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案:是时尚未建大元之号,故史仍以国名为称。)会蒙古遣王檝来通好,因假伸之朝奉大夫、京湖制置使参议官往使。以是岁六月,偕王檝自襄阳启行。
至明年甲午二月,始见蒙古主於行帐。寻即遣回,以七月抵襄阳。计在途者十三月。因取所闻见及往复问答,编次纪录,以为此书。案:《宋史·理宗本纪》,宋与大元合围汴京(案:此大元为史臣追书之词),金主奔蔡州。大元再遣使议攻金,史嵩之以邹伸之报谢,盖即此事。特《宋史》称王檝来议攻金,而此录只言通好。又《宋史》载伸之出使在绍定五年十二月,而此录实以六年六月出疆。
皆当以此录所纪为得其实。时孟珙已会蒙古灭金,廷议遂欲出师取河南。蒙古复遣王檝来责败盟,因再进伸之二秩,遣之报谢。史载同使为李复礼、乔仕安、刘溥等,据此录皆先曾副行之人。复礼假京西路副总管。溥假京西兵马都监。仕安以东南第七正将神劲马军统制,充防护官。其官爵亦史所未详云。
△《广王卫王本末》·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宋陈仲微撰。仲微字致广,高安人,嘉泰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咸淳中为兵部侍郎。丙子宋亡,从二王入广。目击时事,逐日抄录。厓山败,仲微遁入安南而殁。事迹具《宋史》本传。其后安南国使携此书入觐,因传於世。文多简略,不甚赅备。其书载入《宋季三朝政要》中,后人抄出别行。而卷末《跋》语犹《政要》原文,则其失於刊削也。
△《三朝野史》·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记理、度、恭三朝轶事琐言,仅十有九条。疑非完本。书中附记丙子三宫赴北事,盖亦宋遗民所作也。词旨猥琐,殊不足观。
△《平巢事迹考》·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曰宋人撰,不著名氏,曹溶收入《学海类编》。近时平湖陆烜,又刊入《奇晋斋丛书》。后有《烜跋》,称为元人抄本。今考其书,即明茅元仪之《平巢事迹考》,但删去元仪原《序》耳。盖溶为狡黠书贾所绐,烜又沿溶之误也。
△《碧溪丛书》·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诸家书目亦不著录。其目凡八,曰《吴武安公功绩记》,记吴玠战功;曰蔡绦(案绦当作鞗)《北狩行录》,记从徽宗入金事;曰万俟卨《皇太后回銮事实》;记韦太后南归事;曰《顺昌战胜录》,记刘锜遇金兵事;曰洪皓《松漠记闻》,记金国事;曰洪皓《金国文具录》,记宇文虚中为金定制事;曰湘水樵夫《绍兴正论》,记不附秦桧和议人姓名;曰杨尧弼《伪豫传》,记刘豫僣逆事。其书皆删节之本,盖书贾从《说郛》中抄合,伪立此名者也。
(案:此编以八种为一帙,应从丛书之例,入之杂编。然杂编之名,为不名一家者立也。此八种皆史之流别,故仍入之《杂史类》焉。)
△《焚椒录》·一卷(内府藏本)
辽王鼎撰。鼎字虚中,涿州人,清宁五年进士,官至观书殿学士,事迹具《辽史·文学传》。是书纪道宗懿德皇后萧氏为宫婢单登构陷事。前有大安五年《自序》,称待罪可敦城,盖谪居镇州时也。王士祯《居易录》曰:《契丹国志·后妃传》道宗萧皇后本传云:性恬寡欲,鲁王宗元之乱,道宗同猎,未知音耗。
后勒兵镇帖中外,甚有声称。崩葬祖州云云而已。《焚椒录》所纪,绝无一字及之。又《录》称南院枢密使惠之少女,而《志》云赠同平章事显烈之女。《志》云勒兵,似娴武略,而《录》言幼能诵诗,旁及经子所载《射虎》应制诸诗,及《回心院》词,皆极工,而无一语及武事。且《本纪》道宗在位四十七年,改元者三,清宁、咸雍、寿昌,初无太康之号。而耶律乙辛密奏太康元年十月云云,皆牴牾不合。按《辽史·宣懿皇后传》虽略,而与《焚椒录》所纪同,盖《契丹志》之疏耳。今考叶隆礼《契丹国志》,皆杂采宋人史传而作,故苏天爵《三史质疑》讥其未见国史,传闻失实。又沈括《梦溪笔谈》,称辽人书禁甚严,传至中国者,法皆死。是书事涉宫闱,在当日益不敢宣布,宋人自无由而知。士祯以史证隆礼之疏,诚为确论。或执《契丹国志》以疑此书,则误矣。
