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界传说-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龙港的建设规模却至少要达到容纳一百五十万人以上,加上城墙的修建,现在这个大工地使用的奴隶已经达到五十万以上了,其中有一半都在运石头,这还不包括为了要人吵着要跳海的伍福星从海上运来大量石料而消耗的人力。充气轮胎加钢轴承马车的使用差不多节省了九万名挑煤奴隶的人工,同样差不多四十三万运石头的奴隶人工也被解放出来。成功的原因在于,充气轮胎加快了马车的速度,减少了阻力,减少了颠簸,可以承受更多的重量。而且,钢轴承的使用,既加大了马车的承重力,也使得马车不会像以前那样容易散架。以前的马车都是木头轱辘,木头轴承,没办法凭借气体减震,稍微运多一点重量或者爬爬小山坡,就有可能散架,维护极不方便,导致除了在军中不得不使用外,在民间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现在情况得到了根本改变。
只不过省下来人力以后,易懂事仍没有清闲,这不,在教人烧砖。为了不使用宝贵的煤炭,燃料全部是木炭,所以七八天时间里易懂事满身都是黑漆妈污的。幸亏现在李嫣老婆不在身边,否则自己光辉的形象就毁了。现在都十一岁过了,身体长高了一些,也壮了一些,开始是少年了,该注意形象了。随着砖的出现,在以后的城建中就近取材成了可能,少用了很多人去从远处运来石料。此后,李长勇的人力需求才稍微得到缓解,伍福星的运力不足的窘境也稍微得到缓解。
可以说钢轴承胶轮胎的马车和砖的出现,这两者推动华夏帝国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整体上了一个台阶,只是当时易懂事还没有意识到有那么大的作用而已。当他其后无意中发现马车已经被万丽娘运用到农业当中做运输工具后,才意识到自己只为了解燃眉之急发明的东西作用是多么巨大,此时时间已经过了几年了。为此,后来的他决心在华夏帝国推广金属农具,金属农具的出现,使得本不以发展农业为重点的华夏帝国的农业产量,总是高出大陆各国土地平均粮食产量的一倍以上。粮食这个命。根子,再也没有制约国华夏帝国的发展。
在第一窑砖出窑后,被推迟了几天的上课又正式开始。这次终于有二十三名学员跟不上进度了。就他们现在的水平,差不多前世地球初三的水平。实在太次,但在刚从奴隶社会往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他们绝对算博学多才的人了。现在这些人原来的国家要么不存在,要么将不存在,都是华夏帝国的子民了,所以都听从了易懂事的安排,被分到生命岛、黄石岛、易家分庄三地去教学了,为此易懂事那个感慨万分啊!终于有第一批成批量的小学老师了,自己肩上的胆子得到解脱的盼头终于有那么一点了。
新的老师到了生命岛后才五天,墨翟前来辞行。原来他也要为自己的文圣名号去奋斗了,这批老师的到来同样让他感激涕零。易懂事也没有阻止墨翟,反正现在哪里都缺人,墨翟此去还是在为华夏帝国出力,就让他去吧。不过易懂事建议他先到傲凤帝国,至少那里的人现在不会对他有异心。然后又修书一封让他带给易舒心,让她发给墨翟国书护身,以后任何国家对他不敬,就是对华夏帝国不敬,华夏帝国能回报的就是兵戎相见。而且易懂事也要求易舒心在贵族编制上保留了墨翟五千亩土地的封地权,一个整个大陆的文圣怎么能没有封地呢?只是墨翟在旁边看到易懂事写这封书信的时候,哭了,满面泪水。一个文人而已,虽然被别人尊敬,但何时曾被别人如此礼遇过,所谓的国士有这待遇吗?会把你一人的安危与一个国家的荣誉挂钩吗?在大陆上没有先例,但三少就做到了。
