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绷紧世界--凡人软哲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常生活中,处理有些很简单的事情,都要涉及战略思维。比如,排队问题。当排队买东西时,假设有两个队列。一般首先会“纵目远眺”,发现有两个队列,其次观察两个队列的特点,预测哪个队列更快,然后做出队列选择,这其实就是战略思维。如果没有战略思维,可能根本没有发觉有两个队列或研究队列特点,就立即进入某个队列,如果运气不好排错了队,只能捶胸顿足了。
其次,战略思维是在对变化趋势认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角色和目标,这是战略的最核心工作了。战略一词,经常与远景、策略等纠缠不清。他们之间确实关系紧密,但是有必要作清晰的划分,否则不利于战略思维。比如战国时期,魏国伐韩,齐国君臣在讨论这件事时,就把战略和策略纠缠在了一起。
【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成侯和田忌讨论的是对韩国“救还是不救”,是战略问题。齐威王和孙膑在默认救韩国的基础上,讨论的是“早救还是晚救”,是策略问题。这样一个高层会议,实在是应该先充分讨论是否救韩国,把救和不救所带来的国际变化以及由此对齐国的利益影响研究清楚,然后再讨论如何救或如何不救的策略问题。对战略和策略区分清楚,利于更有效地集中精力进行战略思维。战略和策略的界线有时候确实非常微妙,但一般说来,战略研究的是干什么,策略研究的是怎么干。
实际上最需要战略的,最能发挥战略的作用的,是那些复杂事物的发展。战略思维需要纵目远眺,但到底远眺什么?复杂事物的发展,涉及大量的、细致的内外联系。想要看清楚所有这些联系的变化和趋势,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极目远眺的战略,不可能用心于遥远的细微之处,只能从若隐若现的变化中,洞悉事物未来发展的梗概。达到这种洞悉,一点也不神秘,甚至不一定困难,常人都可以成为战略家,其中的关键就是掌握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尽量撇开各种干扰,把注意力聚焦在冲突上。没有涉及未来的冲突而去设定目标,只能称之为愿景,不能称之为战略。看不到冲突的愿景,表现出更多的乌托邦成分。战略这个词的“战”字,本身就形象说明了战略与战斗、竞争等的不可分离的关系。
战略在确定未来干什么时,是聚焦于要投入到什么矛盾冲突中去这个问题。面向冲突是制定战略的基本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有其深层次的根据:冲突是影响事物发展重要而剧烈的联系,而战略所顾及的所谓事物发展的梗概,其实就是事物变化重要和剧烈部分,所以战略以面向冲突为出发点,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以面向冲突为出发点,具体表现就是:战略确定的目标是面向冲突的,战略确定的角色也是面向冲突的。
战略是面向冲突的,这个特点在西汉帝国初期表现的非常明显。刘邦草创帝国不久,就想投身于国际冲突,用武力对抗匈奴,结果大败而归,差点断送性命。同时鉴于功臣不断造反,随后调整战略,以国内冲突作为基本出发点。随后的文帝、景帝,秉承这个战略,同时在文化上推崇老黄之术来配合这个战略,使国家逐渐走向富裕强盛。到汉武帝,又调整战略,重新面对国际冲突,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配合其战略,在与匈奴连年征战中大败匈奴,汉武帝因之而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间武功卓著。从西汉初期的这些战略,始终都是面向现实的冲突,而以分封继承为特点的封建社会所最希望的长治久安,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战略,只是愿望。
战略经常是选择冲突,甚至创造冲突。其实选择到底是变蝴蝶,还是继续做毛毛虫,就是战略。为什么要选择甚至创造?就是因为事物发展面临很多冲突,选择哪一个作为需要主要面对的矛盾,对主导事物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所选择要面对的冲突,结果并不是事物本身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就很容易措手不及,失去了主动影响事物发展的机会。当资源、精力都集中在次要矛盾的时候,就很难再去影响主导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事物以我们无能为力的状态发展,失去了战略的价值。战略是面向冲突的,而且是面向主要冲突的。
