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预言师-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吗?”夏初一边挑着菜一边说道,现在她的身份是公主,不能够随便自己做饭了,好在有间酒楼的厨师培养得不错,白厚德调了两个厨娘到公主的身边专门给她做饭。同时因为夏初被封为公主的原因,原来时时刻刻都注意着想要到她酒店挖人的人在瞬间都消失掉了,这倒是省掉了白厚德掌柜的很多麻烦。不过夏初比较在意的是自己的名义上的父母改变了对于自己的态度,连带着郑晟面对着自己的时候都要行礼,这让她很不习惯。“打仗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觉得突然之间有些事情变了很多,有点不习惯,比如说要把皇上叫做父皇,还要把太子、秦王、齐王殿下叫做皇兄,连带着我的父亲大人都不敢跟我大声说话了,这个世界还真是奇妙啊!”夏初苦笑了一声。

岐晖一边优雅地吃着桌上的好菜,一边自己在肚子里面好笑,“公主殿下得到了仙人的传承,皇上重视也是应该的,我道门中兴的希望可全在公主身上啊!”

“哦,是吗?我这个妖女可不敢当此大任啊!我可是南华老道的徒弟,妖道张角的师妹啊!”夏初戏谑地说道,同时对着自己身边的侍女说道,“凤儿,去打一瓶葡萄酒来给道长。”

“谁人敢这么乱说!”岐晖马上放下了筷子,轻轻拍了拍桌子,在听了到葡萄酒之后马上就笑得合不拢嘴,“这都是那些和尚散布的谣言,岂有此理,这些和尚居然敢乱写乱说,还敢污蔑我教祖师,那个法琳写的什么《佛陀弘法记》,居然公开宣扬说老君和孔圣人都是他们佛门菩萨转世,这不是欺我中土无人吗?我尚在人间一日绝不容忍这等胡人妄言乱语。”岐晖一边说一边看向夏初,注意这个公主的神情。

由于夏初奇特的爱好,主要是因为古代实在是太闷了,而夏初有没有什么心思去捕猎男色,所干的事情无非是写写小说,让后找人编成评书在自己的酒楼说出来,接着就是数钱了。在白仲欢讲过了河东狮吼以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之后,夏初终于把目光投到了《三国演义》上面了,白仲欢开始在有间酒楼连载评讲根据陈寿的《三国志》改编的《三国演义》了。有人因此而受了启发,就向高祖汇报说夏初自己说自己的师傅是南华真人,不就是三国里面给了张氏三兄弟天书的老道吗?可见夏初也不过就是一个妖女,必为国家之害。虽然高祖狠狠处罚了进言的人,但是民间还是有种种传言,直到高祖封了夏初做公主,大家才消停下来,认为身为大唐国的公主怎么也不会危害大唐国了吧。这种想法,还真是幼稚呢!

“和尚的说法有关我什么事情?”夏初撇了撇嘴,“岐道长想要振兴道门还是想一点其他的方法吧,佛门在民间劝解百姓容忍向善,深得皇上欣慰。道长一心想着要让皇上灭佛,到时候天下的百姓怎么看皇上?道门子弟一天在观里面炼丹打坐,吃用都是皇家的赏赐,见了百姓趾高气扬,哪有佛门的和尚谦虚谨慎?道门不兴,道长还是自己找找责任好了。”

“这个……”岐晖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这个时候凤儿已经拿了一小瓶葡萄酒,恭恭敬敬地跪着放在放在岐晖的面前,说道,“观主请用!”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退到了一边。

“那么,公主以为该怎么办呢?”岐晖小心地问道。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观主!”夏初白了他一眼,“仔细学学人家佛家是怎么做的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们提到和尚就恼火,一点平常心都没,修道是这么修的吗?”

“这个,多谢公主殿下指教,其实我这次来一方面是皇上命我设坛祈福,另一方面则主要是想请公主殿下帮忙,振我道家,兴我道门。”岐晖把葡萄酒小心地倒在翡翠杯里面,说道。

“你弟子写得《封神演义》很不错的,”夏初说道,“看起来比我写的还要丰富得多呢!”

