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夫专门负责。他和一切部门的优秀首脑一样,把他主管部门的事务——即共产国际——凌驾于一切其他考虑之上。他寄最大希望于德国,其时德国仍处于战败带来的第一阵冲击的苦海中,显得蕴藏着许多在卡尔·马克思看来是一场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大体说来,这就是列宁假使不在1924年去世就得由他解决的局面。斯大林出于他自己最清楚的理由,竭力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这么一来赢得的却并不是老布尔什维克们给他以应得的感激,而是敌视。斯大林根据他的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建成的说法,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宣称他的认识是,在未来的一个无限时期内,俄国所需要的是又一个伊凡雷帝,又——个彼得大帝。即使在苏联,要建成能使人信服的自命的社会主义,也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于是新经济政策仍在执行,要到1928年公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夕才废除。与此同时,无论从意识形态或实践观点出发,当务之急是产生一个无产阶级。
  那个为马克思主义革命所不可缺少的伴当当时在俄国尚不存在,因此就无法“专政”。加之,没有它,俄国就实现不了工业化,也就不能同一个工业化的现代国家进行不可避免的战争。为了产生这样一个具有双重目的的无产阶级,就得使数以百万计的不识字的农民离开土地,教他们识字并使用机器。为了养活这一批人,其余的农民就得生产出按人口平均计算更多的食物。要做到这一点,就得用现代耕作法来取代古老的带状耕作。这意味着机械化和集体化。而这又意味着事实上要向农民宣战——也就是说,向那些多少革命志士为之受苦捐躯的俄国被压迫民众宣战。究竟有多少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预见到有此必要,是无法知道的。只能肯定地说,列宁预见到的是一个大概的轮廓;面对这个问题的斯大林,对此看得比较详细一些。斯大林这时主要关心的是要把比较年轻的人集结在他的周围。这些年轻人能够按照斯大林的看法来看待这个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并准备按照他的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开除了李可夫和布哈林这两个怀有人道主义心肠的人以后,那时当政的政府于1931年便同人民对立了,让新任命的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作为他们的公众代言人,也就是当一种潜在的人质或替罪羊。此后八年,人们看到的是一场残酷无情的斗争,为的是要把农民变成技工,并在崭新的重工业基础上建立一支庞大的装备精良的军队。为此,几乎牺牲了一切。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利润动机这幽灵被允许再度在苏联的街头踯躅,但在列宁逝世后不久又不存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28年,其任务是“恢复被战争和革命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并沿着不断提高工业化程度的路线进行重建工作”。
  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9年。到了1930年春天,俄国的欧洲部分已有百分之五十的耕地合并为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体制。
  第二个五年计划制订于1932年,并规定了1933…1937年期间的定额。这一时期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发展也很迅速,其中特别注重军备工业的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要把国民消费水平提高一倍。”
  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38年,旨在调整新经济的各种力量使之为社会服务。这些新经济力量是:新的集体化农业和拥有改善了的运输设施(公路、铁路、运河)的新工业组织以及遍布全国、特别是远离边境危险地区的新工厂。用莫洛托夫在1939年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所作的报告的话来说,第三个五年计划是“提高国民经济、文化和大众福利的宏伟计划”。
  同前两个计划一样,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口号是“赶和超”(即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成就)。俄国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按人口计算的产量对比
  产品单位苏联 美国 德国 英国
  电力千瓦2151;1607 35  608
  生铁公斤 862 922 34  183
  钢公斤  105 397 201 279
  煤公斤 7573;4293;3135;165
  水泥公斤 321 561 73 154
  棉布平方米16  58 ……  60
  鞋类双  12。 61。 12。  2
  但五年计划的具体效果要比当时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愿意承认的规模大得多。
