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H珑肀势洳啵鬃⑵鹁樱植谎云浜嗡荨D颂庠弧犊夹拧罚悼晌解跺靡印
  △《昭代典则》·二十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黄光昇撰。光昇,字明举,晋江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是书起元至正壬辰明太祖起兵,至穆宗隆庆二年而止。编年纪事,每条皆提纲列目。
  其前四卷,自至正壬辰迄洪武建元以前,以明纪年,而元事则随年附见。虽当时臣子之词,然顺帝北行以后,以明纪年可也。若至正戊申以前,非惟元祚未移,俨然共主。即韩林儿龙凤纪年,明主亦自奉其朔,乃於其初起兵时即削元号,究非万世之公论也。
  △《成宪录》·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记明太祖至英宗五朝之事。考明太宗庙号,至嘉靖十七年始改曰成祖。此书仍称太宗。是作於成化后,嘉靖前也。书中所载,事实少而诰敕多。如洪武元年二月,诏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仍遣使诣曲阜致祭,并载太祖《遣祭之谕》。今《本纪》乃止书祀国学而不及阙里。又《本纪》载洪武十年十二月高丽使五至,以嗣王未立却之。十二年十二月高丽贡黄金百斤、白金万两,以不如约却之。而此书又载洪武十二年五月谕辽东守将潘敬、叶旺勿纳郑白一事。
  亦足以补史传之阙。然浮文妨要者终多也。
  △《秘阁元龟政要》·十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书中已称成祖,则嘉靖以后人作也。所纪皆明太祖事。然起於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张士德取常熟,终於洪武二十八年。首尾皆不完具。殆前后各佚一册,今本卷第又传写者所改题欤。大致与《太祖实录》相出入,亦无异闻也。
  △《明通纪述遗》·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旧本一卷、二卷、四卷、五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二卷皆题绣水卜世昌校订。三卷、六卷、七卷、十一卷皆题绣水屠衡校订。前有《冯梦祯序》,惟称世昌。又有卜万祺、屠隆二《序》,则兼称衡。盖二人合作,仿《新唐书》各署姓名例也。其书补东莞陈建《明通纪》之遗。起元至正十一年,终明隆庆六年。
  编年纪载,多捃拾稗史之言,冗杂特甚。如首卷多载元顺帝荒淫琐事,与明无关,殊失断限之义。又如以成祖征漠北时太监沐敬进谏之事窜入建文四年之末,则纪载之无法,可以概见矣。
  △《世穆两朝编年史》·六卷(内府藏本)
  明支大纶撰。大纶,字华平,嘉善人,万历甲戌进士,由南昌府教授擢泉州府推官,谪江西布政司理问,终於奉新县知县。是编成於万历丙申。所载自嘉靖元年至四十五年,凡四卷。自隆庆元年至六年,凡二卷。前有《项维桢序》,但称《永陵信史》。据大纶《自序》,盖先成《世宗编年》,后乃续以《穆宗》云。
  △《明大政纂要》·六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谭希思撰。希思,茶陵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四川巡抚。是书所记,自洪武元年至隆庆六年。凡大事皆编年纪载,每帝皆有《论赞》。卷首载万历己未修撰《韩敬序》。有云:“侍御方壶刘公,持斧畿辅,捐俸刻之。”是此书向曾刊刻。今钞本卷首,仍存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印,则当为未刊以前藏本。其中多涂乙增损之处,似即希思之原稿也。
  △《大政记》·三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朱国桢撰。国桢,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肃,事迹附见《明史·朱国祚传》。是书始洪武元年戊申,终隆庆六年壬申。
