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华模象记》·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世荦撰。世荦字无夜,钱塘人。乾隆甲子举人。其学以禅为宗,因以禅解《庄子》。以天下篇为《庄子》自序,以寓言篇为开宗第一为首卷,如林屋洞南华讲录之说。其下则悉取外篇之文附内七篇之后,亦明人移掇《管子》、《晏子》之意。其篇目皆依佛经之例,以内篇之名标曰某品某品,删去盗跖、渔父、说剑三篇,又删去蒋闾葂数段。每篇之首,各为宗旨,叙其所以分并之故。昔苏轼撰《庄子祠堂记》,欲删渔父、盗跖等篇,然不过托之文字,非真有删本。今则分割并附,又多所芟薙,是直修改《庄子》,非注释《庄子》矣。
△《观老庄影响论》·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释德清撰。德清字登印,全椒人。即当时所称憨山大师者也。其书多引佛经以证老、庄,大都欲援道入释,多惝恍恣肆之言。以其借老、庄为名,故姑附之道家。其曰影响论者,取空谷传声,众响斯应之义也。
△《周易参同契注解》·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张位撰。位有《问奇集》,已著录。是书章次,一依陈致虚本而别为之注。
大抵参取诸家之说,以己意发明之。其震庚、兑丁诸图,及上、下弦诸图,则皆位所补入也。
△《参同契章句》·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光地撰。是书前有自序,谓《参同契》者,参之而同契也。三相类者,三字之义疏尔。魏氏作《参同契》,自以为阙略未备,复作《三相类》一篇,互相解剥,而二千年未有知者。心之不达,则窃易旧简以就肤见。故此书独无完编,惟《汉魏丛书》所载似是原本,间有窜互不多也。独其不知中断二书及截立标题,亦庸末者之妄云云。盖据篇末《参同契》者以下有今更作此命《三相类》之文,考《旧唐书·经籍志》载《周易参同契》二卷,《周易五相类》一卷,并注魏伯阳撰。三五字形相近,未详孰是,然足知伯阳原有此二书也。明杨慎称或掘地得石函,中有《古文参同契》,魏伯阳所著上、中、下三篇,后序一篇,徐景休《笺注》亦三篇,后序一篇,淳于叔通《补遗三相类》二篇,后序一篇,合为十一篇。其说颇怪。慎好伪托古书,疑其因《唐志》之言,别《三相类》於《参同契》,造为古本,光地是书又阴祖其说。惟慎以《三相类》为淳于叔通《补遗》,光地则以为亦伯阳著,与《唐志》相合,较为有本耳。书中分章,大概亦与杨本同,惟不载徐景休《笺注》,又厘《三相类》为三篇,而於二书之后各列炉火说一篇,与杨本异。则不知光地又何所据也。
△《参同契注》·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兆成撰。兆成字宜赤,上虞人。案《浙江遗书目录》,载有两陈兆成。
其作《太极图说注解》者,称为常熟陈兆成,康熙初人。作此书者,称为上虞陈兆成。然《太极图说注解》末有乾隆戊辰兆成子鲁附记凡例,称是书与《参同契》互有异同,是刻可分为二,可合为一云云。则似乎二书又出一人,疑不能明也。
其书尽废诸家旧注,独以文义推寻,分《参同契》为三篇。以补塞遗脱为后篇,亦分为三,与前篇相配。又统分为二十九章。大旨谓首篇专明易理,御政章乃言人君治世之事,即易之神化流通处,其后乃配以服食之法,而总不外乎易之中。
又自作释例一篇附於末,反覆推阐,其说颇详。
△《古文周易参同契注》·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袁仁林撰。仁林字振千,三原人。是编以《参同契》旧注往往各自为说,反增障碍。因为随文解义,凡书中借喻之语,悉以身所自具者指明之。书成於雍正壬子。其曰古文者,盖据杨慎所称石函本云。
