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东北军-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尊敬的崔可夫少校。“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张学良的眼神变得友好了些许,语气,也变得缓和了许多。

    其实,我不是来打架的,我是来找你们的斯大林大元帅喝茶的。“不是来打架的,是来着斯大林大元帅喝茶的。”听到张学良这番惊人的论调之后,崔可夫差点没被雷倒,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该生气还是该笑出声来。

    一旁的苏军士兵更是气得肺都要炸开了。

    你杀了这么多人,现在地上还横七竖八地躺着这么多具满是弹孔,血肉模糊,缺胳膊少腿,甚至脑袋都被踩爆的尸体,你竟然还好意思说你不是来打架的,是来喝茶的?

    再说了,从苏联建国到现在,好像还没有什么人这么随意,像进自己家一样来到克里姆林宫,然后笑嘻嘻地说是来找斯大林喝茶的。

    崔可夫,你觉得,就凭你那点本事,能和张少帅玩吗?“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由远而近传来,使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不胜负荷的压力,那些苏军士兵更是从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仿佛,一座无形的大山正慢慢地向他们压来。

    空气中的水蒸气似乎在这一刻凝结成了冰点。
第四百六十八章 斯大林出面
    一个五十出头,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信步走了过来。

    他梳着一个油亮光洁的分头,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已被岁月无情地刻下了斑驳的痕迹,鼻梁高挺,两道浓密的眉毛下,一双深陷在燕窝里的大眼睛目光灼灼,深邃的瞳仁波澜不惊,似乎宇宙间的万物都在其间静静地荡漾开来。

    一袭笔挺的竖领军官制服稳稳地穿在他那高大健壮的身躯上,肩膀上的苏联大元帅肩章在雪后的阳光下散发着烈火般灼热的光芒。

    泛着黑色光泽的军靴节奏分明地踩在厚达三尺的雪地里,不时地发出”沙沙沙“的响声。

    风,轻轻地浮动着他那镶嵌了金丝条纹的衣袖。

    一种站在俯瞰天下的霸道气息随着刺骨的寒风渐渐地飘来过来,越发的浓烈。

    一众苏军士兵无不神情肃穆,不由自主地把腰杆挺得像大克里姆林宫商的尖顶一样笔直。

    崔可夫立即立正站好,神色恭敬地冲来人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斯大林同志!”

    你们先下去吧。“斯大林冲他和蔼地笑了笑,然后挥手示意让他离去。

    少帅,别来无恙呀?”斯大林轻轻扬起眉毛,友好地对张学良说。

    他那两眼放光,笑容满面的样子,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与他打得不可开交的仇敌,而是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斯大林,想不到你竟然会自己走出来。“张学良双眸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心情,也变得凝重了些许。

    斯大林越是这样,张学良就越是感到不安。

    熟悉二战历史的他自然清楚,斯大林是个城府极深,不会轻易向人屈服,而且是有仇必报的人。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因为桌娅事件,而下令屠掉德军一个团。

    所以,这样一个铁腕人物,不可能对那些现在还躺在地上的苏军士兵尸体视而不见,不可能对在中东铁路争夺战中被自己杀死的三十多万苏军官兵视而不见,更不可能忍受在克里姆林宫外苏军士兵被卑劣的”黄皮猴子“残忍屠杀的耻辱。

    事出反常必然有妖,所以,和这个苏联的领袖人物,被后世的史学家称为”钢铁意志“的斯大林打交道,张学良不得不小心为上,步步为营。

    其实,在克里姆林宫外枪声响起的时候,正坐在大克里姆林宫安得列夫斯基大厅里喝着”赫万奇加拉“红葡萄酒的斯大林就已经感受到了异常。

    事出突然,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以为国内的某些反革命分子袭击克里姆林宫了。

    但是,当他通过大克里姆林宫南端的高浮列窗隐约看到了一张东方面孔,再想想自己曾邀张学良到克里姆林宫谈判的事情之后,就立即想到了什么。

    张学良不但在列车爆炸时没有死,契卡的偷袭,血煞门在列车上的暗杀也没有成功。

    也就是说,张学良已经活着来到了克里姆林宫!

    这件事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他对他的能力一直十分的自信(中东铁路争夺战的失败,他只当成是偶然的失误而已),他不相信,有人能在他精心布置的暗杀棋局里活下来,更何况,是一个来自落后中国的年轻军阀。

    所以,他并没有过多地说过张学良要来,那些基层的克里姆林宫守自然就不知道张学良要来,也就自然地处于职责所在,阻挡张学良进入。

    在斯大林看来,张学良在来到克里姆林宫之前就已经是个死人了,所以,根本没必要向任何人告知。

    但是,事情就是这样,张学良不但活了下来,还毫发无损(其实肩膀和小腹受了点小伤,不过无伤大局)地来到了克里姆林宫。

    他既然来了,那就必须要和他谈,而且,不能让他出任何意外,因为这小子有美国总统胡佛和英国首相麦克唐纳作保。”斯大林的心情矛盾极了。

    前些日子苏蒙边境的列车爆炸,西方各国的舆论已经把矛头指向苏联了,只不过,没有确凿的证据罢了。

    而现在,张学良已经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出了任何的意外,那么,本就被西方列强重重包围的苏联肯定会被推到刀口浪尖之上,这对苏联的建设发展十分的不利。

