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日避难之家园作者:阿苔-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警那边是每人一个主户,要是有了他们的亲朋来,就算作他们的子户。邵家的员工全是邵家人的子户,员工的家属带来的亲朋则是从户,这样可以方便串连起大岗村所有人的联系,便于以后的管理。
邵家人在建造基地时早就预想过会有一户人带来N户人的情况,像华国重视人情关系的社会,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邵文柏和年越的家庭情况算是简单的了,也很好解决。其余的邵家族人,事业发展得好的,个个都有一大堆关系户。像邵老爷子的一些老友,从国外回来了没有适合的落脚地方,就来投奔他。像邵文柏的一些堂兄弟,单身的还好说,结婚的要是选择门当户对的家庭,那可不是只带来一个子户的事,而是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的事。如今邵二叔和邵三叔现在都统计不出,他们家的人最后到底会带来多少人来大岗村。
为了解决好这些关系户和方便以后的管理,村委们商量了几天才定了这个户口等级政策。当初建房子的时候,村委们就怕不够住,把基地的规模尽量往大里造。目前房子还够分配,所以村里对外来的关系户还是很宽容的,只要不是作奸犯科的人都接收着。
村规早有规定,拍大岗村的照片可以,但不给外传,要是给查出来,全家都得离开大岗村。要是情节严重的,连带着他挂靠户口的人也一起清走。因着这个严厉的规定,除了村里的人自主叫来,跟随物流车队来到村里的人家外,能自行找到大岗村的人家,都是多少跟村里的人有关系的。他们从电话或网络得知了路线,辗转坐客运车到达乡镇客运站,然后再在乡镇上打大岗村的村公所电话,叫村里人开车来捎上他们,坐上半小时以上的盘山公路,才能到达大岗村。
为了让村里的基地不被外人知晓太多,村里的信号基站是被屏蔽的,网络也被禁止自主使用。村里的人要是想联络外面的人,只能到村委楼打电话。要是想用网络,到村委楼的统一网吧上网,进网吧的时候还不给带任何电子设备,网络也禁止向外传送文件,就怕他们拍了照片向外面乱传。
邵文柏之前跟年越通电话是用村委专门配备的卫星电话,村委们哪怕都有特权自主上网,但他们是不会向外人说起大岗村的情况的,更不用说向外面公开大岗村的图片。
之前也有一家人,他们不算是村里的关系户,只是他家的男人以前有心留意,曲折辗转从几个人口中知道大岗村,知道那里是比较安全的地方。那家的男人也挺聪明的,几经周转坐了长途客运,转了几趟车到达乡镇上的客运站后,就花了几天时间观察跟踪了一下客运站的人家,研究接走他们的车子路线,然后带着一大家子,走了半天路到达大岗村。
登记处的人看到这情况有点傻眼,这家人跟村里任何一户人家都没有关系,算不上关系户。但看着他们又很有毅力,坐长途穿越半个华国,用板车拖着大堆行李,带着一大家子人走上半天的路寻到这里,真不忍心打发人回乡镇政府上去。刚好村长在登记处,他们就让村长拿主意。
村长查看了一下他们的政府户口,看着是挺正常的家庭,工作的人公司和职业挺正常,读书的人学校也挺好。又把他们一一分开询问了一些问题,确定没有矛盾的地方后,就作主接收了他们,当作从户处理,挂靠在他的主户之下。
村长对管理处的人说:“我看着他们一大家子,男男女女,老的少的都齐全,觉得这家的男人挺有担当的,能把家人们都安全带到这里,也算是有能耐。我就想到了咱们先祖,以前也是带着一大家子,一路逃荒到这里,被这里的村民接纳,才能安顿下来,之后才有了我们。这人呐,有时得念着恩,也得续着这份恩,更不要忘了当初能生存下来的原由。”村长说完后眼睛有点湿润,可能是想到了以前一些事情。
旁边的众人听到皆默然。村委们得知这个情况后,就商量一下,决定也这样对待自行寻来的外来人家。只要是正常的家庭,他们能找来这里,也算是有能力,就让他们落户下来。但要是单独一人或一群青壮男人的,他们不会放人进来,因为不知道品性如何,就指点这些人去找乡镇上的政府。幸好大岗村的位置比较偏僻,进村的路七拐八弯的,找上这里的人家不多,单独进来的人更少。
因为邵老爷子的地位,他和林伯年越三人率先办好了登记入住。登记处的人给他们发放了芯片卡和写着村规的几张纸,还一人一个口哨,说村里手机不能用了,要是在村里行走有事情,就吹口哨叫人。芯片卡类似员工卡一样,挂在脖子上,当作村民卡。这是村里的规定,在村里行走都要带村民卡,要是哪个没带,村里巡逻的保安会查问,这是怕有外人混进来。
