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夜话 未知 全-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宝钗不是正经的王妃,只是个侧室,但又有皇帝的诰命,见了外客一律只称其为夫人,倒满足了薛姨妈囘的盼望。
薛宝钗衣袄款款的进来内舱,一身少囘妇装扮.和早间见的不同.此刻已经全身换上了鹅黄色,更显得面若银盆,腮凝新荔。
“薛氏见过林家嫂嫂,林妹妹好!”薛宝钗较黛玉之前见的时候
稍显小受.不过薛宝钗的底子好,也未必就瘦到哪里去。黛玉笑道:“宝姐姐客套什么,快请坐!”桌上两幅碗筷,慧恰和黛玉是对坐在此。薛宝叙侧耳听了听隔着帘子的里舱,并没有小孩子的说笑声,便诧异道:“怎么不见荣泽弟和雪琪妹妹?”
慧恰和薛宝钗打交道的时间不多,只是听黛玉干很舍蓄晦涩的说了两句,所以客套的说道:“表弟和表妹年纪过小,总好时时刻刻白跟着我们奔波,现如今放在我母亲那里照看呢!”
薛宝钗见慧恰年纪不大,但品貌不俗,较之风流婉转的黛玉多了几分沉稳。薛宝钗不是第一次见慧恰,可几次到林家参加婚宴都是匆
匆一过,说话的机会也没有。薛宝钗少女时代也曾爱慕过书生意气.
羽扇纶巾的林致远,薛宝钗也一直都认为,她没能嫁进林家,全是因
为林家嫌贫爱富,看不上自己皇商的家世,不然,自己做状元夫人觉对是绰绰有余,薛宝钗心有不忿,在见了慧怡之后总有比较的心里。在她看来,慧怡郡主不过是占了长公主独女这个名分而已,否则根本不配做林表哥的妻子。
薛宝钗叹道:“嫂子说的甚是,谁愿意四处奔波,到那前途未卜的地方去,若不是我们王爷受子伤,王妃不得叫我远行,可实在是我们家分派不出更得力的人手!”
黛玉和慧恰一怔:莫非东南局势真已经到了这等糟糕的田地了?
主将重伤,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北静王水溶在上一战中,因急功近利欲抢先登上茜香国的领地,便身先士卒带着百十来名军中好手抢滩,不承想,茜香国的人早就预备在此,千人的纵队对阵北静王的百十好手,终究没有发生什么以少胜多的奇迹。
要不是水溶的近卫长将自己的衣袍换给北静王,想必他绝难逃出生天。水溶不敢将此时回报给皇帝,他身边的长随却一点没敢隐瞒的将事情飞鸽传书给了北静王妃。北静王妃胆子差点没吓破,她有心亲自来照料王爷,无奈王府事务繁杂,又有和待产的狐狸精,北静王临走的时候特意嘱咐了她,一定不能叫孩子有个三长两短。
北静王妃当时还不以为意,甚是做了自己的小打算,可现在看了飞鸽传书,吓得北静王妃一身冷汗,自己好悬就下了黑手,若果真王爷不能全身而退,那谁家可就断了香火了。北静王妃心下一定,计上心来,与其叫皇帝吧世代罔替的爵位收回去,不如等狐狸精生下孩子养在自己跟前。
她走不得,就要派个知根知底的去东南伺候。薛宝钗最识大体,进了王府之后从不恃宠而骄,反而对北静王妃千依百顺,每日请安尽心尽力,越加凸显的另一个侧妃的不识大体。
北静王妃思量好久才做这个决定,就怕养了个白眼狼,最终害了自己。
