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为卷二十有五。则应京原书只一卷,此本皆任所增加。而卷首《冯霑纪略》乃称应京在镇抚司作此书二十四卷,应京自序又称任仅增三之二。大抵二人先后成之,而彼此均欲据以为功,故其说矛盾也。其书较卢氏《月令通考》差详备,而亦多猥杂。如诸神诞辰之类,皆本道书,而非可笔之儒籍者也。
△《节宣辑》·四卷(内府藏本)
明上洛王朝《日盍》撰。朝《日盍》,周定王橚七世孙。成化三年,橚曾孙同钅朵始分封上洛。万历三十二年,朝《日盍》袭封。其书专记时令,多袭旧文。
△《养馀月令》·二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戴羲撰。羲字驭长,里贯未详。崇祯中官光禄寺典簿。其书分纪岁序,而附以蚕、鱼、竹、牡丹、芍药,兰菊诸《谱》。钞撮旧籍,无所发明。
△《日涉编》·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陈堦撰。堦字升也,应城人。是书杂采故实诗歌,按时令编次,每一月为一卷。先叙月令节候,而三十日以次列之。皆以故实居前,诗歌居后,所采颇为芜杂。前有康熙二十七年巩昌知府文安纪元重刊序,乃惜其列代事迹有关劝戒者尚未详录,非也。至谓其不载闰月为疏漏,则所言当矣。
△《广月令》·三卷、《后集》·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王勋撰,《后集》则其子璞所补。勋字曰放,璞字伯怀,黟县人。其书采掇传记,欲为《月令通考》诸家广所未备,而好取新奇,转成浅陋。如《十二月》云:“大茅君降白鹤,吐火烘客,老子降九十六种魔。”皆道家无稽之谈,尤为荒诞。其标目曰《别有天》,曰《有本如是》,曰《山外山》,曰《众香国逸史》,皆佻纤尖巧,亦不出明季小品习径也。
△《古今类传岁时部》·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董穀士、董炳文同编。穀士字农山,炳文字霞山,乌程人。是书前有潘耒序,称其兄弟共撰类书,分天、地、人、物为四部,名曰《古今类传》。先以岁时日次一编见示,乃天部中之一种。然则未成之书也。其例首为岁序总类,次为春、夏、秋、冬四时类。每於一时一月又先为总类,后以一月分三十日,各纂辑典故诗文,略注所出,而以通用丽句附诸简末。其所出则咸不注焉,搜采颇为繁富。然隶事在其意义,不在其字句。是书所摭,往往乖其本旨。如王羲之“春蚓秋蛇”,本论书法,乃以“春秋”二字,入之岁序类中,是可为得古人之意哉?
△《节序同风录》·(无卷数,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国朝孔尚任撰。尚任有《人瑞录》,已著录。是书仿《荆楚岁时记》为之,以十二月为纲,而以佳辰、令节分列为目,各载其风俗事宜於下,颇为详备。然人事今古不同,方隅各异。尚任不分其时其地,比而同之,又不著其所出,未免失之淆杂,不足以为典据也。
△《时令汇纪》·十六卷、《馀日事文》·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国朝朱濂编。濂爵里未详。是编所采皆四时十二月事实诗赋,全用《艺文类聚》之体。复以是书但分节候而无日次,故更作《馀日事文》四卷,每月三十日,皆摭拾事实诗赋以补之。然所引神仙降诞飞昇之期,既为荒诞,又多以古人行记如范成大《吴船录》之类所载每日至某处者,取为其日之故实,尤为假借也。
──右“时令类”十一部,一百二十卷,内一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卷六十八 史部二十四
○地理类一
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其书今不可见。然《禹贡》、《周礼·职方氏》,其大较矣。《元和郡县志》颇涉古迹,盖用《山海经》例。