“这个……”岐晖又颇为尴尬了,打了个哈哈说道,“老道也是为了道门之兴,公主就不要在意了,这个,我不是来和您商量了吗?”说着岐晖又对着凤儿挥了挥手,凤儿看了夏初一眼,夏初点点头,凤儿才走出门去,然后关上了门,岐晖把自己的桌子向前搬了搬,稍稍靠近了安平公主一点,低声说道,“公主殿下可能不知道,长安城里面传您是妖女的话,都是那群和尚干的,背后就是慈航静斋,这群和尚借着这件事情想要打击我整个道门,若不是皇上封您为公主他们绝不干休。皇上让您进观祈福也是为了您好,这件事情的背后……”

“行了,说到这里就不要说了。”夏初挥了挥手,“岐观主,牵到这种事情里面可不好,我们可都是方外之人啊,而且你要看到有很多前车之鉴的,你想要道门昌盛还是想要留下千古的污名啊?”

岐晖眼神一颤,看着夏初半天,终于说了一句,“公主殿下高明!”

高明吗?夏初自己在心里面鄙视了一下对方,其实我只是怕麻烦而已,阴谋诡计多累啊!人世间最厉害的还是阳谋。

第三十八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夏初被封为公主不仅仅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甚至于高祖皇上的几个儿子也料不到自己突然之间就多出来了一个妹妹,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刚要想和自己的妹妹见面的时候,高祖又是一道圣旨,着李夏初进咸宜寺为北方战事祈福,因为夏初的功绩就是‘斋醮有验’之功。同时岐晖岐观主也公开宣布夏初的身份就是上应天命,辅佑李唐的。这种说法说然并不是让所有人接受,但是还是表明了高祖皇上的决心不可动摇。这让郑晟很惶恐,不知不觉之间,郑家突然站在了风尖浪口之上了,这也让他越发的小心并且严厉约束自己的家人,身为太常寺卿的郑晟先生开始越发的稳重,但是对于自己的女儿遭到皇上喜爱这种事情郑先生并不觉得是一件好的事情,对于女儿离开自己的身边乃崔夫人已经开始焦虑了……

“真是岂有此理,我倒是迷惑了,不知道父皇居然如此善变,前段时间我还听说这位姑娘会是太子或者齐王的姬妾,没想到转眼之间,她就成了我们的妹妹了,还改姓了,这下子我是真的不知道该称呼她夏姑娘还是郑姑娘,或者是皇妹了。”秦王李世民殿下坐在自己的秦王府大殿里面,怒极反笑道,“这下子,王室的体面一点都没有了,之前还说是父皇想要纳妃,结果是给自己的儿子选侧室,接着又是收养女,嘿嘿,父皇还真是花样层出不穷啊!”

“殿下,这个似乎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啊?”长孙无忌皱了皱眉毛,“按照我们得来的消息来看,这位安平公主殿下也不过就是稍稍懂一点望气看相什么的,她说的东西很多谋士也看得出来,皇上收他为养女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吧!”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旁边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都皱着眉头,相视一看,都有焦虑的神色。

“哼!”李世民站了起来,“父皇逸于安乐,亲近小人,我又长时间在外领兵,父皇周围的人难免进我的谗言,本来裴寂尹祖德和后妃就是一派,为了打击我们不遗余力,现在又多了一个公主,看父皇的架势,竟是对她的话深信不疑,这要是她接着说我们的坏话,我恐怕……”

“殿下多虑了!”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量她一个女子有何能耐?”

“无忌,不要小看这个女人!”李世民摇了摇头,看向了房玄龄,“玄龄我看你有话要说你就说一下吧!”

“殿下,”房玄龄面带忧色地说道,“要说封公主也没什么,微臣担心的是其他方面。”

“哦,什么方面?”秦王和长孙无忌都来了兴趣,现在秦王府的将领都在外面带兵,府里面也就只有几个谋士在。

“一是佛道之争,佛门有人借着郑姑娘的师承打击公主,但是这件事情因为皇上封她为安平公主压下去了,但是接着马上楼台观的岐观主就接着宣布说公主是天仙弟子来辅佑李唐的,属下怕这是佛道之争的开始啊!”

