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香港娱乐圈大写真-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宗盛不但雇用和推荐了周华健,还常常为周华健指点迷津。他们的关系十分奇特,平常两人从不会相约吃饭喝酒聊天,偶尔碰见了也只是交谈几句,李宗盛从不说大道理,短短几句话,却针针见血,给周华健很大的启迪。
周华健出了四五张唱片后,有一段时间觉得很苦闷,因为似乎很难再进一步。李宗盛不紧不慢地对他说:“没什么问题,是你自己不去努力罢了,因为你时常觉得自己已经不错了,生活环境又改善了,就会如此。”
周华健于是明白,满足于物质生活往往会使人迷失自己,任何勇气、创意都会被消磨掉。
李宗盛的词曲自成一格,周华健很想向他学习。李宗盛却提醒他说:“你要有你自己的东西,你要创作属于你自己的歌!”于是,周华健不再依赖他,而是努力去感受生活,去创作出自己的歌。
周华健最感激的另一个人是台湾女歌手齐豫。当初是她发现了周华健的歌唱潜质,齐豫介绍周华健唱广告歌,不但使周华健脱离了当时的经济困境,还开拓了周华健的歌手之路。正是从那时起,周华健才逐渐出了唱片,才慢慢红遍台湾。齐豫还教他唱歌的窍门,教他写简谱,在音乐基础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他最欣赏齐豫坦荡率真的个性,齐豫是一个榜样,教会他无须做作,无须讨好歌迷,只要存一份真性情就足够了。
1993年夏天,周华健到香港拍电影,拍的是他同学唐季礼做导演的《超级计划》,这时他在台湾已红了,但在香港却没有人认识他。他的经济状况已有了改观,在台湾还买了房子,但在香港他似乎什么也没有。收工后,他抱着儿子,搭运戏服的货车顺道回他寄宿的亲友的住处,车上没有冷气,热得像个蒸笼。那时,他没有手提电话,也没有传呼机,朋友找他,便打电话上他哥哥的办公室里留言,当然,也没有什么朋友找他。周华健仿佛一下子又从天上掉回到地下,所不同的是,他有了成功的经历,懂得怎样在一片荒凉中开垦出绿地。
拍完电影《超级计划》后,他满怀信心地以一个创作歌手的姿态向香港歌坛进军。他很快获得成功,短短两年内,他的知名度直线上升,声势直逼“四大天王”。他出的唱片,两星期内卖了近15万张,唱片公司说他的唱片销量可与张学友的媲美,因此传媒封他为“天王杀手”,张学友也预言他是歌坛的接班人。
他创作的一首歌《明天我要嫁给你》,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感情和优美的旋律风靡香港歌坛,被誉为“情歌极品”。
1995年初,他在红堪体育馆成功地开了三场演唱会。
1996年,香港唱片市场不景气,各类演唱会门庭冷落,但这些不利因素对周华健似乎没有影响,他的唱片一样卖了20万张。这年1月,他又在红勘体育馆举行了八场演唱会,门票三天内就全部售光,后来加开了多场,才满足了歌迷的要求。在此期间,他曾在两天之内为3000个歌迷签了5000个名,他很辛苦,但他更感到快乐,因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红”了。
他说:“今天,别人说我红,其实是我运气好。早几年的香港乐坛不健康,大家为求赚快钱,拼命地唱改编歌。直到两年前,大家都听腻了,厌倦了,开始重视原创歌,这时有个叫周华健的人跑了出来,作的歌大家喜欢,这样而已。早五年或者迟五年,周华健可能根本不会有机会在香港出唱片,是因为刚刚这个时候,有这个需要而已。”
到1995年,香港歌坛能与“天王”张学友较量的可能只剩下周华健一人了。
这位从台湾到香港发展的过江龙,短短数载,已在竞争激烈的香港歌坛雄霸一方,不仅压倒众多香港本地歌手,而且直逼稳坐钓鱼台的“四大天王”。
周华健是滚石唱片公司的顶梁柱,也是“滚石”一直极力推崇的名牌歌手。无论在周华健的形象包装上,或在唱片宣传攻势上,“滚石”从来都是不惜重金,重锤出击。“滚石”的慷慨扶持是周华健走上成功的契机。在捧红周华健的同时,“滚石”自身的实力也不断强大,近年来,在港的唱片发展气势如虹,直接威胁到宝丽金唱片公司的地位,以致两家唱片公司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1995年,“滚石”希望将周华健造就成香港歌坛惟一一个能与张学友较量的名将。
歌手之间的较量,其实也是幕后唱片公司之间的对峙。张学友是“宝丽金”的旗下大将,“滚石”让周华健对撼张学友,无疑是“滚石”本身挑战“宝丽金”。
面对“滚石”咄咄逼人的气势,“宝丽金”没有轻率应战,而是使出了两全其美的一招,既可避免周华健和张学友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的惨局,又可使“滚石”阵脚大乱、元气大伤,同时又使得“宝丽金”自身多添一名猛将,锦上添花。这一招就是对周华健实行“银弹”政策,企图以6000万港元巨款引诱周华健投入“宝丽金”的怀中。
但是,“宝丽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许多歌手梦寐以求的好时机,却被周华健婉拒了。
“宝丽金”挖角失败的消息泄露后,在歌坛引起很大反响。
事情是这样的。周华健在台湾唱歌时,接到台湾宝丽金唱片公司高层决策者的来电,对方开门见山道明来意,愿出6000万港元邀请周华健跳槽到他们的公司,合约期为三年。只要周华健点头答应,这6000万港元就可立即属于他,以后的唱片另分红。
如此诱人的条件,对于一般歌手来说,即使穷一生精力亦无法达到,而且“宝丽金”这次的6000万挖角,较之以前刘德华、黎明的5000万还高一筹,难道周华健就毫不动心,视金钱如粪土?
