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颜第一-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追月他们四人尽可以放心,战乱平息下来就会找到他们。”移光柔声的安慰着:“婉晴,姐,你可得有准备,记得她最后的话吗。自从城外将她救回来,她就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肯多说话。她知道了我们的底细,太子的仇人就是她的仇人。
“她知道了她应该知道的事情,她心里的痛苦一点不比郑旦少!”西施说着又悲咽起来,“郑旦,我从小的好姐妹,我们一起种桃树,一起上山拾柴,一起浣纱纺织,一起进入会稽城,一起入宫,一起应对宫里的是是非非,没有你哪有姐妹的今天,今儿怎么就不一起了呢?”
船舱外要义的属下禀告移光,移光出舱听说:范蠡、专成已经获知西施出城,不时即将登船,一起离开吴国,范蠡私下传话给移光,移光得知郑旦亡故的过程,得知宣娘娘及宫人悬梁了,夏妃自刎了。
移光心情沉重地走到船尾,朝姑苏城方向张望,心中默念:“郑旦姐姐,你是多么的了不起女人,你的美丽永远抹不掉!”
西施已经站在她的身后,移光说大哥、二哥一会登船。西施没有听到似的,瞩目远方,已经看不到笼罩在硝烟中的姑苏城,天空中阴霾遍布,然而在西施心目中,天空依然湛蓝,姑苏城依然巍峨,她喃喃自语:“你是遥远天边的一朵壮丽的云,你孤傲的天上没了云朵,只有蓝天才能与你相衬,你去的又是这样壮烈,壮烈的悄无声息,带着令人自惭的色彩。
“你是人间的一株奇葩,妩媚妖冶的花朵下长着令人生畏的长刺,你与蜂蝶一起飞舞,都没有忘记根下的土,任凭风吹雨打,你美得百花都谢了,你随着风飘走了,带着无比的美丽,带着沁人的芳香,去了你想去的地方,无论到了那里,你都是最美的一株花。
“老神仙说过,人的起点终点是既定的只是路途不同罢了,等着我,不要忘了这句诺言。”
二十一
在夫差突出重围时,齐、鲁的救兵,离姑苏城只有百里,得知城破,大军就地扎营,整支军队近六万人四百余乘战车。
起初,陈光在沂城整顿军马,等待着国书派来的三百战车,等待月余,三万甲士三百战车聚齐。行进到鲁国,驻军等待鲁国军队。鲁国答应派出百乘战车,万名甲士,组成齐鲁援军的左军。又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鲁军才慢腾腾的到齐,对鲁军的怠慢,陈光忍着一腔怒火。
联军向吴国开进,路途中集合了吴国境内各关隘的守军,有近两万人。
在确认夫差自杀的消息后,陈光犹豫再三,他真想趁越国军队疲劳之际,给予突击重创。看看身边本无心恋战的鲁国人和自己的表情木然的部下,决定带着兵返回齐国。
归国途中,陈光越想越有气,又想到国书的嘱托,终于将怒火发泄出来。就在临近鲁国国境时,陈光的军队对鲁国军队发动了突然的攻击,一举歼灭了这支鲁军,陈光乘势攻入鲁国境内,直逼毫无防备的鲁国都城,吓得鲁哀公亲自出城向陈光赔罪,并愿意与齐国结盟,向齐国纳贡。
陈光带领得胜之师,威风八面的回到齐国,要知道这场胜利,是齐国近几十年来没有的。国公、要臣都出城迎接,陈光却高兴不起来,心里总觉得郁闷。
第十九章
一
西施乘坐的大船驶离了吴国口岸,沿近海向南行驶。范蠡与专成悄然离开越国军营,几日过后,登上了大船。
范蠡登船后,心里既热切又胆怯,既兴奋又忐忑,脚步迟疑,没有直接去见西施。西施得知范蠡已经上了船,一个人躲在船舱里,心里就像揣了小兔子,脚步徘徊,也没有敢出去见范蠡。