  编年纪载,繁简多有未当,殊乏史裁。
  △《两朝宪章录》·二十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明吴瑞登撰。瑞登,字云卿,武进人,由贡生官光州训导。先是薛应旂纂洪武至正德九朝事为《宪章录》。瑞登因辑嘉靖、隆庆两朝以续应旂之书。大抵抄撮邸报而成。有巡抚河南御史陈登云、李时华二《序》,一作於万历癸巳,一作於甲午。又有瑞登《自序》,惟颂世宗初政及遗诏,并费宏调燮之勋、徐阶受顾之迹。盖谓嘉靖中年坏於任用严嵩,而不欲显言也。
  △《国史纪闻》·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张铨撰。铨字宇衡,沁州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辽东。
  天启元年,大兵破辽阳,殉节死,赠兵部尚书,谥忠烈,事迹具《明史·忠义传》。
  是编起元至正十二年明太祖起兵濠州,迄於武宗之末。编年纪载,有纲有目。名曰《纪闻》者,铨自以职非史官,不得见实录、记注,仅取各家之书,讨论异同,编次成帙。所谓得之传闻而不敢据以为信也。书成於万历庚戌,至天启甲子始刊行之。徐揭先为之序,其子道濬又重为校订云。
  △《纲鉴正史约》·三十六卷(内府藏本)
  明顾锡畴撰。锡畴,字九畴,号瑞屏,昆山人,万历己未进士。崇祯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福王时,进尚书。后为总兵官贺君尧所杀。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编年纪载,於历代故实粗存梗概。盖乡塾课蒙之本。至《纲鉴》之名,於《纲目》、《通鉴》各摘一字称之,又颠倒二书之世次。尤沿坊刻陋习也。
  △《历代二十一传残本》·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程元初撰。元初有《律古词曲赋叶韵》,已著录。是书略仿《资治通鉴纲目》之例,以二十一史各编年为传,故曰《二十一传》,然非传体也。此本惟存《季周传》十一卷、《嬴秦传》一卷。其为刊刻未竟,抑传本阙佚,均不可知。
  据所存者观之,大抵疏漏百出,漫无体例。其佚亦不足惜也。
  △《春秋编年举要》(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杨时伟撰。时伟有《正韵笺》,已著录。是书成於崇祯甲戌。凡前后二编,皆仿《史记年表》之例,以国为经,以事为纬。前为《春秋列国编年举要》,起周平王四十九年己未,讫敬王三十九年庚申,以括春秋大要。后为《获麟后七十七年编年举要》,起敬王三十九年庚申,迄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以补《通鉴前编》。首有《春秋托始论》,据洪迈《容斋随笔》之说,谓春秋始隐公,为治郑庄,以强侯跋扈实自寤生始也。次为《春秋列国君臣总论》三篇,随意断制,未为精确。其谓无季氏则鲁不昌,无二氏则季孤立,颇为乖剌。又有《获麟后编年总论》,辨魏文侯师子夏在未命为诸侯以前,亦无关大义。二《编》惟《后编》有《引》,称窃於诸书中采十一於千百,私为《编年举要》。既而深思,恐开后人以懒惰之端,遂举覆瓿,不复灾木,止存七十七年事。然则当时仅刊其《后编》。
  今则二《编》俱在,盖犹其家藏未刻之稿矣。
  △《皇王史订》·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学孔撰。学孔,字瞻黄,渭州人,顺治中尝官大宁卫断事。是编以刘恕《外纪》义类未确,端绪难明,因订正其文。上自盘古氏,下讫周幽王。东迁而后,春秋既作,则不复录焉。大抵摭拾罗泌《路史》之说,加以臆断耳。
  △《此木轩纪年略》·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焦袁熹撰。袁熹有《春秋阙如编》,已著录。康熙甲午,故户部尚书王鸿绪纂辑《明史》,袁熹预其事。开局月馀,以持论龃龉辞去。乃自以其意著此书。纪事始於帝尧,编年则始於春秋。撮其治乱兴亡之大端,而各系以论,亦颇考证其异同。未及卒业,仅及汉顺帝而止。其门人徐逵照裒辑剩稿,编为此本。
