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衙内1-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场战斗经历讲下来,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当听到战斗结束后,梁经纬以击毙敌人十七名,摧毁明暗火力点六个的骄人战绩荣立特等功,并且被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时,老爸禁不住鼓起掌来。

“好啊,梁经纬同志,打得好啊!疆场效命,为国立功,打出了国威军威,你不愧是真正的英雄啊!我代表向阳县的父老乡亲向你致敬!”

梁经纬很不好意思地搓着手道:“柳主任,您太过奖了,我一个做晚辈的,可担当不起。”

老爸兴致颇高,又对梁国成说道:“老梁,你教育了这么一个好儿子,也很值得骄傲啊。”

梁国成眼圈就红了,站起身来朝老爸深深鞠了一躬,颤声道:“柳主任,我家经纬能有今天,能立下这个功,全都是搭帮你啊!你就是我老梁家的大恩人!”

老爸摆摆手道:“别这么说,你当初也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嘛。公安局的同志也是依法处理的,和我可没什么关系啊。”

梁国成不善言辞,伸手擦擦眼睛,哽咽着说不出话。

如各位所知,我最见不得这个,连忙出来插科打诨。

“哎呀,都快十一点啦,妈,赶紧做饭吧,我饿死啦。”

“去,小孩子家,讲话一点不注意,什么死啊活的?”老妈笑骂:“好好,你们坐,我先去做饭,中午都在家里吃啊。”

“阿姨,这就不麻烦了,我们还要赶车回去呢。”

梁经纬忙起身讲客气。

“来的都是客,吃个饭有什么要紧?坐下坐下,继续聊。”

老爸平时不收礼,不是自家亲戚,也不留饭。这次主动挽留,自然是看在梁经纬战斗英雄的份上。

梁巧乖巧地起身,跟着老妈进了厨房,细声细气地道:“阿姨,我来煮饭吧。你歇一会。”

老妈笑道:“你是客人,哪有要客人煮饭的道理。”

梁巧有些着急:“阿姨,你就让我来吧。在小俊店里做事,饭菜都是我煮的。就是,就是手艺不好……”

“巧儿,可不兴这样表扬自己的。”我笑起来:“妈,你让巧儿去煮,她煮饭菜的手艺一级棒。”

“小孩子懂得什么?叫客人煮饭,要传出去还说咱家欺负客人呢。巧儿,去坐着,听你哥哥讲故事。”

梁经纬一愣,神情大是郁闷。

我不由暗暗好笑,这个亲身经历怎么就成讲故事了?不过,如果按照“凡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都叫故事”这个定理去推论,老妈讲的也并没错。

梁巧忸忸怩怩地过来坐下,不到两分钟,就如同火烧屁股似的跑进厨房去,帮老妈打起了下手。老妈这回却没再赶她出来。自己在亲自动手,客人帮帮忙,倒不算坏了礼数。

中午虽没尝到老母鸡炖蘑菇的鲜汤,一道肉炒鲜菇却也吃得众人赞不绝口。老爸兴致甚高,还拉着梁国成父子和江友信喝了两杯小酒。

吃完饭,梁国成父子小坐一会,便即告辞。

如我先前说的,老爸坚决不肯受礼。只有那篮子蘑菇,已经有一些到了各人肚里,却不须退了。

“小梁啊,欢迎你们经常来我家里作客,不过,可不许再带什么东西。这是规矩。”

居移气养移体,老爸做了一年的县领导,此刻端出领导架子来,自有一番威严。与上辈子那个随和可亲的技术干部形象,颇有了些差别。

梁家父子原本不善交际,又是初次登门,见老爸坚持,也不敢多说。

梁巧眼巴巴地望着我,神情甚是不舍,突然鼓起勇气说道:“阿姨,你让小俊去我家玩两天好不?我陪他去采蘑菇挖小笋子……”

不说“带他去”而说“陪他去”,一个“陪”字,确定无疑地点出了我在梁巧心目中的位置。

老妈料不到腼腆小心的梁巧会提出这般要求,一时不好答复。

我却一蹦老高:“太棒了,我要去!”