    想到马上就要和张学良进行屈辱的谈判,斯大林气得差点一拳把昂贵的水晶玻璃窗户打碎。

    不过,当他看到张学良和克里姆林宫的守卫发生冲突时,他心里又有些乐了。

    张学良只有四个人,就算再厉害,应该也打不过警卫营三百多个在革命战争中经历过铁与血洗礼的红军战士。

    只要他们在激战中把张学良击毙,那么,一切都好办了,到时候,自己可以对英国人和美国人解释说,张学良不经请示强闯克里姆林宫,自己的警卫击毙他们是正当防卫,亮一向自我标榜民主法治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也无话可说。

    再说了,英国人和美国人站在张学良这一边,还不是因为张学良在和苏联打仗的时候从他们那里借高利贷,并用借来的钱从他们那大规模地购买武器装备,同时以低廉的税收让他们到中国东北开采石油,并把收复的中东铁路股份转让一部分给他们,使得他们从中受益,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罢了。

    而如果张学良一死,那么东北军就失去了一个凝神聚气,消除平衡各种内部矛盾的灵魂人物,这支从封建军队中脱胎的军阀部队,其内部的各种矛盾必将历时显现出来,很快就会回到张作霖时期的状态,甚至更糟,到了那时,自己完全可以把被张学良攫取的利益再度收回,并许给英法美更多的利益,难不成到了那个时候,这群眼睛里唯利益是从的西方人还会为了区区一个中国的地方军阀而和苏联大动干戈?

    可是,他很快发现,他的如意算盘再度落空了。

    张学良四人的战斗力简直可以用变态来形容,不到一刻钟,就把三百多名身经百战的克里姆林宫警卫杀了个精光。

    想到张学良那嚣张跋扈的行事作风,他知道,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再不出现的话,那不按常理出牌的东方小子必定会强行闯进来。

    虽然崔可夫带出来的千余人有可能把他击退,但是,苏联红军也必定会付出不小的伤亡。

    而如果张学良从容离去之后,在到国联上借题发挥,说斯大林公然对他进行谋杀的话,那么,本就对苏联采取敌对态度的西方世界必然会加紧对苏联的封锁和包围,甚至可能在苏联丧师失地,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以此为借口进行武装干涉!

    这些,都是斯大林不想看到的。

    所以,他不得不拉下脸,亲自来到克里姆林宫的大门,面见张学良。

    我现在是没事,不过嘛,斯大林元帅如果来晚一点的话,我恐怕就要被你麾下英勇的苏联红军给打成马蜂窝了。“张学良故意将脸上的肌肉微微抖动了几下,做出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并且,他还特意在”英勇“两个字上加强了语气。

    可恶的东方小子,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拿我的兵开刷。”看着这个年龄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军阀,斯大林不由得从心里感到一阵气恼。

    那是他们职责所在。“斯大林和颜悦色地回了这么一句。

    有些时候,不管内心再怎么恼火,表面功夫都还是要做的。
第四百六十九章 白桦树勾起的思念
    我当然怕,这个世上没有人是不怕死的。”斯大林淡然道,深邃的眼眸波澜不惊。

    但是,我也知道,你不是疯子,如果你杀了我,你觉得,你还能活着走出克里姆林宫吗?就算你能活着走出去,你觉得,整个苏联,会和你善罢甘休吗?和我们苏联死磕到底,应该不是少帅你的想法吧?“果然是个城府极深的老狐狸。”张学良心中暗忖,任凭风轻轻地掠过他的发梢。

    的确,现在斯大林就在自己的身边,凭自己的身手,要把这个在后世历史教科书上被神圣化的苏联领导人击杀简直是易如反掌。但是,事实诚如斯大林所说,如果自己现在杀了他,能活着走出克里姆林宫吗?就算自己和野狼、风影月、再加上朴天义能杀出一条血路的话,苏联,这个由斯拉夫这样一个充满韧性的民族组成的大国会和自己善罢甘休吗?一旦和苏联死磕下去,就凭东北那点工业基础和人力物力,还真讨不了好,弄不好还会让在南满磨刀霍霍的日本关东军乘虚而入,造成比原来历史上的“九一八”更为悲惨的局面。

    自己虽然这一次在军事上胜了,但是,心思,却也让斯大林给揣摩透了。

    少帅,你远道而来,想必也累了吧,不如,随我到大克里姆林宫里坐坐,喝喝格鲁吉亚酒,吃一吃香软可口的”哈恰普里“奶酪馅饼。”斯大林一脸微笑地说,目光十分的友好,态度,也十分的热情,那样子,就像一个邻家的大爷在邀请他到家里做客。