薛宝钗一出北静王府,如同脱笼的小鸟,心情惬意,她本是和南安郡王妃同船,只是三十出头的郡王妃一直不大看得起薛宝钗,一上
官船就来了个下马威,将整船的几间上房均揽到自己的名下气的莺儿在背后直骂人。
正因为这个,薛宝钗才迫不及待的跑到黛玉的船上来,希望趁机达成自己的心愿。
“表嫂,林妹妹,有件事儿我有些难以启齿”薛宝钗面有难色的看向慧恰。“我和南安郡王家实在不熟,不知这船什么时候能到福州,我们王府的人和东西不多,占三间客舱足矣,能不能叫…”薛宝钗没说完,黛玉便已径知她下面要讲什么。嫂子是新媳妇,和薛宝钗不是正儿八经的亲戚肯定难开这个口回绝。黛玉忙笑道:“其实我和哥哥早就说了,应该将宝姐姐接到这艘船上,大家坐在一起也亲密些,没想却被哥哥好一顿数落。”
黛玉委屈的眨着眼睛,看向薛宝钗:“他说我还是小孩子心性,宝姐姐如今不比住日,是王府里的大人,出门一言一行都有王府规范拘泥着我们这船上男子又多,偶然冲撞了宝姐姐可如何是好。”黛玉见薛宝钗要发话,又抢道:“宝姐姐为人大度,断然不会和我们林家、荀家斤斤计较,可北静郡王呢?王妃呢?总不会都与宝姐姐一个心思吧!妹妹可听说水家有好几位王府嫉嫉一同跟来呢!”薛宝钗的后
路被黛玉堵得严严实实哽了半晌也没找出下一句话。
莺儿却好不服气,想也不想的便说道:“林姑娘说的却是前后不搭,你既说这船上男子多怎么林姑娘和林夫人不担心撞见?偏我们家夫人不成?林夫人和林姑娘可别忘记了,是皇上下的命令,叫林家亲自送我们夫人去福州。”莺儿的声音渐降低,嘀咕着:“我看久是故意的。”
一向好说话的慧恰忽然脸色骤变,星目含威:“你这丫头好没礼貌。”
薛宝钗心知,这她和慧恰郡主的首次交锋,输人不输阵薛宝钗淡笑道:“嫂子别生气,莺儿不会说话表妹慢慢教导就是,不过说到底她也是忠心护主的好丫头。”
慧恰语重心长的拉住了宝钗的手:“你终归是进王府的时间短,北静王妃又是个和善的人,你哪里知道这说话中大有学问。”慧恰指着莺儿“你的丫头虽忠心,可有些时候正是这口无遮拦给你带来大祸。
我们家黛玉怎么说也是个正三品的诰命夫人,是皇后娘家明媒正
娶进门的媳妇,表妹和我们一家熟识叫一声林妹妹就罢了,怎么连你的丫头也不忌讳的张口就是林姑娘?表妹可别忘记了,咱们此去尽是荀家的地面,我们亲家母虽然好说话,可听别人口口声声叫自己儿媳妇为“林姑娘”想来心里不会舒畅。”
黛玉心里暗笑,直想给嫂子拍手叫好。感情薛宝钗当她家嫂子是纸老虎呢.也不想想长公主府出来的女人,有几个是善与之辈?
薛宝钗在这里得了好处,还被数落一同,悻悻然的准备回去
慧恰忙笑道:“表妹若是觉得南安郡王妃那里委屈,咱们同行的还有一艘船,只是下人多了些,人手也嘈杂若妹妹不嫌弃,我叫了她们将后面船上的几间上房都空出来,专门安置妹妹。”
薛宝钗慌忙谢绝,心里渐知慧恰郡主的厉害。她在林家这里发发牢骚就罢了。
若是传到南安郡王妃的耳中,指不定又要在怎么折腾呢!那可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主儿。
将薛宝钗主仆打发下船,黛玉笑着伏在慧恰的肩膀上:“嫂子好厉害,没见我们宝姑娘的脸色跟孙悟空学艺似的,来了个七十二变!
