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8·23炮击金门-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王前边两个通信兵,戴上耳机如受酷刑,一天下来毫无收获,还抱着脑袋喊头疼。气得营长下令他们改行去当炊事兵。谁知他们竞说:只要不搞监听,别说给人做饭,当猪倌给猪做饭也中。
这么着换上了小王。这小子天生是块搞监听的料,戴上耳机瞪着眼,聚精会神,稳如座钟,身心投入,听得津津有味,时时发笑。大家问他笑什么,他摘下耳机说:“老张在骂他们副团长哩”,“老李又想老婆了”,“老刘是个大嫖客,一聊女人就来劲”。老张、老李、老刘都是敌人的通信兵,几天下来,小王对他们已很熟悉,故在姓氏前边冠个“老”字。
小王最大的收获是破译了敌人的暗语。根据几次监听内容综合分析,他报告:敌人将我营观察所编为01号目标,一连为04号,二连为02号,三连为03号。这等于按着了敌人的脉搏。于是,当敌指挥所下令射击04号时,营长立即命令一连停止打炮,只留二、三连对敌还击。敌炮刚刚转向,二、三连又停,一连接着开火。搞得敌人晕头转向,互相埋怨。小王听到敌指挥所破口大骂,还听到敌观察所的抱怨:“04、02、03号目标确实太狡猾。”
小王又憋不住抿嘴哧哧哧笑。
战例三,逗鱼咬钩
敌152高地上的32号目标, 刁钻乖巧,经常变换射击位置发冷炮。等到你把各种观测仪器准备好了,它又长时间地一声不吭,让你不知其具体位置所在,令人十分气恼。
营指首先采取“大网捞鱼”的办法,多次集中火力对32号目标若干可疑地带进行面积射。岂知“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还是不捞鱼”。都以为问题解决了,可一二天过后,32号又冷不丁地打出炮弹来,很有点“你逮不到我吧”的示威味道。
一参谋献策,可用“下饵诱钓”法一试。即于晚间,在我方阵地上布设一些假工事假火炮,故意露出破绽来,作为钓饵,天明时引诱32号上钩,各观察所同时做好准备,只要它发射,随时将其标定。谁又想,32号倒是咬钩了,但它白天不咬,而是将我假设施的诸元准备好,于夜间打出炮来。夜间敌炮发射火光虽清晰明亮,却难以将它准确标定。
一筹莫展之时, 观察所报告:发现敌人一个隐蔽观察堡。副营长说,准备5门炮,争取30发以内端掉它2营长说且慢,1门炮足矣。他下令把1门152榴炮拖出工事,仅垒麻包遮蔽,其余十几门火炮全部上膛待命。152榴炮开始专打敌观察堡,2分钟一炮,不着急,有滋有味慢慢吊,慢慢校。当单炮破坏射进行至二十余分钟时,32号恼怒至极,终于开火还击。苦等久矣的交会观察所立即将它交会标定,饥渴难耐的十几门火炮轮流扑攻,顷刻间便把它扯碎咬烂。
32号化作一般冲天而起的黑烟,指挥所内一片掌声。众人问营长:你用的这是个什么法?营长说:张网网不到它,下食诱不到它,慢慢敲打它,它反而出来了。就叫个“逗鱼咬钩”法吧。
此法虽灵,却不可滥用,因把一门火炮拖到明处,本身也是相当危险的,但正由于不常用,险中出奇,用则反收奇效。