《太平寰宇记》增以人物,又偶及艺文,於是为州县志书之滥觞。元明以后,体例相沿。列传侔乎家牒,艺文溢於总集。末大於本,而舆图反若附录。其间假借夸饰,以侈风土者,抑又甚焉。王士祯称《汉中府志》载木牛流马法,《武功县志》载织锦璇玑图,此文士爱博之谈,非古法也。然踵事增华,势难遽返。今惟去泰去甚,择尤雅者录之。凡芜滥之编,皆斥而存目。其编类,首宫殿疏,尊宸居也。次总志,大一统也。次都会郡县,辨方域也。次河防,次边防,崇实用也。
次山川,次古迹,次杂记,次游记,备考核也。次外纪,广见闻也。若夫《山海经》、《十洲记》之属,体杂小说,则各从其本类,兹不录焉。
△《三辅黄图》·六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晁公武《读书志》据所引刘昭《续汉志注》,定为梁、陈间人作。程大昌《雍录》则谓晋灼所引《黄图》,多不见於今本,而今本“渐台”、“彪池”、“高庙”、“元始祭社稷仪”,皆明引旧图,知非晋灼之所见。又据改“槐里”为“兴平”,事在至德二载,知为唐肃宗以后人作。其说较公武为有据。此本惟“高庙”一条,不引旧图,“沧池”一条引旧图而大昌未及,其馀三条并同。盖即大昌所见之本,偶误“沧池”为“高庙”也。其书皆记长安古迹,间及周代灵台、灵囿诸事,然以汉为主,亦间及河间日华宫、梁曜华宫诸事,而以京师为主,故称《三辅黄图》。三辅者,颜师古《汉书注》谓长安以东为京兆,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也。所纪宫殿苑囿之制,条分缕析,至为详备,考古者恒所取资。惟兼采《西京杂记》、《汉武故事》诸伪书,《洞冥记》、《拾遗记》诸杂说,爱博嗜奇,转失精核,不免为白璧徵瑕耳。
△《禁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元王士点撰。士点字继志,东平人。是书凡为目百一十有六,篇一十有五,釐为甲、乙、丙、丁、戊五卷。考何晏《景福殿赋》云,爰有禁楄,勒分翼张。
注引《说文》扁从户册者,署门户也,扁与楄同。此书详载历代宫殿门观池馆苑篽等名,故取义於此。卷首有欧阳玄至顺庚午序,虞集至顺癸酉序,皆以详赡推之。其中如释“东西箱”,以西清附之,盖本前汉《司马相如传》注谓“西清即西箱也”。而其释“东西”序则与“东西箱”别为一类,不知《景福殿赋》:“西箱踟蹰以开宴,东序重深而秘奥。”注:西箱,西序也。东序,东箱也。本属互文,而析为两地,则於宫室之制殊未能详考。又如释“秦云阳宫”,一名林光,一名甘泉。考程大昌《雍录》,汉之甘泉在渭北之云阳,秦之甘泉在渭南之鄠县。谓秦甘泉一名云阳,殊误。又孟康《郊祀志》注:“汉甘泉一名林光。”
师古谓:“汉於秦林光宫旁别起甘泉宫。”谓汉甘泉一名林光,亦非。则於地理之学亦不免偶疏。至於秦祈年宫,《三辅黄图》以为穆公作,此书独本《汉书》及《水经注》之说,以为作於惠公,似非无见。又若“曲台宫”之类,兼采《雍录》以补《黄图》之所遗,颇可藉以参考。末附《名释》一篇,训诂亦极典核。
虽时有疏密,要於史学不为无补矣。
──右“地理类”宫殿疏之属,二部、十一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太平御览》所引有《汉宫殿疏》,刘知几《史通》所引有《晋宫阙名》,皆自为记载,不与地志相杂。今别立子目,冠於《地理类》之首。)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唐李吉甫撰。吉甫字宏宪,赵州人。御史大夫栖筠之子,以荫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贞元初,为太常博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谥忠懿。
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据宋洪迈跋,称为元和八年所上,然书中更置“宥州”
