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并不解其为何语;〔以上某家出某,皆班固之说。〕实皆儒之失其本原者各以私智变为杂学而已。其传者寥寥无几,不足自名一家,今均以杂学目之。其他谈理而有出入,论事而参利害,不纯为儒家言者,亦均附此类。)
  
  卷一百十八 子部二十八
  ○杂家类二
  △《白虎通义》·四卷(通行本)
  汉班固撰。《隋书·经籍志》载《白虎通》六卷,不著撰人。《唐书·艺文志》载《白虎通义》六卷,始题班固之名。《崇文总目》载《白虎通德论》十卷,凡十四篇。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作千卷,云凡四十四门。今本为元大德中刘世常所藏,凡四十四篇,与陈氏所言相符。知《崇文总目》所云十四篇者,乃传写脱一四字耳。然仅分四卷,视诸志所载又不同。朱翌《猗觉寮杂记》称,《荀子注》引《白虎通》天子之马六句,今本无之。然则辗转传写,或亦有所脱佚,翌因是而指其伪撰,则非笃论也。据《后汉书》固本传,称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而《杨终传》称,终言宣帝,博徵群儒,论定五经於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世则,於是诏诸儒於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博士赵博,校书郎班固、贾逵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即日贳出。
  《丁鸿传》称,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於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临决。时张酺、召驯、李育皆得与於白虎观,盖诸儒可考者十有馀人。其议奏统名《白虎通德论》,犹不名通义。《后汉书·儒林传》序言,建初中,大会诸儒於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唐章怀太子贤注,云即《白虎通义》。是足证固撰集后乃名其书曰《通义》、《唐志》所载,盖其本名。《崇文总目》称《白虎通德论》,失其实矣。《隋志》删去义字,盖流俗省略,有此一名。故唐刘知几《史通》序引《白虎通》、《风俗通》为说,实则递相祖袭,忘其本始者也。书中徵引,六经传记而外涉及纬识,乃东汉习尚使然。又有王度记、三正记、别名记、亲属记,则礼之逸篇。方汉时崇尚经学,咸兢兢守其师承,古义旧闻,多存乎是,洵治经者所宜从事也。国朝任启运尝举正其阙,作《白虎通敗铩罚晕埔招蛑小=衿涫椴淮乐狈瘢豢煽家印
  △《独断》·二卷(通行本)
  汉蔡邕撰。王应麟《玉海》谓是书间有颠错,嘉祐中,余择中更为次序,释以己说,故别本题《新定独断》。择中之本今不传。然今书中序历代帝系末云,从高祖乙未至今,壬子岁三百一十年。壬子为灵帝建宁五年,而灵帝世系末行小注乃有二十二年之事,又有献帝之谥,则决非邕之本文,盖后人亦有所窜乱也。
  是书於礼制多信《礼记》,不从周官。若五等封爵,全与大司徒异,而各条解义与郑玄《礼注》合者甚多。其释大祝一条,与康成《大祝注》字句全符,则其所根据,当同出一书。又《续汉书》舆服志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是书则谓高七寸,前出四寸,其词小异。刘昭《舆服志注》,引《独断》曰,三公、诸侯九旒,卿七旒,今本则作三公九,诸侯、卿七。建华冠注引《独断》曰,其状若妇人缕鹿。今本并无此文。又《初学记》引《独断》曰,乘舆之车皆副辖者,施辖於外乃复设辖者也。与今本亦全异。此或诸家援引偶讹,或今本传写脱误,均未可知。然全书条理统贯,虽小有参错,固不害其宏旨,究考证家之渊薮也。