年越看了一下自己的芯片卡,正面除了姓名和头像,标着村民号,身份证号,政府户口本号码和户主名(就是邵老爷子)。下面还有一行标着“主户”,然后接着最后一行还是同样的户口本号和户主名,后面特别附注“(主户)”。要是子户和从户,他们的卡在倒数第二行标着“子户/从户”,然后是所跟随户的号码和户主名,以及附上所跟随户的等级。像林伯的芯片卡,除了他自己的户口号和户主名,后面就标明着“子户”,最后一行是标着跟从的户口号码,邵老爷子的名字,以及“(主户)”的附注。
这密密麻麻的信息印在一张小小的芯片卡上,看着有点眼花。邵文柏后来告诉年越,说大岗村是相当于私人避难点,管理上一部分照着政府的规距,但一部分是要遵循村里的制度。划等级是为了确保邵家族人的势力。眼下各家各户手里自备的物资不少,也能应付好几年,但说不准灾难什么时候结束。危急时期物资就要按照户口等级程度分配。这个避难基地是邵家人和原住村民们建立起来,最终要确保势力掌握在他们这一伙人的手中。而且分房子的时候也是根据户口等级,优先照顾主户的人。
村民卡弄成芯片卡的形式,主要还是用来记录工分,跟政府一样,现在实行在村里,就像以前生产队的做法。这样做也是为了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为了以后好协调管理。
现在原住村民们和邵家族人自己,还是很积极劳动的。村委们和族老们都紧盯着他们,管束严着呢。
有些关系户自从落户大岗村后,自恃手里物资足够或背后有人,就不像原住村民们或邵家族人那样天天工作。他们既不去建筑工程队报道工作,也不去村委会领取轻松一点的任务,每天就在村子里闲闲逛逛,或窝在家里避暑。
村委会明面上不说什么,等到一个星期结一次工分时,就按照工分给每一户人家派水派电。那些不出工的人家,或工分不够的,就没有配额,停水停电是分分钟的事。哪怕有些人带了桶装水,带有太阳能发电机的,也要掂量掂量以后的日子够不够用。
要是连着两个星期都出工率不够,这些关系户挂靠户口的户主,就被村委们通知,让他先管管他带来的人。要是再管不好,就把这些户口关系人全家召集起来,让他们对出工不够的人先给予内部商量解决。目前还没有哪个人脸皮够厚,连着两个星期出工不够被亲朋集结起来鄙视的。如果真的有,村委还有进一步的村规去处罚,后招多的是。
水电和汽油如今在村里是严格管控的物品,用钱买不到,用物也换不到。大岗村里原住民的物资,因为预备得早,背后有邵家族人的资助,比任何一家自备物资的外来户要丰厚得多。只是村民们知道世道要变了,从来不高调,暗地里尽量把东西放在家里的仓库和地窖,藏得严严密密的。
邵老爷子一行人在外墙的村委会办妥手续的时候,邵文柏和双胞胎兄弟赶过来接待。邵家三兄弟如今都晒成黑炭头,全身装扮像是标配,每人都留着板寸头,穿着背心褂子沙滩裤,网孔球鞋,腰间系一个腰包。黑壮黑壮的,妥妥的民工无误,看着挺有喜感的,邵爷爷和林伯就忍不住当场就笑开了。
年越捂着嘴,悄悄用自己手臂比划了邵文柏的,差别真大,放在在一起就是澳利澳和牛奶夹心组合。察觉到年越的小动作,邵文柏悄悄掐了他一把,对他说:“不许笑。”然后在他耳边小声说:“我变丑了你也不许嫌弃。”
“没嫌弃啊,觉得你变帅了,帅渣了。”年越忍不住乐呵着。
“真的?”邵文柏继续小声说:“晚上让你看看我还能更帅。”
“滚。”年越推开他,自行去跟着其他人坐电动观光车。邵文柏紧跟上他,拉着他坐最后一排。
进了外墙里面,就是原来的大岗村区域,村民原来的房子有些都被铲平了,现在是废墟。倒是地还在种着,边角的地方也种着菜。车子沿着新修的路开过一片田野,经过一大片被石板铺平的地,再经过河边修得又高又长的大堤坝,翻过了一座新桥,到达河边的另一面堤坝,就到了大岗村的内墙处。
内墙边的堤坝上还建了塔楼,有人在上面守着。这大堤坝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水电站蓄水,一方面是防止洪水爆发。原村那边的堤坝连着一大片空地,现在是小型飞机场,用来作小型货机和直升飞机升降之用。
村委们觉得大岗山这边虽然地势挺高的,但有些事真说不准,加上为了供电要建个水电站,他们还是尽可能按最高标准修建了大堤坝。
内墙也要检测证件,刷卡进去后,就到了大岗村避难基地。
年越看到大堤坝和水电站还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直到进了内墙,才知道为什么大岗村要禁止里面的人向外面传递图片。这实景实在太震憾人了。
河堤坝附近的几座山头,本来是背倚着大岗山向河边延伸开来的,如今已经被开发成梯田式的样子,山上的一排排房子,沿着平缓的坡度层级展开,鳞次栉比的感觉,几座朝向河边的山头都是如此,颇为壮观的感觉。
邵老爷子一行人进了内墙,顾不上看路边的情况,光顾着抬头看山上的房子,个个啧啧称赞。
邵文柏得意地向他们说:“看,这是我们的山城。”
