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竹竿拿来了。

小赵皇帝让两个侍卫各坐在一个马上。问兵部的官员:“金国的骑兵,他们的刀有多长?”

这些官员比划了大概的长度。小赵砍了一样长的竹竿,让一个侍卫握着。

小赵说:“现在,我们来找一个最小的长度,我们砍得到他们,他们砍不到我们。”

另一个侍卫慢慢地移动竹竿,适当拉开一定的距离,做到一个砍不到,另一个可以轻易砍到对方。

小赵说:“如果我们的刀比敌人长那么一点,我们就可以从容砍到敌人,敌人不容易砍到我们。这时候,我们的骑兵,只需要伸长手拿刀对准敌人的颈子,拖着刀跑过去了。”

小赵让两个侍卫,同时伸长竹竿,让代表我们的马刀的竹竿找到最佳的长度。比好砍断。用布包好竹竿的头部。让双方的马跑起来,持长的竹竿的人,轻易就划到了持短的竹竿的人的颈子。

那些兵部的大人们笑起来,鼓起了掌。

小赵又让站在地上的侍卫伸长了刀,让骑在马上用长竹竿的侍卫跑过来,地上的侍卫的颈子也轻易的被竹竿划过。

小赵在地上画了一把带弧形的马刀,对兵部的官员说:“我们就造这种型式,这样长的刀,让马上的敌人,地上的敌人杀不到我们,我们能够轻易地杀他们。

小赵说:“刚才我们选了一种斧头。现在来解决我们地下的士兵,杀敌人的骑兵的问题。”

小赵让骑马的侍卫稳住马,伸长了刀,让下面的士兵双手拿竹竿在骑马的侍卫颈子上进行移动,上面怎么也砍不到的位置,把颈子的竹竿定好距离,拿下来砍断。

小赵说:“这就是斧头的木把的长度。我们的士兵,既可以砍马上的敌人又可以砍敌人的马腿。”

当然,马刀是新四军发明的马刀。长把斧头是岳飞发明的。小赵是不敢说这是几十年后发明的,这是八百年后发明的。那样就会骇人听闻了。

当时,金国与大宋比,最强的是金国的骑兵。解决了大宋骑兵马上杀金国骑兵的问题,大宋地上步兵杀金国马上骑兵的问题,金国强大的骑兵,还算强大吗?

兵部的官员一个个喜笑颜开。

小赵让兵部的官员去找几根硬木把。有一个官员说:“恐怕没有这样现成的木棒。”其中一个级别高一点的官员说:“没有马上找木匠做几根!”

小赵说:“做的时候,比现在的长度稍微再长一些,好临时改进。”

一个官员马上骑马去木工房。

小赵想看一看无良心炮的进度,说“我们去看一看,东西他们搞得如何了,”

走到铁匠房,小赵看他们正在组装,钉铆钉。样子已经像汽油桶了。看他们还在忙。就走到打斧头的红炉前。斧头已经打好了,还没有蘸火。

小赵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对师傅说“师傅,按这个样子,又按这个竹竿的长度,打一把刀。宽度比大指姆稍宽就行。”

师傅说:“这是什么刀?”

小赵说:“是一把马刀。”

这个师傅说:“我还没有看见这样的马刀。”

这话可惹恼了随行的官员:“啰嗦什么,叫怎么打就怎么打!”这个铁匠师傅一看是兵部的官员发火,忙说:我打!我打!”在他眼中对这个年轻人说的话错了还没有什么,兵部的官员惹不起。如果他知道对他说话的是皇帝,他肯定不敢乱说了。他心里肯定说:“对兵部的官员说错不要紧,对皇帝可不敢乱说。”

铁匠师傅赶忙下料,风箱也急速地拉起来。烧红的铁块,丁丁当当地打起来,当长度够了,再在炉子里烧红,放在模型里去打,去过了一遍,马刀就像样子了,再在炉子里烧红,边打边弯弧形就取出来了。

