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肿磐娴摹K淙煌凡灰欢ㄕ嫔保歉镏傲鞣攀翘硬坏舻摹6掖竺鞒饫锏墓婢厣希镏傲鞣啪腿炅耍∶挥刑涤小熬靶焙汀按髯锪⒐Α钡幕幔∪绻皇窃莸杏忠砻挥辛撕筇ǎ膊换峤诱飧龈悴缓靡倭鞣诺牟钍隆�

    不过朱皇帝也不是不通情理,他不像朱元璋那样又小气又严酷。这次的差事,做好了是可以捞很多钱的。这位皇帝陛下对贪官并不是“零容忍”,更多是靠制度和舆论来约束。比如这次修建蒙古铁路就是这样,采取了商业化的管理,如果不是在战区施工,朱皇帝一定会把工程发包给营建商的。

    就在胡林翼和乔致庸往营地中央的大帐篷走去的时候,一阵阵劳动号子的声音响了起来。

    “么哦么哦么。。。。。。大家都使劲啊,嗨嗨嗨!用力拉哦,拼命推呐,咱们浑身都劲儿呀!齐心协力把车推呀!么哦咳咳!咳!咳!”

    这是到附近山里面拉套子的队伍回来了,吆喝着马匹连推带拽的,将一车车的木料拖到了营地当中。这些木料都是用来做铁轨枕木的,就在张家口外的山林里面就近砍伐。而伐木和搬运木料的工人,大都是东北集体农庄的壮丁。黑吉辽三省的巡抚衙门和总兵衙门联合发了公文,一共征募了三万壮丁,还人人携带洋枪,一并发给了铁路督办衙门。另外,还有超过五万集体农庄和军户壮丁则被东北开发公司雇用,劳作在东北铁路的修建工地上面。

    这些壮丁并不都是自愿离开自己的庄子的,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宁愿呆在土地上好好过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再加上几十亩田土是农民的梦想。现在这样,把地交给别人代耕,自己出来赚工钱,钱多赚得有限,而这份辛苦又哪里是在庄子里面种地可比的。可是不出来不行,上面有军令压下来,哪个庄子完不成征募指标,就要剥夺土地,那可是大家的命根子啊!

    杨老白一边用力推着装满木料的大车,一边在心里面诅咒这个不让穷人安稳过日子的世道。现在的他,看上去比刚刚离开家乡大邑县安仁镇的时候要强壮多了。在四川老家是苦捱,在黑龙江这边则是苦干,或者说只要肯苦干,日子真是好过的,至少有的吃。

    首先是黑龙江边上的土地肥沃的都能出油了!虽然一年只能种一季,但是收获绝不不南边的双季稻差——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全靠生物肥料和土地自身的肥力支撑。四川的土地已经开垦了千年,土地自身的肥力已经不大足了。而黑龙江边上的土地没有开垦过,当然肥沃的不行。而且北方的夏季日照时间很长,昼夜温差又大,都是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另外,东北的冬天极为寒冷,能够适应这种严酷环境的害虫也少。所以日后的东北才能成为国家的粮仓。

    其次是不用交租子纳田赋(概免3年),虽然土地不是自家的。但是确有永久免费使用权!收上来的粮食,都是归自己的。要不是东北这里的粮价太贱,杨老白去年的收入大概都能超过他老家的地主刘宗英了。不过他这一年多来吃得肯定比眼下中国绝大多数的地主要好,几乎顿顿都有荤腥,白面馒头更是敞开了吃。就是这么个吃法,家里的还是粮食满仓。

    第三就是有许多的额外收入。虽然有50亩地要打理,但是实际上要干得农活并不多。集体农庄是用马犁地的,马应该是农庄公有的,不过却被“庄主”家里面牵了去养,拉出来犁地的时候再问各家收一点粮食做酬劳。另外“庄主”家里面还修了个磨坊,大家收上来的麦子也交给他家磨成面。虽然这么做很有一点“资本主义尾巴”,但是大家都愿意这么干。因为省下来的时间和力气可以去附近山里面打点山货,挖点人参药材,这可比种田容易来钱。而且“庄主”是所有的庄户一人一票选举出来的,所以也不敢提出太高的收费。由于一庄子的农户都是天南海北凑在一起,几乎没有同乡同宗,眼下还很难形成势力。这个基层民主倒是货真价实的。

