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预言师-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这就证明了夏初所处的并非是历史的空间,注意,是所谓的正统的历史的空间。如果还有寇仲和徐子陵的话就完蛋了,夏初这样想道。李世民长得高大挺拔,脸上轮廓分明,是个美男子也看得出胡人的血统;那位师仙子一身的飘逸之气,有点超凡脱俗的感觉。夏初看了好几眼然后才把目光看向庞玉,接着对着长孙含蓄的笑了一下之后对着庞玉问道:“那个老头子还说过什么话没有?”
庞玉脸上露出惊愕的神情,看向李世民和长孙,他们两个脸色多少也变了一下,只有师仙子没有什么表情的变化,淡淡的接过口来说道,“当日和姑娘一见就知道姑娘并非普通人,想不到姑娘居然还有一位仙人师父,而且现在看来,两位的师徒之情不浅啊!”
师仙子的话大大打消了房间里面的尴尬气氛,长孙对着小翠和小红说道,“好了,你们出去吧。”小红和小翠已经不甘心的走了出去。李世民咳了一下,对着夏初说道,“好了,郑姑娘,尊兄已经到了长安了,如果你想回去的话,我们可以送你回去的。”他刚刚说完,长孙皇后就拉了拉他的袖子,然后接着说道,“郑姑娘不愿意说出真名,我们也不愿意勉强,若是暂时不愿意回家,继续呆在这里也是好的。”
夏初看向似乎已经知道了事情是怎么样的庞玉和师仙子,庞玉脸上满是愤愤不平之气,看到夏初看向他就说到,“南华道长说你为了逃婚离家出走,被他收为徒弟,同时把一个先灵植入你的体内,前段时间的失忆就是因为你和先灵的融合还没有完成的缘故,他说你的天命就是辅佑大唐……”
说到这儿,夏初瞪大了眼睛看向了现在对于自己身份毫不怀疑的几个人,李世民脸上挂着不咸不淡的微笑,长孙脸上是温和的笑容,庞玉眼光闪烁,师仙子看到了夏初看向她,微微一下说道,“当今天下,民心所向,天命所归都在李唐,王世充、窦建德之后天下再无可争雄之人,妃暄倒是希望郑妹妹能够以天下苍生为念,辅佐明君,开创盛世。妃暄虽为方外之人但是也愿意为解救黎民百姓出一份力……”
果然是妃暄,夏初摇了摇头,但是看起来似乎又没有寇仲和徐子陵的存在,好吧,这是怎么样的世界,那个该死的南华又是怎么一回事,夏初觉得脑子里面的想法比较乱,觉得有必要好好的搜集资料对比一下现实,但是很明显,现在没有这个时机和机会,于是她很小心地看向李世民问道,“你们认为我是郑蓉儿吗?”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道,“堂堂荥阳郑氏的小姐居然逃婚到了长安,要不是在苇泽县遇见了尊兄,还不知道信口说帝王之气的姑娘居然是郑氏的小姐呢!”
夏初看到李世民笑得极为自信的样子,倒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高兴,难道就是因为抓住了自己的底细?
长孙不动声色的拍着夏初的肩膀问道,“不知道妹妹还有什么打算?听说妹妹的未来相公是博陵崔氏的公子,大约是妹妹不了解的缘故,想必人品是极好的……”
夏初不得不忍受一下长孙娘娘的好心,这位娘娘完全不明白这件事情的始末。当然,现场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夏初更加明白这个事情的始末,郑蓉儿之所以逃婚是因为知道了自己的未婚夫已经有了一个妾的缘故,而且听说为了和自己成亲而把这个妾赶回娘家去了,所以郑蓉儿才下定了决心逃跑的,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郑蓉儿一时冲动的举动,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还存疑,而且郑蓉儿的母亲郑崔氏是郑家的老爷郑晟郑子光的正妻,告诉郑蓉儿这件事的是她的二姨娘郑刘氏的丫鬟,郑夫人是崔欣的姑妈,所以郑蓉儿是崔欣的表妹,总的来说,这位郑小姐还是过于幼稚了。
“秦王殿下,”夏初对着李世民说道,“年近二十,当能够济世安民说的是你吧!”
秦王陛下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而已,夏初低了低头说道,“天命所属,修道之人是要置身事外的,我微末的修为帮不了您的,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向您借一千两白银在长安城里面找到地方修道而已,不知道秦王能不能够帮忙。”
夏初的话让整个屋子里面的人都沉默了下来,长孙也是面带着尴尬的神色拉了拉夏初的袖子,说道,“郑姑娘尽管在府上住下来就是了,尊兄也马上将要调任长安了,到时候不就有了照应了吗?你这样做又是何必呢?王上也是以言语相戏,没有赶姑娘走的意思。”
“没事,走就走吧!”夏初潇洒地耸了耸肩膀,“我刚才也是以言语相戏,不过以秦王陛下未来的身份,这种戏言以后可没什么机会讲了。”
李世民脸上闪过一丝狐疑的神色,又仔细看了看夏初,然后看到师妃暄对着他摆了摆手,于是朗声道,“郑姑娘刚才多有得罪,在下给姑娘道歉了,姑娘在秦王府任意居住就是了,如果想买房屋在长安居住在下也是可以代劳的。”
夏初点了点头,拉着长孙的手说道,“姐姐有水之善德,当有富贵之命,但是夫君杀德太甚恐怕殃及子孙,我会为姐姐祈福的。”
转过来师妃暄说道,“既然郑姑娘不愿意呆在秦王府不如和妃暄一起去清心庵小住几天,妃暄也有事情想向郑姑娘请教。”
“好啊!”夏初说道,“我对师仙子也很好奇,但是我还是喜欢大家叫我夏初。”夏初这样子说道,庞玉将军站在一边什么话都搭不上,一脸的郁闷。
第九章 君子远鬼神
李世民没有说出为什么要把之前自己担心的送进府的夏初又送走的原因,连带着那位小五也被调回去继续守城门了,那个所谓的神仙出现的故事秦王陛下听了之后也不过是淡然一笑罢了,长孙皇后劝他稍微留意一下这位行事奇特的女子,但是被他忽略掉了。“天命岂会无端干涉人事?”这是这位秦王殿下的观点,不过他还是送给了夏初五十两黄金,“送君作嫁妆尔!”秦王殿下的使者这样子说道,还借住在清心庵夏初毫不客气地收下了,不过反击道,“秦王陛下一定会有一天记得自己借给过别人钱的。”
黄易说慈航静斋隐为天下白道之牛耳,在夏初看来大约也是这样,没有办法,政治野心太强大了,师妃暄总要讲一下要待天下圣人出平定天下拯救百姓,言下之意大有李唐秦王不出,如天下苍生何的意思在里面。夏初不知道师妃暄为什么要和自己谈论这些事情,按照女孩子的想法,师姐姐应该和自己好好聊聊衣服和化妆才对,要不然聊聊艺术音乐诗歌也不错,夏初实在是受不了师姐姐摆出一副要拯救天下苍生的态度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修道之人是不干涉人事的!”夏初光明正大的回答道,心说,要是修道之人关心人事的话,那不是天下大乱,一棒子修道的人打起来的话岂不是连地球都要打爆,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会有一场封神战争?