小赵特别地告诫了一声:顶部要打尖,顶部的后面也要开口,方便顶部刺杀。

铁匠师傅将刀调了一个头,再打上把子,装上把把柄。

小赵说:“我试一试!”铁匠师傅把刀放在水里冰了一冰。小赵把刀拿在手里挥了一挥。虽然他叫打的这样一把刀,可是从来没有玩过刀,显得很兴奋。权利在手,一些想法很快就可以变为现实。

兵部的官员轮流把这把刀玩了一会,一致对这把刀竖起了大拇指。

斧头和马刀被铁匠烧红,分别蘸火,两种新武器诞生了。

这时,去制木棒的官员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木匠。斧头也很快装上了木把,只是长了几寸。小赵说,别忙锯,先试一试。

大家都去舞了一遍。因为双手握着把子,比了比,都说:“这样长正好。”

兵部的官员都希望马上制这两种武器。

小赵说:“那就各制五千把,试一试。”

“是!”“是!”“是!”兵部的官员很坚决。

小赵又去看无良心炮。

现在已经制好了,远处看,就是一个汽油桶。兵部的官员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既然皇帝这样重视,一定是个好东西。

炮有了,火药呢?要打仗,肯定不是需要一点,量一定很大。

走出红炉房,在一个空地方,小赵在把这些官员召集成一个圆圈,对他们说:“朕听说我们有水磨房?”“有!有!有!”

小赵皇帝说:“朕需要一些原料。把硝石、硫磺、木炭磨成粉。”

小赵皇帝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如果按我试验的比例告诉他们生产的数量,今后我们火药的比例,就成为公开的秘密。如果有一个人泄秘,或者敌人的间谍有意收买火药的配方,与敌人的仗就不好打了。必须要想办法让敌人不能获得配方的秘密。我一定要打乱火药原料需求的数量。

小赵停顿了好一会没有说话。当皇帝有当皇帝的好处,皇帝不开口,这些官员也不敢说,需要多少也不敢问。

“这样,”小赵皇帝说:“先把硝石、硫磺、木炭各磨两千斤。用面粉筛子过筛。木炭中木头没有烧过的,磨的时候把它选出来。磨出来选一个空房子分开堆放,不准放在一起。”

小赵皇帝问:“磨出来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一个官员回答:“一天就可以磨出来。”

小赵皇帝说:“好!明天中午前给朕找一个空屋,各送一千把斤备用。”

兵部的官员说:“李二虎,皇上的任务我们就交给你去执行,不要搞砸了。现在是战争时期,一定要快,今天晚上就安排人员干。干好了有功,干砸了军法从事。”

李二虎站起来,表态说:“是!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小赵皇帝说:“硫磺,木炭一定要注意防火,一定要注意安全。它们三种材料磨的时候,磨子要互相离开一点距离,堆放也一定要距离。”

如果不是看皇帝制造斧头和马刀显示出来的水平,这几个官员一定要在心里认为皇帝年纪轻轻,怎么就婆婆妈妈。皇帝肯定知道这里面的原因。

李二虎说:“是!一定照办!”

无良心炮造好了,小赵心里没有底:“能否成功?,只有靠试验了。靠运气了。”

“好,就这么办,大家辛苦了,解散吧。”

正文 第八章 皇帝辛苦

小赵皇帝从后苑造作所出来,天都黑了。兵部的官员一定要送皇帝回去。小赵皇帝说:“大家辛苦了。看看吗,朕还有这么多人呢,你们放心吧!天已经黑了,大家好早一点回家。”

小赵刚一骑上马,胯下就痛起来了。到后苑造作所没有多少路,中间骑了几次马。在穿越前,老庞就没有骑过马,肯定哪个赵桓也没有骑过马。小赵让李德全牵着,慢慢地往太子宫走。

小赵皇帝问:“李德全,你骑过马吗?”

