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茫在隋唐-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呛着了,你怎么不知道督察暗行御史啊?”“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督察暗行御史,是督察,暗行御史,还是督察暗行,御史?”“哈哈哈,原来你不知道啊,是督察暗行御史的御史,这可是皇帝身边的秘密机构,直接向皇帝陛下负责的,哪朝哪代没有这样的秘密机构……”李林甫眉头紧皱,心里隐隐不安:“秘密机构,站的越高摔得越重,何况还不是我自己站上去的,别是李世民,要阴我吧……”
第五十五节 监察御史的御史
“欲将取之,必先予之,好,说得真好。”李世民借着温和的阳光读着书,倚靠在靠椅里,晒着太阳,看着书,感觉真是不错,尤其怀里还倚靠着一个美女,耳边软语传来:“陛下,不能在刺眼的阳光下看书,否则,容易患上眼疾,重则导致目盲。”“哦,媚儿居然深知医理,你可知道,李林甫当时目盲是怎么回事呢?”李世民怀里的人正是武则天,李世民赐号“媚”,且与之才人的名分,武则天说话办事得体,深得太上皇李渊和长孙皇后的喜爱,李渊甚至将她指给工部尚书为女儿,身份上可以与皇帝匹配了,至少在后宫里,她的身份和其他妃子一般无二了。
二人说着话,有太监禀报李林甫在御书房等候,李世民站起身,太监引路,去了御书房,李林甫收到圣旨,第二天便回来长安,上了奏折,大意无非是说自己受不起这么大官职,也没有本事做一个御史,请皇帝收回成命,李世民在朝堂上没有说什么,让李林甫第二天未时到御书房恭候皇驾。
“臣李林甫,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爱卿起来吧。”“谢万岁。”李世民坐在了书桌后,向太监道:“赐座。”太监搬来龙墩,李林甫谢恩后坐下,可是李世民明显不想让他坐的踏实,他刚坐下,李世民拿起桌上一道奏折便开口了:“爱卿,你为何上此奏折呢?”,回答皇帝的话自然不能坐着,李林甫立刻站起来:“陛下,臣的奏折上说的明白,蒙陛下错爱,赐予督察暗行御史之职,御史之责任,在于监察百官,明辨是非,直言不讳,责任重大,臣并未有过做御史的经验,深恐辜负陛下圣意。”“嗯……”李世民发出长长的鼻音,把奏折扔到书案上:“爱卿啊。”“臣在。”“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仗可打了,是不是觉得有些不适应?”“臣惶恐,臣以为,战争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天下太平,无仗可打,所以,臣并觉得有什么不适应。”“满朝武将,尽是随朕之人,只有爱卿和尉迟将军是半路追随,现在想想,尉迟将军倒是一直在朕身边,只有爱卿你,先是到我家做个西席先生,然后离开了,数年之后再见,做朕的左督军,做了几个月吧,爱卿便大破窦建德援助王世充的援军,众将提议将你升为右军师,与李绩平级,但是做了几天,就被……武才人取代了,并非是你不如她,只是她曾经是红拂女的弟子,朕,又将你封为了左督军,恰逢突厥犯境,朕推荐你迎击突厥,爱卿你出奇兵,一举拿下雁门关,俘获胡人无数,可谓扬名天下,襄阳王响应刘黑闼起兵,击败襄阳王也是爱卿之功,刘黑闼打潼关,朕与众将中计被困潼关,朝廷命爱卿带兵救援,爱卿当时患有眼疾,目盲不能视物,也带兵出征,水淹刘黑闼大军数十万,功勋卓著……”李世民把李林甫所有功劳算出来,其中也包括了李林甫打了李建成、李元吉,提醒他要提防李建成的陷害,当时在他要被李渊杀了的时候,也是李林甫救出他,大大小小数十功勋数完,李林甫一脑袋雾水,其中有一些并非是他的功劳,比如生擒窦建德的是尉迟敬德,放水淹了刘黑闼,也不是他先提出的。