墨翟取了书信,向易懂事深深一揖,一句话都讲不出来,带了自己以前的五个弟子而去。以后,再没听墨翟口中讲过“我墨家”这几个字。而是骄傲的时候讲“我华夏帝国”,或者谦虚的时候讲“我只是文圣而已,而在华夏帝国有我的老师易三少。也许只有人圣这两个字才配做他的名号吧。”所以,以后,墨翟原来的弟子墨清在编写华夏帝国所有的史书时,就用了人圣这个称号来称呼易懂事。
墨翟离开安顺首都后不久,一道圣旨送到黄石岛,任命墨清为华夏帝国教育部代理部长,开始组建教育部。又是一个文人被天上的馅饼砸得热泪盈眶,他又不是哪家大贵族的子弟,文人而已,哪有文人的地位堪比公卿的?但一旦出任教育部这个正式部门的代理部长,虽还不是公爵,但所处的地位却是一样的。不开心那是不可能的,墨清成了应大彩之后,第二个偷偷给自己放假的人。
但放完假后,墨清又开始发愁了,现在可用的人也就这次提前毕业的二十三名同窗,至于此前听从墨翟召唤而来的墨家学派的人,出去论战都是一把好手,出去教人认字写字现在也没问题了,但对三少教的东西,他们小学都没毕业呢,哪能担得起教书的重任?只好让他们都当校长了,以行政工作为主,教学工作还是那二十三名同窗挑大梁。但这些校长也必须教书,一边学一边教,大人的理解力总比小孩强吧。规定了,在我教育部,前十年每年对老师考试一次,不合格的就下,校长也不例外。十年以后倒可以改为三年一考。总之,绝对不能让三少认为我失职,否则对三少我何以为报?
而且墨清心里话还没讲完,他知道,现阶段,华夏帝国的高官的任命权力实际上还是掌握在三少手里的,皇帝陛下易舒心毕竟还是嫩了一点,所以自己的地位还是三少给予的。纵观两个大陆,学说林立,这些学说的倡导者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学说得到各个国家的君主的重视,然后自己才能高官厚禄,之后才能得以完全实施自己的学说吗?以前兵家学说虽是占了上风,但还没听说哪派学说的重要人物的官职达到一国公卿的地位,兵家也不例外。可是现在,自己这个文人做到了,算是在这方面开创了一个大陆第一,得来不易,一定要珍惜。所以,必须得好好干,绝不能辜负三少的一番心意。而那三少难得空闲的时候就在各处游荡,也不好好休息,也因此听说三少的岳父李长勇还有三少的四娘邵来娣都被三少痛骂过。李长勇被痛骂只是建设中有地方做得不到位,是不知者不罪。而邵来娣却是因为她手下的两个女警见到外来流民需要帮助时忘了几年前自己也是流民中的一员,摆起了官架子,对那流民进行驱赶,恰好被乱溜达的三少撞见。三少当即大怒,虽是对女人出手,但却完全不管好男不与女斗的古话,毫不手软,一下手就是死手,手一挥那两个女警就倒地身亡。三少还指着两具尸体说“养你们还不如养两条狗”。然后三少下令把两个女警的五个子女也罚为奴隶,这是从易家庄三年前开始发迹到现在的华夏帝国为止第二次不是因为战争而罚人当奴隶。不仅如此,听说事后邵来娣这个当娘的都挨骂了。墨清可不想在自己管辖的职权范围内出这种事,那对不起三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全华夏帝国的人民。
其实易懂事是被冤枉的,李长勇和邵来娣可都是易懂事的长辈,易懂事可不是忤逆子,反而对忠孝二字看得很重,哪里会骂他们?又哪里敢骂他们?他只是黑着脸同李长勇和邵来娣谈话而已。但这种谈话有一点特别,因为一谈就是两个时辰,而且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一点事,就那么几句话,“你要管好自己的手下是不是?你要管好自己的手下,你应该能管好自己的手下,你怎么可能管不好自己的手下呢?。”这话要是只说一遍,大家会惭愧会检讨,说两遍下来听的人会深思,说三遍下来挨训的人会麻木,说四遍下来就变成了没几个不会反感和难受的,听到第五遍的时候会无语,那听到五十遍下来会怎样?一百遍呢?想自杀,是的,自杀,纯粹的精神折磨。捂住耳朵也听得见易懂事念经似的翻来覆去说这句话,他可是知道用内功灵魂传音的,还是这种方法的创始人、老祖宗,这种念经躲都躲不开。