△《南迁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题金通直郎秘书省著作郎骑都尉张师颜撰。纪金爱王大辨叛据五国城,及元兵围燕,贞祐迁都汴京之事。按《金史》,世宗太子允恭生章宗,而夔王允升最幼。今此书乃作长子允升,次允猷,次允植。允升、允猷以谋害允植被诛,而允植子得立为章宗。世次俱不合。又称章宗被弑,磁王允明立为昭王。磁王又被弑,立濰王允文为德宗。德宗殂,乃立淄王允德为宣宗。与史较,多一代,尤不可信。至《金史》郑王允蹈诛死绝后,不闻有爱王大辨其人。所称天统、兴庆等号,《金史》亦无此纪年。舛错谬妄,不可胜举。故赵与旹《宾退录》、陈振孙《书录解题》皆断其伪。振孙又谓:或云华岳所作。岳即宋殿前司军官尝作《翠微南征录》者。今观其书所言,乱金国者章宗、大辨,皆赵氏所自出。又谓大辨初生,其母梦一人乘马持刀,称南绍兴主遣来云云。盖必出於宋人雪愤之词,而又假造事实以证佐之。故其牴牾不合如此。或果出岳手,未可知也。罗大经《鹤林玉露》,以遣秦桧南还事,见此书所载《张大鼎疏》而证其可信。未免好异。然《金史》所载,宣宗见浮碧池有狐相逐而行,遂决南迁之计,其事实本此书。不知元时修史者又何所见而采用之也。
△《南宋补遗》·(无卷数,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古吴谢朱胜复庐撰。不知朱胜为何许人。书称南宋而中有“宋末”之语,当为元人所作。《跋》语所称丙申,盖元成宗元贞二年,非宋理宗之丙申也。
载南渡后将帅轶事,并采及诗词书启,於韩、岳尤详,亦间及靖康时事。然多他书所习见,殊鲜异闻。殆亦抄撮宋人说部而成欤。
△《皇元圣武亲征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首载元太祖初起,及太宗时事。自金章宗泰和三年壬戌,始纪甲子,迄於辛丑,凡四十年。史载元世祖中统四年,参知政事修国史王鹗,请延访太祖事迹,付史馆。此卷疑即当时人所撰上者。其书序述无法,词颇蹇拙。
又译语讹异,往往失真,遂有不可尽解者。然以《元史》较之,所纪元初诸事实,大概本此书也。史言太祖灭国四十,而其名不具,是书亦不能悉载。知太祖时事,世祖时已不能详,非尽宋濂、王祎之挂漏失。
△《平猺记》·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元虞集撰。集字伯生,号道园,崇仁人,仕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事迹具《元史》本传。元统二年冬,猺寇贺州、富州,至元元年,广西宣尉使章伯颜讨平之。集为记其始末。后有旧《跋》云:此纪章伯颜平粤西猺洞事迹,备国史之采也。而同事出师之人,不记其姓名,及上功於朝之诸臣名,以某某概之,失史家法矣。今核其文体,乃勒石纪功之作,非勒为一书上之於史馆者。故所存之稿皆阙其名姓以待填。犹之唐、宋文集,书首称年月日某再拜,墓志之末称某年月日葬公於某原例耳。遽以有乖史法诋之,非也。
△《大狩龙飞录》·二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明世宗肃皇帝御撰。嘉靖十八年二月,帝幸湖广承天府,相度显陵。三月,享上帝於龙飞殿,奉睿宗配。四月,还京。是编皆纪其事。上卷乃自启行以迄回跸,祭告郊社宗庙,及所过山川群祀之文。下卷为前后所降敕谕,末附以《龙飞殿奏告上帝乐章》及途中御制赋一首、诗十六首、诗馀二首。