皇帝说完了,眼睛里居然闪出一丝泪光:“爱卿啊,满朝文武,你的功勋虽然不是第一的,却也是名列前十的,朕即位封官之时,却没有封到爱卿,其实朕颇有些无奈,随朕从事之人,俱都是有功之臣,封赏自然要从他们开始,以至于,以爱卿之功勋,却无有功名在身,爱卿可算是一员武将,亦可以算是一名文臣,如何封官也不为过,但是现在天下太平,武将虽然节制军队,但是也无所作为,爱卿机敏勇敢,不畏权势,朕思虑甚久,唯有督察御史一职,方足以显示爱卿之才,爱卿啊,切切不要辜负朕之期望啊……”李林甫听得脑袋发胀,赶紧行礼:“陛下,督察御史一职,乃是丞相兼任的……”话没有说完,李世民就拍着书案:“所以,朕的旨意上说的是,任命爱卿为督察暗行御史。”“这……”“暗行御史乃是自秦汉之时便有的,他们有权利调动地方军队,捉拿有罪官员,但是时间长了,暗行御史中自然出现了不法之人,所以便有了督察暗行御史的御史,爱卿,你是朕深信之人,你就是朕身边的眼睛和耳朵了,朕对于各地方官员的了解,全凭爱卿了解了。”“那,原来的御史……”“原本的御史是马三宝,是父皇任命的,但是马三宝近来身患重病,马三宝便向朕提议,任命你接替他,而且这道旨意,是朕和丞相等人商议之后才发出的,爱卿莫要推辞了,否则,就是抗旨不遵的大罪啊。”
既然抗旨不遵也抬出来了,李林甫自然推辞不得,只得小心翼翼的接受了,出了皇宫李林甫直奔马三宝的家里,见了马三宝,果然身患重病,李林甫向马三宝提起了自己即将接任的御史之职,马三宝点点头,看来皇帝已经向他提起了,马三宝也很满意,临走之时,马三宝递给他一张纸条,出门后,打开纸条,上面让他在晚上去长安城西的观月楼,要带着面具。
夜间,李林甫换了一身便装,到了观月楼外,带上自己买的面具,便有人将他带上观月楼第三层的雅间,雅间里并没有饭桌,倒像是会议室,一张长长的桌子,马三宝带着面具坐在首位,左手边空着一个位子,就是留给他的,两边还坐着十四个人,马三宝看到李林甫到了,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各位,这就是陛下新任命的御史了。”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写在纸上,给人传看,最后一人看完,便放在火上烧掉,众人纷纷抱拳见礼,马三宝又给李林甫写道:“在这里没有真名,你先报出自己的代号,以后他们会以代号称呼你。”李林甫顿了一顿,在纸上写到:代号肆柒。
传看之后,纸条再次被烧掉,十四人又都交上一份厚厚的资料,然后只留下一人,都退出去了,那人摘下自己的面具,居然是个女人,她在纸条上写:“代号‘夜莺’,负责河北,现在长安乐舞教坊任舞师。”,然后,让李林甫端详半天,又把身上的标记给他看,带上面具走出去,十四人一一向李林甫展示自己真面目,李林甫记住之后,所有人又一一离开,全程没有一个人说话,安静的吓人,所有人都走了之后,马三宝开始教李林甫他们之间使用的密语、暗号、切口、传讯方法、处理事物之后如何报告……
带着十四摞厚厚的本子回到家里,须得连夜翻看,上交的十四个厚厚的本子,是十四人负责的属下的概况,并且附上的图录,李林甫一直看到天亮也没有看完,费力的记住所有人的内容后,他把十四摞本子烧掉了,这是马三宝亲自嘱咐的,完事之后,李林甫又去拜见皇帝,李世民是真正掌握他们的人,自然对于这些事情一清二楚,李林甫向他申请派人暗中保护他的家,李世民自然同意,而且还派给他十二名亲卫,算是他的保镖,这些也是马三宝亲自嘱咐的,主动请求监控自己的家,这完全是为了消除李世民的疑心。
一番麻烦之极的交接,李林甫又经过马三宝的考核,终于从马三宝手里接过了一只小小的金狮,金狮座下刻着“观风听月”四个字,这是向皇帝写报告和向下属发令时候必须盖的印鉴,要随身收藏,李林甫正式接管了这些暗行御史们,他手下也有了自己的秘密队伍,他将之命名为暗部。
为了及时接到消息,他不得不家里开始养鸟,有鸽子和讯鹰,为了保证他家里的仆人身份明白清楚,暗部明察暗访的把他所有仆人的底子摸的清清楚楚,上到已经死的祖宗,下到刚出生的孩子一个个都算是根正苗红,他的家里也多出了许多人,但是对外都是说皇帝赐予的仆人,而他们的工作就是分析、整理各地的情报,最后交给李林甫做出裁断。
