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地盘在元末-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最为一丝盖头离开发丝,时光悄然在此刻凝结。

精致的五官,巧若天工所制。美若西子当年,丽如昭君面君。

人生最为重要的是能和自己喜爱人在一起,而此刻一身喜服的佳妮无疑是今生最美的一刻,这样的美不是因为妆粉添加而来的,也不是服饰所能盖过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源于全身的美。这样的美才让萧羽迷醉,才值得一生铭记,一生不负。

此刻的温佳妮以及十五岁了,正是女儿家绽放的时节。离最初来时已经过去了近年许了,那时第一面见的温佳妮,就给了萧羽最深刻的印象。

那样灵性的女孩儿,那样可爱精致,仿若集了天地的灵气般。然而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佳妮的武艺很好,萧羽怎会不知?

而这样的女孩儿本可以静静在海盗来时呆在家里的,却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去抛头露面。

这样本该静守闺房的小女人可以为了自己而选择手刃敌寇,这份情义又该是怎样的刻骨铭心?

萧羽渐渐的醉了,交杯酒已饮。

酒杯散落,掉落地上。这在皇室价值连城的水晶杯丝毫不值得房间里的两人一丝的关注。

萧羽凝望这精致动人的面容,对视温佳妮渐渐睁开的眼眸。

那样深邃,纯净。一如这样一个女孩儿对自己的感情。

萧羽醉了,真的醉了,醉的是人,何尝不是他的心?

曼纱帷帐轻落,红衣喜服褪开。

雪肤嫩乳,红豆相思,两堆雪梨软玉。

蛮腰轻扭双臂绕。三千青丝青丝绕,情牵此人,今生不离,永世不弃。

修长嫩白的两根大腿紧紧绞着,双手紧抱,轻轻呢喃:“今夜,我就是夫君的人,永远都是!”

一声莺嘀,朵朵残红散落……惊起窗边萤火……

第三十六章: 诸家族的立场

 流求说大不大,说小也绝对不小。但对于内地穷困的流民来说,却是如仙境般的存在。

元末的情况在后世最出名的或许就是《倚天屠龙记》了。通过电视剧上,也无论是否尽如其言,元末时期小老百姓的的生活是很艰难的。

我们说元代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年代,这没错。通过诸多文献,遗迹的都可以值得元朝的繁荣。但这些都是和底层人无关的。

元末历史上发生过数百次农民起义。撇去政治和宗教因素,但论这些就足以证明底层百姓的艰难。

政治上的黑暗,生活的窘迫,再加上频繁的起义,经济上的拮据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造成了元末流民的急剧上升。而据剑桥中国史上所言,元末的人口是以亿计算的。

而占据人口多数的南方距离琉球最近,相对北方中央政府的强力掌控,南方的流民流动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而近来来,频繁的自然灾害打击下,尽管元朝政府中少数清醒的官吏主持下竭力挽回。但不可避免的,底层农民在自然灾害的打击下,迅速破产。由此而来的大量流民开始游动。

而萧羽通过输出钢铁厂一半以上的产量换取各大世家的支持中的一项也开始发挥威力了。

萧羽一方面大力支持精武门五堂的扩张,让这五个自己直接掌控的力量快速成长。

一方面放开对各大世家的戒意,同时对南方临近琉球各省的中小世家表达善意。

而此时的琉球已经完全不是原来那个小渔村的样子了。因为萧羽放开倪,夏,赵三大世家在琉球的经营。迅速扩大的贸易,带来了琉球的快熟成长。

而萧羽一系列的商业计划通过整合原来数千琉球民众力量也使得琉球在发展中得到了最大的收益。

如果说,三个月前琉球的发展是令人目不暇接,日新月异的话。现在的琉球甚至可以说是第二泉州了。尽管还有诸多差距,萧羽集团急剧上升的地位以及颇为强大的实力以及诸多“先进事迹”完全有资格向各大中小家族表达善意。