  △《古今注》·三卷、附《中华古今注》·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古今注》三卷,旧本题晋崔豹撰。《中华古今注》三卷,旧本题后唐太学博士马缟撰。豹书无序跋。缟书前有自序,称昔崔豹《古今注》博识虽广,殆有阙文,洎乎黄初,莫之闻见。今添其注,以释其义。然今互勘二书,自宋、齐以后事二十九条外,其魏、晋以前之事,豹书惟草木一类及鸟兽类吐绶鸟一名功曹七字为缟书所无,缟书惟服饰一类及开卷宫室一条、封部兵陈二条、马《鼠勺》犬二条为豹书所阙,其馀所载,并皆相同,不过次序稍有后先,字句偶有加减,缟所谓增注释义,绝无其事。又缟书中卷云:棒,崔正熊注车辐也。使全袭豹语,不应此条独著豹名。考《太平御览》所引书名,有豹书而无缟书,《文献通考·杂家类》又只有缟书而无豹书,知豹书久亡,缟书晚出,后人摭其中魏以前事赝为豹作。又检校《永乐大典》所载《苏鹗演义》与二书相同者十之五六,则不特豹书出於依托,即缟书亦不免於剿袭。特以相传既久,姑存以备一家耳。考刘孝标《世说注》,载豹字正能,晋惠帝时官至太傅。马缟称为正熊,二字相近,盖有一误。新、旧五代史均有缟传,载其明经及第,登拔萃科,仕梁为太常修撰,累历尚书郎,参知理院事,迁太常少卿。唐庄宗时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权判太常卿。明宗时贬绥州司马,复为太子宾客,迁户部兵部侍郎,终於国子祭酒。
  今本题唐太学博士,盖据《书录解题》。然称为太学博士,实振孙之误。至其时代,则振孙亦称后唐不专称唐,实明人刊本以意改之也。
  △《资暇集》·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唐李匡乂撰。旧本或题李济翁,盖宋刻避太祖讳,故书其字,如唐修《晋书》,称石虎为石季龙。或作李乂,亦避讳刊除一字,如唐修《隋书》,称韩擒虎为韩擒,实一人也。《文献通考》一入杂家,引《书录解题》作李匡文;一入小说家,引《读书志》作李匡义,而字济翁则同。《陆游集》有此书跋,亦作李匡文。王楙《野客丛书》作李正文。然《读书志》实作匡乂,诸书传写自误耳。匡乂始末未详。书中称再从叔翁汧公,知为李勉从孙。又称宗人翰作《蒙求》,载苏武、郑众事云云,则晋翰林学士李翰之族,其人当在唐末。《唐书·艺文志》有李匡文《两汉至唐年纪》一卷,注曰昭宗时宗正少卿,盖即匡乂。书中但自称守南漳,盖所历之官,非所终之官也。《读书志》载是书有匡乂自序曰:世俗之谈,类多讹误,虽有见闻,嘿不敢证。故著此书,上篇正误,中篇谈原,下篇本物。此本前有虞山钱遵王氏藏书印,盖也是园旧物。未题埭川顾氏家塾梓行。中间贞字、徵字、完字皆阙笔,盖南宋所刊。殷字亦尚阙笔,则犹刻於理宗以前,宣祖未祧之时,较近本为善。然无自序,疑装辑者佚之。书中亦不标三篇之目,其所说之事,则皆与目应。疑自序乃隐括之词,原未标目也。其书大抵考订旧文。黄伯思《东观馀论》尝驳其茶托一条,黄朝英《缃素杂记》尝驳其儤直一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尝驳其药栏一条,王楙《野客丛书》尝驳其急急如律令一条。