  首卷及第三卷皆袁熹手自标识,提其纲要。二卷、四卷、五卷则逵仿袁熹之例,补为标识者也。其书叙述简明,非他家史略不冗即漏者比,持论亦多平允。而爱奇嗜博,好取异说。如周文王商末受命称王,九年卫武公攻杀其兄共伯而自立。
  杂书讹异,皆不以为非。甚至何休注《公羊传》谓平王之四十九年为鲁隐公受命之元年,而比周於二王之后。亦以为其理谬而其意善,殊为乖舛。其订正事实,多所纠正。然好以明人所刻《竹书纪年》为据,不知其伪。如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孙会以廪丘叛,安王十九年田侯剡立之类,皆执以驳《史记》,亦为失考。至於《孟子》所载之曹交,本不云曹君之弟,称曹君之弟者乃汉赵岐注。朱子偶然因之,失於详核。袁熹不考旧文,误执之以疑《史记》,并疑《春秋》,所见更左矣。
  △《读史纲要》·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植撰。植有《四书参注》,已著录。此书纪历代帝王年号,而附录僣伪诸国。排比旧文,有如簿籍,不足以当著书。其以西夏、辽、金并列,尤为纰缪。
  ──右“编年类”三十七部、八百四十七卷,内一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案:《纲鉴正史约》之类,坊刻陋本,不足以言史矣。然《五经四书讲章》,虽极陋劣,不能不谓之经解也。故亦附存其目。此类至夥,姑就所见者载之,如经书讲章之例。)
  
  卷四十九 史部五
  ○纪事本末类
  古之史策,编年而已,周以前无异轨也。司马迁作《史记》,遂有纪传一体,唐以前亦无异轨也。至宋袁枢,以《通鉴》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史遂又有此一体。夫事例相循,其后谓之因,其初皆起於创。其初有所创,其后即不能不因。故未有是体以前,微独纪事本末创,即纪传亦创,编年亦创。既有是体以后,微独编年相因,纪传相因,即纪事本末亦相因。因者既众,遂於二体之外,别立一家。今亦以类区分,使自为门目。
  凡一书备诸事之本末,与一书具一事之本末者,总汇於此。其不标纪事本末之名,而实为纪事本末者,亦并著录。若夫偶然记载,篇帙无多,则仍隶诸杂史传记,不列於此焉。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通行本)
  宋袁枢撰。枢,字机仲,建安人。孝宗初,试礼部词赋第一。历官至工部侍郎。以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寻提举太平兴国宫。事迹具《宋史》本传。案:唐刘知几作《史通》,叙述史例,首列六家,总归二体。自汉以来,不过纪传、编年两法,乘除互用。然纪传之法,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编年之法,或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枢乃自出新意,因司马光《资治通鉴》区别门目,以类排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始於三家之分晋,终於周世宗之征淮南。包括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遂使纪传、编年贯通为一,实前古之所未有也。王应麟《玉海》,称淳熙三年十一月,参政龚茂良言,枢所编《纪事》有益见闻。诏严州摹印十部,仍先以缮本上之。《宋史》枢本传又称,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曰“治道尽在是矣”。朱子亦称其书部居门目,始终离合之间,皆曲有微意,於以错综温公之书,乃《国语》之流。盖枢所缀集,虽不出《通鉴》原文,而去取翦裁,义例极为精密。非《通鉴》总类诸书割裂撦挦者可比。其后如陈邦瞻、谷应泰等,递有沿仿。而包括条贯,不漏不冗,则皆出是书下焉。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章冲撰。冲,字茂深,章惇之孙也,淳熙中尝知台州。其妻乃叶梦得女。