一条,乃在元和九年,盖其事为吉甫所经画,故书成之后,又自续入之也。前有吉甫原序,称起京兆府,尽陇右道,凡四十七镇,成四十卷。每镇皆图在篇首,冠於叙事之前。并目录两卷,共成四十二卷,故名曰《元和郡县图志》。后有淳熙二年程大昌跋,称图至今已亡,独志存焉,故《书录解题》惟称《元和郡县志》四十卷。此本又阙第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六卷、三十六卷,其第十八卷则阙其半,二十五卷亦阙二页,又非宋本之旧矣。篇目断续,颇难寻检。考《水经注》本四十卷,至宋代佚其五卷,故水名阙二十有一。南宋刊版,仍均配为四十卷,使相联属。今用其例,亦重编为四十卷,以便循览。仍注其所阙於卷中,以存旧第。其书《唐志》作五十四卷,证以吉甫之原序,盖志之误。又按《唐六典》及新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初,分天下为十道,一关内道,二河南道,三河东道,四河北道,五山南道,六陇右道,七淮南道,八江南道,九剑南道,十岭南道。此书移陇右为第十,殆以中叶后陷没吐蕃,故退以为殿。至淮南一道,在今本阙卷之中。以《唐志》淮南道所属诸州考之,今本河南道内有所属申、光二州列蔡州之后,江南道内有所属之蕲、黄、安三州列鄂、沔二州之后,似乎传写之错简。然考《唐书·方镇表》,大历十四年,淮西节度使复治蔡州,寻更号申光蔡节度使。又永泰元年,蕲、黄二州隶鄂岳节度,升鄂州都团练使为观察使,增领岳、蕲、黄三州。元和元年,升鄂州观察使为武昌军节度使,增领安、黄二州。则申州、光州尝由淮南道割隶河南道,蕲州、安州、黄州亦尝由淮南道割隶江南道。《唐志》偶失移并,非今本错乱也。《舆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於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今录以冠地理总志之首,著诸家祖述之所自焉。
△《太平寰宇记》·一百九十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宋乐史撰。史有《广卓异记》,已著录。宋太宗时,始平闽、越并北汉,史因合舆图所隶,考寻始末,条分件系,以成此书。始於东京,迄於四裔。然是时幽、妫、营、檀等十六州,晋所割以赂辽者,实未入昄章。史乃因贾耽《十道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之旧,概列其名。盖太宗置封椿库,冀复燕、云,终身未尝少置。史亦预探其志,载之於篇,非无所因而漫录也。史进书序讥贾耽、李吉甫为漏阙,故其书采摭繁富,惟取赅博。於列朝人物,一一并登。至於题咏古迹若张祐《金山诗》之类,亦皆并录。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於史。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然史书虽卷帙浩博,而考据特为精核,要不得以末流冗杂、追咎滥觞之源矣。原本二百卷,诸家藏本并多残阙。惟浙江汪氏进本,所阙自一百十三卷至一百十九卷,仅佚七卷。又每卷末附校正一页,不知何人所作。辨析颇详,较诸本最为精善,今据以著录。
《文献通考》作《太平寰宇志》。此本标题实作《太平寰宇记》。诸书所引,名亦两岐。今考史进书原序亦作“记”字,则《通考》为传写之误,不足据也。
△《元丰九域志》·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承议郎知制诰丹阳王存等奉敕撰。存字敬仲,丹阳人。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历官尚书右丞。事迹具《宋史》本传。初,祥符中李宗谔、王曾先后修《九域图》。至熙宁八年,都官员外郎刘师旦以州县名号多有改易,奏乞重修。