成熟了的移光见到哥哥,放弃了惯有的理性,展露出女人的天性,还是像小姑娘一样,抱着哥哥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回,好一场痛快淋漓的大哭,仿佛把在吴宫里多年积攒下的泪水,一下子倾泻出来似地,带着所有的委屈、苦恼、惊吓、担忧、挂念、希冀,一幕幕非常的经历包含在泪水里,啪啪的掉落下来,所有的话融化在泪水里流淌般的陈述起来,凝聚成一句话:“我们终于把她给你带回来了!”妹妹的话,说得坚强的范蠡和英雄专成,扑簌簌落下泪来。妹妹们多年来一直苦守着这句诺言,生活在陌生而又变化无常的帝王身边,承受着别人无法感触到的心理压力,陪伴着西施和郑旦,分担着两人的痛苦,给她俩带去了勇敢和智慧、信心和力量,是她俩生命和思想的支柱。
“你可要把我的妹妹都找回来!”移光委屈地对哥哥说。
范蠡给妹妹擦干眼泪,颤抖着声音说:“我的好妹妹,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让你们担惊受怕了。”接着问了问其他姐妹的去向,想了一下说:“让你三哥寻找她们,不会有事的。”看看旋波,笑着开口,“哥哥已经为你们两个选好了郎婿,安定下来,就为你们举行大婚。”两位脱去甲胄的女侠,第一次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真实的体味到成熟女人的感受,相互看一眼,露出无法掩饰的羞涩。彻底放松了的移光,没有忘记与哥哥打趣,“人,我们带回来了,就不管了。”说着推着范蠡的后背,向船舱里去,到了舱口松开手,轻轻拍打两下,转身拉着旋波走向船尾。
二
范蠡蹑手蹑脚,又故意的想踏出点声音来,一步一步,脚跟貌似很沉重的落下,没有发出惹人注目的动静,专成“嗤”的一声扭头走了。范蠡到了舱口,吸了一口气,推开舱门,脚尖踏着台级,旋转着下到舱底,站在窗外,透过窗棂,看到了背对窗口的身影。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范蠡方才沸腾的心冷却下来。自己有什么资格推开这扇门?二弟说得对,她把一切交给了我,我带给她的只有无言的伤害。范蠡双脚像灌了铅似的沉重的钉在原地。
里面的女人也没有转身,她已经感到身后传来的熟悉又火辣的热流,她自思对不住婉玉的名讳,窃活至今仿佛是对他的一种侮辱,她的身体好像是被捆绑住了,动弹不得。
里外两人雕塑一般,随着船舱一上一下的浮动,此时,与其说是空气都被凝固了,倒不如说是情感被蒸腾了,周围形成了真空,世界进入了虚境。两颗心在跳,调整着旋律,扑捉着共同的音符,追寻着那数年前的共鸣。
西施双手捋了一下发鬓,如幻觉一般轻盈地转过身来,脸上的微笑依然那样坦然迷人,犹如昨日再现,只是多了许多成熟大方,双手交叉在腹前,迈前一步,第二步没有迈得出去,就轻启丽口,呖声而语,还是那样熟识只是多了些斯文,“范兄请了,子玉这边有礼。”说完屈身施礼。
范蠡急忙跨前一步推门进来,吞吐而言:“玉妹请了,鸱夷子皮有礼了。”说完还礼。
两人隔着方台坐下来,就是一阵沉默,一种难耐的沉默,两人都找不到合理的话题,尴尬窘迫成为主题。
大海啊摇啊摇,船舱啊晃啊晃,两份情啊荡啊荡。空间里漂浮着太多往事的凝结,撞来撞去,抓哪个,都是那么的沉重,手一定是托不起来。专心地嗅着散发着的气息,感觉花儿开了又花谢,抖落了满地花瓣。谢了又开,遮住一片天空;叶儿绿了又苍黄,留下空旷的寂凉。枯了又绿,描画出希冀的原野的生机。哀怨、怪责,憧憬、眷顾,如云如烟,时现时断。波涛里伴着阳光拍打着舱壁,烛光似乎明亮了起来。
“噗嗤”轻轻的一声,西施笑了出来,侧着脸避开范蠡,半垂着头说:“范兄何时改称‘酒囊饭袋’了?”
