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颜第一-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夫差即将北去的消息,范蠡当即与勾践一起赶赴南城,亲自调配军队,组装军械,与司马诸暨郢议定具体战术。论军事力量,越国还不敌吴国,越国的优势就是能集中全部力量,攻击吴国的分散力量,再说,夫差劳师远征,正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况且吴国太湖水师悉数北去,不用担心吴国军队从水路包抄,截断后援,这样一来越国胜算大得多。由于没有水师,无法渡河作战,为了保证军队行动的突然性,议定先派遣数百名精壮军士,化装成商人、平民,利用吴国的防备松懈,进入石门关,作为内应。拿下石门关后,绕开其它城池,长驱直入直捣姑苏城下,在城外歼灭守敌,攻克守备薄弱的姑苏城,然后北去迎击夫差的回援大军,争取一战击溃疲惫的吴国雄师,完成复国大业。即使不能彻底消灭夫差的军队,夫差已经是无都城可依了,无都城的吴国,就如无根之草,等到来了大风,它就不复存在了。面对如此细致的方案,勾践的心情真的是汹涌澎湃,十多年的屈辱,十多年的仇恨,十多年的忍辱负重终于熬到头了!
夫差到达黄池,齐简公、鲁哀公、宋、郑、陈、滕、曹、卫、薛、邾、小邾、唐、蔡等国国君或重臣,陆续到达等,只有离此地最近的晋国晋定公迟迟不到,等待十多日后,晋国才委派上卿大夫赵鞅到达黄池,参与盟约的议定。赵鞅固执地坚持,第一个签盟的应该是晋国,然后才是吴、齐、鲁等,这就意味着盟主移位,晋定公毫不费力的就抢夺了盟主的位置。
晋国的举动,惹恼了夫差,他下令,摆开大军,要与晋国一战,战而胜之,用武力降服傲慢的晋定公,迫使他签订城下之盟。
一直在密切观察吴国动向的范蠡,开始就获知了黄池会盟处于僵持的消息,这是事先预料到的,于是范蠡毫不犹豫地下令出兵吴国。
一夜之间,六万精兵,八百乘战车齐聚会计城外。文种、泄庸守城,公子稽会督运粮草,专成率上军为先锋,范蠡率中军,勾践执意要亲率下军,与诸暨郢一齐攻城掠寨。其余全体将官悉数出征。君臣上下,全体将士同仇敌忾,在夜幕笼罩中,惨淡的月光下,一方又一方黑压压的军阵,整体性的疾速运动。天亮时,专成的率三千铁骑,整齐的出现在石门关外。守关的吴兵惊得目瞪口呆,开始还以为自家军马,看到大旗上的“越”字,才明白怎么回事,急着布置城防,派探马驰往都城告知太子。
潜伏在关内的越国军士,打开城门,专成很快占据了石门关,清除关内的守敌,吴军守将公孙述,死于乱军之中。
太子得到消息大吃一惊,他来不及细想,连忙派兵增援石门关,他明白,石门关丢了,沿途各城疏于守备,姑苏城就会失去屏障。大将王孙弥庸率军两万急赴石门关,王子地率城防军为后继,陆续登程。此时太子不知道石门关已经失守。
王孙弥庸的两万军士,在赶往石门关的路上遭遇专成的两万先锋军,双方展开一场恶战,只杀得晨日无光,山城变色。激战中,范蠡的中军赶来参战。王孙弥庸被专成杀死,吴兵覆灭。随后赶来的王子地摆开军阵,欲与越人决战。
石门关失守的消息这才传到太子那里,太子后悔自己的决策失误,他急令王子地率军返回都城,放弃所有城池,固守都城,等待父王的精锐之师回援。