  今观所辨,如千里不唾井事,云本因南朝宋之计吏,不知《玉台新咏》旧本载曹植代刘勋出妻王氏诗已有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句,则宋计吏之说为误。又蜀妓薛涛,见於唐人诗集者无不作涛,此书独作薛陶,显为讹字。又解龙锺为龙所践处,亦涉穿凿。又全书均考证之文,而穆宁啗熊白一条忽杂嘲谑杂事,於体例尤为不伦。然如谓荀悦汉纪防将来之误,角里直书禄里,足验用字上加一拂别作甪字之非。谓《论语》宰予昼寝作画寝,乃梁武帝之说。伤人乎不问马,不字断句,乃《经典释文》之说,均不始於韩愈笔解。谓五臣注《文选》窃据李善之本,谓韩愈讳辨误以杜度为名,谓有母之人不可称舅氏为渭阳,谓作《诗疏》之陆玑名从玉傍,非士衡,谓万几字讹作机由汉王嘉封事,谓除授二字有分,以至座前阁下之别,竹甲题签、门杖之始,皆引证分明,足为典据,其中赞阝侯音鹾一条,明焦竑作《笔乘》摭为异闻。不知属沛国者音鹾,属南阳者音赞。匡乂已引邹氏《史记注》驳读鹾之非,竑殆未见此书也欤。
  △《刊误》·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唐李涪撰。旧本前有结衔称国子祭酒。郭忠恕《佩觿》引此书,亦称李祭酒涪。五代去唐末未远,当得其真。而陆游《渭南集》有是书跋曰,王行瑜作乱,宗正卿李涪盛陈其忠必悔过。及行瑜传首京师,涪亦放死岭南。疑即此人,未详孰是也。前有自序,称撰成五十篇。此本惟四十九篇,盖佚其一。其书皆考究典故,引旧制以正唐末之失,又引古制以纠唐制之误,多可以订正礼文。下卷间及杂事,如论仅、甥、旁、缪、厩、荐六字之讹,辨陆法言《切韵》之误,解《论语》不问马之不非否音,校《左传》缮完葺墙之完为宇字,以及驳李商隐孔子师老聃,老聃师竺乾之妄,正贾耽《七曜历》之缪,亦颇资博识。唐末文人,日趋佻巧,而涪独考证旧文,亦可谓学有根柢者矣。
  △《苏氏演义》·二卷(永乐大典本)
  唐苏鹗撰。鹗字德祥,武功人。宰相颋之族也。光启中登进士第。仕履无考。
  尝撰《杜阳杂编》,世有传本。此书久佚,今始据《永乐大典》所引裒辑成编。
  杂编特小说家言,此书则於典制名物具有考证。书中所言,与世传魏崔豹《古今注》、马缟《中华古今注》多相出入,已考证於《古今注》条下。然非《永乐大典》幸而仅存,则豹书之伪犹可考见,缟书之剿袭竟无由证明。此固宜亟为表章,以明真赝。况今所存诸条为二书所未刺取者,尚居强半。训诂典核,皆资博识。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考究书传,订正名物,辨证讹谬,可与李涪《刊误》、李济翁《资暇集》、邱光庭《兼明书》并驱,良非溢美,尤不可不特录存之,以备参稽也。原书十卷。今掇拾放佚,所得仅此。古书亡失,愈远愈稀,片羽吉光,弥足珍贵。是固不以多寡论矣。
  △《兼明书》·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五代邱光庭撰。光庭,乌程人。官太学博士。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光庭为唐人,《续百川学海》及《汇秘笈》则题曰宋人。考书中世字皆作代,当为唐人。
  然《罗隐集》有赠光庭诗,则当已入五代。其为唐讳,犹孟昶石经世民等字犹沿旧制阙笔耳。是书皆考证之文。《宋史·艺文志》作十二卷,《书录解题》作二卷,此本五卷,疑后人所更定。首为诸书二十二条。次为周易五条,尚书四条,毛诗十三条。次为春秋十条,礼记五条,论语十三条,孝经二条,尔雅三条。次为文选二十二条。次为杂说十八条,字书十二条。其字书十二条中,耻字、鳏字、明字、朴字四条有录无书,系传写脱佚。起字一条,语不相属,详其大义,盖说起字者佚其下段,说朴字者佚其上段,传写误合为一也。其中如诸书门,据《山海经》凤凰之文,《管子》、《韩诗外传》封禅之记,谓作字不始於仓颉,不知百氏杂说,不足为据。春秋门,讥刘知几论春秋诸侯用夏正之非,不知《左传》记晋事,经传皆差两月,有用夏正之明徵。《论语》请车为椁一条,谓毁车为椁、非卖车市椁,不知一车之材,毁之岂能为椁,殊不近事理。杂说门,七夕一条尤杜撰。尚书门,论周康王当名钭。《孝经》门,谓仲尼之尼当作,为古夷字。