  梦得深於《春秋》,故冲亦颇究心於《左传》。取诸国事迹,排比年月,各以类从,使节目相承,首尾完具。前有冲《自序》及《谢谔序》。考冲与袁枢俱当孝宗之时。枢排纂《资始通鉴》,创纪事本末之例,使端绪分明,易於循览,其书刊於淳熙丙申。冲作是书,亦同斯体,据《自序》刊於淳熙乙巳,在枢书之后九年。殆踵枢之义例而作。虽篇帙无多,不及枢书之淹博,其有裨学者则一也。惟《通鉴》本属史家,枢不过理其端绪。《春秋》一书,经则比事属词,义多互发;传文则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辨理,或错经以合异。丝牵绳贯,脉络潜通。冲但以事类裒集,遂变经义为史裁,於笔削之文,渺不相涉。旧列经部,未见其然。今与枢书同隶史类,庶称其实焉。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宋徐梦莘撰。梦莘,字商老,临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为南安军教授,改知湘阴县。官至知宾州,以议盐法不合,罢归。事迹具《宋史·儒林传》。梦莘嗜学博闻,生平多所著述。史称其恬於荣进,每念生靖康之乱,思究见颠末,乃网罗旧闻,薈稡同异,为《三朝北盟会编》。自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迄绍兴三十一年,上下四十五年。凡敕制、诰诏、国书、书疏、奏议、记序、碑志,登载靡遗。帝闻而嘉之,擢直秘省云云。今其书钞本尚存,凡分上、中、下三帙。
  上为政、宣二十五卷,中为靖康七十五卷,下为炎、兴一百五十卷。其起讫年月,与史所言合。所引书一百二种,杂考私书八十四种,金国诸录十种,共一百九十六种,而文集之类尚不数焉。史所言者殊未尽也。凡宋、金通和用兵之事,悉为诠次本末。年经月纬,案日胪载。惟靖康中帙之末有《诸录杂记》五卷,则以无年月可系者,别加编次,附之於末。其徵引皆全录原文,无所去取,亦无所论断。
  盖是非并见,同异互存,以备史家之采择,故以《会编》为名。然自汴都丧败,及南渡立国之始,其治乱得失,循文考证,比事推求,已皆可具见其所以然,非徒饾铮鏊橐岩病K淦涫彼挡眶墼樱墙鹑耸录#攀担痪】善尽
  又当日臣僚劄奏,亦多夸张无据之词。梦莘概录全文,均未能持择。要其博赡淹通,南宋诸野史中,自李心传《系年要录》以外,未有能过之者,固不以繁芜病矣。考梦莘成此书后,又以前载不尽者五家,续编次於中、下二帙,以补其阙。
  靖康、炎兴各为二十五卷,名曰《北盟集补》。今此本无之。殆当时二本各行,故久而亡佚欤。
  △《蜀鉴》·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方孝孺序》,称宋端平中,绍武李文子尝仕於蜀。搜采史传,起秦取南郑,至宋平孟昶,上下千二百年事之系乎蜀者,为书十卷云云。
  世遂题为文子作。《考亭渊源录》,亦载李文子字公瑾,光泽人。(案:光泽即绍武之属县,今尚仍古名。)李方子之弟。绍兴四年进士。官至知太安军,绵、阆州,潼川府。著《蜀鉴》十卷。然考端平三年文子所作《序》中,称燕居深念,䌷绎前闻,因俾资中郭允蹈缉为一编云云。则此书为资州郭允蹈所撰,文子特总其事耳。世即以为文子作,亦犹《大易粹言》本曾穜命方闻一作,而《直斋书录解题》遂误以为穜作也。其书每事各标总题,如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之例。每条有纲有目有论,如朱子《通鉴纲目》之例。其兼以考证附目末,则较《纲目》为详赡焉。宋自南渡后,以荆、襄为前障,以兴元、汉中为后户,天下形势,恒在楚、蜀,故允蹈是书所述,皆战守胜败之迹。於军事之得失、地形之险易,恒三致意。而於古人用兵故道,必详其今在某处。其经营擘画,用意颇深。
  他如辨荆门之浮桥,引《水经注》以证《荆州记》之误。陈仓之马鸣阁,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