”慧恰一点黛玉的鼻尖,嗔道:“还说呢,咱们可是把薛夫人得罪到底了。这种人嫂子见的多,等你到了东南婆家,万万不能和这种人再有牵连,否则在背后说你几句闲话,妹妹就是描补一百句也难挽回。”黛玉慢慢收敛笑意,当即明白了嫂子的深意。人言可畏,况且晟睿还说过,荀家的几个妯娌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俩成亲那会儿,荀家派去 派去观礼的都是老太太看着不错,没有大问题的夫人、太太,像黛玉真正的嫂子根本没敢叫她们出动。
慧恰见黛玉不语,反低声安慰道:“你也别担心,嫂子看得出来,姑爷是真心疼你,你婆婆也没的说,待你跟亲闺女似的。有了他俩坐镇,东南荀家就没人敢招惹你。左方咱们不过呆上几个月,你哥哥的本事嫂子还信得过,三个月必定将茜香国的事儿打理的熨熨贴贴。”慧恰和黛玉虽然都是新媳妇回乡祭祖,不过里面可有差别。
先说慧恰,她上面没有婆婆,姑苏的亲戚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再加上她郡主的身份,又有个出了名儿的母亲,姑苏林家谁敢给慧怡甩脸子?就连当地的知府老爷见了要行大礼
反说黛玉,长辈一大堆,如果没有丈夫和婆婆的两相回护,荀家还真有点像龙潭虎穴。
姑嫂两个正说着,林致远和荀晟睿乘着夜色回到了船上,二人一身蓑衣,头上戴了斗大的箬笠,脚上各踩一双棠木屐,浑身的湿漉。
黛玉和慧恰赶忙拿了厚厚的棉布帕子亲自给丈夫擦湿气,又叫人去煮姜汤。
“先别忙着端姜汤,弄些吃食来填饱肚子是要紧。”林致远笑着叫住了慧恰的丫头月儿。
黛玉忙道:“哥哥和相公不是去米大哥那里吗?怎么,没见到人?”荀晟睿接过娇妻递来的热茶,先喝下一口暖住了寒胃,这才苦笑道:“我们两个是被米大人给打出来的!”姑嫂两个哗然,慧恰不大清楚,可黛玉清楚,济宁知府米烨是哥哥的同门师兄,关系密切,上
次回往苏州的时候,也是在济宁停留了一晚。总不会忽然反目成仇了吧!
黛玉和慧恰齐齐的看向林致远。
林致远面有赧色的一笑:“我知道老米好杯中之物,所以跟晟睿特地拎了四坛子百年佳酿去知府衙门。老米惧内,把我们弄到衙门的前堂里愉吃酒,还夸下海口,叫济宁新开张的满香楼来送菜。谁知我们前脚刚进衙门,米夫人后脚就从内宅赶了过来,我们俩只能”林志远无奈的一摊手“灰溜溜的跑回来了。”米夫人乃是济宁一霸,林致远和荀晟睿这两个外来户撞到人家手里,岂有好结果。菜没等到,酒坛也被摔了个稀烂碎。
长公主和人家米夫人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荀晟睿一想到刚才鸡飞狗跳的情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忙扯开话题笑道:“回来的路上下了小雨,可巧街面上还有一辅子卖雨具,我们便是这样一番打扮了!”慧恰和黛玉犹不放过他俩,非要听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众人正说笑着,碧蝶亲自带了丫鬟们来送菜。管妈妈年纪大了,总不好长久的东奔西跑,这次南下全由碧蝶掌勺,算是林家大厨房未来的接班人。
碧蝶知道大爷爱吃的菜色,于是满桌子只见金针鸡丝、红烧牛肉 京都排骨、一品肉、冰糖肘子、糖醋鲤鱼等大鱼大肉。临了加了两个银耳素汤和翡翠豆腐做素菜陪衬。
黛玉和慧恰一左一右坐在荀晟睿、林致远身边,又是添菜又是添汤,忙的不亦乐乎。林致远和荀晟睿属于于一个套路,吃相斯文,但下筷子的速度绝对是叹为观止,没多大会儿,桌面杯盘差不多见宴,尤其是碧蝶烧的那道糖肘子,色泽红亮,肉肘酥烂,卤计如胶,味道香浓,趁着淅淅沥沥的面夜,在船中听着水音儿吃上一块,简直堤神仙般的生话。
只可惜这二位爷吃的时候一门心思都在肉上,白白糟蹋了良辰美景
林致远此番也效仿了一下大禹治水时候的过家门而不入。从济宁出发,日夜不息,顺着运河直奔杭州,行了能有六七日,再转乘马车往沿海口岸去,从平洲出海湾,乘着海风继续南进。 辰武年六月十五,福州湾海风平静,来来住住的尽是商船渔民,此地乃是东南要塞,向北可至上苏杭,向南可抵达交趾、占城、苏门答腊,福州的城池雄壮威武,为防止诸海国盗贼的野蛮抢夺,在三百年前,福州便垒起了高于京城的城墙,据闻此事还专门禀奏了当时的皇帝。福州至此凌驾于众沿海城市之上,此地人杰地灵,光前朝就出过六位状元,进士三百余名,书院私塾如百花齐放,在榕城之中比比皆是。