△《洪武圣政记》·二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宋濂撰。濂有《篇海类编》,已著录。是书略仿《贞观政要》之例,标题分记。分《严祀事》、《正大本》、《肃军政》、《绝倖位》、《定民志》、《新旧俗》六类。而《新旧俗》下又分《申禁令》、《核实效》、《育人才》、《优前代》、《正礼乐之失》、《去海岳之封》、《严宫阃之法》、《厉忠节之训》、《刬积岁之弊》九子目。濂自为《序》,见所作《文宪集》中,盖当时奏御之书也。梅纯《损斋备忘录》曰:“本朝文章近臣,在洪武初,则学士宋濂,其所记当时盛美,有《洪武圣政记》。自永乐以后,则少师杨士奇,有《三朝圣谕录》。至天顺改元,则少保李贤,有《天顺日录》、《二录》。皆近有印本,而《圣政记》独亡,仅见其《序》文,惜哉。”据其所云,则此书在成化间已无传本,不知何以得存於今。然勘验文义,实非赝托。或纯偶未见,遽以为佚欤。
然是书之不行於明代,亦可见矣。
△《庚申外史》·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权衡撰。衡字以制,号葛溪,吉安人。元末兵乱,避居彰德黄华山。明初归江西,寓居临川以终。是书见於《明史·艺文志》者,卷目与此相合。陈继儒尝刻入秘笈,佚脱讹舛,殆不可读。此乃别行抄本,犹当日原帙也。所纪皆元顺帝即位以后二十八年治乱大纲。时顺帝犹未追谥,以其庚申年生,故称之曰庚申帝。又《元史》亦尚未修,故别名曰《史外见闻录》。所言多与《元史》相合,於宫庭构煽,盗贼纵横之事,皆能剖析端委。至於顺帝诛博啰,与秀才徐思畚谋之,博啰诛,思畚不受赏,逃去。及危素为权臣草诏诸事,皆他书所不载。惟其中称顺帝为瀛国公子一条,最为无稽。厥后袁忠彻著之於文集,宁王权载之於史略,程敏政又选忠彻之文入《明文衡》,钱谦益又引余应之诗证实宁王权之说。
其端实自此书发之。盖元之中叶,宋遗民犹有存者。因虞集草诏,有“妥欢帖睦尔非明宗之子”一语,遂造此言以泄其怨。明人又雠视元人,遂附合而盛传之。
核以事实,渺无可据,实为荒诞之尤,非信史也。书前别附一《序》,称洪武二年迪简受命访庚申帝史事云云,不著其姓。详其文,乃《庚申帝大事纪序》,非此书之《序》,后人移缀此书中耳。考王祎《造邦勋贤录》,称刘迪简,宜春人,国初徵授尚宾副使,则迪简当为刘姓。又考黄溥《间中今古录》,称刘尚宾集《庚申帝大事纪》,则此《序》为刘迪简《大事纪序》明矣。
△《国初礼贤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明刘基撰。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至顺中举进士。除高安丞,罢去。
旋起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再投劾归。复辟为元帅府都事,为方国珍所构,羁管绍兴。后从石抹宜逊剿捕山寇,执政者抑其功,仅授总管府判,遂弃官还里。明初聘入礼贤馆,参预机密,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又授弘文馆学士,叙功封诚意伯。正德九年,追谥文成。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艺文志》、《千顷堂书目》皆作基撰。然录中所载,即明太祖任用基及叶琛、章溢、宋濂四人事,且有“基驰驿归里,居家一月而薨”之文,则非基所作审矣。其中纪述,多与史传相合,无他异同。又基、溢皆载其卒时事,而宋濂得罪徙蜀事则无之,叶琛事迹亦甚寥寥。盖后人杂采成书,故详略不同如此也。
△《平蜀记》·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载明洪武四年遣汤和等伐蜀,明昇出降事。后附刘基《平西蜀颂》一篇。末有《袁褧跋》,称《定远黄金开国功臣录》,载平蜀事於颍川侯傅友德、德庆侯廖永忠《传》中甚详。惟平章杨璟《与明昇书》,乃详於斯记云。