    因为在庄子里面的日子还好,所以没有什么人想离开庄子出来干活,可是上面偏偏三天两头下征发苦力的军令看来世上事总是不如意的多!杨老白的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拉木料的马车已经进了营地。(未完待续。。)

81 1924398452012

第686章 武装的劳动者第一更



    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另外,今天还是五更的说

    胡林翼和乔致庸也注意到了运木料的车队,两人同时挺下脚步,扭头望去。乔致庸指着已经停下来,排着队等着卸木材的车队,还有四下热火朝天的工地,笑道“营地三天内就能建成,给工人们居住的帐篷也全部运到了。轨道下个月就能运过来,都是辽阳钢材出产的钢轨,和京津铁路用的是一样的,全是百炼钢,过去都是用在刀刃上的,现在居然拿来铺路,咱们这位皇帝还真是豪阔啊!

    不过那些从东北征募来的工人总是叫人不放心,人人洋枪在手!不像是做工倒像是当兵,真不知道要如何管他们了”

    说到工地上那些东北集体农庄募来的工人,乔致庸脸上的笑容却已经荡然无存了。胡林翼笑着摇了摇头“仲登,这些人本来就不是普通的民人,都是亦军亦民,要不然如何能用军令征发?不过你不用担心出什么状况,他们虽然有枪在手,但是他们的家人都在朝廷控制之下呐。”

    乔致庸只苦笑“总是叫人不放心,润芝兄啊,你在黑龙江的时候,天天管着这样的民人,就一点不担惊受怕?”

    “若说一点不担心那是假话,可是没有这百万洋枪在手的民人,奕欣能被咱们逼到现在这种地步?那些在东北土生土长的八旗子弟可是有野性的!没有这些持枪之民,他们肯退到黑龙江北面?日后咱们还要靠他们一路殖民到西伯利亚去呢!”

    当然,有些话他是不方便说的——东北的大明朝廷命官的官威可比内地要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下面的老百姓毕竟个个手里都有枪!谁敢骑在他们身上作威作福?不说水能覆舟吧。这枪子儿可是真会要人命的!

    其实这话胡林翼不说。乔致庸也知道。下面的工头没少叫苦!不说克扣工资了。连伙食差一点,态度凶一点这帮工人都要吹胡子瞪眼!和北直山东山西募来的苦力相比,这些洋枪在手的家伙个个都是爷啊!

    胡林翼又道“仲登,对下面做活的工人也不可一味威压,不行就给些赏号,小恩小惠也给一些,哪怕最后少赚一点也要按期完工,知道了吗?”

    乔致庸苦笑着叹口气。真没什么话好说。工人有了枪,这老板可就不好做了

    “放饭了,高粱面饼卷外加个煮鸡蛋。”

    杨老白这个时候已经卸完木料,开始排队领饭了。他们这些背着洋枪的工人的伙食也比普通工人要好,多一个煮鸡蛋。

    “有辣子吗?”

    轮到杨老白领饭的时候,他用四川口音问一个胖乎乎的厨子。

    “有,有的。正宗的四川豆瓣酱。”厨子是很客气的,看了看老白卸肩背着的洋枪,赶紧给他掏了一点辣酱抹在高粱卷饼上,又给他一个大个的鸡蛋。

    “谢了。”杨老白客气地道谢。他并不觉得自己背上枪就高人一等了——虽然这就是事实!他有枪。还能选举“庄主”,到哪里也不捱人欺负。不过这样高人一等的地位是有代价的。他是“准军事人员”,一旦工地遭到敌人的袭扰,他必须持枪作战!在黑龙江岸边,他就不止一次端着步枪朝江对岸过来袭扰的旗人射击。

    拿着沾了辣椒酱的卷饼和鸡蛋,杨老白也没回自己的帐篷,而是找了块空地盘腿坐着就狼吞虎咽起来了。几个可能北直来的工人主动凑了上来,和他聊了起来。

    “老哥,您是哪儿的?”

