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元 (全本)-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义成功,拥戴韩林儿,各处白莲教徒纷纷起义,皆拥戴韩林儿为新教主,如南方的彭莹玉,徐寿辉,西方的郭子兴,孙德崖等。他们的军队头戴红巾,也称做红巾军。)


 第17章 收租
  丘义死了,这件事在整个盐场,激起了很大的浪花。盐民们扬眉吐气,一直受他压迫欺凌,这下终于解气了!
  在官府中,此案稍做调查,就把它赖到了白莲教头上,迅速结案。没有泛起任何涟漪。
  大部分的军队,都被调走镇压红巾军了,整个高邮府,也就剩下两千左右的镇戍军,大部分还是汉军,纯种的蒙古军仅仅五百多。
  高邮知府李齐的心里,盼着的就是红巾军不要到这里捣乱,否则,自己这点部队,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丘义死了,让他更头疼的是,派谁去接替他呢?这可是个肥差,虽然自己霸占的土地已经不少了,但是盐场那边的收入也不低,盐场每个月孝敬自己的例钱,就有五百两左右白银。
  刘子仁坐着舒适的马车,晃悠着来到了丁溪。
  “老爷,丁溪刘家村到了。”冯七在前面说道。
  刘子仁撩开布帘,看着眼前的土地。
  一望无垠的土地,由于有河水的灌溉,异常肥沃,除了前两年因为干旱,河水断流之外,今年的雨水还算不错,既然收成好了,那这租金自然也要涨涨了,每亩四石租金!
  这一千亩良田,可以收四千石租金了。
  “老爷,佃农们很有意见,说每亩地收成只有五石,而租金就收四石,他们根本就不够吃。”冯七说道,眼光中露出一丝不满。
  “他们真是岂有此理,老爷我好心租田给他们,他们不好好种,这么好的年景,每亩才五石收成?根本不可能!”刘子仁一想到佃农们的“无耻”,气就不打一处来。
  一定要把租都收上来!
  “刘老爷,您来了!”这时从村口一路小跑出一个人来。
  “你是谁啊?”冯七问道。
  “这位是七爷吧?我在刘老爷府上见过,小的也姓刘,是这里的里正。”来人说道。(里正是个官名,相当于村长,乡长之类)
  “那咱们也算是本家啦?”刘子仁望着眼前的人,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咱这刘家村一共有多少佃户啊?”
  “回老爷,刘家村是丁溪的大村,共有一百多户,其中七十多户是灶户,在盐场煮盐,其余的三十几户都是佃户。”刘里正回答道。
  “这粮食也丰收了,可是,我这租金可收不上来啊。”刘子仁阴阳怪气地说道。
  “回老爷,今年年景稍稍好点,但是收上来的粮食,每亩也就五石多点,老爷收走四石,大家这日子没法过啊,去年前年都闹旱灾,村子里饿死了不少人,劳动力不足,虽然大家起早贪黑,收成也没有提高多少啊,老爷,求您宽限一下吧!”刘里正说道。
  “什么?宽限一下?没门!我可不管你饿死多少人,反正,租了我的地,就得给我租金。”刘子仁语气严厉地说道。
  “老爷,您行行好,否则,村民们真的活不下去了啊!”刘里正扑通跪倒在了地上,
  带着哭腔说道。
  “少给我装穷,都是一群刁民,租我的地,又不想给我租金,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告诉你,今天我一定要把租金收齐了!”
  刘子仁气得胡子上翘,向后面的护院家丁挥了挥手。
  两个大汉立刻上前,拖着刘里正的胳膊,把他扔到了一边。
  “走!”刘子仁上了车。
  “老爷,行行好吧!”刘里正还在后面喊着。
  “老爷,这家租了我们五亩地,一共是二十石粮食。已经交了十石粮食,还欠十石”冯七翻着账本,指着旁边的一个破破烂烂的人家说道。
  “刁民,不交租子,进去,给我再搬出十石粮食来。”刘子仁说道。
  身后几名家丁走出来,踹开破门,向里面冲了进去。
  “这里有粮食。”
  “不能啊,我家就剩这点了,大人,您行行好吧。”
  “滚开!”