李世民看了看长孙无忌,对方点了点头说道,“我本来以为有了这个传言的话这位姑娘就要收敛一些,没想到皇上居然这么下力保她。”杜如晦和房玄龄对视一下,长孙无忌的言下之意就是关于安平公主的流言的流传,他根本就是知道的,甚至于还是参与了的。

“这倒是一个问题!”李世民沉吟了一下,“当下没有空来理佛道之争,皇上也应该不会管他们的,毕竟佛道对我大唐都有贡献,应该会是偱旧例让双方不要闹得这么凶罢了。”

“其二就是这位公主殿下的册封可能不是皇上一时兴起这么简单啊!”房玄龄看向杜如晦,对方点了点头,摸了摸胡子。

“哦,这怎么说?”李世民来了兴趣。

“听说这位公主殿下不仅预测了苑君章的人马中有人投降,还预测到了说朔州归附之后,突厥必然南下来犯,宜早作准备?”房玄龄用询问的眼神看向了李世民,李世民点了点头。

“不错!”长孙无忌插话道,“不过这个一般人都看得出来,我想就是玄龄先生,克明先生也是看得出来的。”

“不过,”杜如晦接着说道,“听说公主殿下听说皇上拟派李高迁李将军援助朔州之后大力谏止,不知道有什么说辞?”

“这个……”李世民脸上露出了然的神情说道,“我也向父皇建议过,李将军打仗勇而无谋,援助朔州若是突厥势力极有可能不敌,因此不如直接派尉迟敬德去支援朔州……”

“不知道公主殿下怎么说?”杜如晦接着问道。

“这个小丫头比我还不给父皇面子,说的是必败,高满政必死,李高迁弃军必逃……”说着说着李世民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

“因此皇上就让她去咸宜观祈福吗?”房玄龄插话道。

长孙无忌看着正在思考的李世民说道,“殿下,这种情况之下,皇上仍然派李将军出战,这个……”

“皇上看起来想要高满政死啊!”李世民恍然大悟,“所以他才派尉迟敬德跟在李高迁的后面帮他挡住突厥人,不过还是有些东西说不通啊!父皇……”

“殿下,”房玄龄拱了拱手,“皇上不放心高满政也是可能的,如果这条真的是属实的话,皇上已经对公主殿下的话深信不疑了。我听说公主殿下一进咸宜观岐晖观主也就跟着进去了,而且按照皇上的言行来看,皇上是有意想要把安平公主的地位捧起来了。”

“你说的没错!”李世民点了点头,“父皇确实问过如果李将军败了,则何可解,我这个新任皇妹就说到‘派尉迟敬德援助,突厥必败’,这也是为什么皇上先派李高迁,接着又派尉迟敬德从原州去救援。”

“殿下,如果北方已定的话,南方败辅公祏只在反手之间,接下来天下就只是突厥和高开道了,不过高开道依附突厥,不过是突厥人的一条狗而已,国内一定,接下来皇上大概就会考虑传位的事情了吧!”房玄龄说道。

“到那个时候这位公主殿下的话的用处可就来了,”杜如晦接着说道,“她可是背负着道门的厚誉,皇上可能自觉无力控制把位子传给殿下或者是太子,这时候要是有一个有声望的人帮着来说一下的话,皇上大约就会顺水推舟了。而皇上现在做的事情极有可能是帮助她立威,为北方战事祈福之后恐怕又会让她为南方的战事祈福,不然这么私密的预言占卜的话,怎么可能故意召集重臣当着面将?而且还是我军可能战败的预言,皇上还故意坚持自己的布置,怕抱的不知是除掉高满政一个目的吧!”

“殿下,克明兄说的极是啊!”长孙无忌摸着胡子说道,“皇上大概就是这么考虑的,而且故意不让殿下你领兵,而只是让尉迟敬德领兵,看起来,皇上已经不放心殿下领着大军再立军功了,皇上的心思大概已经出来了吧!”