△《古参同契集注》·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刘吴龙撰。吴龙字绍闻,南昌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是集前有自序,称《参同契》自明杨慎掘地得原本,经传始分,因本元俞琰发挥而为是注。前载慎序,谓《参同契》书隋、唐经籍志是书原未著录,盖据《读书志》之说。考《旧唐书·经籍志·五行类》有《周易参同契》二卷,魏伯阳撰;《周易五相类》一卷,亦魏伯阳撰。《新唐书·艺文志》同。晁氏所说,未免失考。慎述之,亦为沿误。至慎所称古本,云掘地得之石函,夫文字托於金石,尚不免剥蚀销泐,石函所藏,如在彭晓以后,则五代至宋,不应无一人见之,至明始出。如在彭晓以前,则绢素纸札,入土五六百年尚完全无阙,有是理耶?至俞琬之发挥,实不及彭晓、陈致虚所注。独据以为本,亦未为确论也。
△《枕中书》·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晋葛洪撰。考隋、唐、宋艺文志但有《墨子枕中记》及《枕中素书》,而无葛洪《枕中书》。此本别载《说郛》中,一名元始上真众仙记,而《通志》所列《元始上真记》无众仙字,似亦非此书。书中说多谬悠。若称太昊氏治岱宗山,颛顼治恒山,祝融氏治衡霍山,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治华阴山,尧治熊耳山,舜治积石山,禹治盖竹山,汤治元极山,武王为田极明公,汉高祖、光武为四明宾友之类,已属不经;至谓元始天尊与太玄玉女通气结精,遂生扶桑大帝、九天玄女,诞妄尤甚。又在真灵位业图诸书之下,其出后人伪撰无疑也。
△《真灵位业图》·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梁陶宏景撰。宏景有《真诰》,已著录。《真诰》见於唐、宋志,朱子谓其窃佛家至鄙至陋者。此书杜撰凿空,又出《真诰》之下。其用纬书灵威仰、赤熛怒、曜魄宝、含枢纽之名,已属附会,而易叶光纪为隐侯局,尤为无据。至以孔子为第三左位太极上真公,颜回为明晨侍郎,秦始皇为酆都北帝上相,曹操为太傅,周公为西明公,比少傅,周武王为鬼官北斗君,则诞妄殆不足辨。王世贞、胡震亨乃取《真诰》及玉检大录诸书详为考核,殆亦好奇之过矣。
△《冥通记》·四卷(内府藏本)
梁周子良撰。《隋志》作一卷,《宋志》作十卷,与今本皆不同。然第四卷目录末云,大凡四卷真本书杂色合六十五番,或真或草行,所言乃与今本合,则《隋志》、《宋志》均误也。首有陶宏景所作《子良传》,称子良字元龡,本汝南县人,寓居丹阳。年十二,从宏景於永嘉,受仙灵箓《老子》五千文,西岳公禁虎豹符。十一年从还茅山,受《五岳图》三星内文。十四年乙未岁五月二十三日,遂通真灵。后一年卒,年二十。其说荒诞不经。此书所记遇仙之事,起乙未五月十三日,至丙申七月末,逐日缕载,亦宏景《真诰》之流也。然其文颇古雅,时有奥字。黄生义府第二卷末附此书训释一篇,如治堂为道士之居,弥沦为梦魇,道义为道友,娄罗一作覼缕,犹言委曲。水汤读为荡,谓以水涤器。道子为弟子,约尺为压书尺,五尺为床之别名,忄孔忄孔为梦魇鼻中作声,塸字即瓯字,角家为风角家,坛靖皆为修道之所,扌屐之扌音洛官反,为二屐相叠,庹为横展两臂,乙为以墨灭字,甲乙告之为次第,《贝危》请为以财事神,登为登时,《木屏》档为安置,传写误从木,畔等为同伴,扇削为起屋犯鬼神禁忌,靖棂为道室之窗,辅病为口颊病。各有考证,亦颇赅洽。惟薰陆为乳香,则可不必笺注耳。
△《金丹诗诀》·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唐纯阳真人吕岩撰,宋云峰散人夏元鼎编。元鼎即作《阴符经讲义》者也。卷中诗句皆言坎离交媾,婴儿姹女,道家修养之术。其上卷末附载留题诗六首,厉鹗《宋诗纪事》亦采录之,然岩本唐人,其诗殊不类唐格。下卷歌行尤鄙俚。且唐人棋路,黑白各百五十,故《棋经》有枯棋三百之语。此所载下棋歌中乃称因看黑白,愕然悟顿,晓三百六十路,又窑头坯歌内有君不见洛阳富郑公,说与还丹如盲聋,又不闻三衢赵阅道,参禅作鬼终不懊之句,是直为入宋作矣。