△《北平录》·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载明洪武三年徐达、李文忠分道出塞,追王保保及袭破应昌府事。纪录颇为简略。惟达与文忠所上二表及太祖封爵诸臣诏谕,则全篇载之。
疑后人从实录中抄出者也。
△《别本北平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纪明洪武元年命徐达、常遇春等北征之事,而终以君臣鉴戒之语。其年月皆与史合。核检其文,亦从实录抄出也。
△《云南机务钞黄》·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张紞编。紞字季昭,富平人。洪武初,以通经举送京师。历官云南左布政使,召为吏部尚书。燕王篡立,仍其故官。后以建文时变乱祖制事诘责,紞惧自杀。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乃洪武初以云南梁王未下,命颍川侯傅友德等帅师征之,紞以左参政在行间。后平定云南,紞擢布政使,留治其地。因检阅录黄稿本,取前后制敕诏诰之文有关军务者,汇为一编,藏之文庙尊经阁。自十五年二月至二十一年七月,凡三十七篇。紞自为之序。《明史》本传载紞出为左参政在平定云南之后,殆偶未考紞此《序》欤。
△《明高皇后传》·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永乐四年明成祖与徐皇后二《序》,俱谓永乐九年类辑《古今列女传》,以高皇后圣训与古后妃为一卷,而诸侯大夫、士庶人妻各为卷。
徐后请以《高皇后传》别刻之,遍赐内外,然则此即《古今列女传》之文而别出之者。其文则永乐初词臣所撰也。又前有世宗《致楚王书》,并《章圣太后诰谕楚藩》一道。章圣太后即兴献后也,嘉靖七年上尊号曰慈仁。九年颁太后制《女训》於天下。此在十年之春,盖与所颁《女训》同赐藩服。其时高帝、高后之谥号尚未改定,故仍前号也。其楚王即端王荣氵戒,以嘉靖十三年卒,为昭王桢之四世孙。故世宗以叔祖称之云。(案:此编亦传记之类。然皇后为天下母仪,敌体人主,不可参错诸传记中。今变例置之於《杂史》,亦所谓礼以义起者也。)
△《汉唐秘史》·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宁王权撰。权自号臞仙,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宁。燕王谋反,挟之同行。为燕王草檄,约中分天下。永乐元年秋,封南昌而仍其故号。正统十三年始薨。事迹具《明史》本传。传载此书作二卷,与今本合。权《自序》云:洪武二十九年,奉命纂辑,成於辛巳六月。考是年为建文三年,权已为燕军所劫,故不书建文年号。而其弟安王楹《跋》,亦第书岁在壬午也。其书以刘三吾等洪武间进讲汉唐事实类次成编,故词多通俗。其诸帝《论赞》,皆太祖御撰。唐末系《司马光论》,亦奉敕载入,故特题曰“钦取”。其大旨以后世之乱亡,皆推本於贻谋之不善,所论不为无理。而择焉弗精,多取委巷之谈,如高帝斩蛇、蛇后转生王莽之类,皆伪妄不足辨也。
△《奉天靖难记》·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纪明成祖初起至即位事。盖永乐初年人所作。其於懿文太子及惠帝,皆诬以罪恶,极其丑诋。於王师皆斥为贼。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称其语多诬伪,殊不可信。按建文元年十一月,成祖战胜白沟河,上惠帝书,并移檄天下,军中仓卒,语多可笑。姜氏《秘史》所载,最得其真。是书於《上惠帝书》颇有删润,而《移檄》则置之不录。则其文饰概可见矣。
△《别本洪武圣政记》·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其书与宋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