范蠡苦笑一下,说:“比此还不如!”怯懦地看西施一眼。西施依然半垂着头,发鬓虚掩着红润的面容,妩媚、羞涩、文雅、高贵,身上穿的依然是分别前的那身衣服,依然是那样的纯情,丝毫看不出曾经的贵妃身份,如同往日一样,一副虔诚的等待范蠡话音的样子。就是这么一副女儿身,承担了何其重大的举国担子啊。范蠡心里又是一阵乱跳,有什么资格在她的面前自我表白呢?就说:“酒囊也罢,饭袋也罢,尚能浮于水面,而范蠡已经埋于泥沙了。”
西施已经感到今日的范蠡的不同,他已经不是昨天的他,而我依旧是摆脱不了的子玉,心境一阵暗淡。
此刻船已经行驶到苎萝山了,西施望望舱外,起身走到舱口,趴在窗口踮起脚跟向外张望,许久,呢喃:“苎萝山依旧,可惜物是人非了。”
范蠡看到了西施留在台上的蠡玉,蠡玉里面西施的眼泪好似还在默默地诉说着分别时的伤感,看着西施背影中透射出的浓浓的乡土情,范蠡如同重新回到苎箩溪边初次遇到西施,那股热流再一次涌上心头,动情地说:“想当初,我范蠡将蠡、玉融合在一起,想的就是用今生的一切呵护她……然而,我有愧于这块蠡玉。到如今,我还有什么虚伪值得隐瞒的呢!婉玉,多年前我们在此地相识,在这里分别……就让我俩在这里重新开始!我已不是昨天的我,你依旧是昨日的西施。”范蠡说完,眼睛里亮闪闪的。
西施落下脚跟,面对着舱壁,双目低垂,低声说:“少伯兄长,西施也不是往日的婉玉了,婉玉这名字也早已经埋进泥沙里了。”
“不。”范蠡抬高声音说:“被泥沙埋掉的是浑身充满了耻辱的范蠡,埋掉了揣满了无情和无尽悔责的范蠡,埋掉了空虚与虚伪的范蠡,埋掉了虚假的范蠡,只有婉玉依旧在,回归一个真实的范蠡,真实地陪伴着至真至美,走上天经地义的自然大道。”
西施回过身来,正视着范蠡的眼睛,真切地说:“少伯,昔日有幸在此邂逅,那是缘分,如今又过此地,在此分手可能又是天意。就让我此处登岸,回归家乡好了。”
范蠡的心再次从激情高处跌落下来,他清醒地感到不能再用自私的渴求折磨她那颗受过伤害的心了,眼前所能做的只有用真情,弥补自己的过失,抚平她心灵的伤痕。他答应了她。
三
船停靠了下来,一夜无话。范蠡没有去打扰西施,姐妹三人安闲地度过了离开王宫后的第一夜。
天明后,空中飘起蒙蒙秋雨。范蠡、西施一前一后的下了船,向苎萝山中走去,西施步履轻快的走到了前面,沿着熟悉的小路,脚步轻盈似有节奏,范蠡举着伞在后面紧跟。一会西施就进入了山坡的树林里,沿着蜿蜒的土路不紧不慢地走。不多时西施上到了山岗,站在一块平整的沙石上,一身白色的衣服,头发湿漉漉的粘在额头和两鬓,脸上挂着雨滴,范蠡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带露的梨花,雨打的白莲”。就见西施张开双臂,深吸一口气,用苎萝山里人特有的腔调,向山里呼唤:“我——回——来——啦——”话音在山坳里久久回荡,像是山中所有的生灵,都在一遍遍的传递着这一消息。
范蠡来到西施身边,给她撑起伞,西施妩媚又真切地一笑,把伞抛向了山谷,看着往下滚动的伞,西施说:“用不着了!”接着就攀援小树向下走,边走边说:“知道下面有什么吗?”
“我来过,自然知道。”
“都有什么?”
