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食色大唐-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这在千年封建社会中并不奇怪。令人惊奇的是,李清照并没有按常规初识文字,娴熟针绣,然后就等待出嫁。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唐开元天宝间的安史之乱及被平定是中国历史是的一个大事件,后人多有评论。唐代诗人元结作有著名的《大唐中兴颂》,并请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壁,被称为双绝。与李清照同时的张文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名已盛,也算个大人物,曾就这道碑写了一首诗,感叹:“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摩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这诗转闺阁,入绣户,传到李清照的耳朵里,她随即和一首道:“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俸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你看这诗哪像是出自一个闺中女子之手。铺叙场面,品评功过,慨叹世事,不让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李父格非初见此诗不觉一惊。这诗传到外面更是引起文人堆里好一阵躁动。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少女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屹立的人生,包括再延续新的生命。因此,它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温馨,也有失败的悲凉。它能奏出最复杂,最震撼人心的交响。许多伟人的生命都是在这一刻放出奇光异彩的。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像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里。 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就像陆游的《钗头凤》为我们留下爱的悲伤一样,李清照为我们留下了爱情的另一端——爱的甜美。这个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第三十章 名人的无奈(中)
这首《减字木兰花》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
再看这首送别之作《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种甜蜜的偷偷地咀嚼。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绝不是一般的只会叹息几句“贱妾守空房”的小妇人,她在空房里修炼着文学,直将这门艺术炼得炉火纯青,于是这种最普通的爱情表达竟变成了夫妻间的命题创作比赛,成了他们向艺术高峰攀登的记录。 请看这首《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诗。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这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 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这也令后世一切有才有貌却得不到相应质量爱情的男女感到一丝的悲凉。李清照自己在《金石录后序》里追忆那段生活时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欢乐,怎一个“甜”字了得。这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
……
想到这儿,胸中既有对李清照的钦佩,又有要用她的诗词充数的无奈,于是将其中三首“点绛唇”和二首“浣溪沙”抄与纸上,起身去找后厅准备动身的颖、梅、盈三女。
“李阿姨!您在天之灵就原谅小宝吧!小宝也是无奈啊!……”我对着天空默默念道。
人类在进化,社会在发展,文明在变化,唯一不变的还是人心。 俺心里知道自己和这个时代有着不小的代沟,虽然有孙小宝的记忆帮助自己融入这个社会,但一千多年的差距,可不是这么容易被跨越的。 众观俺的成就,使俺现在反而更有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的信心了,人,不管进步到什么时代,还是有正义,有邪恶,有自私自利的,也有大公无私的,有圣人,也有变态。人的欲望在支配着人,只要看清楚了人心,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勾心斗角阴谋诡计都是一个套路。
春梅坚持留了下来,只让颖和盈去了诗会,说是不放心俺一人在家里。
不放心是假,有事求我是真!
“说吧!什么事需要为夫帮忙!”我座在书房内向座在对面的梅道。 “你真的愿意帮我?”梅有点不敢相信,她再也不想过这样过的日子了,她想出名,希望成为向夫君一样的人,她想了多少年,甚至幼稚到做过骑着白马的王子来拯救自己的梦,而现在拯救她的人,就座在眼前,而这个人已成了她的夫君,她就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我和你说过,德者,天下敬之。我是个有德之人。”我笑道。
“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多读书,读好书,闲时练练茶道、织艺,必能精其一,不必再在我的光环下生活,你也会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我看出了她的心思,梅也是一个不甘落后的人,但也没办法,基础差啊!都是以前当丫环当的。 “多谢夫君。”梅在我面前一揖,她太激动了,自己也能向夫君一样成为长安人人都晓的才女吗? “好了,好了。你别这样,好像我欺负了你一样,又是笑又是跪的,我又不是欺男霸女的恶霸。”
“夫君,让我服侍你休息吧。”梅不知道如何感激自己夫君,只好非常恶俗地想以身相许,只想让俺高兴。 我皱了皱眉头道:“我帮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老婆,夫妻之间无需客气,而帮你是你需要我的帮助,而不是为了你的身体。”尽管他明白梅的心理,但还是有点生气。这时候的女人就是这个样子,一旦喜欢一个男人,动不动就是献身陪睡。
君子施恩不图报,挟恩图报本就是被人唾弃的,这是俺一千多年的江湖道德。 “多谢夫君。”梅不知道再说什么了,她低着头,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可能是最近跟梅的性生活少了点儿,她才有此想法。 “你帮我找几本书看吧,要历史类的。我想看看书清净清净。”我说道。 居然很难在孙小宝的记忆中找到这些相关的东西,显然孙小宝对历史并不敢兴趣,脑子里装的都是吃喝玩乐,典型的无知厌学少年。 “好,我这就去。”
…… 不一小会,梅就从书架上拿来了一本《史记》,“对不起夫君,书房里就只有这一本。” 我也有些不好意思,至少,现在这个是我的书房,历史类的书籍仅此一本,我都为孙小宝脸红。
……
第三十一章 名人的无奈(下)
各位兄弟姐妹:原计划今天更4章;现在更7章;因为本人周六周日下周一三天开会;故把这三天一并补上。多谢支持!!