而这些原本萧羽从来不曾知道的家族也迅速摆上琉球大厅众人的桌案上。

而萧羽付出大量钢铁供应给三大家族后,倪,夏,赵三大家族都是眉开眼笑地接纳了琉球这个小字辈的后起之秀。在达成的数项协议中,就有帮助萧羽表达善意的一项。

对于三大家族这盟友的选择,现在萧羽想想就非常庆幸。三大家族中,一开始都有强力人物亲善琉球,不然琉球压根就不会崛起的如此迅速。甚至,连大都的中央政府都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即使福建行省有些觉察,那些高官也未能想到琉球崛起如此迅速,毕竟将近一年的时间将一个小村子发展成一座十万人的大城市实在太过妖孽了。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想得到,就是有些觉察,也难以相信。

后期新秀琉球和三大家族的合力让整个南方以及接近南方的一些北方中小世家动起了脑子。

撇去隐藏起来的故宋宗室不谈,这个皇室有着无比的底蕴以及强大的号召力,而经过数十百年的隐忍,对于这些中小世家来说有着强大非常的影响力。

而倪家,这个曾经没落的巨商家族现在已经重新成为一个他们仰望的庞然大物,遍布南北方甚至西域草原的商业网络让每个面对倪家的中小世界不得不掂量掂量再掂量。

至于和萧羽个人最为暧昧的夏家,传闻中,家主之女夏鸥和萧羽的私定终身的言论热度一直没减过。而夏家的实力,却是元朝沿海各大势力不可能忽视的,甚至,元朝的水师也不敢和夏家的船队交恶。因为在南洋后宋解体后,相当一部分水师就被夏家收拢了。加上这个大陆沿海最大的海盗细白三十年后,重新整合了力量的夏家可以说是三大家族中武力最为强横的,就是综合实力最为强大的赵家也不敢过分刺激这个“土包子”“海鳖”。虽然这些蔑称都是附属家族不满夏家蛮横的私下喊法,赵家族人可是一个都不敢这么喊的。

而新兴的琉球,虽然十分陌生。但能和三大家族一个台面上的人肯定是不能怠慢的。

巨大的流民移动为流求现在带来了将近三万的人口,而这些仅仅只占据了流民潮中百不足一的份额。琉球在大陆实在太陌生了,但饶是如此,能让一个从未闻名的地方吸取三万人三月,三大家族的力量给萧羽带来异常深刻的直观体现。

巨大发展下的萧羽自然不肯落后,几乎将刘由留下资产全部花光后。萧羽已经有了三家钢铁厂,一家全力生产,一家刚刚生产正在适应,而一家则是刚刚建成。不过,这三家都是萧羽个人的私产。避免了日后琉球政府和精武门纠缠这些财产问题。而其他的,盐池不下二十个,砖窑不下十个,加上各种店铺至少五十以上,就是青楼赌坊,也各有三五家之多。其他手工场更是不计其数,但更多的是萧羽当初为了激起琉球民众办厂,开店铺所起头的而已。

若在资产上,萧羽可谓占了大部分。但数目上,却远不及。而大量流民带来的劳动力也为流求发展助推很多。

故而,三万流民来了后,很快就被商业大潮吸收起来。若不是萧羽及时发现,劳动力很快就要恶性发展了。当时,带着体制完善的三科加上协助的五堂,萧羽布置了整整一天该让三万流民以琉球为中心四散务农去了。

这才让人口流动转为良性。也避免了琉球的畸形发展,至少靠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琉球的粮农产品是不用担心了。

将两万多纯农民分配好后,留下的七千多有技术,或者有文化的被商铺船队吸收做了员工,或者经过萧羽迪深组织的考试成为琉球的公务员。最后,最为杰出的青年都没萧羽首先吸收到精武门去了。由此,琉球精武门人员已经超过了三千。

