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妃起居注-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循不比钱嬷嬷,她更了解皇帝,对这个消息,初听挺吃惊,琢磨一会,倒觉得合乎皇帝性格。把壮儿拿给她——生母阴谋的受害人来养,就等于是把栓儿塞给皇后一样,都是他当年欠考虑的结果。当然现在栓儿此事已无法更改,阿黄、圆圆和他离心是既成事实,但壮儿这事可能还有点挽救余地,不说把他塞给别人吧,那就独立出去自己住呗,不必天天看见徐循,这个问题似乎就可以解决了,壮儿起码不必陷入道德困局,一定要在生恩和养恩里选。
在壮儿还小还不记事的时候如此安排,那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现在他都六岁了,又那么早熟懂事,徐循很怀疑这一招的作用。她决心日后当面问问皇帝,便道,“那我是舍不得的,壮儿还小呢,现在出去住,就有人照顾也挂心呀,起码等他十岁了再说吧。”
正说着,竹帘一掀,壮儿倒赶巧进来——夏日天热,竹帘都放下来遮阳,徐循倒是没看到他走过来。她怕壮儿听到钱嬷嬷的话,一时还有些尴尬,不过壮儿是面色如常,给徐循行了礼,便解释道,“今日先生中暑,上到一半便告退了,我临了些字,就先回来了。”
“今年夏天是特别热。”徐循也想起来道,“你白日上课,别穿得这么齐整了——对了,花儿,前几天送去叫给做的半袖送来没有?”
花儿笑道,“今早刚送来,奴婢放到壮儿屋里了。”
徐循遂叮嘱壮儿道,“你若觉得热了,便让姆姆给你拿新衣裳穿,那是西洋布做的短袖子,下头就光着腿也行,再不行就打盆水泡脚,总之是别热着中暑了。”
壮儿现在还穿着扎实的两件套,虽然都是菲薄的罗衫,但徐循看了也觉得热得不行,忙让人捧了新下的西瓜来给他吃,又令人去给点点和先生送冰点。至于她自己,身处阴凉室内,穿的又是纱衫,倒还觉得可以。
壮儿今日心情不错,秀秀气气地吃了一片瓜以后,还主动要了徐循手里的艾虎来玩,难得笑道,“娘编的这个,好好玩,随便就散开了。”
自从去年那事以后,徐循待他虽然一如既往,但壮儿总显得有几分生疏寡言,如今日这般攀谈,十分少见。徐循也有些高兴,“那本来,我也才刚学呢,你要不要和钱嬷嬷学学?”
壮儿瞅了钱嬷嬷一眼,钱嬷嬷对他点了点头,嘴角却并未上勾,他便垂下头道,“我手也笨,学不好。”
“好玩嘛。”徐循笑道,“你看,我编的老虎还会跑呢。”
她拿着艾虎,从桌上跑到壮儿脸上撞他,“老虎还会吃人呢,把你给吃掉啦!”
壮儿被她弄得痒得很,竟哈哈笑了几声,挣扎道,“我才不要!老虎吃你不吃我!”
闹了一会,徐循到底硬拉他坐下来编艾虎,壮儿也就从命了,两人坐在桌边上,一边编,他一边道,“高先生说,今年入夏以来天气热、雨水多,到了秋天收成就不会好,是这样吗?”
“这也要看雨水到底是多还是少了”徐循道,“若是大水,南方要发洪水的话,那就是没收成了。”
“唔,”壮儿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又说,“米先生今日也告假没来,高先生说他打摆子了。娘,什么叫打摆子啊?”
“打摆子就是一种病。”徐循皱了皱眉,道,“得了以后每天早上都会打摆子——那米先生请医生看了没有啊?”
“请了。”壮儿说,“我也问高先生呢,高先生说应该肯定是请了的。”
只是开蒙而已,选的都是一般的翰林,虽说地位清贵,但俸禄不高,品级也就不过如此。米翰林只怕未必能请动太医院的国手给他看病,徐循道,“嗯,对了,你的伴伴呢?”
开蒙以后,就会有大伴了,不过居住在母亲跟前的皇子,和大伴的关系相对较一般,壮儿就不粘他的大伴,他道,“不知道呢,我进院子后就直接来您这了。”
早有人出去传话,没有多久,壮儿的大伴邱大德便进来给徐循请了安,徐循道,“你今日散值以后去米翰林家问问,若是没请太医,便上太医院去带个话。诊金就别让米先生家操心了。”
宫里往外赏赐物件不便,但卖个面子还是极容易的,邱大德稳重道,“奴婢知道该怎么办,请娘娘安心。奴婢一定为殿下转达孝心问候。”
他是马十的徒弟,当日直接被马十引荐过来空降到此的,徐循冷眼考察了一段时间,见他性子沉稳,甚至近乎古拙,然而几件事情都办得不错,倒也是暗暗点头,又对壮儿道,“你有什么话要带给先生的?”