……………………………………………………………………………………………………
拿到手里,先感叹了一番当代印刷术的低劣,然后就赶紧查找目录。如果不是结合了孙小宝的记忆,估计我根本就看不懂这些古代的句子,好在原来就有一手好书法,认得几个繁体字,加上二年来又认了不少,看起书来倒也不显吃力,难啊,这可是我二年来翻的第一本书。
看着我认真地翻着书本,梅不敢打扰,悄悄地来到厨房,取了上好的茶叶,泡了一壶,放在了我身前。 “茶香味浓,入口香甜,而后有苦味,苦而不涩,味长悠久。好茶,只是泡的太差,有空学学茶道吧,懂茶的女子,最有风味。”我翻着书,尝了一口茶,头也不抬地道。 “是吗?那我去学。” “茶道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是现代还未形成一种形式,若你能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洗茶、泡茶、饮茶之法,不失为千古美谈!”我提醒梅,你可以在这个上面下功夫。
梅下去思索去了。
我仍在书房。
心情依然郁郁,有点烦乱。本想按照自己的内功心法来平静心情,又想起自己已经换了一具身体,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原来前世的刘留就差得道飞仙了,无名戒中储藏无数的仙丹和宝物,随便一样便可令这世道为之疯狂,可……我看着自己光溜溜的手指,心想:无名戒啊无名戒,我真他妈的想你啊!
听前世师傅说明初奇人张三丰的一位至交好友,在张三丰创造出千古传奇武学太极剑太极拳太极心法后,这位前辈深感佩服之际,取太极精髓,融合自己的武学修为,创造出了这一套内功心法,这心法好象叫:静心。专为无功法在身的人量身定座,我心想,既然脑海中还有这种心法口诀,不若试试如何?
静心心法更是静心剑法的基础,这种心法简单易学,但却难于精通,和太极心法一样,讲究一个悟字。初学者进步很快,但是在练了几年后,如果没有顿悟出蕴含在心法中的武学道理,从此便会止步不前。即使以孙小宝前世的武学天赋,也难走出心法的初级阶段,更别谈迈向武学的高峰了。 可不学又怎的在这个既将燃起峰火的时代生存呢?又怎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
而现在我虽然要从头开始,但正因为静心心法这种“悟”的特点,我只需要循序渐进便可,不必担心有瓶颈,毕竟他已经“悟”过了,而且浸淫多年。据我估计,如果能把身体尽快改造恢复,只需要三至五年,自己在内功上的造诣就可不亚于当年的全盛时期。前提是入门,只要能入门就可恢复功力,但如果这体质入不了门,那只好当一文人或商人了!