想想看,采蘑菇和挖小笋子,那是何等令人向往的事情?上辈子便是三十几岁的时候,我只要回家探亲,也经常惦记着去干钓鱼采笋子之类的活动。收获如何姑且不论,便是那个在大自然中流连忘返的过程也足够让人陶醉的了。更何况有美相伴呢?嘿嘿!

老妈尚在犹豫。她是担心我在乡下地方吃苦头。却忘记了一年以前,我们全家都还住在乡下呢。

“小俊,你还要上学呢。”

老妈找了这么一个毫不高明的借口。若非梁巧发出这个邀请,怕是她老人家自己都忘记了我还是个小学生。试想有哪个小学生每月拿回四十元养家的?

我扁扁嘴,对老妈这个借口不以为然,连反驳的兴致都提不起来。

“爸,你这段时间在忙什么?”

我突然提出这么个风马牛不相干的问题。

“我?我在考虑全县的工农业发展问题。向阳县太落后了啊,这样下去不行……”

“这就对了,不愧是人民群众的好领导。”

我哈哈一笑,调侃一句。

“这样,跟您交换个条件。我去枫树大队玩两天,顺便给你做个农村调查。回家的时候,包管给你的工农业大发展思路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如何?”

“工农业大发展思路?嗯,这个提法不错,有点意思。”

“那你是同意了?”

见我贼腻兮兮的样子,老爸倒也知道这个儿子不是空口说白话的。既如此说,到时定然能拿出点东西来。

“好,我同意了。”

梁巧脸上立即露出惊喜不已的笑容,我更是欢呼起来。

“记得,不许下河玩水!”

老妈眼见无法阻拦,只得再次重申了这条铁律。

“知道了,您放心吧!”

第八十七章 梁巧的情意

梁巧欢天喜地,梁国成和梁经纬也十分高兴。人家柳主任是县上的大领导,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值得敬佩。可是这个人情反倒欠得更大了。如今小俊愿意去乡下地方玩两天,正是求之不得。

不过我兴奋之余,还是不忘提醒他们几句,叫他们不能泄露我的身份。在当时农村,县革委主任确实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许多人见了忍不住两腿都要打哆嗦。论到官威之甚,古今中外,绝无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我国相提并论。尤其是明代,只要考中进士,便还未曾放出去做官,也已经能在住的客栈里立起公堂了。

枫树大队的人见不到柳主任,还不得将我当成怪物来看?被人围观的滋味可不咋样。

枫树大队紧挨大坪公社,处于枫林公社的边缘地带。若论路程,去大坪公社反倒比去枫林公社要近上许多。这可不是什么好事,通常来说,离公社的行政中心越远就意味着越落后。毕竟公社机关还住着些吃国家粮的干部,手里有几个工资可以消费。而且紧挨公社的大队就是门面,领导下来视察时一眼就能看到的,多多少少要得些照顾。太破烂了指定不行。

我原本以为柳家山大队就够落后的了,到了枫树大队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整个全是土砖屋,全大队也难以找到一栋青砖或红砖的建筑。不是枫树大队的人不会烧砖,梁国成就是个烧砖的好把式,而是大家都用不起红砖。

走进梁家的四间土砖屋,我突然后悔自己不该来。

倒不是怕吃苦,只是怕我这两天住下来,人家不知要在我身上花多少招待费!如今我算得向阳县一等一的大款了,在店子里吃个中饭,顿顿不离鸡鱼肉,四个人每个月几十上百元的伙食费视作等闲。而十块钱在梁巧这样穷困的家庭里,不知要派上何等的大用场。

不过既然来了,断然没有抽身就走的道理。

好在梁巧在我店里做事,也不怕没机会补偿。

梁家婶子咋一见到我,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睛,使劲揉了揉,这才欢喜无限地叫了起来。

“呀,是……是小俊呢……”

梁巧记得我的叮嘱,慌忙示意母亲噤声。

“妈,别喊,小俊不喜欢别人知道他的身份。”

“啊?哦哦……”

梁家婶子反应倒快,连连点头。

许是穿越回来做小孩子的时间长了,前世成年人的心态淡了不少,小孩心性却日渐增长。我一进门,屁股尚未坐热,便一跃而起,叫道:“巧儿,带我去采蘑菇挖笋子。”

若是成年人,这么做无疑十分失礼,小孩子却无妨。

梁家人都笑起来,很善意的那种。

梁巧轻轻咬了咬下唇,柔声道:“你刚到屋,累了,先歇一会。再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去好不好?”

