋求复辟波拿巴王朝,估计没有太多的精力和俄国打仗这法国人的革命劲头可是很足的,万一和俄国打成胶着,十有七八又要闹革命了!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陆军力量也不弱。可是这两国还不至于同俄国作战。因为他们两国之间还在为谁来领导德意志而斗争呢!而且奥地利是俄罗斯的坚定盟友。没有俄罗斯的支持,奥地利根本不可能维持其在德意志邦联中的领袖地位。
至于土耳其根本就不堪一击!
不过大明帝国的确是个不小的变数,从天津到北京的途中,涅维尔斯科伊惊奇的发现,中国人居然在修一条铺设钢轨的铁路!真的是钢轨!罗伯特。丘吉尔找到了为中国人修铁路的英国工程师,对方带着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