乃命馆阁校勘曾肇、光禄丞李德刍删定,而以存总其事。以旧书名图而无绘事,请改曰志。迄元丰三年闰九月,书成。此本前有存等进书原序,称“国朝以来,州县废置与夫镇戍城堡之名,山泽虞衡之利,前书所略,则谨志之。至於道里广轮之数,昔人罕得其详。今则一州之内,首叙州封,次及旁郡,彼此互举,弗相混殽。总二十三路,京府四,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军三十七,监四,县一千二百三十五,釐为十卷。”王应麟称其文见於《曲阜集》,盖曾肇之词也。其书始於四京,终於省废州军及化外羁縻州,凡州县皆依路分隶。首具赤、畿、望、紧、上、中、下之名,次列地理,次列户口,次列土贡。每县下又详载乡镇,而名山大川之目,亦并见焉。其於距京距府旁郡交错四至八到之数,缕析最详,深得古人辨方经野之意。叙次亦简洁有法。赵与旹《宾退录》尤称其《土贡》一门备载贡物之额数,足资考核,为诸志之所不及。自序所称文直事核,洵无愧其言矣。其书最为当世所重。民间又有别本刊行,内多《古迹》一门,故晁公武《读书后志》有《新旧九域志》之目。此为明毛晋影抄宋刻,乃元丰间经进原本,后藏徐乾学传是楼中。字画清朗,讹阙亦少,惟佚其第十卷,今以苏州朱焕家抄本补之,仍首尾完具。案张淏《云谷杂记》,称南渡后闽中刊书不精,如睦州宣和中始改严州,而新刊《九域志》直改为严州。今检此本内睦州之名,尚未窜改,则其出於北宋刻本可知。近时冯集梧校刊此书,每卷末具列考证,其所据亦此本也。
△《舆地广记》·三十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欧阳忞撰。晁公武《读书志》谓实无其人,乃著书者所假托。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以为其书成於政和中,忞,欧阳修从孙,以行名皆连心字为据。按此书非触时忌,何必隐名?疑振孙之说为是。然修庐陵人,而此本有忞自序,乃自称广陵。岂广、庐字形相近,传写致讹欤?其书前四卷,先叙历代疆域,提其纲要。五卷以后,乃列宋郡县名,体例特为清析。其前代州邑宋不能有,如燕云十六州之类者,亦附各道之末,名之曰化外州,亦足资考证。虽其时土宇狭隘,不足括舆地之全,而端委详明,较易寻览,亦舆记中之佳本也。
△《方舆胜览》·七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祝穆撰。穆字和甫,建阳人。《建宁府志》载穆父康国,从朱子居崇安。
穆少名丙,与弟癸同受业於朱子。宰执程元凤、蔡抗录所著书以进,除迪功郎,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是书前有嘉熙己亥吕午序,盖成於理宗时。所记分十七路,各系所属府州军於下,而以行在所临安府为首。盖中原隔绝,久已不入舆图,所述者惟南渡疆域而已。书中体例,大抵於建置、沿革、疆域、道里、田赋、户口、关塞、险要,他志乘所详者,皆在所略,惟於名胜古迹多所胪列。而诗、赋、序、记,所载独备。盖为登临题咏而设,不为考证而设。名为地记,实则类书也。
然采摭颇当,虽无裨於掌故,而有益於文章。摛藻掞华,恒所引用。故自宋、元以来,操觚家不废其书焉。考叶盛《水东日记》,称元绛闵忠诗石刻在广州,《方舆胜览》乃载在封州,又误以为魏矼作,亦讹数字。幸真迹石刻尚存三洲岩中,则小小舛误,亦所不免,要不害其大致之详赡尔。
△《明一统志》·九十卷(内府藏本)
明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等奉敕撰。案沈文《圣君初政志》,称洪武三年命儒臣魏俊等六人编类天下郡县地理形势,为《大明志》,今其书不传。后成祖采天下郡县图经,命儒臣纂辑为一书,亦未及成而中辍。至英宗复辟后,乃命贤等重编。天顺五年四月,书成奏进,赐名《大明一统志》。御制序文冠其首,鋟版颁行。考舆志之书出自官撰者,自唐《元和郡县志》、宋《元丰九域志》外,惟元岳璘等所修《大元一统志》最称繁博。国史《经籍志》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