越国大军黑压压地压向了姑苏城。姑苏城,方圆四十八里,为当年伍子胥和孙武指挥所建,城墙高大,城门坚固,越国军队要想平均用力四面围攻,明显的力量不足。按范蠡部署,大军中军主力,对南面的阊门和胥门展开围攻;下军绕道城北,按兵不动,等待守城军队调往南面时,再发动进攻;上军,潜伏于城西,作为南北呼应。留城西二门不攻,城东二门多为水门,放弃不管。范蠡这样部署,自有他的目的,他是想让城里的人在慌乱中外逃,造成城内空虚,也可让城外的灾民涌进城里避难,增加城内的负担。总之,只要攻克了姑苏城,哪怕占领的是一座空城,就达到了占据敌国心脏的目的,这样一来,既可以昭示着吴国的失败,又可保存实力,与夫差的回援大军决战。同时也能使城内减少战火的侵害。
发兵之前,范蠡还是偷懒想了一点私事。他早从要义的暗示中,听出来,吴国太子已经对西施姐妹产生警觉,而且采取了一些对姐妹们不利的措施,范蠡每日都在为她们揪心,他期望着尽快进攻吴国,攻克姑苏城。
七
越国军队的猛烈攻击,没有收到多大的成效,虽然守城的吴军死伤很多,但是城门丝毫未损,城西、城北的守军,依然没有调动的迹象。城里的居民在太子的感召之下,自愿登城,与军士们一起守护家园,使得守城的力量增加了不少。战火中的姑苏城,没有出现大的混乱局面。
范蠡期待的局面没有出现,强攻城池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诱敌出城,在城外予以歼灭。
尽管太子做了该做的一切,但是面对越国军队强大的攻势,和令人不解的围攻方式,太子也担心,等不到王师回援时,都城就沦陷了,还好,越人现在停止了进攻。坐在城门楼里的太子,小憩片刻,此时不知什么缘故,一缕愁绪、一缕歉疚掠过他的心头,他想到了西施娘娘,心情复杂,他叮嘱王子地几句,毅然驰马来到了**。
未经通报,太子就急匆匆的进入玉阳宫的前厅,依然是衣甲鲜明。见到西施施过礼后说:“娘娘,敌军在城外急攻,假如……”太子没有说下去,转口说:“我带来卫士百名,护卫娘娘,必要时从城东水门走出,已经备好了船只。”太子说完,扭身就走。
西施吃惊的听太子说完,见太子走,急忙说:“太子,要从长计议啊!”
太子停住脚步,扭着头,没有转身,真切地说:“娘娘,你是个好人!”说罢,一甩外罩,手按纯钧宝剑昂然而去。
其实,在越国人打破石门关后,西施就听婉晴说了。几日来,西施压抑着即将与范蠡重逢的喜悦,常常一个人坐在梳妆台前,手里捧着蠡玉,呆呆地一言不发,她的内心可以说死百感交集。“这些年,什么变了?什么还没变?自己做了什么?对得住谁?对不住谁?他变了吗?会嫌弃我吗?”她又想到了入宫时做的梦,环顾四周,看到一件件稀世珍宝,她想到了夫差,“真的就这样走了吗?”
望着太子消失的背影,西施静静地坐下来,她明白了太子这时到来的真正用意,太子是为了说最后那句话来的。太子的善良,使得西施开始想一个,从不曾想过的问题:假如这场战争,夺去了像太子这样的善人的生命,像文、宣这样的无辜者生命,那么用这种冷酷无情的方式,得到自由的人,会不会愧疚一生呢?想到老神仙对夫差前景的展示,想到文娘娘对夫差的评价,西施又想到了一个不愿想的问题:这场匆匆而来的战争,究竟谁是最后的赢家?
移光哼哼着什么曲调,走到西施跟前,俯身笑嘻嘻地看着西施,“怎么样,准备好了没?”
“去,臭丫头。哎,记住宫里的东西一样也不许动,再就是,到时候,能不能连文、宣一起带走?”
移光摇摇头,“不太可能,这是多少人啊!驰原还去了婉晴那里帮忙。唉,既然你说了,妹妹就尽力好了。”
移光的话音刚落,突然王子地盔甲歪斜、浑身血污地闯了进来,到了西施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大哭道:“太子阵亡了!”