  春秋门,谓卫桓公当名儿,更臆断无所依据。然如论《史记》误以放勋、重华、文命为尧、舜、禹名,毛苌误以垤为螘冢,孔安国误解菁茅,颜师古误以,孔颖达误以鸱鸮为巧妇,又误以占书为龟策同衅,公羊穀梁误以荆人为贬词,杜预误以文马为画马,赵匡误以诸侯无两观,郭璞误以窃脂为盗肉,应劭误以邱氏为出左邱明,皆引据辨驳,具有条理。所记社稷诸条,多得礼意,驳五臣《文选注》诸条,亦皆精核。谓春秋之例,有褒而书者,有贬而书者,有讥而书者,有非褒非贬非讥国之大事法合书者,尤为卓识。在唐人考证书中,与颜师古《匡谬正俗》可以齐驱。苏鹗之《演义》、李涪之《刊误》、李匡乂之《资暇集》,抑亦其次。封演《见闻记》颇杂琐事,又其次矣。
  △《近事会元》·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宋李上交撰。上交,赞皇人。始末未详。是书成於嘉祐元年。前有上交自序。
  陈振孙《书录解题》曰,《近事会元》五卷,李上交撰。自唐武德至周显德,杂事细务皆纪之。钱曾《读书敏求记》曰:上交退寓锺陵,寻近史及小说、杂记之类凡五百事,厘为五卷,目曰《近事会元》。《唐史》所失记者,此多载焉。此本末题万历壬牛元素斋录副本,犹明人旧钞,卷数与二家所记合。其纪事起讫年月与振孙所言合,条数及自序之文亦与曾所言合,盖即原本。惟振孙以为皆记杂事细务。今观其书,自一卷至三卷首载宫殿之制,次载舆服之制,次载官制、军制,其次亦皆六曹之掌故。四卷为乐曲,为州郡沿革。惟五卷颇载琐闻,然如妇人檐子、兜笼、线鞾、线鞋、亲迎、举乐、障车、公主事姑舅、公主赐谥、山川岳渎封号、国忌行香、上元点灯、散从亲事官、处士谥先生、律格、赦书、投匦、刑统、律令、死罪覆奏、断狱禁乐、逐旬问罪人、表状、书奏、制敕及始流沙门岛、始配衙前安置、始贬厓州诸条,亦皆有关於典制。大抵体例在崔豹《古今注》、《高承事物纪原》之间,其中如《霓裳羽衣曲》考证,亦极精核,不可徒以杂事细务目之。振孙殆未详核其书,但见其标题列说如《云仙杂记》、《清异录》之式,遂漫以为小说欤。
  △《东观馀论》·二卷(浙闽总督采进本)
  宋黄伯思撰。伯思字长睿,号霄宾,又自号云林子,昭武人。政和中官至秘书郎。伯思殁时,年仅四十,而学问淹通。李纲志其墓,称经史百家之书,天官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又好古文奇字,钟鼎彝器款式体制,悉能了达辨正。所著有《法帖刊误》二卷,《古器说》四百二十六篇。绍兴丁卯,其子讠乃与其所著论辨题跋合而刊之,总名曰《东观馀论》。然讠乃跋称共十卷,今本仅二卷,或后来传写所合并。所载古器亦不足四百二十六条,则疑讠乃於其未定之说有所去取。较务矜繁富,不辨美恶,徒夸祖父之长,而适暴所短者,其识特高。
  又《书录解题》载伯思《博古图说》十一卷,凡诸器五百二十七,印章四十五,无古器说之名。又称后来修《博古图》多采用之,疑为官书既行之后,其名适同。
  亦讠乃改题之,以避尊也。其书颇讥欧阳修不精考核,而楼钥跋中乃摘书中史籀书一条,异苑一条,王献之璇题一条,勿勿一条,甘蔗帖一条,纠其疏漏。盖考证之学,本无尽藏,递相掎摭,不能免也。要其精博,胜《集古录》多矣。
  △《靖康缃素杂记》·十卷(通行本)
  宋黄朝英撰。晁公武《读书志》曰:朝英,建州人。绍圣后举子。又曰:所记凡二百事。今本卷数与公武所记同,而只有九十事。程大昌《演繁露辨》其误引麦秋一条,此本无之。考王楙《野客丛书》,亦具载麦秋之说,称《缃素杂记》,知非大昌误引。又《野客丛书》载其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误以折露盘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