  里面传出嘈杂的声音。
  很快,几名家丁将粮食搬出来,放在后面的大车上。
  “刘老爷,求您给我留点粮食吧!你都搬走了,我们一家人怎么活啊!”一个村妇冲了出来,哭道。
  “去去去,这才八石,你家还欠我们老爷两石粮食呢,你们一定是把剩下的粮食藏起来了,告诉你,过几天给我们老爷凑齐了,否则,就等着去县太老爷那里吃官司吧!”冯七拦住了她,冷冷说道。
  “走,下一户。”刘子仁对自己的效率很是满意。
  “这户,还欠八石租”
  “这户欠得多,十二石。”
  …
  整个刘家村,在刘子仁的收租中,无奈地沉吟着。
  “走,再去下一个村子。”刘子仁意兴盎然。
  “老爷,这么多粮食,我们怎么运回去?”冯七看了看后面马车上的粮食。
  “当然是走水路了,我已经叫龙二带了两条船在仙人渡等着了。”刘子仁胸有成竹地说道。
  这帮穷鬼,平时都说没粮食交租,还得麻烦自己从兴化来一趟,这不,都收上来了。
  “老爷英明。”冯七说道。
  “那是当然,水路虽然慢,但是运得多,要是用马车运,我们得几十辆车才够用,我们收齐一个村子,就集中给龙二运上船,再去下一个村子。等装满船了,再运回去。”刘子仁说道。
  “可是,最近红巾军闹得厉害,走水路会不会不安全?”冯七问道。
  “不可能,离我们最近的红巾军在濠州。朝廷正在围攻濠州,郭子兴那点兵马,迟早会完蛋,别的红巾军离这里还远着呢。”刘子仁说道。
  “除了红巾军,还有芙蓉寨的杆子呢?”冯七又提醒道。
  “我和他们大当家的有点交情,应该不会打我的主意,不过,他们要真的敢来,龙二也不是吃素的,等运粮的时候,你再派两个人跟着。”
  “知道了,老爷。”
  “刘老伯,粮食都被黑心的刘子仁收走了,我们怎么活啊?”围着刘里正,村民们商议着。
  想想前几年,粮食歉收,好多村民背井离乡,四处乞讨。好容易今年粮食丰收了,可是这刘子仁居然加租,将丰收的粮食几乎全收走了,没有粮食,恐怕又要做流民了。
  “我们请官府为我们主持公道,本来是两石一亩的租金,他给我们涨了一倍,凭什么啊?”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说道。
  “官府?去了官府,恐怕就出不来了,指望官府为我们主持公道?不可能!”
  “听说参加了红巾军,吃穿不愁,我们去投奔红巾军吧!”
  “红巾军在哪?”
  “听说各地都有,我们去各处碰碰运气吧,反正家里也没吃的了,留在这里也得饿死。”
  …
  无数类似的事,在江南大地上演,江南今年丰收了,所有地主都只有一个想法:多收租,将前两年的都收回来!


 第18章 回家
  盐船靠近了白驹盐场,这一次运盐又算是完成了。这趟去泰州,不但将所带的私盐全部贩卖一空,赚了一笔,还救回了汤和,得到了一员难得的良将,他也算是自己准备干大事业的一个资本了,这让张阳对这次出行非常满意。
  “士信。”张阳向身后喊了一声。
  “哥,什么事?”