  人们将会看到,虽然到1937年目标尚未完全达到,但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俄国的经济生产也许还不是高效率的,但至少是有成效的;而且在四年之后就要经受战争的考验,就要(在美国和英国的重大帮助之下)装备并供应最大的军队投入战场。
  五年计划的总产量
  产品单位1932年1937年
  计划  实际完成 完成的百分比 计划 实际完成  完成的百分比
  全部工业10亿卢布  43。    243。    3100。  2102。 795。   592。     9
  煤100万吨     75。    064。     085。  3152。 5127。   183。     3
  石油和天然气100万吨21。722。3102。947。530。579。0
  电力10亿千瓦22。013。460。938。036。495。8
  生铁100万吨10。06。262。018。014。580。5
  棉布100万米4;7002;72057。96;2503;45035。2
  这种全国性的巨大努力不单纯是经济方面的;它同时也是一个为战争作准备的庞大的重整军备方案。苏联政府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执政以后。这种努力出之于真正的爱国主义,也是出之于苏维埃政府中央权力机构的堪称明智的指挥,而那是用可怕的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的武器武装的;早期还有一批重要的外国专家(主要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协助其事,它是由一支庞大的、形形色色的、不熟练的劳动大军贯彻的,对他们半付酬、半强迫、食宿都极差。据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俄国的钢城”——工作过几年的一位美国人约翰·斯科特说:
  这就是1933年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二十五万人,其中有共产党员、富农、外国人、鞑靼人、判了刑的破坏分子和一大批蓝眼睛的俄国农民,在荒芜的乌拉尔大平原中部建立着欧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金钱象流水似的哗啦哗啦地花,人们挨冻、受饿、吃苦,但建设工作却不顾个人死活地往前赶,历史上很少有过象这样无与伦比的群众英雄主义。
  再引一段斯科特的话:
  工业单位的董事和经理通常都是党员。党在工人中威信很高。……党是推动工作前进的主动力和干劲的源泉。党有时也出差错,而且往往由于它搞了不必要的阴谋和搜寻异端而弄出乱子来,但总的说来,如果没有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是不会建设得那样快或那样好的。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以后的十年期间,这场对人民的战争发生了列宁肯定没有预见到而斯大林可能也没有预见到的转折。它开始于放逐富农,其时恰恰是人口稀少地区——或者甚至可以说自由人不愿意居住的地区——的基本建设企业迫切需要不熟练劳动力的时候。于是只好使用被放逐者:五年计划极端需要干粗活的劳动力。苏联国家政治保安局找到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办法。于是便从已够悲惨但远未大规模肇端的早期的布尔什维克劳役营中产生了庞大的强迫劳动制度,而且广为流行,很快就成了苏联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被放逐者愈多,使用强迫劳动力的地区愈广;使用强迫劳动力的地区愈广,对被放逐者的需要就愈大——首先是国家政治保安局,然后是内务部,都懂得怎样来满足此种需要。除这一制度外,还有各种叠床架屋的批准手续以限制普通自由工人的流动(俄国人为了谋求较好的生活环境是多么不愿意定居在一地)。所以到了伟大的新无产阶级产生,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专政的时候,它的摄政者,亦即政治局,即使有这样的愿望,却还是不能把位子禅让给它。在“社会主义在一国取得胜利”的血红的旗帜招展之下,伟大的防卫基地确实已经建立起来了,但建立这个基地所要保卫的理想,却被埋葬在钢骨水泥之下。
  新一代的布尔什维克对这一点是比较不在乎的,并不象人们可能设想的那样。比起参加和完成十月革命的较老一辈布尔什维克来,他们在思想上更接近马克思和列宁的精神。他们业已走上了有进无退的道路,对俄国、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对他们自己说来,唯一的希望就是不顾一切并尽可能快地拼命去干。凡抱着人道主义原则而同所选定的这条道路相冲突的人,只有离开了事。新独裁政权面临的课题是,怎样保持步伐一致而又不引起人民普遍的消极反抗,并在机械化农业的基础上以工业经济取代业已消失的口粮经济,所有各种手段和目标都得服从于这一崇高目的——不借任何代价避免踯躅不前的现象(踯躅不前会导致涣散而趋于无政府状态)。从个人角度说,问题甚至更为简单:只要在一台需要铁腕就能掌握的机器旁不停地操作着就是。连看一下和想一下的时间都会放慢速度。但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知道他们在走向何方,或者他们认为他们是知道的。他们是在乘着历史的浪潮前进,历史却不是人类的尊重者。他们从马克思和列宁的教导中学到了一种危险的对正常人性的蔑视,此种蔑视又因他们掌握了绝对权力而增强了;其结果之一便是使他们低估了人民的力量,而对西方民主国家领导人所揭橥的目的的欺诈性和专一性则又估计过高。与此同时,这种结果又有助于他们对纳粹的了解,因为布尔什维克之所以正视纳粹威胁,那是由于他们对纳粹动机有着客观理解,同样也由于这一事实,即他们自己也熟谙独裁政权和极权主义的各种问题。