周华健形容当时接到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既惊又喜。“第一反应当然是十分开心啦!‘宝丽金’出的价,高得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无论如何我都衷心感谢‘宝丽金’如此赏识我。”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答应。周华健说:“我觉得做人有几种品质是不可失去的,首要的是饮水思源。我天生有种很强烈的报恩欲,‘滚石’一直以来都很扶持我,今天我取得了少许成就,就一脚踢开公司,这一点有悖良心,我做不到。况且我和‘滚石’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谁对谁好那么简单,我们之间存在一种情义与信任,比如在很多音乐上的决策,我对‘滚石’是绝对信任的。如果一旦跳出来,我担心以后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所以还是清醒点好,这样以后的路才会走得更长,金钱一直以来我都是放在第二位的。”在金钱和情义之间,周华健选择了情义,这就是他强调做人不可失去的品质。
“宝丽金”秘密挖角的风声传到“滚石”高层领导耳中时,引起了他们对“宝丽金”的十分不满。“滚石”驻港总经理陆少康虽然表现得若无其事,但言谈间还是充满不满情绪:“我不是怪‘宝丽金’挖华健,只是华健和‘滚石’合约未满,就应该尊重合约精神。”
对于这次周华健不为金钱所动,陆少康解释说:“如果‘滚石’做得不好,就算‘宝丽金’不挖,华健也会走的,彼此合作十年,我们早有了默契和感情。”
周华健把自己的成功归于所谓时势造英雄,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表明他为人谦虚的一面。
周华健的人生哲学是要快乐地生活,不管得意或失意,都尽量让自己快乐。他坦诚地说:“我真的很想红,每一个从事音乐创作的人都想自己红,那样代表得到别人的认同。我很喜欢听到人家的掌声,当看到有800多人排队等我签名时,我感觉很快乐。但我不会为了红而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我从来不要求红了之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也不知天王巨星的生活要怎样,如果每天起床,有两个保镖站在身边,我肯定受不了,因为那样会让我不自在。我只用自己认为最快乐的方式生存。我快乐,因为我得到许多回报。我很容易满足,所以当有额外的收获时,便很开心。满足感是作了一首好歌,如果有人问我100万元重要还是创作一首像《明天我要嫁给你》的歌重要,我会选择后者。其次,我绝对明白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当一个名利双收的人沉迷于物质生活,他的艺术作品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他对生活没有感受。而我很幸运,我与太太不是那种强调物质的人,我肯定无论我怎样受欢迎,也不会财大气粗,因为那样我不快乐。”这一番真诚表白,证明迅速走红的周华健没有忘乎所以,他很清醒地恪守着自己的做人原则。
当初他刚去台湾,因为不会说普通话,常受当地人排挤,不少香港去的同学都很不开心,都说讨厌这个地方。后来他提醒自己要适应环境,要相信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好处,既然要住在那里,便要找些好处出来,去认识它的历史,了解它的文化,后来他就爱上了台湾。那段日子给了他一个启迪,要想快乐,就要适应环境。
十多年后他重返香港,又很快适应过来,同样得到了快乐。
他对任何人都谦虚谨慎、礼貌周到,因此也有人说他做人圆滑。他解释说要学会接纳人,他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对,因为这样大家都会快乐。他强调自己并没有刻意讨好任何人,或者为自己的事业改变自己的性格。
不少歌星都不敢早结婚,甚至不敢公开恋爱,因为怕失去歌迷。但周华健早就结婚了,太太是外籍人,并且有了一子一女,稍有空闲,一家子就一起开车去购物或游玩,是很快乐很温馨的一个家。
他现在最爱说的一句话是:“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做回自己;下一步可以做的,就是突破自己。”
有人认为,“能够在歌坛稳扎稳打长时期站稳脚跟,又能使新老歌迷都接受;老歌再听也不厌,新歌听了还想再听的人,从徐小凤时代数到今天也只有寥寥几人,而周华健就是其中一个”。
周华健给人的印象是风趣幽默,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周华健的歌离不了一个“情”字,他自己填词、谱曲、演唱,只这一条,在当今港台歌坛就可叫许多天王级歌星望尘莫及。
大部分人认识周华健是从那首感人肺腑的《让我欢喜让我忧》开始,在此之前,他的一首《最真的梦》就情真意切地感动了许多国语歌迷。
听周华健的情歌,总觉得他不仅仅是在用声音唱,用技巧唱,更是用心在唱,仿佛每首歌里都有他一个动人的故事。事实也确实如此。