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普遍的来说,需要时时考虑最小原理和极大法则的平衡。因为极大法则与最小原理构成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很基本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关系到事物的生存和发展力量。比如苏联解体,虽然其原因复杂多样,但从宏观战略上来讲,就是因为没有平衡好最小原理和极大法则的矛盾。从内部来讲苏联社会制度发展到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已陷入全面危机,使整个社会进入停滞状态;从外部关系来讲,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对力量,苏联组建了庞大的联盟,用来维持庞大联盟所需的巨大军事力量、经济补贴东欧和抑制东欧动乱、对第三世界的财政援助等,威胁到了苏联的生存,发展的极大法则已经开始破坏最小划割。在此关头,苏联要想生存,其战略选择应该是逐渐收缩对外联系,积聚力量调整内部矛盾。但实际上苏联选择了结束冷战融入国际社会,也就是突然大大扩大了与外界的联系,反过来更加速破坏了原本脆弱的最小划割,外部联系通过影响内部联系,使苏联这个事物在辉煌了七十多年之后消失。在苏联的解体过程中,极大法则与最小原理的矛盾始终是若隐若现,顾此或失彼都会决定性地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所以对准备要介入的冲突进行选择或创造,并确定自身的角色和发展目标时,平衡极大法则与最小原理的矛盾是战略思维不可回避的。
经过这么繁琐的过程,我们比较清楚了,战略并不神秘,但需要洞察力才能捕捉得到,这需要练习。我们只要记住战略思维的要素,就像前面所说的——考虑变化、纵目远眺、面向主要冲突、平衡最小原理和极大法则进而确定角色、目标,把这些东西到处试用,国际的、国家的、周围的、古代的、现代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希望由此诞生出一批洞察力超群的精英凡人。
第八章 策略流,行云流水般的执行
战略确定了面向的主要冲突,由此而产生战略目标和角色。之后,就是执行策略的问题了。策略普遍的来说必须要关心什么,这个问题让人非常伤脑筋。而策略又是很重要的,策略坏了战略的事,这是经常发生的。所以,策略应该有资格占单独一个章节。
战略还是有点谱的,策略就完全没有头绪了,因为战略所确定的主要冲突都是具体而千姿百态的,所以策略没法有固定的模式。不仅没有固定模式,而且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策略还要不断做出调整改变。这里如果总结不出普遍的东西,那就只能到此为止,这一章节结束,剩下的执行战略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下面开始第9章。且慢,毛毛虫不会这么快死心的,前面刚说过自信坚韧,这里就用一用试一试。再想一想,所有的策略都要涉及的因素会是什么呢?策略不就是要研究如何实现战略,确定进入冲突、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式,设定事物的发展序列的吗?发展序列?对了,终于受到启发,你可能也想到了,就是时间。策略都是要涉及到时间的。
喜欢荡秋千吗?这个运动让我从小时候就有这么一个深刻印象:时机把握得恰当,很微小的力就足以把秋千荡高。对于策略而言也是这样,策略要发挥作用,能够有效影响事物的发展,就要讲究时效,其实施的时机、缓急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策略因事而变、因时而动,其时效性决定了策略实施存在有效时间窗口。
策略实施之时机,就是可以以很小努力,来实质影响事物向设定战略目标发展的时间和环境。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说明了策略实施不得其时机,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汉末董卓乱汉,王允设计除掉了董卓。王允的战略目标是要将汉朝从内部战争的边缘拉回到常态,除掉了董卓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当此之时,有两个策略可以稳定局势,一个是安抚董卓部下,一个是解除董卓部下兵权。我们来看看王允实施策略的过程。
【初,吕布劝王允尽杀董卓部曲,允曰:“此辈无罪,不可。”布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允素以剑客遇布,布负其功劳,多自夸伐,既失意望,渐不相平。允性刚稜疾恶,初惧董卓,故折节下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颇自骄傲,以是群下不甚附之。允始与士孙瑞议,特下诏赦卓部曲,既而疑曰:“部曲从其主耳。今若名之恶逆而赦之,恐适使深自疑,非所以安之也。”乃止。又议悉罢其军,或说允曰:“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开关,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允曰:“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也。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不可也。”】董卓刚死的时候,他的部下肯定个个如惊弓之鸟、心里疑惑不定,如同一盘散沙。这个时候应该如吕布所言,是解除董卓部下兵权的良好时机,而王允却选择了“此辈无罪”的不追究政策。当董卓部下缓过一口气之后,互相联络。这个时候只能安抚,等待除去他们的时机,而王允却又疑惑反复而没有下诏特赦他们,反而讨论解除原董卓的队伍,并引进这些人最为害怕的关东兵。最终,引起董卓部下反叛,王允遭其杀害,汉家延喘的最后机会丧失,终至天下大乱。王允策略实施时机不当,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策略实施的缓急,是策略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善于运用缓急,产生神奇效果的事例是非常多的。比如赵充国的一次战役:【充国乃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懈驰,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罕;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虏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两。】赵充国通过缓慢执行驱逐策略,使先零争先逃命、队伍大乱,达到了制敌取胜的效果。