所谓的钝刀子割肉,软刀子杀人,这里专指易懂事这种谈话方式。所以李长勇和邵来娣怕了,怕得要命,以后对手下管理的严厉程度,只有更狠,没有最狠,导致多少年后,这两个有大权的,有丰厚油水的部门,就没出过什么大的差错。易懂事把这种方法叫做说服教育。没办法,对长辈们不能硬来,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也都是被赶鸭子上架,没有从小经过这些训练,很多观念都得自己帮他们重新树立,而最好最有效的方式,除了给他们讲课之外,怕也只有这种“说服教育”了。
当然,以后,凡是预估自己要犯错的易懂事的长辈都万分小心地做事,谁也不敢轻易尝试易懂事的说服教育。
易懂事现在的学生只有一百三十名了,虽然轻松了一些,但想到此前被清洗掉的十多人,特别是还有一个漂亮的十七岁少女,就感到心痛。要是这十多人还在,至少可以先把神龙港的小学也办起来。说起来易懂事的心还是软的,只不过他知道乱世用重典的道理,没那么多时间婆婆妈妈去啰嗦、去感化,实际那种感化的过程还要去防备极少部分人冥顽不化,突然发难,他心软但也绝不是闲得蛋痛的老好人。对自己的手段,他不后悔。
上一年,由于火山岛的火灵力非常充足,易懂事一年时间后就感到对火灵力的吸收达到圆满。要是放在五峰山山中,虽然外界同样存在火灵力,但那是以木灵力为主的地方,修炼火灵力就太慢了。在哪种环境修炼相同的灵力会事半功倍,这也是从脑海中得到的知识,但要修炼其他灵力就是事倍功半了,易懂事还是不会花这种冤枉时间。专找合适的地方修炼不同的灵力才是正途。好在有灵鹤这个会飞的坐骑代步,易懂事不用考虑赶路的事情,也才能节约下来时间。
接下来就要修炼土灵力了,那修建在沙漠中二十多里的洞府在建成后半年多终于派上了用场。此后易懂事就要在易家庄和沙漠洞府之间天天往返了。又由于现在易家的直系人员也都分得到处都是,易懂事也无法长期监督和指导大家练功了,除了偶尔碰到再指点一下外,易懂事又开始摆弄风力发电机去了。





    正文 第五十四章:剿匪安民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9…7 8:16:56 本章字数:3459


第五十四章:剿匪安民
小风力发电机在前世地球上的中国运用得太广泛了。在内蒙古、新疆、宁夏的草原上、戈壁上随处可见,技术并不复杂。但这个不复杂是针对前世而言,这一世连电是什么都没人知道,发电绝对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事。天上的雷电倒是人人知道,但大家都认为那是上天的怒火。至于人也要能发出那样的怒火,说出来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说这话的是疯子。所以易懂事没有说出来,只是每天下午两堂课下课之后自己闷头捣鼓而已,而且捣鼓的就是小风力发电机。有了黄石三岛的伴生磁铁矿,提炼的时候注意一下不要消磁,就有了风力发电机的主要原料磁铁了,再加上钢材、绝缘体塑料、导电体铜线圈的配合,风力发电机的生产成了可能。
只是易懂事把小风电的发电机捣鼓得差不多,想做试验的时候才发觉忘了弄蓄电池,没有那东西,发出来的电可是没地方储存。
关于电池,同样在大地球的人的眼中神秘无比,而在背了那么多前世的电子书的易懂事眼中却是简单的事情。易懂事先是根据手里的材料制造了最简单的最保险的铅酸电池,但他知道铅酸电池有腐蚀性、污染性等坏处,所以他准备后续量产的时候放弃铅酸电池,去制造那对自己来说也有一点难度的算得上高科技的铅晶电池。别看铅晶电池和铅酸电池只差一个字,用起来的效果却是天差地远。