这种小孩心性自然也只稍微一露罢了,人家当我是小孩,我自己难道也能当自己是小孩?

“梁爷爷呢?我去看看他老人家。”

我知道,梁巧的祖父母都在世,爷爷已经中风卧床几年了。

听我叫出“梁爷爷”三个字,梁国成脸露震惊之色。这可是柳主任的儿子,叫自家老倌为“爷爷”,面上有光啊。

梁家婶子有些尴尬地劝阻:“小俊,好意心领……你还是别去看了,脏呢。”

一化十几岁的老人,瘫痪卧床数年,房间里确实干净不到哪里去。

只是人家已经登门拜访过,我既然来了,这个礼数,如何缺得?

在我坚持之下,我去到里面一间阴暗的小房子里,见到了卧床的梁家爷爷和在一旁照顾的梁家奶奶。两位老人都是白发苍苍。梁爷爷虽然卧床不起,耳目尚还清楚。不过梁家人都记得我的吩咐,不提老爸的名讳,只说是县里一个朋友的小孩来家里玩几天。

这么介绍的时候,梁国成满脸歉然之色,觉得隐瞒了我的身份,甚是对不住人。

我问了问梁爷爷的病情,看看潮湿阴暗的小房,蹙眉道:“现在天气好,气温不高不低的,应该让梁爷爷多到外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

“是呢是呢。”

梁经纬连连点头。当即上前,就要将爷爷抱到外边去。看来此人也是雷厉风行的性子。

坐下来说了一会话,我甚感无聊,又缠着梁巧道:“巧儿,我们采蘑菇去。”

这个季节,其实还不是野生蘑菇大规模采摘的时候。只有最阴暗潮湿的树林深处才有一些。今天拿到我家的那篮子蘑菇,也不知花了梁家人多少心血气力。

梁巧见我痴缠,无奈地道:“枞树林里太暗,看不清楚了。要不,我先陪你去挖笋子?”

“好啊好啊。”

采蘑菇还是挖笋子倒无所谓,有的玩就成。

当下梁巧提了个竹篮,和我手拉着手出门去。梁经纬要和梁国成抓紧时间去自留地里干点农活,也就没有作陪。

说是挖笋子,那只是对冬笋而言,春笋是不需要挖的。

枫树大队穷是穷点,胜在植被丰富,未曾受到多少破坏。漫山遍野,清脆碧绿,夹杂着许多或红或黄的野花,再配上田野里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油菜花,当真景色如画,美不胜收。

走出家门,我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了口气,颇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思。

从梁巧家出门不到三里地,就有一大片竹林,估计得有好几十亩。大大小小的竹子都有,我也分不清是什么品种。据梁巧说,这片竹林不算什么,翻过她家对面那座山,有一整座大山全是竹子,堪称竹海。

竹林虽大,里面大一些的竹笋却不多,估计早就被人采摘过无数遍了。乡下太穷,这般不要钱的食品,自然是人人都要争抢的。好在竹林面积够广大,如今又正是春笋冒尖的时节,倒不虞全无所获。

采多少笋子不重要,关键是享受那个分开竹子,寻找竹笋的过程。

梁巧穿一身米黄色的运动服,带白条子的那种,脚下一双白色的球鞋,将她原本不算十分丰满的身材衬托得阿娜多姿,尤其是运动裤紧紧包裹的臀部,已经颇有浑圆的形状,随着柔软的腰肢轻轻摆动,十足诱人,害得我不时走神。

要不是我年纪太小,估计我那偷窥的目光足以引起梁巧的警惕。

“巧儿……”