周华健在娶今天这位洋太太康翠兰之前,曾有过两段恋情,都算得上刻骨铭心。
他与初恋女友美好而圣洁地相恋了两年之后,由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大学读书地点,女友去了加拿大,周华健留在台湾,这段情在不到一年之后便烟消云散了。可是初恋的美丽感觉和痛苦分手的记忆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周华健以后歌曲的精神素材。
最动心最难忘,也是最伤心的,是他的第二次恋情。一提起此事,周华健就黯然神伤,有时说到动情处还会掉下眼泪来。他说:“当时我只是要她相信我就足够了,可惜最终她都不信。”
攻读数学的周华健在大学四年级的下半学年里,选择了早已醉心的音乐作为他毕业后的奋斗方向,而放弃他已苦读四年的专业。这个决定,也是他与第二位女友两年多感情的抉择。他说:“我要走音乐这条路,她要去美国读书。我劝她留下来,她劝我一起走,我知道和她不能分开,一分开其结果就会像第一次的教训一样。”
周华健痛苦地说,这个他深爱的人对他的前途投下了不信任票,这比什么都使他伤心,他觉得迷茫和无奈。他说,做乞儿的都有个乞婆跟着他,这种人都可以说服一个人跟着他,但自己在人生最脆弱的时候,在生命的转折点上,最亲爱的人却说:“你不要再做音乐这一行,没出息,还是出国读书吧!”这话对他来说,无异于在心窝上戳了一刀。
当时周华健还没什么歌迷,也没写出什么好歌来,但他坚信自己能够在音乐上、在歌坛闯出自己的天地,所以他只想让时间来说话,请女友再多给他一点时间。但是女友在他坚持选择音乐的同时也毅然离他而去,这段情便由此终止。
看周华健今天在歌坛上的成就,这段伤心的恋情也可以说是激励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华健的性格是,一旦自己认为对,决定要做的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做,他说:“我认为正确的,我就赌它一回,生命是自己的,我赌自己的命!”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当时李宗盛告诉他“滚石”有一个空缺,他便去了“滚石”。
初入“滚石”,并非万事顺心,他面临着新的困扰。办公室的人际关系使刚刚离校初涉社会的周华健茫然不知所措,加上未愈的感情创伤,他感到非常孤独。下班后他不想回家独自面对四壁,体验那种空空落落的感觉。那时,周华健很想有一个能给他安慰的伴侣和一个安宁温暖的家。在这种情形下,他认识了现在的太太康翠兰。康翠兰是来台湾学中文的外籍少女,她很懂周华健的心,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以鼓励和赞扬。
周华健说:“男人给女人一赞就会飘飘然,之后会搏了命去做事;男人受了赞赏就如吃了迷药,站起来就像敢死队一样向前冲,那时给她几句好话一说,我就浑身是劲地写歌去了!”信任把两人越拉越近,一年多后他们决定结婚。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周华健的歌特别轻松欢快,如《花心》、《明天我要嫁给你了》、《其实不想走》等等。
而今,太太仍然尊重他,支持他,从不怀疑他写不出好歌来,这对周华健来说比任何名誉还重要,因为家庭是他感情的原动力,是他写歌唱歌的“大后方”。
周华健的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赢得了万千歌迷的支持,除了他的歌艺超群、情真意切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就是周华健的声音与众不同。若说张学友是“钢喉”的话,周华健则可称“钻石喉”了,因为他的声音有磁性,听起来好比有一双手在轻轻为你搔痒,或者更干脆也是最时髦地说,他的声音性感(SEX)。如果说香港歌坛的“情歌王子”能有两个的话,那么除了张学友,另一个就是周华健了。
“天皇巨星”甄妮到1986年为止,甄妮是获香港十大金曲奖最多的女歌手。
70年代初,甄妮与她当时稍有名气的师姐凤飞飞、尤雅,在她们的启蒙老师刘家昌的指导下,练习歌艺。几年后,甄妮推出了她的成名唱片《梦中的妈妈》,使她的知名度远远超越两位师姐,成为当时台湾受欢迎的女歌手。
但甄妮不想把自己的歌曲仅局限于国语歌领域,也由于当时歌曲在台湾的发展不如在香港,因此,甄妮决心向香港乐坛进军,唱粤语歌。
首先,她遇到的难题是不会说粤语,必须一字一句地学。国语与粤语在发音方面有很大差别,她一边工作,一边学粤语,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甄妮在学习粤语时,得到了当时正在台湾拍片的香港著名影星傅声的热情帮助。在此期间,傅声深深地爱上了甄妮,但苦于双方父母都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傅声力追甄妮三年,仍不能结为鸳鸯。直到1976年12月,这对金童玉女终于排除所有障碍,在香港大会堂注册结婚,完成了这桩众多影迷、歌迷关注的美事。婚后,甄妮学习粤语的成绩有了较大提高,虽说还不算很标准,但也可以使人听起来不别扭了。
婚后两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