“不错,看样子能住好多人。”邵老爷子不住点头。
“我们就是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无限的生存条件。”邵文杨自豪地咧嘴,露出一排大白牙。他在国外是学建筑的,这房子他也有份参与设计,这份骄傲的感觉格外强烈。
“你们都好厉害。”年越捉紧着邵文柏的手,捏了一把,嗯,这肉感挺真实的,不是在梦中。
“这路边的房子也建得好,这路看着也顺眼。”林伯附加了一句。
年越听他这一说就向四周望去,村里的平地上也建有一排排的房子,屋顶是半球型的,房子是圆柱体的,矮胖矮胖的感觉,就是蘑菇房的样式,房子还有拱型的玻璃通道相连。另外还有一些是半球型的大型建筑物。村里的路是青石板路,修得不宽,只容许两辆小车通行,现在在路上跑的车只有村里统一安排的观光电瓶车。
年越发现村民们在村里走动,大多是走路或骑小三轮或自行车。而且骑小三轮的村民,都是车上载着东西的。仔细看,村子里男人们的打扮,大多都像邵家兄弟一样,无袖背心短沙滩裤,天气太热,还有些人光着膀子。年越看了一阵就被邵文柏拗过头,不许他再看下去了。
“你真是太无聊了。”年越小声说,不敢让车里前面的人听到。
“这是正事,严肃点。”邵文柏端着一张脸,不由分说。
年越给了他一肘子,邵文柏脸色不显,稳稳地接着。
“咱们要先去医院体检。”邵文柏对车上的一行人说。
“要的要的。”邵老爷子点头,以后大家都聚居在一起,要是有个什么传染病隐患病,能及早查出来治疗才是。药品他们备得多,可也要想着以后日子细水长流的。
作者有话要说:
这才是我要写的副本。
第13章 窑洞房
医院是座半球型的大楼,规模挺大的,据说还有地下层,有实验室还有地下草药种植所。以一个乡村级医院来说,这级别可是远远超标了。进了医院,就有医护人员带着他们去服务台,先根据村民卡办理好诊疗卡,询问一些病史,建立好个人健康档案,才让他们拿着诊疗卡去作全身检查。
年越没来得及细看医院内部,就和邵老爷子林伯一起,单独被人领着进了房间里作各项检查,邵家兄弟们就在外面等着。像抽血验尿拍片心电图那些,都是以前在医院做过的。医疗器材看着挺齐全崭新的,人员也训练有素,看得出这村医院办得挺正规的。
这样年越也挺高兴了,陈老教授他们几个可以在这里安心工作下去。他一边接受检查一边观看四周的人,没看到熟人,不知他们在哪个科室工作。
检查出来,邵文柏问他:“怎么样?这医院办得还好吧?”他之前筹备建立民营医院,已经把所有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弄好准备开张了。现在正好把市里整个医院设备都搬来,除了从市里弄来的医护人员,他们还从村里招了一些适合的年轻人补充进来,现在正在接受培训实习中。
“嗯,办得真好。”年越点头,这恐怕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乡村医院了吧。
“你到时候就在这里上班,可以先跟你老师学着,现在医院还不忙。”邵文柏继续说,现在医院最忙的是替人体检,最多的病人是治疗跌打扭伤和中暑感冒的,都是些小病,养几天就好了。
“那我明天就去上班。”年越高兴地说,他之前在医科大学刷的政府工分在村子里没什么用,现在他要刷村里的工分。
“不用那么急,累了先歇几天。”
“我不累。”
“晚上你就会累了。”邵文柏眼里的精光微闪,年越顾着看医院周围,没注意他话中有话。
过了一阵邵老爷子才完成检查,被林伯陪着出来。他上了年纪,医生对他格外费心,多花了点时间。
时下也到了中午的饭点了,邵家兄弟就领他们去吃饭。
中午的午饭是在村里的村委会办公楼里吃的。村委办公楼也是个巨大的半球型房子,听邵文柏介绍说底下还有几层地下层。地上的只有两层半,那半层是阁楼,用来置放太阳能发电机。房子的窗都是特种钢化玻璃,墙也是特殊材料,厚且结实,承压性能好,可防火防水,隔温性能也好。邵文柏一边领他们进楼里,一边说村子里所有的房子都是用一样的建筑材料,不计成本,只为安全耐用。
村委楼一楼是大会堂,平常用来召集村民开会,二楼是办公层,地下层有仓库,有研究室实验室。
大堂里已经摆上了宴席,邵家族人们沸沸扬扬坐满了全场。今天是族里的宴会,摆了一百多桌酒席。人齐了之后,村长简短说了些场面话,就让大家开吃。已经下午一点多,大家都饿了,村长要说些什么话,大家都懂的,也就不让村长多费言了。
邵老爷子一房人一起坐了几桌,许久没和儿孙们见面,老爷子精神劲头好,乐呵着吃了不少酒菜。邵二叔和三叔如今也是黑黑的,比以前瘦了不少,不过看着有精神气。村长和祖三房的人都特意过来跟邵老爷子聊了几句,还约好第二天再谈。之后不少邵家族人上前,跟邵老爷子见面寒喧敬酒,邵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