静心手和静心剑法以静心心法为基础,自然是随着内力的增长而增加威力,这个我倒不担心,这两套武功有益强身健体,多练对配合内功心法改造身体也是必须的。 在来到这个时空后,尽忙于应酬,练功的时间基本没有,想想现在又要恢复早起练功,睡前打坐的日子,我有点无奈。 ……
于是乎,每天傍晚和清晨,我开始了持之以恒的静心心法修炼。谢绝了一切应酬,除白天正常授课外,晚上必要的性生活外。余下的时间都在修炼中度过。
……
盘膝而坐,默念静心心法,这内力不是一个小时几个小时就能产生的,感觉到丹田里空荡荡的,我也不以为意,只是安心练功。 ……
一日,二日,五日,十日,三十日,终于在第三十日,我终于捕捉到了一丝脉动,一丝灵气缓缓的注入了我的丹田。我靠,成功了。我大喜。越加发奋用功起来。
第二个三十日,我的丹田内还是游荡着最初发现的那一丝灵气,再无灵气加入。这不能不让我心灰意冷,难道?我此生再无力用武?
伤心、难过,狠狠的在三女身上发泻,直至体力不知。
……
我从程秦张三位师弟那得到了消息,大唐终于要用兵了,但是奇怪的是不知是向何处用兵,只是称是大唐首次大规模的实兵演练。听三人的意思,这次既不是突厥,亦不是高丽、吐蕃、南诏。至于向哪里用兵,三人不知。结束一天的课程后,我回到书房静心推算,赁着记忆将一幅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及周边国家地图绘了出来,这足足用了俺一个通宵。
在鸡吟之时,我突然心头一震。
难道会是?……
我心想:“难道要对蒙古用兵?”
这下有热闹瞧了。
现在大唐时期的蒙古还未形成气候,只是由数十个部落联盟组成,依附于突厥之下,占据关外大草原,时不时的到大唐边境骚挠一下,抢些牛马财物孝敬突厥。该死的,活该你倒霉。
不过,我又开始担心,大唐的骑兵虽然勇猛,但地形不熟,粮草运输途中无险可守,容易被掠夺。再加上北方寒冷,此时已是夏末,若等粮草军马准备停当,已入秋,此时再加入征程所耗时间,离冬天只有三个月不到,这…(…。。)…?我疑惑不解?李世民在玩什么花样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消息证实了我的推测,此次大规模演兵是针对蒙古,若单单演兵,何必准备半年粮草车辎,兵器司日夜打照弓箭,我的方便面加工厂收到了大批订单,被服厂也日夜赶制将士冬衣……
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仅仅说明是一次单纯的演兵吗?
第三十二章 金殿定军
我心里的念想很快被事实证实了。
……
早朝。诸臣在御座下已争辩快一个时辰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看着下面分为主战主和两派臣工的争执,心里就有气。这帮老东西,太平了几年就想着荣华富贵、颐养天年,当年的勇猛和好战都到哪儿去了……太平也是错啊!李世民感慨……
“朕闻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唐建国虽才四十载,所积弊病并远非此;而我大唐番属北方数十部落年年混战,民不聊生,又风雨飘摇之际,此好比病入膏肓之人,难道就一定要以药石轻微疏导之,而不可以加以猛药吗?”李世民一边说,一边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朕此之前,有过许多思考,如何才能解决我大唐弊病。御史大夫你说,难道不理不睬北方占我阴县关?”李世民心想,这帮老东西嘴上说出兵,心里怕出兵,花的是朕的钱银,不就是担心自己两儿子上战场吗?妈的不想上老子让你第一个上,心里想,嘴上却没有说。只是笑呵呵的冲张传承指了指,意思是你讲讲看! 御史大夫张传承道:“陛下所言甚是,臣也同意用兵,只是这天气日渐寒冷,北方早已是大雪纷飞,此时出兵,不利作战!”
“难道就坐视阴县关被占,其余弱小部落求救于不顾?”李世民笑问。
“顾!当然要顾!”主簿臣相洪天赐列班道:“不但要收复阴县关,还要灭了吐尔八这混蛋,竞然在入冬占领贝尔盟草场,这不是封了其他部落的退路吗?况且,臣闻这吐尔八一向迭傲得很,只知道孝敬突厥,却丝毫不把大唐放在眼里!”
“主簿大人所言极是!”旁边一位将军列班出来道:“在下愿为陛下马前卒,率精兵三万,不日即可收复阴县关,直逼贝尔盟大草原,歼灭吐尔八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