“这样的话!”李世民站了起来走了两步突然转过来说道,“还是先让王妃去宫里面探探消息吧!”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脸上都露出了理所当然的神色。

第三十九章 曰可杀

 “秦王妃想要到咸宜寺去祈福?”李渊很惊奇的问着站在自己身边的韦公公,“她去就是了,干嘛还要给我说?”

“皇上,岐观主和安平公主不是还在咸宜观给北征的战士祈福吗?”韦公公提醒李渊道,“这段时间咸宜观都是不对外开放的。”

“哦,你不说朕都要忘了!”李渊拍了拍前额,派安平公主和岐晖去咸宜观祈福根本就不是高祖陛下的真正目的,忘了也很正常。“让她去就是了,这有什么关系?反正安平和她也算是亲戚了,何况她们还有旧的。”

“皇上,这个秦王,”韦公公说道,“就是因为安平公主和秦王妃有旧,如果王妃说服……”

“韦公公你多虑了,如果真的是那样子的话,我也不会赐封安平公主了。”李渊站了起来在屋子里面走了几步,“天命啊!天命!”李渊感叹道,接着又对着韦公公说道,“朔州的战报可送给了几位大人?”

“嗯,已经送到了兵部了和几位大人那里了,皇上,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吗?”老太监还接着问道。

“你这老货,想要从朕口里打听什么?”李渊笑骂道。

“老奴只是担心公主殿下测的不准!”韦公公讪讪地说道。“江夏郡公斩关宵遁,朔州总管高满政战死,皇上,要是尉迟将军挡不住突厥人的话。”

“杞人忧天,杞人忧天!”李渊心情很好,居然还笑着对着韦公公说道,“这些不是都在公主殿下的预料之中吗?你个老货居然还心忧国事,很好啊,不过不用担心,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北方的战事实在是没什么可担心的,突厥人攻打马邑城,实属不智,虽然攻下来了,但是恐怕也无力守住,尉迟敬德反击在即,这有什么担心的呢?”

“是是,”韦公公连忙说道,“是老奴昏聩,比不得皇上英明,只是李将军这次……”

一说到李高迁,李渊就收起了笑容,接着瞟了韦公公一眼说道,“朕记得你和他有旧的……”

“皇上恕罪!”韦公公马上跪了下来,“李将军跟随皇上多年,一直颇有功劳,这次真的是……非战之罪。”

“朕知道!”李渊额首道,“不过临阵而逃,将士皆没,这个罪不能不罚,虽然没有和尚书他们讨论,但是朕已经决心让他徙徒巴蜀了,等过几年再回来吧!”

“谢谢皇上恩典!”韦公公这才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接着高祖陛下陷入了沉思,自己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夏初在私下里面已经给自己说过了,须心胸开阔能够容人,妄造杀孽会折福折寿,不过自己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夏初也没有说过自己将来会怎么样,只是劝说自己不要杀杜伏威。

对的,自己是有杀杜伏威的心思,江淮军中杜的威望颇高,前段时间杜伏威自请南下说服江淮军投降,自己没有准,深怕纵虎归山,杜伏威回去之后和辅公祏沆瀣一气。同时也就有了杀杜的心思,不过不是现在,是准备李孝恭和李靖打下辅公祏之后,而且同意了阚棱代替杜伏威去江淮帮助李孝恭平定辅公祏的叛乱。

夏初又说过,阚棱此去,十死无生。高祖私下里给李孝恭的心里面确实有趁机杀掉阚棱的指示,加上王雄诞已经被辅公祏杀死,阚棱和杜伏威再死了的话,江淮军就真的全灭了。不过杜伏威这段时间沉迷了神仙方术,炼丹坐禅,也许是在向朝廷表示自己并无野心。不过真正让李渊在意的是夏初说的,“杜伏威若死,皇上将会少坐九年江山,但是寿命不会短。”这句话让李渊颇为踌躇,在长安城已经处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