李德全说:“回皇上话,奴才没有骑过马。”

小赵想:打仗谁都想打赢,我也要积极备战准备打赢。如果由于指挥失误,或者出现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打了败仗,我还是像历史上赵桓、赵佶那两个傻蛋,又要赔银子,又要把自己宗族的妇女,开封城的姑娘双手奉上?如果打了败仗,三十六计,走为上。皇帝走了,号召北方的民众打游击战,各个城自保,将士没有必须要保卫的目标,仗肯定好打得多。自己一定要把马骑好,要“走为上”。古代没有飞机,马是最好最快的交通工具。他妈的,那个狗日的赵桓,如果决一死战,不投降,国土还有那么多,到南方,还可以当皇帝。即使走不了,为国捐躯,历史上还听几句好话。他妈的,倒一百辈子的霉,凭空受了三十年的痛苦折磨,死都不得好死,被马踏成肉泥。哎?我怎么骂起赵桓来了?我现在就是赵桓!小赵皇帝自己笑起来。

回到太子宫,小赵洗了脸。皇后在等他用晚膳。按规矩,皇帝用膳要一个人享用。小赵把皇后拉到桌子前,说:“是哪个定的鬼规矩,搞这么大的一桌菜,一个人吃得完吗?一家人吃饭,又可以增加亲情,吃饭又热闹一些。”

皇后告诉皇上,已经决定明天就搬到皇宫去。

小赵皇帝对皇后说:“老婆,你就辛苦点,我现在的事情太多了。”

皇后点点头,说:“也没有多少要搬的。只不过不知道您那些东西是喜欢的,现在一定要搬过去。”

小赵皇帝说:“先搬一些换洗的衣服就行了。其余的,等事情轻松一些再来搬。”

皇后笑着说:“以前的太子时候穿的衣服,就不需要了。”

小赵说:“凡是新衣服,都搬过去。”

小赵狼吞虎咽的吃了饭,想去睡觉。王文抱来一大堆奏折,说:“皇上,今天下面递来这么多奏折,许多都说急着等皇上的决定。”

这么多,什么时候看得完?还有给下面发指示?不看,不决定,现在战争时期,出了问题,可不得了啊!看!看!

王文给我搬到书房去。小赵皇帝看王文的文化可能比李德全要高一些。说:“你给我分个类:一是前线来的奏折,二是战备方面的奏折,三是各地方的灾荒的奏折,四是其他可以拖一下的奏折。

小赵皇帝坐下来,王文就放了十几本奏折,看来是前线来的奏折。

小赵先看上面的,是今天的战报。太原府又有二个县城被金兵攻破。金兵的东路军,已经攻破了几个县城。还有的县城在敌人到了时主动投降,还有是被金兵攻击,城破被动投降的。

小赵写了一个诏书:

对叛变投敌的官员的处理意见。

凡是主动投降的,朝廷就宣布投降的人是汉奸。按官阶高低,悬赏锄奸,凡是获得其头颅的,朝廷按悬赏奖励。对锄奸的有功的人员,除了悬赏奖励,还给予相应的军功待遇。

对被迫投降的,取消朝廷原有一切官员职务、资格、功勋、奖励、待遇。对投敌官员的处理,相应决定,武官由兵部宣布。文官由吏部宣布。

在朝廷大军未到来前,反戈一击敌人的原投敌人员,可以将功补过。如果大军到来后仍然依附敌人的,将予以严惩。

小赵想,格老子,老子不能给汉奸以轻松日子过。迫使想投降的人考虑投降的成本,减少可能出现的汉奸数量。对已经投敌的汉奸,又给出路,让已经投降的,重新归顺朝廷,减少死心塌地的汉奸数量。

太原府的守军,写奏折要求派援兵。那里派得出?