战例四,组合拳
1340号敌155加农炮兵连位于大金门西缘水头西南, 系半永久性暴露阵地,它的4根炮管直指厦门指挥机关和火车站,成为扎在我方腹背的4根芒刺。从厦门看过去,该敌完全隐设于遮蔽起伏地形,加之距离较远,某部炮一营多次组织聚歼未果。1340似乎发现厦门原来也奈何它不得,便渐渐放肆起来,你发炮,他必定开炮,顽强对攻,毫不示弱;你不发炮,他也频频主动出击,摆出一副招惹是非的架式。
营指研究,看来正面强攻难以奏效,必须考虑迂回和侧击了。派出侦察员沿海岸线向东南方向走,果然,几公里外的洋塘恰好位于1340号的右侧翼,可看到该敌1、2炮的工事,而在马池塘地域,则可观察到其3、4炮的发火光位置。营指大喜,遂决定实施火炮机动。营参谋长是位业余拳击爱好者,说:咱不能者打正面直拳,也得打侧摆拳和上勾拳嘛。
火炮机动乃炮兵经常性战术训练课目之一,炮战双方均多次运用,营规模的火炮从既设坚固工事转向临时野战阵地,看似容易,实际操作也很罗嗦,要领就是一个“快”字,修急造路、牵引、伪装、送弹、设置前观、架设通信线,须一气呵成,愈快愈好;战斗亦要求速战速决,不能拖泥带水。因机动全过程无坚强防护,遭敌反击的可能和危险很大。
一营夜间拔寨,只留2门火炮坚守。
战无定势,阵无常态,确乃如此。战前厦门前指曾对洋塘、马池塘实地勘察,结论:地形过于平缓和暴露,不适宜炮兵构工。而现在,两地恰恰成为出其不意打击1340号敌的最佳地域。
战斗从原阵地的两门火炮打响。1340如好斗的蟋蟀,一撩拨即开牙,立即还击。这说明它仍在原位,且毫无警觉。一营计算好诸元,采用两门炮对付敌一门炮,逐炮分别试射,完成后,使用延期和短延期引信,用等速射和急速射交替进行转为效力射。由于我在敌侧翼,1340无法转向还击,被动到家,背气到家,只有剪手挨打的份了。 我反倒可以不着急,慢慢打。这场马拉松式的战斗持续了8小时,第一发炮弹迎着旭日飞升,第八百发炮弹伴着夕阳溅落,再观察,敌1、2炮各被命中30余发,3、4炮被滚滚烟尘所笼罩,至此,从1340号位置上再没打出一发炮弹来。
组合拳击中得分部位。
战例五,“眼睛”协同
大金门古宁头敌812号炮兵连有3门火炮, 813号炮兵连有4门火炮。某营使用3个距离表尺进行打击,两处敌兵仍在从容发射。待拿到航空照片(为配合炮兵,空军破例飞越金门上空1次)才晓得,平均炸点远于目标250米,连根毛也没擦上。气得营长拍桌子骂娘,把侦察兵们克了个灰头土脸,吃不下饭去。
其实怨不得侦察兵,而是敌炮配置地形复杂,营观察所只能侦察到方向,而不能精确测算远近。
苦无解题良策时,从厦门前指传来好消息,在前指云顶岩观察所、友邻部队鹊鸟吉和160高地观察所,可看到敌812、813炮位,且视界良好,便于修正射击。
一个念头在营长脑袋里一闪:如果营观察所测定方向偏差量,三个友邻侧方观察所测定炸点距离偏差量,难题不就放屁拉稀痛痛快快解决了吗?又一想:恐伯办不到,云顶岩是上级观察所,另两个是兄弟部队观察所,怎么好向人家下达指令嘛。
但还是把想法向上级反映了。上级答复很干脆:考虑那么多婆婆妈妈的就别打仗了,打起来,你就是总指挥,需要哪家配合你直接通报要求!