也有快速实施策略、产生奇效的例子,比如司马懿破孟达的战例。
【初,蜀将孟达之降也,魏遇之甚厚。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因漏泄其谋。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司马懿恐达速发,以书喻之,达得书犹豫不决。司马懿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二贼交构,宜观望而后动。司马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吴蜀各遣其将以救达,司马懿分诸将距之。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司马懿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司马懿知道孟达要叛变,在其未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军心不稳之前,亲率精兵急速攻城,终于使其内部矛盾激化,成功消灭了一大隐患。
作为策略实施速度的“缓急”,它与策略实施的时间窗口即时机,合起来构成了策略实施的运动学。这就像金融学一样,金融的本质就是货币流通,也就是货币考虑了时间因素,由此而形成了一门复杂的科学。把策略和时间因素结合起来运用,形成了策略流。具有策略流意识的人,对事物发展能够进行更有效掌控,使策略的实施合拍而有节奏感,给人以行云流水一般的美感。曹操、司马懿等都是一流的策略流家,包括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也显示了朱元璋具备策略流思维。
如何掌握策略实施的时机和节奏?最基本的,当以最大法则和最小矛盾来衡量什么时机和节奏才能有效影响事物发展。仔细阅读一下刘秀复汉时期公孙述组织的一场讨论这段历史,对于如何把握时机,会大有裨益的。
【骑都尉平陵荆邯说述曰:“汉高祖起于行陈之中,兵破身困者数矣;然军败复合,疮愈复战。何则?前死而成功,愈于却就于灭亡也!隗嚣遭遇运会,割有雍州,兵强士附,威加山东;遇更始政乱,复失天下,众庶引领,四方瓦解,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师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令汉帝释关、陇之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发间使,召携贰,使西州豪桀咸居心于山东,则五分而有其四;若举兵天水,必至沮溃,天水既定,则九分而有其八。陛下以梁州之地,内奉万乘,外给三军,百姓愁困,不堪上命,将有王氏自溃之变矣!臣之愚计,以为宜及天下之望未绝,豪桀尚可招诱,急以此时发国内精兵,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檄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靡。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内震摇,冀有大利。”述以问群臣,博士吴柱曰:“武王伐殷,八百诸侯不期同辞,然犹还师以待天命。未闻无左右之助。而欲出师千里之外者也。”邯曰:“今东帝无尺十之柄,驱乌合之众,跨马陷敌,所向辄平,不亟乘时与之分功,而坐谈武王之说,是复效隗嚣欲为西伯也。”述然邯言,欲悉发北军屯士及山东客兵,使延岑、田戎分出两道,与汉中诸将合兵并势。蜀人及其弟光以为不宜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固争之,述乃止。】这段历史最为三国时吴太傅诸葛恪所扼腕叹息。隗嚣、公孙述都是刘秀时期割据一方的军阀。隗嚣据陇之地,当其实力强大之时,反与刘秀结好,使刘秀可以专攻山东;等刘秀平定山东之后,又不合时机地反对刘秀,终为所败,忧郁而死。公孙述割据蜀地,经过此次大讨论,没有采纳荆邯的意见,最终也为刘秀所灭。正如他们讨论所说,隗嚣没有把握好最小和极大的关系,在最佳出击时机反而龟缩在自己的割据地内,丧失了良机。而公孙述在只有出击才能生存的时机下,选择了维持最小原理,苟延残喘的期望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丧失了生存的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可谓对策略执行的精髓作了概括。毛毛虫变蝴蝶这个战略一定,策略上就得时机一到毫不犹豫,以合适的速度,开始蜕皮。
第九章 顺势,生死关头的稻草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激水之疾, 至于漂石者,势也。”我最欣赏。本来孙子是要表扬湍急的水,意思是善战者要学习湍急的水,作战时营造一种强劲的势。但我最欣赏的不是“激水”,而是那个“漂”石。这个石头不简单,表面看是被水冲着走,实际上是它在腾汽驾水,特别是它那种敢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