四家人兵分四路,到码头转角的十字路口时,另有引路的小吏在前面骑马,两家王府如今就安扎在沿海大营,女眷们不是来享福的,自然不能挑三拣四的找什么合适的宅子。福州知府碍于面子,也派了三两个差役跟着两家王府去大营照应,不过,这位官场的老油条还是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林家和荀家身上。
荀家老宅始建于两百年前,彼时天下大乱,有位诸侯在福州占地称王,耗重金修建此地。可惜好景不长,最早一任昭武侯带着悍将们征战至此,绞杀了所有对手,顺带着收了此地做私宅。太宗皇帝为大局着想,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不知道此事。时隔百年,经过荀家数次修缮,老宅依然保有当年的奢华风范,
荀家大管家带着阖府大半小厮长随,翘首期盼的等在大门口,远远见报信的快马奔来,忙喊了人将几百响的爆竹点燃。黛玉坐在轿子中都觉得震耳欲聋,不由得两手捂住了耳朵,却忍不住往外看。荀晟睿在府邸门口翻身下了马,百级台阶上下来个差不多同龄的男子,黛玉见丈夫的动作便知此人是荀家长子,她名义上的大伯。门口站了不下二三十位本家亲戚,个个束发金冠,面皮儿清秀。黛玉还有些奇怪,夫家武风浓郁,怎么反倒都是书生的装扮
她还来不及多想,从里面出来八名孔武有力的小厮,复又抬起黛玉的软轿,开始平稳的爬台阶。门口荀晟睿连同世子荀晟祈忙侧身让路,等到黛玉的轿子打身边经过的时候,荀晟祈下意识的往帘子内探看,只是软轿的青纱帘又厚又密,根本看不清容颜,只能隐约有个轮廓。
太夫人的屋子里人声鼎沸,更有几个年纪颇小的孩子在外屋里屋追来赶去,玩的不亦乐乎,外面也不知哪个丫头喊了一声“二奶奶来了”,屋子里的笑声更重几分。
黛玉被几个表妯娌簇拥着进了上房,荀家太夫人端着玳瑁花镜细细的打量着孙媳妇,不住的称赞:“好孩子,到祖母这里来怪不得她们从京城里回来就一门心思夸赞你的好,原来天底下还有这样水晶似的女娃娃。”
黛玉的手暖在太夫人的掌心,她更是当仁不让的紧挨着太夫人坐下。满屋子女眷中也有见过黛玉的,也有初次相识的,可无论哪一类人,见到今日盛装之下的林家姑娘,都不由得暗暗称赞一句:荀晟睿那小子倒有几分的眼光,找了个神仙般的娘子。
黛玉早不是懵懂无知的年纪,她每每说一句,都会暗自留心太夫人的表情,俗话说,面由心生,依照黛玉来看,她的这位新祖母确实真心疼爱自己,绝不是面子上做做文章。
黛玉说话进退有度,又滴水不漏,喜得太夫人越加坚信孙子的眼光,俨然将黛玉当成了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下面的人精有几个看不出太夫人的态度,加上温氏一直笑望儿媳,不为难半句,姑嫂妯娌们越加殷勤的吹捧着黛玉。
场面正热络,忽然外面有人报:大少奶奶进院子了。太夫人一听便有几分的不悦,未几时,黛玉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走了进来,个子娇小,还不到黛玉的耳际,却挺着个比西瓜还圆润的肚子,要多怪异有多怪异。
太夫人当着二孙媳妇的面,不悦道:“也就是这两日便临产,你不好好呆着跑这里做什么?”黛玉当即明白,这应该就是世子妃,自己的大嫂。
世子妃腼腆的笑道:“听说弟妹回府,我身为长嫂,当然要来给弟妹接风。”世子妃眼光流转到黛玉身上,“这位就是二弟妹吧,果真和我们二叔最是般配”世子妃说着就将手伸了出来,想要搭在黛玉的腕子上。还没指尖碰之间,就瞧世子妃脸色一面,手中抽搐似的往回缩。
温氏将一切都看在眼中,面上挂着寒霜。这老大媳妇,好不识大体,弟妹刚进门就想着这种挤兑人的手法。温氏淡淡的说道:“好了,你弟妹长途跋涉,恐早就累了,等大家得了闲尽是时间要你们畅谈。”
世子妃粗重的呼吸着,急喘说道:“母亲,我,我八成是要生了”
太夫人的屋子里就是一静,谁也料不准世子妃说的是真是假,而且连她婆婆都不大相信,众人只当是荀二奶奶的光芒太盛,世子妃吃了酸葡萄,要来个下马威而已。
这么一晃神的功夫,气喘吁吁的世子妃已然惊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