营长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
射击开始。 营长以战场最高首长名义向上级、友邻和自己的4个观察所下达命令,本营观察所率先标定计算诸元;炮兵发射;云顶岩观察所为主修正距离;其他友邻两观也交会出炸点偏差量,提供修正参考数据。
打到1543发时,下令暂停。各观察所统计:812号冒浓墨烟5次,升起灰白色爆烟2次; 813号直接命中炮床17发,3、4炮工事上有两个大窟窿,起火6次,冒浓黑烟4次,持续燃烧2小时35分。可以判定,歼灭两目标目的已经达成。
营长来了。指示炊事班宰猪6头,给云顶岩观察所送去,片,友邻观察所送去2片,其余全炖红烧肉,一定要让全营过一回“肉瘾”,“香个够”。
侦察兵们也神气了,拍胸脯说:咱4个观察所8只眼睛瞪得电灯泡那么大,要是还看不明白,这会儿咱就不吃猪肉吃猪屎去:
两千多年前,孙子把“计”作为其13篇兵法的首篇,摆在了“作战”之上,他认为,先有“计”而后有“战”,乃战争逻辑使然。
两千多年后的金厦炮战,透过几十万发炮弹所爆扬起的烈焰硝烟,人们看到的不光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们的心计谋略,还有前线将士那无与伦比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战士的可爱在于,大概没有几个学过孙子兵法,但他们已用许许多多的战果印证诠释了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家千秋闪光的至理名言——兵者,诡道也。
5
案头,放有一份福州军区炮兵司令部歼灭大金门金龟山地区敌炮兵连的战斗总结。
阅毕,我这个炮兵门外汉的第一读后感是:炮兵打仗真精密。
炮弹脱离炮口到命中目标,在空间划出一条弧形的弹道。实战中,正确的弹道只有一条。而影响弹道正确的因素却有几十个。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将干扰因素逐一迅速排除,使弹道始终沿其唯一正确的方向延伸,要求高超的技艺,要求训练有素。
当我借助《军事大辞典》,一知半解地读懂了那份“战斗总结”时,我的面前仿佛矗立起一架运摆与天文同步的时钟,我赞叹它每一个部件以及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精密,当然更赞叹能使它如此精密的人。 大炮本是一具投射爆炸物的机器,它是极其精密的,但倘若少了炮手的精密,仍只能得到距预期遥远且一点也不精密的结局。
一、敌情和我方使用的兵力
大金门金龟山反斜面山角下敌508、509两处155榴炮阵地(估计8门)
系敌前沿火力骨干之一,位置比较遮蔽,且有坚固的永备工事,几年来对
我阵地不断进行射击,因此决定给予该两阵地之敌炮兵以歼灭性的打击。
参战炮兵计有152加榴炮一个营、155榴弹炮一个连。两个阵地的射向均与
敌阵地正面接近直角,观目和炮目距离均1万1千公尺以上。另外,各有一
个122榴炮营对两个目标进行覆盖射击。
观察所至目标称观目距离,火炮至目标称炮目距离。试验证明,当两目距离均超出1万公尺时, 用同一门火炮,装定同一诸元,由同一组炮手用同一操作手法连续发射多发相同的炮弹,炸点也不能重合于一点。这种炸点围绕目标有规则散布的现象是正常的,炮弹最大散布间距可达50米。
所以,炮兵打击远距离目标除计算准确外还必须按一定比例多打炮弹,在散布率中求命中率。多打炮弹可以是一门炮向一个目标发射若干发,也可以是多门火炮向同一个目标发射。 此役我对敌火炮达至3:1,既符合我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传统战法,也是为了以“量”求“质”,确保炸点与目标能够较精密地重合为一。
二、对敌炮阵地侦察标定的方法
金龟山敌炮兵阵地虽然位置比较遮蔽,但并非绝对不能观察,可以看
到其发射烟的根部。
首先将观察所的人员、器材进行了分工,营的主观和侧观均指定了专