    “四川的现在在黑龙江边上的庄子里面。”

    说起庄子,杨老白由衷地有了一种优越感。当年迁移的一路幸苦,现在算是有了足够的回报。

    “庄子上的日子好么?”

    “怎么不好,种着皇上的50亩好田还不用缴租子,还三年不用纳田赋。”

    “不缴租,不纳赋那杂派也不收么?”

    北直那里正在筹备第一次科举考试,目前还是沿用清朝的规矩,是有杂派的。

    杨老白拍了拍背上的洋枪,笑了起来“杂派?那得问问它同意不同意了!”

    “那岂不是天上的日子!”

    “是呀,没有绅粮,没有田赋,没有杂派”

    几个北直来的工人果然动了心,去东北集体农庄又没有什么门槛,是人人都可以报名的。

    这时一个上了年纪大工人忽然问道“听说集体农庄庄户要和八旗兵还有俄罗斯人打仗,这是真的么?”

    杨老白道“俄罗斯兵没见过,八旗兵倒是遇到过,是从黑龙江北岸过来的,那里被俄罗斯人占了,那些八旗兵都是黄俄狗子。”

    “厉害吗?”

    杨老白摆摆手“不厉害,我住的庄子里面有1000条洋枪!而且比八旗兵手里的洋枪好,是有膛线的,打得又远又准!每次都能打死一堆鞑子,割了他们的脑袋还可以换钱使。”

    他说得眉飞色舞,好像真打死过八旗大爷似的。其实他的枪法很差,还不如她的丑闺女打得准。不过庄子里面枪法好的人很多,因为这“庄户”除了种地之外还兼做猎户,只要在东北呆上两三年,人人都能练出一手好枪法。只是东北山林里面的野生动物们遭了殃,当然送上门来的鞑子也一样倒了血霉,在黑龙江沿岸的边境冲突基本上都是鞑子吃亏。

    几个北直的工人却听得直吐舌头,心道“怪不得工头们对他们些‘庄户’那么客气,感情人家是割过鞑子脑袋的!看来东北的官老爷真是不敢随便欺负老百姓的。”

    

    这时在喀尔喀蒙古南部的荒原上,正行进着一支庞大的军民混合的队伍。穿着灰色军服的步兵、骑兵、辎重兵,还有用骡马拖曳着的大炮走在前面,后面则跟着穿着老百姓衣服,同样背着洋枪的民夫,赶着驮子大车,还有几个蒙古部落,一路向北。

    这是绥远巡抚兼总兵苗沛霖指挥的军队,不过并不都是所谓的“苗军”,也包括明军的野战军。和穆拉维约夫预料的不同,苗军并没有和近卫骑兵一起行动。只是配属了几千人的蒙古骑兵,都是从鄂尔多斯七县征召来的,现在换上了灰色的军装和好钢打造的马刀在大军四下担任警戒。

    队伍在一处“海子”旁边停了下来。所谓的海子其实就是湖泊,按照蒙古人的说法有些海子是会“跑”的。不过眼前这一处却是不会移动的海子。

    部队开始安营扎寨,一缕缕的炊烟也升了起来,晚饭的饭点很快就要到了。苗军的各项制度和正规明军差不多,一天三餐,有24两米,每个月还有3块钱的菜金。不过苗军的规矩不严,克扣时有发生,但是在战时,还是可以保证士兵吃饱的。蒙古这里不却牛羊肉,苗沛霖出兵之前还特意购买了不少,让一些蒙古牧民赶着一块儿行军,每天宰一些给官兵加菜。这等小恩小惠,知兵的苗沛霖当然会做。

    在大家伙开饭的时候,苗沛霖则背着手在部队当中转圈。苗军现在的编制和其他镇军一样,镇之下是旅、团、营等编制。这一次随苗沛霖北上的有绥远镇军的8个旅、2个鄂尔多斯骑兵旅和陆军第15军。一共有近80000万官兵,还有不下30000人的武装民夫——他们都是从绥远军户和集体农庄中征发来的壮丁,另外还有近20000蒙古牧民。总共有将近十万之众!如果穆拉维约夫真的把自己的哥萨克和奕欣的八旗兵一并派过来,准保是没有好下场的。(未完待续。。)

82 110238453829

第687章 要开始洗脑了 第二更



    狂求月票,罗罗顿首再拜,只为一张月票,呜呜,还有月票吗?