玉阳宫的姐妹们,如同听到一声晴空炸雷震得全世界都在抖动,放下手中做的事围拢过来。
原来,太子离开玉阳宫直接回到南城门,到了才知,王子地因不堪城外越国人的辱骂,带兵冲出城,与敌军对垒,身陷重围。太子闻听,立即上了战车,冲出城去,杀入重围,救出王弟,自己却没有冲出来。好个太子友,重围之中毫无惧色,一杆大戟上下翻飞,无人能近身。
站在远处观战的范蠡,认出了太子。范蠡在吴为人质时,十多岁的太子友就对他很好,经常偷偷地送给他吃的,他还教给太子卜筮术。看到太子被围,范蠡犹豫起来,举起的手慢慢放下来,身边的庸民,看透了范蠡的心理,驱马上前,大呼:“相国有令,放箭。”顷刻间,太子命丧车上,越国人随之撤围。
西施心情沉重的听着王子地的哭诉。
“我冲出包围,反身去救王兄,已经冲不进去了,王兄对我大喊:‘快去玉阳宫向娘娘求救’,并要我禀告娘娘,只有娘娘你才能救得满城的黎民。”王子地说完举着一双惊慌失措的眼睛,看着西施。
西施的心被太子的死刺痛着,眼前浮现出太子殷切的笑容,想象着婉晴绝望的面孔。忽然一个少年哭喊着进门来,扑在西施身上,“姐姐,我爷爷死了。爷爷挡在越国军队的车马前,说越国人这样做没道义,就被他们杀死了。”说话的正是广生。
西施被广生的话惊呆了,拉住广生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姐姐,我随很多人进城来,看姐姐一眼,就去守城,我要报仇。”广生说完,抹着眼泪扭身跑了去。
西施抬眼看着身边的姐妹,姐妹们都在茫然的看着她。
突然驰原气喘嘘嘘地跑进来,说:“不好了!太子妃…听到…太子的死讯…已经带人冲出城去了!”
西施不再犹豫了,她已经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她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她不能坐视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她开始诅咒这场无道的战争,祈求上天给予自己力量,保护城中上万条生命。
西施忽地站起身,对正在盯着自己的移光和妹妹们,平静地说:“随我登城。”
八
姐妹们默默地披挂整齐,骑马来到南城门,城头上到处是四处乱跑的人,乱哄哄的,有士兵,更多的是平民。民众有的拆了自己的房子,把砖石搬到城上来当武器,有的拆来门板做盾牌,有的抗来房梁做滚木。
西施进了城门楼,太子的遗体停放在一旁,那张英俊的脸庞,被箭射得分不清五官。西施不忍看,卫兵报,太子妃被越国人擒获。西施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她疾步走到堞墙边向城外看,只见护城河水血红,横尸遍野,战车残破,残马嘶鸣,远处就是战旗猎猎的越国阵营,此时她已经忘记,坐在大营中的人是范蠡。
广生领着十几个少年,一个个手里攥着两头削得尖尖的木棍,跑了过来,见到西施,又跑开了,嘴里高喊着:“西施娘娘登城啦!西施娘娘登城啦!”
西施的美丽善良慈祥博爱,就像无形的号角,吹起了人们心中仅存的一丝生的希望,重新点燃了,人们心中因失去太子,而即将熄灭的信心之火。吴国军民的信任,给西施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她回到城门楼里,对王子地说:“必须立即制止这种混乱局面,将城内各将官分派的各处重要位置,分段组织军士,将平民中精壮之士,编入军伍中,分派到南、西、北三面城门去,年老和年幼的平民,下城去烧水做饭,搬运兵器。”
王子地一一照办。
西施问:“城中兵士还有多少?”
王子地回应:“石门关一战,精锐损失殆尽,城中军士不足五千,精兵更少。”王子地整整衣甲又说:“噢,鲁国的两千兵将还在城里,这位就是他们的统领俞平将军。”说着指指身后的一个白面孔将领。
西施看看屋里的将领,正、偏将加起来不过十人,略想一下说:“常言道:‘攻城十万,守城四千’。王子,趁此越军未攻城之际,将精兵挑选出来与鲁国军队撤到城下休整,然后分批调往各个城门,要保证有一批处于休整状态,以便应对不测。”
王子地答应着开始分派,
此时移光悄悄地拽了一下西施的衣角,低声说:“门边站的那个将官,就是当初给我开城门的人。”
西施唤他进来,问:“将军如何称呼?”