人负责标定敌炮。另外指定人员负责交会我炮弹的炸点。使得对敌炮的标
定和我方炸点的修正互不干扰混淆,减少了错乱。
除对目标进行精确的标定外,并对目标周围明显的易于观察的几个点
也进行交会标定,以便作为研究判断敌炮位的依据。
召集了连长、指挥排长,结合对目标附近地形情况的研究,判定目标
的位置。如金龟山后边是流沙地,判断敌炮不可能配置在沙地上,同时由
于能观察到敌炮发射烟的根部,所以判断敌炮位也不会在山脚下。另外敌
炮的发射火光还看不到,说明敌炮阵地前边有一定高度的遮蔽物。因此可
判断敌炮位在反斜面的中部。
作战决心来自果断的判断,正确的判断离不开经验的累积。实用的经验还必须有对敌情详尽的了解做依据。李源河老人说:为了搞清金龟山后边的土质,我们先后找了不下十来个曾到过金门的老百姓了解,然后带着几个老乡在厦门到处转悠,直到他们在一架小山前很一致地说“金龟山的沙土同这里一模一样的”为止。经实地勘察,这样的土质确实不适宜炮兵构工,我们才敢断定,敌人的炮阵地是在金龟山反斜面的半山腰而不是山脚下。
三、发射阵地的准备
射击前炮手班进行了分工,为了减少射弹散布,提高射击精度,各炮
把瞄准手、装填手固定起来,使其按照统一的手法装填和瞄准。
每门火炮架尾都进行了加固,在驻锄与墙壁之间放置枕木,千斤底盘
用木桩固定其四个角,炮前土地洒水打平夯实,使火炮在射击中始终保持
平稳姿态。
组织了技术保障组,战前对所有火炮进行了一次技术检查,对松动零
件螺丝进行修复,各炮并进行了零位零线的水平检查校正。
平日弹药供应的批号、弹重、等级不统一,这次射击前尽量也按批号、
弹重、等级、射击先后次序进行了调整,做到了以一个排一门为单位统一
批号。因而减少了射击中检验射的次数,保证了射击精度。
在1万1千米的距离上,一门火炮若想击毁另外一门火炮,阵地射击准备是否合乎要求和射击操作是否统一精确,关系至大。
火炮零部件特别是瞄准装置必须处于绝对完好状态,不能有丝毫松动,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肉眼和手完全觉察不到的一根头发丝的空隙,将使弹着偏差数十米。
瞄准的眼法和手法必须绝对一致,发发不变。试验证明,人与人观看瞄准水平汽泡居中位置会产生只有仪器才能检测出来的习惯性误差,因此,两个瞄准手轮流打一门炮,有时弹着竟可偏差百米以上。另外,炮弹装填的紧或松,拉火用力的猛或柔,都会影响射击精度,如拉火用力过猛,会使落弹偏离20——30米。因此,要求射击全过程中,瞄准手、装填手应各固定为一个人。
火炮架设必须力求稳固,不能发射一发后便大幅蹦跳移位。最佳的状态是使炮身的后座力概略地置于两炮架中央。这就要求两助锄(大架)不但坚固,而且坚固程度一致,一边过坚一边过弛均会造成火炮后座受力不均而导致射弹散布过大。
炮弹的批号、弹重、等级也应力求统一有序。检验表明,不同厂生产的同种类炮弹,或同厂不同年份生产的同种类炮弹,弹着均有误差。与注射不同批号的青霉素必须重作皮试的道理一样,炮弹的批号太乱,就得重作检验射。可想,战斗发起一边打一边作试验怎么得了。避免的办法唯有战前细致准备,将炮弹分类按批号摆放好。
重有千斤,轻若游丝。大炮是威猛伟力的象征,伺弄它却是一件女人描眉画唇般的精细活。
四、指挥所人员分工
营长:亲自观察,以专用耳机接受上级口令。
营参谋长:掌握侧方观察所观察之炸点偏差量。
一连长(代参谋长):在各连轮换射击时用无线电向各连下达修正射
击的口令。
侦察参谋:专用一副炮队镜观察射击的方向偏差量。
通信参谋:掌握各侧方观察所的通信联络。
图板手(计算兵):一名记录一、二连射击修正口令,一名记录三连
射击修正口令,一名机动。如射击过程中发现新目标,受领新的射击准备
任务时,协同三连连长工作。
侦察兵:班长交会作业;一名侦察兵位于观察所外负责全盘侦察,其
余带望远镜到指定侦察区域实施侦察。
有线电兵:对上、对下各一人,总机一人,对左右观一人。
无线电兵:对上、对下各一人,对左右观各一人,收听云顶岩(侧观)
报告之偏量一人。
……
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