除了要援兵,还要银子。小赵知道历史上太原城破还有好几个月,现在还不忙。银子也送不上去。

小赵皇帝又写了一个诏书:

大宋皇帝对敌后坚持抗战将士的指示

在敌占区利用城市,营寨,坚守的将士,朝廷将牢记他们的功劳。在朝廷胜利后。除了国家原来规定的奖励标准,由于是在敌占区的特殊情况,一定在原来的标准上增加奖励级别。

对自己组织游击队杀敌人的民众,杀敌的数量,按正规军队一样奖励。对无法正面与敌人冲杀,夜晚用鼓或号迫使敌人不能睡觉,点燃敌人的帐篷,点燃敌人的粮食、草料,朝廷也与你们计算功劳。骚扰敌人的大部队不能睡觉,将计大功劳。也要注意减少被敌人伤害,注意保护自己。

敌占区的大宋民众,应该藏好自己的粮食、金钱、器物、草料。不让敌人抢去一点东西,不给敌人交一点东西,就是对国家对朝廷的贡献。

对有多余粮食,金钱的大宋民众,你们应该交给当地的坚持敌后杀敌的大宋军队,支援他们,就是支援朝廷、支援国家,支援我们大汉民族,支援你自己少被野蛮的敌人侵害。你们交给当地大宋驻军,当地游击队的东西,由他们给你们条据。国家以后将作为你们的上交国家税收的予以抵扣。并增加抵扣比例,作为你们的利息。

当地驻军、游击队应该给交粮食金钱的民众予以凭据。节约使用粮食、金钱、草料。做好与敌人长期抗战的准备。还要将开支做好纪录,以备检查。

一般情况下,对民众的粮食、资金、物质要根据志愿的原则接受。如果部队处于极端困难的时候,可以采取强制征收的办法。但是一定要对人民和蔼,一定要给予条据,以备提供东西的老百姓有向国家索还的依据。

伟大的大汉民族一定胜利!

野蛮的女真强盗一定失败!

现在皇帝又写了一个纸条:朕的“处理意见”和“指示”,要多印成传单,在敌占区,广泛散发。

小赵皇帝想:老子不相信你女真族比日本人还厉害。正规军和游击队结合,打败了日本人,还打不败你女真人?

我们的将士在前线打仗,俗话说:“君子不开饿兵。”没有东西,我鼓励军队去抢----叫“强制征收”。老子打了胜仗,自然加倍还老百姓。打了败仗,你找鬼去要?

小赵皇帝再给吏部兵部下一个指示:

对敌占区我们的游击队,如果地方来联系,可以先按他们报的人数给军官的委任状,以后有条件再正式确认。

对自己组织军队夺回了敌人占领的县城的我大宋子民。我们的吏部可以给这个组织者颁发所占地方官员的委任状。

对要求发给武器组织游击队,各地区有多余的武器,可以满足。

对已经确认了人数的游击队,确认已经夺回敌人占领了土地的地方政权,可以少量给与武器粮食资金支持。对没有确认的游击队和地方政权,不能给粮食资金支持。

对一些官员要求回老家组织游击队抗战的,申请要批准,官员资格予以保留。

小赵想,空头支票还是应该开的,但是要防止东西被骗。

一些官员回家组织游击队,可能出现几个曾国藩也不一定,(曾国藩回家组织民团,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农民军)(奇*书*网。整*理*提*供)。这样我们的抗战就有希望了。

小赵皇帝在前线的奏折上,全部批上“知道了。”

王文有来一迭奏折,是备战的要钱的奏折。凡是黄河以北的要求同意备战拨款的,一律批上:“同意在所在地金库中支出。”反正可能被敌人抢去,用于抗战,对国家有利。

对前来京城勤王的军队要求拨款的要求,一律批上同意。

对长江以南要求拨款搞备战的一律批上:“暂缓执行。”

还有搞衙门建设的,楼堂馆所建设的。一律批上:不同意!

灾荒的报告,只有一个县有少量要求。批上:“同意!”

奏折批完了。小赵皇帝揉揉眼睛,伸伸腰。

王文说:“皇上批的奏折,拿去读给农村的老太婆,他们都一定听得懂。以前一些公文读书人甚至都不清楚上面说的什么。”

小赵皇帝说:“我从今天开始,就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写东西,我要带个头。”小赵想:“要我写文言文的文章,我写得出来吗?”

王文又说:“只不过,皇上。你写的字,怎么把现在社会的简化字好像都收集在一起来了,尽是简化字。”

小赵皇帝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啊!真的吗?”马上又问:“你认不认得到。”

王文点点头:“全部认得。全部认得!”

王文说:“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