    。。。。。。

    苗沛霖在自己的队伍里面转了几圈之后,发现士兵们的伙食还算可以,松了口气,就径直走到15军的宿营地去了。15军是野战军,虽然在明军中不算劲旅,但是大部分军官都是经过军校训练的,带起兵来自然处处显出了严整,连吃饭的时候也不例外。每个连自成一个伙食单位,围坐着野战锅灶在那里吃饭。15军的军长名叫李文茂,是个戏子出身。

    明军早期将领的素质其实也不咋地,很多都是天地会出身,最多上过一年多的速成班军校而已。这位粤剧武生出身的李文茂居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六七年的军旅生涯下来,已经一路高升到了中将军长,还封了鹤山侯——这种带地名的侯和花100万买的不带地名的侯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选受封者的家乡地名为封号。不仅会在应天府(顺天府、广州府)赐宅赐第,还可以在家乡赐侯府,从1853年开始还可以领到一笔丰厚的年金。另外,子女还可以入读皇城公学,成为大明皇太子、亲王和公主的同窗!这个好处有多大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

    所以这些正经的侯爷、伯爷压根就不会拿正眼瞧那些“捐侯”,就好象清朝那会儿科班出身的文官看不起捐班一样。不过在朱皇帝眼里,这些大明勋臣也没有什么大功劳,以往的胜利与其说是他们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不如说是自己用银子砸出来的,还有就是法国外援比较得力,而满清和太平天国实在有点弱。

    不过这一回北征蒙古很有可能会和欧洲陆上霸主俄罗斯帝国碰上,所以明军前线将领不但憋着股劲儿,还都打足了精神,全都是小心翼翼的。和他们高层的乐观情绪倒是截然不同。

    苗沛霖过来的时候,李文茂已经等上一辆安置在高处的望车,正在观察周围的地形。听见有人喊“苗大人驾到。”就想下去迎接,苗沛霖却摆摆手道“李军门。不必下来,老夫上去和你一块儿看地形。”

    说着也不用人搀扶,三两下就上了望车,身手倒是颇为矫健。

    “李军门,如何啊?可以在此筑城否?”

    苗沛霖上了望车后便低声问了起来。根据大元帅府的军令南路军必须一路选择险要,构筑城堡,以为经营蒙古之根本。所以每到一地,苗沛霖和李文茂都会仔细研究地形,看看是否可以筑城。

    “我看可以,就依着海子筑城。修个夯土的八卦堡,驻兵一个营如何?”

    李文茂淡淡地说着,语气虽然客气,却是在给苗沛霖下命令。现在的大明没有什么“以文御武”的说法。凡是军事行动,都是以军方为主。没有让文官指挥军官的道理。虽然苗沛霖的品级爵位都比李文茂高,但是后者是中将军长,因而是这一路明军的总指挥。

    “所驻之兵,就劳烦苗抚台安排。”李文茂接着又道。

    “那是自然。”苗沛霖笑着答,没有丝毫犹豫。

    李文茂的意思是让苗沛霖摆一个营的绥远镇兵在此。此次苗沛霖一共带来8旅32营兵,占到苗军总兵力的8成。按照大元帅府的命令,自绥远城向北。每40到50里(一天的行军路程)须筑一城。一共需要筑32座城堡,正好把苗沛霖的32营兵都分散驻扎完毕。由于苗沛霖是绥远巡抚兼总兵,蒙古出兵完毕之后,大元帅府只要不将驻蒙绥兵调回,苗沛霖就等于失去了8成军队。再也没有拥兵割据的本钱了。

    

    “军师,那个苗沛霖不会折腾出什么事情来吧?”

    朱济世站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里。似乎有些担心地在问罗泽南的话。对于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