  “你带着汤和,从小路回我们家去,先让汤和在我们家住下。注意,要是有人发现了,就说他是咱兄弟。”
  张士诚的母亲曹氏是后嫁到张家的,和先前的丈夫生过两个儿子,因而,这么回答也不会惹人怀疑。
  “好的,知道了。”士信也明白自己大哥是个很小心谨慎的人,如果在盐场下了船,被盐场的管事发现船上多出个不认识的人来,难免会起疑,要是查出他的身份是红巾军的千户,那这一船兄弟都得株连。
  盐船在一旁靠了岸,士信带着汤和,从小路回家。
  沿着小河,穿过竹林,就可以绕到村子的后面,悄悄进村。
  士信带着汤和,边走边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突然,前面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士信停下脚步,拉着汤和,向旁边的竹林里闪去。
  一个身材窈窕的少女,唱着歌儿,端着一只木盆,原来是到河边洗衣服。
  一曲悦耳的歌声传来。
  “香靥融春雪,翠鬓亸秋烟。
  楚腰纤细正笄年。凤帏夜短,偏爱日高眠。
  起来贪颠耍,只恁残却黛眉,不整花钿。
  有时携手闲坐,偎倚绿窗前。温柔情态尽人怜。
  画堂春过,悄悄落花天。
  最是娇痴处,尤殢檀郎,未教拆了秋千。”
  当今虽然宋已亡,但是许多脍炙人口的宋词却传了下来,流落民间,许多村妇也会偶尔吟唱一两首。
  这小妮子看来是在思念情郎了,士信无聊地想,赶紧走过去吧,你走了我也走,回家都和做贼似的。
  纤细的身段,飘飘的衣带,乌黑的秀发,倩影寂寞。
  离士信越来越近,那秀气的瓜子脸抬起,士信终于看清。
  “若寒妹妹!”士信叫道。
  汤和看这情形,也只好跟着士信一起走上前去,心中暗暗埋怨,刚才躲得好好的,眼看就过去了,没想到你看到个女子就兴奋,真没有干大事的气魄!
  “士信哥!”刘若寒看到眼前的男子是士信,也非常激动。
  下来的话,却让士信心里一凉。
  “士诚哥哥呢?怎么没见他?”
  原来看到我,是想到我哥啊?这也太直接了,好歹你也先问候我几句再提他啊。
  “我哥还在盐船上呢,现在应该到了盐场了。”士信回答道。
  “好,那我去看看,”刘若寒扭头就往回走。
  突然,又转过身来,“这个帮我拿回去。”说着把木盆放在了士信手中。
  “哎!”话还没说,就见刘若寒用手提着裙子边,一路小跑。
  “唉!”汤和也是无奈,自己跟着出来,没想到,自己居然被无视掉!
  “她是谁?”汤和问道。
  “若寒妹妹。”士信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汤和。
  “给,这个拿着。”说着把木盆递给了汤和。
  汤和接了过来,这女人们,没事就爱洗个衣服,穷干净。看自己的衣服,穿了两个月了,也没感觉怎么脏。
  不对,这衣服怎么是男式的长袍啊?上面的几个大洞,已经被用补丁补好了。
  “这衣服?”士信也看出来了:是大哥的,这几个大洞是上次干活弄扯的,都被若寒妹子缝好了?
  这若寒妹子,看来是真的想当自己的大嫂了。
  盐场那标志性的浓烟,越来越近。每次看到这浓烟,就仿佛看到了二十一世纪的那么多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环境,用太阳晒盐多好!非得这么落后,烧干海水取盐。如果自己有机会,一定要试用晒盐的方法。
  盐船靠岸了,张阳踏着跳板,登上了岸。
  又回家了!
  来到这里后,不知不觉中,张阳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这里有自己的兄弟,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一切,都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
  突然,张阳看到前面有一个人,在注视着自己。
  一袭长裙,熟悉的白色长裙,斜拉向下的衣带,还有那长长的头发,随意地扎了一下,在簌簌的微风中,飘飘洒洒,娇娇怯怯。
  “若寒妹妹?”张阳有点吃惊。
  “你,是在等我吗?”