李林甫郁闷的发现,这个工作并非是自己想象那样酷,反而是极为累人的一件事情,每天都有不同地方的不同讯报传到他的手里,而他则要靠着大堆大堆的资料进行整合,然后做出判断,而且他的身份是监察暗行御史的御史,他还要秘密的对那些在外的暗行御史们进行审核,可谓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但是这让他原本就不济的眼神更加不济了,他开始怀念自己曾经戴着的眼镜,原本自己说书的时候,还戴眼镜呢,但是某次被好奇的李元霸捏碎了镜片,只留下一个歪七扭八的镜框,而最主要的是,他一直不敢放松对于李世民的警惕,这让他更累了。
“大人,山东有讯报。”“靠……”他一个监察御史的御史,就这样累人的过了三年,到了贞观四年。
第五十六节 过渡的一年
贞观四年的正月,所有人准备着过年的时候,李世民突然传旨,令李林甫进宫。
李林甫一直都是以一个从一品闲散国公的形象示人,虽然李世民曾经宣旨赐予他从一品之位,但是在外人面前,没有给他一个实在的官位,甚至也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封户八五八书房,且李世民特准他可以不上朝,所以似乎有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人似的,其实是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势力,所以都渐渐疏远了他,包括那些曾经一起打仗的武将,他们在太平的日子里,居然都练出了势利眼的本事(尤其程咬金,不仅势利眼,胆子也小了),但是有两个人除外,一个是柴绍,一个是尉迟恭,他们两人和李林甫的关系依然如常,所以李林甫一被宣召进宫,那些文武官员们都有些不解。
李世民倚靠在扶几上,外面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他面前放着基本奏折,身前站着两个武将,一个是李靖,一个是李绩,想想即将到的李林甫,李世民好笑,自己身前三个会打仗的人,都姓李,虽然两个是赐姓李,而且三人都是道士,他更远的想了想,似乎那个骑牛出关的老子也姓李,也是道家之祖……
太监传话召见李林甫,李林甫快步走进去,他一直怀疑李世民为什么突然把他提到如此高的位置,虽然是在暗中,但是这是直接向皇帝负责,他不觉得自己和李世民已经到了如此亲信的地步,干什么要把自己提到这么高的地方,他虽然能掐会算,但是算不出自己要如何,所以三年来,他睡觉都不安生,他订做了一个圆枕,像是树干一样的圆柱形的枕头,且里面有三个铜铃,只要一动,铃铛就会响起,不客气的说,他睡觉的时候都是睁着一只眼的,这次召见也在他预料之内,因为,突厥又动了。
“当年贞观元年的时候,我们和突厥拼了一仗,不过那一年,突厥也遭了大难,所以颉利急急收兵了,”李世民点指着奏折:“可是现在颉利又动起来了,李绩一直在外,发现颉利动作,毫不迟疑的打了一场,颉利溃败到阴山,朝廷急调李靖任大元帅,在阴山痛击颉利,颉利现在上书,请附与我大唐,爱卿认为如何?”这话明显是在问李林甫,李林甫是掌握情报的人,许多兵部得不到的情报,他都可以轻易的得到,对于颉利的战斗,他也清楚的很,李世民忽然召见他,也是因为,他比那些大臣更清楚这些事情。
“陛下,颉利现在应在铁山,虽然受挫,但是仍有大军数万人,臣以为,他此次请附,是要让我大唐军士放松警惕,然后乘机杀出去,不过,这也正是我军擒获颉利的大好时机。”李林甫简单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李靖暗中点头,他一直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把苏定方(数年前投降)的军队摆在颉利前方,拦阻颉利,暗中调动李绩的部队守住了颉利的后方,而李绩的意思稍有不同,李绩的意思是想将颉利以及他的有生力量放回大漠,以东突厥的不振,牵制西突厥,李世民觉得两边都有道理,便找来李林甫,希望进一步了解。