    格鲁吉亚酒。“张学良讪讪一笑,打了个哈哈。想不到斯大林元帅还是如此一个充满了家乡情怀的人,也好,就让我和我的兄弟顺带尝尝格鲁吉亚风味,一饱口服。

    既然现在到了他的地盘,那就先顺着他,他可能会玩出一些花样,但绝对不敢在克里姆林宫里要了我的命。“张学良心中暗自思忖,俊美儒雅的脸上依旧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一座座充满了历史沉淀的金色圆顶教堂,一幢幢融合了古罗马、拜占庭和古老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鳞次栉比,整齐排列,四下里,栽满了各种各样俄罗斯风情的花草树木,如高大挺拔的桤木树,洁白如雪的百合花,还有一株株灰白色树干,像一杆杆标枪一样傲然挺立的白桦树。

    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过,树枝上,那一片片三角形,带着锯齿状的叶片轻轻地飘动起来,仿佛一双双含情脉脉,闪闪发光的眼睛。

    白桦树,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人的精神象征,既象征着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更象征着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对情人的无限思恋。

    那一双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张学良的眼睛里波澜涌动,思绪,渐渐地回到了他原来的那个时代。

    鑫璞、鑫璞,我会等着你回来。“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那个泉水一般恬静悦耳的声音。

    他仿佛看到,那个长发飘飘、面容恬美、白衣胜雪的少女正亭亭玉立地站在白桦树下,微笑着向他招手,清澈明亮的眼睛里,写满了对他的思念。

    如烟!”张学良双眸流露出烈火一般的炽热,箭一般向他面前那棵高达27米,粗壮如碗口的白桦树冲去。

    张少帅,你这是干什么?“斯大林疑惑地问。

    他不明白,为什么原先还谈笑风生的张学良会出现如此怪异的举动。

    野狼和风影月也是心头一惊。

    不过,他们似乎也在瞬间想到了什么。

    因为,他们曾经在张学良熟睡之时,隐约听到后者在深情地呼唤着那个名字。

    虽然他们不知道,那个名字的主人究竟是谁,现在到底身在何方,但是,张学良每次呼唤起那个名字的时候,都会如此的失态,如此的动情,那模样和面对枪林弹雨都面不改色,沉稳如山的张少帅完全不相符。

    所以,思维敏捷的他们已经可以肯定,那个人与张学良的关系肯定非同一般。

    没事。”看到白桦树下空空如也的张学良勉强从脸上挤出一丝微笑,眼神,也变得尴尬了些许。

    看到这一棵棵生机勃勃,充满灵性的白桦树,对俄罗斯文化谙熟于心的张学良不由得突然想起了她。

    想起了那张美轮美奂的脸,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那一头瀑布一样乌黑光亮的长发。

    在那个时空里最后一次离别之时,她就站在一棵高耸入云的白桦树下,微笑着向他告别。

    那时候,他告诉她,顺利完成任务之后,自己就会回来娶她,让她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新娘。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一次离别,竟然是永别!

    他和她,被硬生生地割裂在了两个时空里,再无相见的可能!

    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节奏分明,悲凉婉转,仿佛在唱着一曲古老而忧伤的情歌。

    那歌声,仿佛一把无形的利剑,在刺痛着张学良的心。

    无论是斯大林、还是日本人,亦或是前世的高官权贵、恐怖大亨,都无法让“血龙”张鑫璞有半分惶恐、半分失态。

    只有那个人,除了那双含情脉脉的大眼睛和那动人心魄的回眸一笑,才能让这个铁与血铸成的汉子失魂落魄!

    少帅莫非是想家了?“斯大林淡淡一笑,颇有深意地问。

    或许吧。”张学良淡然道,眉宇间的忧伤仍未散去。

    白桦树,是你们俄国人精神象征,其中有象征着远方游子对家乡无限眷恋的情怀,我难免触景生情,所以失态了。“张学良的话半真半假,虽然他也有思念家乡的成分,但他想的,更多的,还是那个人。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也十分想念我的家乡格鲁吉亚。”斯大林轻拍张学良的肩膀,面目慈善的说,颇像一个慈祥的长者在安慰一个不谙世事的后辈。

    算了,不说这些了,说得太多,只会让我更伤心。“张学良长叹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香烟,轻轻地点燃。

    烟雾缭绕,寒风习习。

    被风吹走的,真的只是烟雾吗?

    咚咚咚!响亮的钟声再次响起,这声音穿云裂石、震天动地、其间还带着一种庄严、肃穆、仿佛一个远古的先贤在历史的沧桑中缓步走来。

    是斯巴斯克塔楼上的自鸣钟响了,少帅。”斯大林颇为惬意地笑了笑,一双深邃如宇宙苍穹的眼睛里流露出一钟发自内心的自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