个人负担三千人的伙食薪酬,若非萧羽有强大的经济后盾以及原来琉球大片的土地支撑,早就得垮下来了。但这样,萧羽还是不得不撑着,琉球政府现在还很弱小,一方面是元朝的原因,公然独立萧羽即使现在也是不敢的,若是真那样,恐怕第一个离萧羽而去的就是三大家族了。但这样也给琉球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精武门的强力让萧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利集中,而权力的集中让琉球的事物变得简单起来。

因为琉球的发展,原先的五堂三科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暂且不说,稍后再提。

萧羽的第一步成功了。

利用手中钢铁的过剩产能,萧羽换取了三大家族的支持。从而为流求带来了最为急需的人力,而大量的劳动力又给琉球的发展带来了大大的助力。

三大钢铁厂的建成稳定持续生产给琉球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虽然流求的迅速发展也需要大量铁器和兵器,但问题是此时没有战争,即使精武门消化了一部分的产能,但所占的也不过是一厂不到一半。

若不是后续的铁匠因为流水线的问题,萧羽将兵械制造厂的时间延迟了,琉球的兵械产能更为吓人。

但萧羽这一手绝妙非常。因为巨大稳定的产能,萧羽找上了三大家族,当第一次交易圆满结束后。三大家族虽然眼馋异常,但彼此的戒心却让萧羽在其间得到了安全。

最后,当兵械制造厂建成时,被琉球精良铁器折服的三大家族的高层已经定下了和流求交好的策略。并不是他们不考虑侵吞琉球,而且三大家族各自身份都颇为超然,又是彼此戒备加上琉球武力本来不凡,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于是,这场超级大交易中。

萧羽的钢铁厂和兵械厂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也为琉球带来了巨大声望。

巨额持续稳定的订单让钢铁厂和兵械厂得到了足够的锻炼,而在制造中,次品卖给了那些中小世家。中品给了三大世家和琉球需要交好的势力。最后,上品都留给了自己和少量供应三大家族的上层。

不仅得到了锻炼,让琉球的产能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兵械的精良也日益精深。同时萧羽也得到了三大家族的友谊,以及在各个中小世家的声望。除了朝廷,现在能如此大规模,高质量【想必元末颇为糜烂的军械制造,次品的质量完全当得高质量三字】。自然,本来陌生的琉球也在他们心中占据一个颇高的位置。落后就要挨打,若是有强大的实力,你就可以欺负那些落后的了。现在琉球就是那个强大的,况且琉球在各个中小世家面前展示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琉球现在最为核心的力量精武门的确切实力,就是萧羽的岳父,也不能完全知道。

现在,加上倪家背后的大陆中小世家。

赵家背后的南洋故宋世家。

夏家背后的各大中小海商,以及海洋世家,海盗。

这些实力萧羽若能整合,天下舍萧羽其谁?

第一章 别三月,琉球当刮目相待

 距离那场让整个琉球喜气洋洋的大婚已经三个月了。

而萧羽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一年多了,现在的时间是公元1450年的春天。这一年,脱脱重新任职宰相,但颇有才干的脱脱在面对的却是极其窘迫的境地。

许是因为琉球大力吸收流民的缘故,南方的局势比起北方来说要好上一些。加上三大家族的暗中操作,经过干旱,洪涝,绝收,饥饿等等冲击的元帝国南方竟然一时间出现了诡异的宁静局面。

于是乎,见到这副场景的脱脱顿时信心大振,以为是自己主政效果。于是,在经济上所知不多的脱脱开始了自己的雄心大业,也是为了缓解现在物价快速上涨,百姓生活贫困局面。但本意是好的,却不值得结局……

若按年代顺利,脱脱主持的第一个重大措施就是改善政府的财政状况,即为广开财源。但他认为增加徒弟、盐业、商业等传统税收的税率是不可行的,这些收税大多在不断收缩。接着是1350年底决定印发的新钞,但可悲是,脱脱在进行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措施时冰没有财源作后盾。

在1351年首批就印发价值两百万锭的纸钞。

更为关键,消息不在这里。而且,萧羽手下的风讯堂怎么可能只带回这么一点没什么价值的消息?