“东突厥若是一败涂地,则西突厥必起,到时,西突厥会否像颉利一般,再打我大唐边境呢?”李世民说出自己的担心,“陛下担心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东突厥与西突厥相比,东突厥远大与西突厥几倍,且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才能,远不如颉利,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正是由于颉利一直重视与我大唐作战,而东突厥的突利可汗早已臣服大唐,现在的东突厥颉利独大,若是放回颉利,那么颉利定然会在最短时间内卷土重来,但是,也因为颉利独大,只要我们擒住了颉利,他辖下的酋长们,自然会带着他们十万属民归附我朝,阴山以北,自是我大唐之地。”
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命令李靖与李绩带兵擒下颉利,三个月后,前方传来消息,颉利被俘了,满朝上下欢呼不已,太上皇李渊甚至亲自召开宴会,与满朝官员同贺同喜,半月之后,东突厥所有的酋长都带着效忠书前来归附大唐,且上书恭请李世民为“天可汗”,李世民虽然说:“我身为大唐天子,也要为可汗之事吗?”,但是一转脸就让人刻了“天可汗”的印鉴。
李世民采取了温彦博的建议,将这些突厥降众安置在幽州、灵州;分突利故地设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故地为六州,置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以阿史那苏尼失为怀德郡王,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唐太宗为嘉奖思摩对颉利的忠心,封他为右武侯大将军,不久又委他为北开州都督,使他统帅颉利原来的部众。又拜右卫大将军史大奈(突厥人赐姓史)为丰州都督,其余酋长都拜将军中郎将,安置了这些人,大唐边境进入的和平时期,李世民派出大批臣子宣扬教化,教会那些突厥人更先进些的耕地种粮方法。
大喜之后有大悲,同月,“房谋杜断”之杜如晦,病逝,满朝皆痛心不已,李世民哭昏了过去。
数月之后,李世民派出李林甫,同礼部侍郎令狐德棻往新罗半岛,大唐边境,接待并暗中保护日本来的遣唐使,这是历史上,日本第一次派出遣唐使。
其实早在数月前,李林甫就派人暗中保护那些人了,此次遣唐使人数不多,共一百三十二人,正式的使者的仅有三人,犬上御田锹、惠日和尚、惠斋和尚,还有五十个男子是身负学习大唐政治制度和文化之重任而来的留学生,还有一些人,就是医生、画家等,还有一些仆人和侍卫,李林甫第一次见到日本人就是古代的日本人,总的来说,让他有些惊异,他们不是一般的矮,李林甫是肉体穿越,所以保持了自己的身高,一百七十公分,经过几年的练武,他又长高了几公分,但是在这大唐众多臣子中,他的个头算是矮的,即便是被称为“小白猿”的侯君集,也比他要高一些,可是这些日本人,最高的,也只能到他鼻子的高度。
使者中的犬上御田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使节,他曾经作为遣隋使,到大隋学习文化制度,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话,他向令狐德棻提出,请求护卫队在护送他们上京的途中,和身后的学生们多多讲话,以增强他们的汉话,令狐德棻答应了,那些人初次到大唐,对于大唐境内一切感到新鲜,李林甫作为随行的接待人员,一路上也不得不和这些日本人交谈,但是与其和那些和尚谈话,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