  眼前的政策虽出于俄国传统的神秘色彩而暖昧不明,由于俄国传统的笨拙而被歪曲,又由于俄国传统的密码式信号而使人迷惑不解,其实是再简单也没有了。用马克斯·贝洛夫的话来说,当前俄国的政策就是:
  谋求同有助于苏联经济建设的国家进行友好交往;防止出现由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结成的反苏大集团,扩大同苏联邻国所达成的安全体系,以增强阻止发生新干涉战争的力量。
  这一政策是和残酷地推行国家工业化运动齐头并进的。工业化运动不只是为了要提高俄国国内的生活水平,也是为了要给共产主义建立一个强大的防御基地,到一定时候,苏联领导人将在这个基地上主持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的解体工作。但一般认为,此种解体并不是由苏联方面的直接行动促成的,而是垂死挣扎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的未来经济衰退、战争和当地革命运动的结果。由于此种战争而削弱战争中所使用的军队,这显然是有利于苏联的,因为共产国际可以作为多样化的第五纵队而存在。苏联对外政策所包含的主要矛盾十分明显的是,而且不止一次的是,既需要同各国建立并维持友好交往,又需要同时致力于破坏各国政府的主权以及它们协调一致的反共倾向。
  共产国际自己对德国共产党人的错误领导促成了希特勒政权的绝对性和长期性,又因华盛顿国务院决心要创立自由世界市场而获得了证实,苏共政治局只是在看到这一点以后,才给自己制定了一条目标专一并压倒一切的鲜明路线,而且从纳粹主义中它又懂得了怎样去履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另一方面的预言,即求助于国联,把它作为搞垮希特勒政权的工具。这并不是说政治局对国联本身怀有什么信心。在这以前,它一直抱着暗自得意而又十分恼火的复杂心情注视着国联面对一个到那时为止最直接影响到苏联的威胁——日本的威胁——而无能为力。然而国联至少提供了一个集会地点,政治局可以披着最冠冕堂皇的外衣,在那里针对英法的自我利益慷慨陈词。不管李维诺夫对集体安全有怎样的想法,对较持现实主义的政治局委员来说,即使严守自己的原来立场,也仍然只能有一个想法:推迟将把苏联卷入的任何战争,哪怕是稍稍推迟也好,只要等它强大得足以从中取利(且不说在战争中求得生存),并且要确保在战争终于到来时(一定会到来的),整个欧洲将乱作一团而四分五裂,苏联则不致遭受重大破坏。
  1933年,当李维诺夫将一份计划草案提交日内瓦裁军会议而将集体安全的主张推向第一个高潮时,苏联刚刚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在远东方面,它对日本继续实行绥靖,同时一有机会便炫示自己在那里日益增长的力量。在西方,它仍然对外敞开,竭力劝说其他国家同它一起抑制希特勒。1935年,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同时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互助条约(当然没有同波兰签订)。有迹象表明,苏联终于正在成为一支需要加以认真考虑的力量。接着,在1936年,俄国发生了举国震荡的大清洗。政治局企图通过大清洗使自己的地位最后巩固下来,并保证全国高层领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绝对一致。清洗持续到1938年,把李维诺夫早先为使西方相信苏联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努力大半化为乌有。因此,当李维诺夫于1938年3月企图召开一次将德、日、意排除在外的大国会议时,他的努力徒劳了。募尼黑协定便是在六个月以后签订的。希特勒已到达了他将于翌年3月15日以之为起点而向前推进的所在了。
  我们已经看到,为了建设重工业和一支装备精良的庞大军队,多年来一直是将俄国人民的当前福利作为牺牲的。一旦完成之后,这一宏伟而艰巨的工程确将成为一台规模惊人的战争机器。但是它并未完成,事态的发展证明,甚至到了1941年它也没有最后完成。红军与德军截然不同,它依靠士兵大众远过于依靠干部。它不是一台精密的机器,不会一台又一台各自充分地、无故障始终地发挥作用,最后也不会连成一套高度衔接的强大的超级机器,其强度又不能比各组成部分的总合力量更大。它是同苏联的整体结构相一致的,是根据一个高度集中的有机整体现念建立的。它还由于俄国未能协调生产而蒙受不利,这就是说,装备几乎接近齐全的师,往往因全军缺乏一个小小配件而动弹不得。
  比这更为重要的是军官的情况。苏联长期来缺乏各种领导人材,各级军职几乎都找不到适合的人选,而恰恰当希特勒初显身手的时候,全苏联正慑服在政治保安局的大清洗威力之下,崩溃几隐约可见,因为被清洗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军官达十分之一以上。直到那时,俄国国内外的许多人都有一种想法,以为俄国人在新红军的组织方面是可以引以自豪的。可是,这支新红军突然被摧残得四分五裂,一些年轻、聪颖、富有进取心的指挥官被大量消灭。至于这些清洗背后所有的纠纷,这里就毋需论述,作为本文的目的,只要认识这一点就够了,即此种骇人听闻的疯狂自戕行为并不是轻率决定的,而且政治局对指定执行其旨意的最驯服组织是否绝对服从其意志产生怀疑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总之,在慕尼黑会议的时候,红军正在干船坞里为准备一次大规模战争进行检修。此外,最有能力对抗德国指挥官的红军指挥官,即那些具有新思想的年轻人,则已经不在部队里了。图哈切夫斯基本人不在了。接替他们位置的是一些重新服役的超龄军官——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以及一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