我采了一把小笋子,举起来招呼梁巧。

梁巧弯下腰,将竹篮递到我面前。运动服是V字领的,开得有点大,站着还没事,这一躬身过来,两颗业已初具规模的,就有一多半呈现在我眼前。

刹那间我目瞪口呆,猛咽几口口水,而且很没品位地发出“咕咕”的声音。

姑娘家对这事何其敏感?梁巧顿时羞红了脸,条件反射般直起了身子,别过脸去。

饶是我脸皮甚厚,此时也不免闹得面红耳赤,如同梁巧一般,慌里慌张别过了脸。稍顷,才试探着扭头回去,正好和梁巧含羞带娇的目光碰到一起,见我满脸做错事的神情,梁巧忍不住“噗哧”一笑,伸出手来摸了摸我的头。

我又呆住了。

这一刻,巧儿眼里流露出的分明就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意。不是姐姐对弟弟的那种关爱之情,而是怀春少女对心中情郎的那种深深的爱恋。

以我四十岁的心理年龄,对这两者的区别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确定无疑,巧儿爱上我了,而且爱到了骨子里。

这事整的!

我才十岁呢。

无论我是四十岁还是十岁,对梁巧这么一个清纯如水的小姑娘动了禽兽之念,都是十足可耻的。

可是,可是……我还真的就有些忍不住!

接下来的笋子就不好采了,我明显心不在焉。梁巧倒是自自然然,小心照顾着我,防着我摔跤或者被竹叶划伤。

到得太阳西沉的时候,我们采集了满满一篮子竹笋,手拉着手走回来。

晚餐很丰盛,梁家婶子杀了一只鸡炖好,我来得突然,没来得及割肉,但是用腌辣椒煮了干鱼。虽说红旗公社的“稻田养鱼”曾经惹过一场偌大风波,但是其他公社也有样学样,偷偷搞了起来。这个干鱼,就是去年枫树大队稻田养鱼的成果。

我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饭,胃口之好,令得梁经纬都颇为吃惊。想想我是梁国强这个全枫林公社都有名的“武把式”的徒弟,饭量大倒也在情理之中。单看个头,我比许多营养不良的十二三岁少年还要壮实。

吃完饭,我站在梁家门口,极目远眺,如诗如画的风景尽收眼底。看着满眼金灿灿的油菜花和漫山遍野的野花,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

“有了!”

静静陪在我身边的梁巧好奇地问道:“什么有了?”

“养蜂!”

“养蜂?”

“对,养蜜蜂。你们这里这么多油菜花,山上野花也不少,最适合养蜜蜂。”

梁经纬在堂屋里听到我说养蜂,马上来了兴趣。

“对呢,我们是可以养蜂啊。蜜蜂产蜜,可以卖钱。”

听哥哥也赞同我的说法,梁巧就知道这事做得,忙问道:“怎么养啊?”

“这个好办,关键是蜂种。咱们向阳县怕是没得卖的。不过这没关系,可以到省农科院去买,养蜂的知识也可以向他们学,一点不复杂,很容易学会。等我回到县里,马上打电话去问。”

“那敢情好。不过,要不少钱吧?”

我笑道:“钱的事情,你根本不用操心,包在我身上……嘿嘿,这次回去可以向老爸有个交代了。”

“什么交代?”

“发展向阳县工农业的思路啊,我心里已经有个底了。”

这话一出口,梁巧倒还不怎么样。在她心里,我就是那种无所不能的“天才”。梁经纬却十足吃惊。一个小屁孩开口闭口“发展向阳县的工农业思路”,也太扯了吧?

“小俊,你有什么思路?”

梁经纬试探着问。

“现在不好说,还只是些隐隐约约的东西,得好好整理一下,才能真正理出个思路来。今晚再想想吧。总的来说,应该以发展工业为主,农业方面,除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到位,还要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养殖业。至于商业方面,我还没想好。”

见我双眉微蹙,一本正经的样子,梁经纬有些骇然。当真是将门虎子啊,这个柳主任的儿子硬是有一套,小小年纪,脑子里装的尽是些大事。也难怪梁巧在信中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