铅晶电池的特性是其他电池不可比拟的,比如安全性,除了铅晶、铅酸电池外,其他电池都容易爆炸。又比如其他电池都只能做到一两伏的电压,最高的做到九伏就不得了了,特别的也就是铅酸电池可以做到四十八伏到一百二十伏,但铅晶电池却可以轻易做到两百四十伏到三百六十伏,既可以做照明电,还可以做动力电。而且对电的容量相对其它电池来说可以称作巨大才对,再加上充电快,保养期长,所以在前世的地球,到了悟虚道人被地藏菩萨所追杀的时候,由于石油的缺乏,百分之九十九的汽车都改成了电动汽车,其电池都是用铅晶电池。但铅晶电池的制造需要电解质,现在电都没有,哪里来的电解质,所以只好先弄几个铅酸电池应急了。
当二月份风电和电池的事都解决了,自然被电灯泡的事情卡住,用灯泡照明就是发明电的目的,可是同样的这个世界没有这东西。现在既没有钨不能制造灯丝,而且也没有玻璃制造灯泡外壳,没有这两样如何制造电灯?易懂事也想过节能灯、LED灯等,那样对电的消耗省很多,但那些生产那些东西需要的上游产品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链了,在大地球这个工业基础为零的时代,易懂事不太相信自己有那么长久的时间来搞那些,只打算做最简单的白炽灯。做这些事,得遵循由简到难的基本规律,要想跳跃式地发展,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易懂事不相信这种天方夜谭的事。可惜就这么务实了,还是连最简单的东西都卡壳了,何时才能有玻璃和钨呢?只好等,等得苦命的人心焦。
又是阳春三月的时候到了。当高风云派人送来信件,说特种作战军第一师的新师长已经初步筛选好,等易懂事确认的时候,易懂事又抽了一天下午到安顺首都。虽然目前关于军事的大部分事务易懂事都已经交给了坐镇安顺的父亲这个三军总司令来管理,但涉及到师长这么高级的军官,易懂事还是要亲自过目的。
新的特种作战军第一师的师长叫高晓生,是高风云的一个堂哥,快五十岁了。易懂事并不反对自己的手下有亲人相互推荐的事发生,相反还有些鼓励,但坚决反对把庸才用进来误了大事。比如自己的娘、二娘、三娘,都是在她们熟悉的农业领域领头,易懂事从未让她们涉足军事和政治,就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那种见识,如果硬要推到其它位置去,不但做不好事,反而误事。而农业是她们熟悉的长项,所以大家都去了农业部。其中四娘例外一些,做了警察部的部长,但自己就必须要为她多操心很多心思。但同样的,有能力的,比如自己的父亲,还有特别出色的丈母娘万丽娘,还有李长勇,易舒心,易长久等都一步一步被培养着走到了高位。这既是用人唯亲,也是用人唯贤的辩证了。
易懂事同同高晓生谈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基本确定高风云没有糊弄自己,易懂事还是满意的。
既然又到了三军司令部,易懂事也就把今年的军事行动安排了下去。所以说阳春三月不是谁都好过的,弯月岛的流寇土匪以及北方十国,都不好过了。
易懂事的军事安排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四月份开始,阳宇环和阴不屈的两个师开始回到弯月岛剿匪和清理各地治安。二个是太阿和宫拳在四月份开始统一弯月岛的军事行动。但前提都是要警察部准备的人手齐备,前面军队推进,后面的警察接管,完全有序化。而四娘邵来娣的警察要三月底才能初步完成训练,所以所有军事行动都不得不推到了四月份才开始。而华夏帝国九龙大陆部分,就只剩祝通神一个陆军师镇守了,按大陆流行的做法,这么大一片土地,就两万多军队镇守,简直就是一座空城。没办法,人手紧缺,易懂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