殆羽流所依托欤?下卷末附南岳遇师本末,亦题夏元鼎编,述元鼎遇赤城周真人指示得道事。考《蓬莱鼓吹附录》,称元鼎博极群书,屡试不第。应贾、许二帅幕,出入兵间。至上饶,夜感异梦,弃官入道。至南岳祝融峰,得遇异人传授。
亦道家荒诞之言,不足信也。
△《韩仙传》·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唐瑶华帝君韩若云撰。篇中自序,祖为韩仲卿,父为韩会,叔父为韩愈。即世俗所传韩湘事。然湘字北渚,不识何以称韩若云也。传中自称遇吕洞宾传授得道。考吕岩为吕渭之孙,当在湘后,何以湘转师之?又《太平广记》载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及牡丹瓣上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称为愈之疏从,自江淮来者,不云即湘;而愈集秦岭蓝关一诗题云,示侄孙湘,亦不云侄;与此传皆不合,其为伪托明矣。元陈栎跋《韩昌黎画图》一篇,辨湘事甚详,见所作《定宇集》中。
△《西山群仙会真记》·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华阳真人施肩吾撰。肩吾字希圣,洪州人。唐元和十年进士。隐洪州之西山,好事者以为仙去。此书中引海蟾子语。海蟾子刘操,辽时燕山人,在肩吾之后远矣。殆金、元间道流所依托也。其书凡五卷,卷各五篇。曰识道、识法、识人、识时、识物;曰养生、养形、养气、养心、养寿;曰补内、补气、补精、补益、补损;曰真水火、真龙虎、真丹药、真铅汞、真阴阳;曰炼法入道、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炼道入圣。其大旨本於《参同契》,附会《周易》,参以《医经》。戒人溺房帷,饵金石,收心敛气,存神固命,有合於清净之旨,犹道书之不甚荒唐者。
△《仙苑编珠》·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旧本题唐王松年撰。松年,天台道士。《文献通考》作唐人,然书中有梁开成二年事,则已入五代矣。是书以古来圣帝明王并在仙籍,与后世修真好道者并数,得三百馀人。仿《蒙求》体,以四字比韵。撮举事要,而附笺注於下。《通考》作二卷,又序文及《通考》所举人数,皆与今书不符。或后人有所附益欤?
△《道教灵验记》·十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蜀杜光庭撰。光庭有《了证歌》,已著录。其书历述奉道之显应,以自神其教。凡宫观灵验三卷,尊像灵验二卷,天师灵验一卷,真人王母等神灵验一卷,经法符录灵验三卷,钟磬法物灵验一卷,斋醮拜章灵验二卷。以光庭自序及宋徽宗序考之,尚阙五卷。张君房《云笈七签》亦载此书,仅六卷一百十八条,又节删之本,更非其旧矣。陶岳《五代史补》载,光庭,长安人,僖宗时应九经举不第,尝从道士潘尊师游。会僖宗求可领蜀中道教者,潘荐光庭。遂奉诏披戴,赐号广成先生。而《青城山志》载元符中彭崇一序,则云光庭字宾圣,京兆杜陵人,与郑云更应百篇举不第,入天台为道士。扈僖宗入蜀,留居青城以卒。其说小异,未详孰是,然其为由儒入道则同。故所述皆娴於文字,较他道家之书词采可观。
惜其纯为神怪之说,不足据为典要耳。旧本题曰唐人。考朱子《通鉴纲目》书王建以道士杜光庭为谏议大夫,而光庭《广成集》中又有谢户部侍郎表,则非惟入蜀,且仕蜀矣。故今改题焉。
△《神仙感遇传》·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蜀杜光庭撰。记古来遇仙之事。《云笈七签》所载凡四十四条,此本凡七十五条。然第五卷末尚有阙文,不知凡佚几条也。