壮儿道,“请先生快些好,我还等着您来给我上《千家诗》呢。”
他进境也不下于点点,而且因为是男孩,要求高,算上韩女史给开蒙的时间,半年多吧,就已经开始学千家诗了。
打发走了邱大德,不多时点点回来,闹着要吃西瓜,大家自然是一片欢声笑语。第二日邱大德去探望了米翰林,回说米翰林家事丰厚,已经请了太医,请徐循不必担心。徐循点了点头,又问道,“米翰林家里,就他一人得了疟疾?”
“也不是,那街坊里已经有几户得了的,奴婢过去时,正遇上街坊良医出诊。”邱大德道,“不过米翰林病况还行,听其意思,再吃几贴药也就能痊愈了。”
疟疾就是如此,一旦发作就是一个街坊一个街坊,而且越是天热、潮湿,发起来就越快。徐循小时候家里就发过一次,吓得徐师母拖儿带女回了娘家,在山里躲到了中秋节才回来。概因小儿体弱,一旦染上了很容易夭折。徐循现在膝下一双儿女,如何不担心这个?听说米翰林病情轻,料应无妨,方才放下心来,放过此事,继续预备端午节。
谁知道,这种事病起突然,真是防不胜防,当晚还好好的呢,第二天便有传言,说是外廷有内侍开始打摆子了,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两百字后改
第232章 疫病
不论那两个大夫是如何想的,皇贵妃手令一下,还能有什么异议不成?一个时辰后有人回报:刘太医、周太医已经在内安乐堂把现有的病人都扶过脉,开了药了。其中病情的确重的也给安排了单独的养病小院子。这也是为了防疫着想,毕竟任谁都知道,体弱的人是最容易受疫病侵袭的了。
就徐循所知道的,疫病就有疟疾、痘疹(各种)、鼠疫、烂喉丹痧、伤寒、霍乱等等,她自己就经历过一次疟疾,但是徐家祖上也是在改朝换代的大乱中存活下来的,徐先生出生的时候,国朝已立,但徐循的祖父和祖母,都是在乱世中存活下来的。当时兵荒马乱,民间疫病也多,徐循听徐先生偶尔谈起,有些故事简直如同噩梦一般。什么就是在你去过的某宅,从前曾经发生瘟疫,有个败兵染病了没治,打水时一头栽下去,死在井里,旁人没发现,喝了井水后纷纷染病而亡,一户人全死绝了等等等等。后来雨花台闹的那次疟疾,也带走了她的好几个小伙伴,不过官府在这所有的故事里都和不存在是一样的,当时徐师母还忧虑过,害怕要是雨花台的疟疾闹得太厉害,官府可能会关城门,不许雨花台方向的人进城等等。
民间如此,主要是因为没有医生,当然宫里就不一样了,刘太医、周太医都是饱学之士,两人一合计,就给徐循拿了一个防疫计划出来,所谓疫病多由邪秽之气而来,要防疫,首先就以各类辛温香燥之物,日夜焚烧,由芳香而避邪辟秽,是历代行之比较有效的防疫方法,当然也比较昂贵,因为那些药材都是比较贵价的。
还好,此时正是端午,而艾叶并不算多贵,刘太医便建议先大量焚烧艾叶,他传令太医院多制避瘟丹,以此来焚烧避秽。徐循听了,立时就传了六尚来,令尚宫局大量索要艾叶,分发诸人,不论上下尊卑,每日都要烧艾熏屋,而她也等不得太医院乃至内藏库去翻库房了,先翻了宫库,把刘太医提到的苍木、蜀椒全取了出来,从清宁宫开始,按人头发送,叮嘱着最好日夜焚烧,以此来防治疟疾。尤其是有孩子的宫室,用量都是翻倍的。
如此郑重其事,自然引得上层关注,清宁宫那里连来了几个人问情况,徐循索性亲自去回了,太后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听到景山附近已有一片发病,亦不免动容——景山距离后宫,真的已经是很近了。
“再小心也不为过的。”在这样的时候,老娘娘也没有为内安乐堂的变动而清算徐循什么,态度上比较配合。“外廷和后宫,也就是一墙之隔,那处还有南内,可都有所准备了?”