  刘若寒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注视着张阳。
  那天回来后,自己就已经决定,眼前的这个男人,将是自己终身的依靠,她一直盼着,盼着他回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听。
  “哥,我们先走了。”盐船上陆陆续续下来了士义,士德,李伯升等人,大家都知趣地离开了。
  “我们走走吧。”刘若寒说道。
  “好。”张阳答应了,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愿意。
  搞什么飞机,走走?我已经走了七八天了,累死了,船上晃晃悠悠睡觉都睡不踏实,回家睡个好觉才是正经。
  凉风习习,竹林中的竹叶在风中哗哗作响,小河的河面也是波光粼粼。
  身边那个高大的身影,让刘若寒的心里感觉非常踏实,这是个值得依靠的男人。
  “士诚哥哥,我…”刘若寒不知怎么开口。
  “咦,前面怎么躺着一个人?”张阳突然说道。
  这么好的气氛让张阳破坏了,刘若寒感觉很不舒服,抬头一望,前面路边,还真的有个人。
  张阳快走几步,来到这个人的面前。
  这是一个年过五十的老人,头发已经斑白,脸上满是黑色的老年斑,两颊瘦削,眼窝深陷。
  “老人家,醒醒!”张阳将他扶起,摇晃了两下胳膊。
  刘若寒也快步走了过来,蹲在老人面前。
  “大伯!”刘若寒大吃一惊,这个老人,竟然是自己的一个远亲,要不是额头上那个黑痣,自己也认不出来。
  “是你大伯?”张阳也吃了一惊,怎么这么巧?
  他用手摸了摸大伯的额头,温度正常,鼻息也有,应该只是晕倒了。
  “大伯!”刘若寒也使劲摇晃着他的肩膀。
  老人慢慢睁开了眼睛,眼中忽然放出光芒:“若寒,真的是你?”
  “是我啊,大伯,您怎么在这里,怎么会晕倒?”若寒焦急万分。
  “我…”大伯的声音很虚弱。
  “老伯,您别说话了,我先把您背回家再说。”张阳说道。
  刘若寒帮着把大伯扶起来,放到张阳的背上。
  “我大伯这是怎么了?”刘若寒问道。
  “没多大问题,我估计,是饿着了。”张阳淡淡地说。
  “对了,怎么没听你提起过有个大伯?”
  “我这大伯离得比较远,是二百里外的丁溪人,好久没见过面了。没想到…”刘若寒叹了口气,世事真是难料。
  “没事,回去了熬点粥,喂大伯吃点,应该就会好的,他就是饿晕了。”张阳安慰道。


 第19章 劫粮(一)
  “哥,若寒,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吆,怎么还多了一个?”士信先看到背着一个人的张阳,然后看到后面的若寒,一边上前迎接,一边不忘讽刺两句。
  “少废话,”张阳应了一声,自己这弟弟,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士信帮忙扶着张阳背上的老人,进了屋,放在床上。
  “这是怎么了?”老母亲曹氏关心地问道。
  “妈,这人是若寒的大伯,在路边发现的,晕倒了,应该是饿的,先给他弄点吃的吧。”张阳说道。
  “若寒,这是你大伯?”曹氏问若寒道。
  “是的,伯母。我大伯叫刘同雨,我爹爹叫刘同雪,他们是亲兄弟俩。”若寒解释道。
  “嗯,好,这就好。”老母微笑着点头,“士信,你这小子还楞着干吗,快去米缸舀点米,熬点粥,先喂他喝点稀的。”
  张阳有点摸不着头脑,是若寒的大伯,那又有什么好不好的?再看看若寒,她脸已经红了。
  正发愁若寒家就一个人,没有长辈,没法提亲,这一下冒出来个大伯,终于可以提亲了,给士诚操办了婚事,自己也就了了一份心事了,曹氏心头欢喜。
  若寒这孩子,真不错,这几天没事就往自己家里跑,给自己干点活儿,陪自己聊聊天,四个儿子都出去运盐,一走就是七八天,有若寒陪着,感觉还真温暖,以后若寒嫁过来,娘俩个也就不孤单了。
  张阳要是知道自己母亲的想法,估计也不会把这个麻烦背回家里来了,救了他,还得小心伺候他,他可是若寒的娘家人。
  “对了,娘,我有个朋友,在咱家住几天。”张阳指的是汤和,还没有和娘说呢。
  “嗯,没事,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