“嗯,有花,有水,还有……”
“咯咯……”西施带着一片笑声,“你说的这些睁眼就能看到。”
“还有山鸡,鸟雀。”
西施又是一阵开心的笑声,“算了,当大夫的是猜不到山坳里有什么。”
“我也是山里人出身。”
“这儿的山,不同你的山,这里平静自然,没有任何的打扰,没有猛兽,只有温和的小生灵。秋天这里到处是成熟的果子,漫山遍野的蘑菇,奇珍异草,还有世上极少见的东西。听老人们说,每年的暮春的三月三,就会飞来一只彩凤,在山中逗留数日就不知去向了。”
说着话,他们下到了山谷,细雨已经停了,山谷里弥漫着水雾,水雾里夹杂着绿草的清香,山花的芬芳,地面散发出一股溪水冲刷泥土的味道,透过水雾,时不常地传来一声声雀鸣。西施双手捧作喇叭状,捂在嘴边,“哎——我,在,这儿——”好像在与山野相互呼喊,相互应答。她转身拉着范蠡的胳膊,“走,让你惊喜一下。”
来到一个山洞前,洞外一片数丈见方的草坪花甸,洞口足有一人高,丝丝凉风从里面吹来,三尺多宽的细流,从深处流出来,水深不足脚面,就像流动着的琼浆玉液,下面是各色的沙砾,犹如宝石般闪光。西施说这个洞最奇怪的是,每当天气转寒,洞里吹出来的风就变成温暖的,天气转暖,洞里出凉风,因而周围的一片,四季如春,草常绿,花常开,鱼常游,鸟常来。洞深的找不到头,里面有水塘,再往里会看到冰花、冰幔。
范蠡煞是惊奇,探头向里看。
西施往里推他一下,接着拉住了,“咯咯”笑了几声,指着旁边一块平整的石面,“就在这里盖一座木房子吧。好了,我的伙伴一会就到,我先去做一下准备。”说完上山坡去了。
范蠡在树林里找到了几株合适的树干,砍了扛回来,依着山壁一根根地扎起来,费了好些功夫,终于扎成一个亭子摸样的木架子来。正忙得不可开交,西施回来了,放下手中的东西,对着木架左看看右瞧瞧,“扑哧”笑了,“相国呀,你做的是什么?”
范蠡回转身来,抹抹脸上的汗水,嘟囔一声:“房子。”
“房子?怎么越看越像棚子,还是马棚一类的。”
“不是房子,也是个亭子吧。”范蠡倒退一步,颇为自赏。
西施上前,举起手中的丝帕给范蠡擦擦汗水,“不管像啥,身为士大夫的,能搭起这个形状真的好得不得了。”
范蠡听得兴奋,激情上来了,一把抓住西施的手,攥着,动情地说:“婉玉,让我们把这里作为新的开始吧。”
西施没有答话,抽回手来说:“你先去那边砍一些粗一点的竹子来,再拣一些枯柴回来,点着火。”
范蠡这才看清楚,西施堆放在地上东西,除了鲜蘑菇,还有好多生活用品,陶盆、火石、盐块、麻布、烛灯、绳、砍刀等。
“哪里弄过来的?”
“这是山上采来的。”西施指着蘑菇,“这些,是出山去换来的。”指着麻布,盐块,火镰、绳子等。“这些,嗨唉,好多年了,是我和郑旦藏在这里的,当时说要在这里建一个属于我俩的乐园,一件件不被人知地搬来的,时间一长她就不耐烦了,直到我们离开,都没有来过。”说完瞄了范蠡一眼,只有怪责目光。
“看样子真的想在这里终老此生啊!”范蠡转身去砍竹子去了。
“对啦。”西施干脆地说。看着范蠡的背影,追着问:“哎,我的伙伴来了吗?”
“谁?”
“山谷里的精灵。”
“等着吧你。”又嘟囔:“什么精灵?哪有!”
当范蠡扛着竹子回来的时候,木架子上面已经铺上了麻布,外面用灌木叶子密密的覆盖了一层,“嗬,这马棚真的不错。”
西施没有搭理他,指着地上的竹子说:“多砍些来,一样长,一根根地排好,做成筚围,围在马棚四周。哎,可别忘了留出门口。”
西施又挑选了几根粗的竹子,在石板上仔细地砍成数节,一节节的在砂石面上研磨,做成了数个小桶,将洗好了的蘑菇装入竹筒,放入不知道什么叶子,绿绿的颜色,又放入了盐。支起篝火支架,吊起竹筒,啪啪地打火石,引着火绳,点燃干柴,火苗燃起,不一会竹筒里就冒出了喷香的野味,引得干活中的范蠡不时地回头。西施还是不搭理他,偷偷一笑忙自己手里的活。
山谷里看不到太阳时,范蠡基本上大功告成,从门口出来,发现一个用竹子做成的小方台,还有一张像床板一样的竹板,小方台上放着几个冒着香气的竹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