不过萧羽的想法要是被那些大家族训练密探的人知道恐怕还得气死,事情刚刚发生不过半月,却能让相隔数千里外人收到详细准确,并且经过整理的情报。

自然其中有倪家商业网络的大力支持,但萧羽风讯堂的能力才是核心。

关键的消息是:两百万锭纸钞是黄河河工的工资。

萧羽的思想有那么一些恍惚,手中的绝密情报纸悄悄掉落在地上。一旁的温佳妮静静的捡起来。放好,给了萧羽一个安静的环境。相处三月的夫妻俩自然心意相通,虽然不解萧羽为何如此,但还是如此做了。

两百万锭纸钞自然可以帮脱脱缓解财政上的拮据,政府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些纸张,然后在上面印上字。可得到的却是十七万河工兵士的物资,工钱。这样的好事元廷还是继续做下去,然后几个月过去。

河工们自然就会知道真相,到时候,悲愤的河工们将会汇聚十七万青年壮丁,成为反元的第一斗士。

而刘福通,这个自称宋徽宗后代的家伙就能挖出一只独眼的石人,然后……石人一只眼,跳动黄河天下反。

属于,自己的历史就要来临了……

自己,准备好了么?

萧羽默默问着自己。

琉球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默默不问的小村庄了。

最为紧要的两大块,精武门和琉球大院已经得到巨大补充。

精武门还是精武门,名字不变。但琉球大院却被萧羽换成了琉球政府,反正现在琉球的实力已经够了,只要不挑开最后一层膜,官府自然不会来管,况且政府这个词恐怕得到近代才能知道他的确切意思。

精武门还是五堂。但职能和人数都发生了变化。

五堂中,处于大脑地位的参谋堂人数算是最少的。不过二十一人,职务都是参谋学员。

但每个普通学员都比其他堂的普通成员都要高半级,不仅都是各堂聪慧优异者才能人的,地位更是崇高。堂主也是最得萧羽器重的温科。

二十一人中,有专司联络的,上传下达的参谋。有专司情报的,分析风讯堂资料的参谋。有专司地图方面的,构建沙盘,绘制地图的参谋。有专司分析战场的……等等。这二十一人可谓是萧羽现在的大脑,随时可以为萧羽出谋划策。虽然萧羽现在只有一个还不成熟的名将:常遇春。但有了这二十一个正式合格的参谋,胜利并不遥远!

其二的风讯堂更是规模庞大,直接隶属萧羽。堂主,金智。随时可以和萧羽见面,每天更是有情报汇报的时间。正式有档案的职工现在就有八百余人,其中在琉球有四百人。出去一百余文职,三百留在琉球的都是学员,而在外的四百人就是萧羽现在的耳目了,他们都是成绩优秀的弟子,每个人忠诚都是毫无疑问。虽然因为时日尚短的原因,都只在大中城市设立了情报点,但网络已经铺开,后面的发展就容易多了。

而人员最多的就要数尚武堂了,多大两千五百人。而精武门总共加起来也不到五千。堂主正是陆猛。

尚武堂的实质就是萧羽给琉球军队披上的一层保护膜罢了。不论是训练还是管理,分工都是正正经经按照军队的目的建立了。

而且也兼职了新兵营的作用。为精武门训练了大量的合格兵士。

两千五百总共三营经过至少半年正规军事化训练的军队,让萧羽的底气也硬了起来。虽然还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但震慑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却是足够了。

而琉球兵械的精良是人所共知的,加上萧羽在先前表现的魄力以及智慧。倒也没哪些人敢把主意打到琉球上。再加上琉球本身就是一个岛屿,海洋世家和流求关系良好,大陆世家对琉球很是陌生。沿海世家又是跟三大家族联系紧密和琉球暧昧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