那人伏在地上,惊悚地回话:“回娘娘的话,小人田开疆。”
西施略顿一下,对王子地说:“王子,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你看——”
“任凭娘娘定夺。”王子地应到。
“田将军,任命你为内城都尉,你速去内城,将所有内城护卫,带到西城门下,以策应西门和北门之变。
田开疆战战兢兢地领命而去。
“必须坚持到大王回援。”西施若有所思地自语,她让王子地再写急报,加急送往大王。她举起笔,写了一份书简,交信使送到越国中军大营。
九
越国中军大营内,范蠡慢慢展开吴人送来的书简,娟秀熟悉的字体跳入他的眼帘,惊得他的胳膊抖动一下,睁大眼睛细看:“城破玉碎,蠡玉不在。”
范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遍遍地看,这八个字就像八只针扎似地刺痛着他的心,他不明白,此时怎么能收到西施的书简?书简分明是写给自己的,而且写得这样冷酷。难道说吴宫里奢华的生活,改变了她的心?不会,不会!那么她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战火乍起的时刻?难道说她受到了挟持?不管怎样,事实告诉他,西施已经被推上了战场的前沿,他想象到,西施那颗善良的心,正在被无情的战争揉搓着,她可能正在煎熬中挣扎,在矛盾中徘徊。范蠡极力使自己相信,书简上的话,不是西施的真心话。
想到这里,范蠡面无表情的把书简递给庸民,对要义说:“备车。”
要义驾车来到阵前,范蠡站在车上,举头仰望高高的城门楼。
十
西施在们楼内分派完毕,抬眼看看移光,看看追月,看看满脸困惑的踏宫、看看满不在乎的驾风,看看不安的驰原,说了一句:“我们这是为什么呢?”
姐妹们相互看着。
移光摇摇头,喃喃自语:“总之不是为了自己呀!”
西施感激得点点头:“这就是命啊!”话刚说完,西施心中闪过一种异样的感觉,她拉着移光来到城头,透过城堞,看到了阵前那辆战车,看到了车上立着的熟识的身影,身子依然挺拔,那件绛紫色的罩衣,依然披在他的身上,看到他有些斑白的两鬓,还看到了他那一双忧郁困惑的眼睛正在搜寻。西施的身子向外探去,她想大声呼唤,呼唤他的名字,她想化作一只蝴蝶,飘下去,向他飘去。不知不觉中西施已经变成了一个泪人,她忍着不能发出声的哭泣,却控制不住双肩的抖动,她开始后悔写那样的书简了,薄情冷酷的心跃然纸上却不是真实的。
看到了!范蠡双目放亮,多少年没有过的光亮,与西施河边第一次邂逅时的光亮。他看到城头上那件他熟悉的白色风披,依然在她的身上飘动,看到了银色头盔上长长的红缨子,看到了那双独有的美丽的眸子依旧荡着,只有对自己才能生出的浓浓的情,看到了她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范蠡的眼前,战火硝烟却似盛开的墨花喷射出的浓重的香雾,绿水悠闲环绕着青山,山上有位招手的仙女。他下了车,举着凝视的眼神一步步向前走,他想化作一只苍鹰,立刻振翅飞上山头。
移光看到哥哥,看到了熟悉的要义,追月、踏宫、驾风、驰原都看到了,女人们的心在此刻失去了坚强,心在颤抖,泪在旋转。移光暗暗流泪,心里一遍遍呼唤着“哥哥,哥哥”,双手死死地抓住西施的衣角,她担心她,真的把自己当成一只蝴蝶,迷糊中飞下去了。追月摘下移光的身上红雕弓,一箭射向范蠡。箭落在了范蠡前方不远处,范蠡没有察觉,茫然地继续向前走,因为他要飞。要义跳下车,快步上前,拦在范蠡身前,拾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