徐循道,“大哥已经处置去了,相信外廷和京城里也会有应对的,只是几种香料昂贵,也不知百姓们如何能用得起——还好是端午,艾草总是多的。”
太后叹道,“众生多苦啊,是了,越是此等时候,就越不能放松祭祀,大郎未必顾得到这个,你要提着他,若是怠慢了神仙,指不定还有多少灾难降下呢。”
这时候求神拜佛有什么用?徐循一阵不以为然,但面上仍是笑着应了,太后又对左右道,“为祈福免灾,我从今日起茹素十日吧。”
无故不减膳,这里的茹素也不是说厨房就不送荤菜了,照样按份例送,老人家不吃而已,便宜的还是身边可以分食残羹的近人,或许是因此,或许是业务需要,从人侍女们自然一番称颂,徐循见太后目注自己,无奈之下也只能奉承道,“老娘娘慈悲,妾身也愿茹素五日,以此祈福。”
太后看了她一会,方才笑道,“也对,你忙呢,本不该吃素的——毕竟那没力气。”
徐循心里呵呵一声,懒得和她计较这个,起身告辞回去以后,少不得又要打发人到各处传话:老娘娘茹素十日,皇贵妃茹素五日,余下的人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茹素就好比后日的捐款一般的,领导都茹了,你不茹就显得很特立独行,不过,捐款有潜规则,由领导往下依次递减,茹素却是反过来,太后年老,一直吃素对身子也不好,后辈们还年轻,除了病人没这个讲究以外,应该都要相应延长,这个在民间也是这样规矩,时常有老人虔诚,朔望茹素,但是又坚持不下去,一吃素则脾气不好,于是后辈媳妇代为茹素的事情。老人家都茹素十日了,往下应该是十五日、二十日、一个月如此递增。若是有格外殷勤的,吃个一年半载来讨好上峰,那也未为不可嘛。结果今日这事,老娘娘十天,皇贵妃才五天,底下人就有点无所适从了。要不是太后给补了一句,皇贵妃是因为要办事,所以才茹素五日,估计都不知道该怎么整了。如今她们怎么吃素,当然也不会一一回报,不过稍后一段时日,应该能从小道消息中知道各自的选择。
至于皇后,她最幸福,因为名义上还在生病,所以茹素那就是她虔诚,不茹素也大有说头。所以生病的人除了不能出门以外,福利其实不少,起码这些破烂事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不予搭理,现在还能笑看徐循为了防疫而各种忙碌。
也许是焚烧艾叶有效,尽管内承运库推三阻四,两天都没把药材交来,但宫里还没有新人发病。不过,城里听说已经广泛有病人开始打摆子了,一夜之间,多达上百人发病,所以徐循的精神还是很紧张,因和两位尚宫发牢骚道,“难道还要我们直接差内侍出去,拿银子买药不成?”
两位尚宫对视了一眼,刘尚宫道,“只怕内十二库那边,是拿不出药材了。您也知道,宫中多年来很少有索要过这样大量的药材”
宫里的药材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太医院供给的各式丸药、膏药、汤药等等,至于太医院的药材,每年定期有贡物填补,不足者采买就是了,银子反正自然有公家出。但问题是这种焚烧用的药材量大,而且昂贵,太医院肯定无力供给,再说他们还要赶制避瘟丹,供给内外廷和诸多权贵,所以只能找第二个来源,内十二库的戊字库,此库存放军器、药材,按说应该也是有这些昂贵药材存储的,因为很多贡物就被直接送到了库里。不过如今以他们的表现来看,如果不是库使狂妄自大到连宫里的娘娘都看不起,那就是他们再焦头烂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时间拿不出宫里要的东西。
“难道真要买?”徐循也不至于不懂得尚宫局的暗示,她无语了,“再耽搁下去,只怕拿着银子都买不到药了。”
“买倒不至于。”刘尚宫笑道,“只稍等几天,想来库使也会想尽办法把药材凑上的。咱们拿银子出去,第一不合规矩,第二,只怕此后成了惯例,一旦宫里有事,反而不能问内承运库索要,而是要搬运了金花银来,自行去外头买了。”
其实,金花银也是内承运库之物,和直接向库房索要药材,差别似乎是不大的。但徐循也不是没经过事的小姑娘了,稍微想想就知道,这几个进出间,不知有多少经办人物可以中饱私囊。她又犯了小气劲儿,不悦道,“哪有这个理儿?等大哥来了,我和他说道说道吧。”
“娘娘,此事却是万万不可。”刘尚宫吃了一惊,忙劝阻道,“这可是要得罪人的!”
徐循都气乐了,“得罪人,得罪谁去?难道他们犯事了还有理啊?真有这么横的内侍?我还真不信了,破上我的面子,还不能把他们打发去守皇陵?”
郑尚宫话少,但却一向是一针见血,她淡淡道。“回娘娘,内十二库里,咱们老打交道的内承运库、甲字库、丁字库和广惠库、赃罚库,是内府掌管,的确都是内侍们主事。可余下七库全是户部在管,您也知道祖训里是怎么说的,这事由您出头和皇爷告状,只怕是犯了忌讳”
徐循一听就明白了:得,这事儿没戏了,这气就是要出,也不可能是眼前。
毕竟是吃过亏的,当年嘉号之争里,徐循犯了错吗?什么错都没有,她是在给当时的太子擦屁股打掩护,以便他能及时回宫正位,不受宵小阻隔。这事要传扬出去,逼宫诸官唱的肯定是白脸,她就是个大红脸儿。按理说,除了当时逼宫那些人以外,其余所有人都应该看得懂这事的道理,但就因为她是宫妃,领头逼宫的是文臣。文官怎么能唱白脸?后妃气焰压过文官,这是外戚乱国的危险苗头——当时嘉号之争,多少也有给皇帝做规矩的意思,但其中亦有些人就是这么看待此事的。外戚祸国,所以从外戚到后妃,都不能压制文官,不能管宫门以外的事,这就是所有文臣的共识。
如果今天是内府管库,徐循直接下令把内侍拉出去打死,说不定都会得到文臣的颂扬,但今天是户部的事情,那不管这个库使如何失职,如何应该贬谪,都不能由她来促成推动——尤其特别是她,嘉号之争、外戚横行等是非的中心焦点徐娘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