△《墉城集仙录》·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蜀杜光庭撰。记古今女仙凡三十七人。云墉城者,以女仙统於王母,而王母居金墉城也。张君房《云笈七签》所载,与此本互异。然此本前数卷皆袭《汉武内传》、陶宏景《真诰》之文,真伪盖不可知。疑君房所录为原本,而此本为后人杂摭他书砌合成编。然均一荒唐悠谬之谈,真伪亦无足深辩耳。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蜀杜光庭撰。首仙山,次五岳,次十大洞天,附以青城山,次五镇海渎,次三十六精庐,次三十六洞天,次七十二福地,次灵化二十四,皆神仙幻窅之言。
故虽纪山川,不隶之地理类焉。
△《洞仙传》·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晁、陈诸家书目皆未著录,然《太平广记》尝引之,《云笈七签》第十卷第十一卷亦全载其文,则宋以前人作也。所录自元君迄姜伯,凡为传七十有七。
△《集仙传》·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书录解题》载《集仙传》十二卷,曾慥撰。称其书记岑道愿而下一百六十二人。今《说郛》所载,虽非完本,然与此书体例迥殊,知非慥作。焦竑《国史经籍志》载《集仙传》十卷,亦不著撰人名氏。竑书抄本刊本皆多讹误,岂十字下脱一五字欤?此书所载皆唐事,每条各注出典,如《太平广记》之例。以《广记》核之,无不符合,盖即好事者从《广记》钞出耳。
△《无上秘要》·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案晁公武《读书志》载此书,称元始天尊说。《艺文志》止七十二卷,不知何时析出二十三通。此本仅数十则,前后杂乱无次第,不特非七十二卷之旧,即所谓二十三通者亦不可复辨。卷内引司命东乡君语,又列张子房司马季主诸人,疑非晁公武所见之本,或后人袭原书之名,剿他书以成编也。其大旨推演尸解之术,而尸解之术在炼录形灵丸。又云,尸解者,当遗脚一骨以归三官,馀骨随身而迁,男留左骨,女留右骨。又有火解、兵解诸术,俱怪诞不经。
△《胎息经》·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幻真先生注,不著名氏,亦不著时代。经与注似出一人。大旨本《老子》谷神不死一章,而畅发其义。
△《疑仙传》·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旧本题隐夫玉简撰,不著名氏。诸书或引作王简,字形相似,莫能详也。亦不著时代。中卷朱子真赵颖一条,称銮舆将幸蜀,忽失子真,颖服其药,果得二百馀岁。考唐玄宗、僖宗皆尝幸蜀,即以玄宗幸蜀计之,自天宝十四载乙未下推二百馀年,亦当乾德开宝之间,知为宋人所撰矣。所录凡二十二人,皆开元以后事。前有自序,称不敢便以神仙为名,因目之曰《疑仙传》。其词皆冗沓拙陋,或不成文,殆粗知字义者所为。虽宋人旧本,无足采录也。
△《翊圣保德传》·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王钦若撰。钦若爵里事迹具《宋史》本传。初,澶渊之役,钦若忌寇准功,以孤注之说进。真宗以为耻,乃谋以符命夸四裔。於是天书之事起,东封西祀,诸说并兴。钦若尝自言少时见天中赤文成紫薇二字,复於褒城道见异人,告以他日当位至宰相。视其刺,乃唐裴度。自以为深达道教,遂创修醮仪,领校道书,凡增六百馀卷。复自著道书数种,此传其一也。传中所言翊圣真君降盩厔民张守真家,太祖、太宗皆崇信之,事殊怪妄。盖自张鲁之教有三官,天、地之外独有水官,而木、金、火、土不与,故道家独尊玄武。此所谓翊圣真君,即玄武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