“妹妹此言差矣!”师妃暄皱着眉头说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天下动乱,百姓流离失所,死于战乱者不知凡几,妃暄虽非怀有普度众生之念,但也谨遵师命,入遁尘世,以辅佐明君,拯救百姓为念,亦是一场大的功德。”
夏初暗自嘀咕徐子陵怎么会喜欢上这么一个无趣的女人,相比较而言,会吹箫的石青璇实在是要好太多,不过夏初没什么心情和师妃暄唠叨,因为不在一个位面上,师妃暄寄望于一个专制的明君和文臣集团,这不是夏初的想法里面能够接受了,而且如果师妃暄的理念真的是那么的单纯的话,倒还好。关键是要看到:李家里面,大约只有李世民对于佛教不怀有排斥的心理。对于其他以老子玄玄孙自居的人来说,道教才是正统,夏初觉得这也很正常,毕竟——佛本是道来着。
于是夏初的兴趣就是给师妃暄讲故事,讲一讲当年武王伐纣的封神故事,讲讲准提、慈航和多宝道人是怎么最后入西方世界,建立起庞大的佛教系统。佛本是道啊!夏初的大胆的言论吓坏了师妃暄姐姐,夏初怀着一种恶毒的想法告别了思维混乱的师妹妹,然后在长安城买下了一座院子和一间小酒楼。而且大约是因为这个世界是一个自己的意志的世界的缘故,她总是能够凭空拿出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调味品,比如说花椒和辣椒,仿佛她的手连接了两个次元。
这间被夏初命名为有间饭店的小饭店在很短的时间内风靡了整个长安。夏姑娘教会了自己饭店里面的厨子怎么做川菜,从某种情况上讲,即使是这些厨子被挖了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这些调味品其他人根本就搞不到,被夏初连人带店一起买下来的叫做白厚德的掌柜一天在柜台上面数钱笑得都合不拢嘴了。而长安里面的局势并不是稳定的好像和谐主义的社会,太子在外面征讨刘黑闼采用了魏征的计策之后连战连捷,刘黑闼被打得逃亡饶州,结果被他委任的刺史诸葛德威诱捕,然后献给了唐军。李建成把刘黑闼和他的弟弟连同诸葛德威等好几个人一起砍了,大约是怀着为自己的妹妹报仇的念头。李渊对于这种恐怖而且直接的的手段发出了最美好的赞美,从某种情况上讲,他的太子殿下能够建立起伟大的军功他还是很高兴的,最起码,证明了李唐的接班人也能够打的,李世民并不是唯一的能够保卫李唐的选择,加上从巴蜀出兵李靖李孝恭招抚了岭南,杜伏威自请归附进入长安,天下李唐已经得了十之八九,李渊龙心大悦,大大地嘉奖了李建成、李元吉、李孝恭、李靖,连带着出兵的将领什么的都受到了嘉奖,很明显对于李唐来说,平定天下指日可待,最大的威胁实际上就是突厥和李唐的继承人之争。
年纪日益大了的沉浸在美酒和美女中间的高祖似乎还抱着自己的儿子能够和解的梦想,他这个时候开始幻想自己的太子能够建立起军事威望从而削弱自己的二儿子因为军事功绩而建立起来的威望,同时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在继承人似乎是过于轻浮了。给李世民许诺了太子之位,结果最后还是反悔了,想要补偿结果反而造成了自己儿子之间的对立。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出于夏初自己不负责任的臆断,从某种情况上讲,太宗还是很了不起的,谁能够想到李家能够那么快就拿下了长安关中,然后击败薛举宋老生刘武周宋金刚这么强悍的对手,也难怪李密一见到世民就看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现在平阳公主死掉了,还剩下一个李世民。李渊的继承人注定了要从窦太后生出来的儿子中拣选,很显然,立贤还是立长都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太宗已经建立起一个小朝廷并且以洛阳为食邑以后,这是更加困难的一个问题了。
夏初以为太宗大概是忙得没有什么时间来关心自己这个闲人,又或者是吸取了古代的时候上位者被种种神仙骗子欺骗的教训,又或者是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总而言之,夏初只是一个无用的人,不值得留心,先前的谨慎只是因为一时脑袋傻掉了。但是长孙皇后是经常来光顾夏初的饭店了,虽然很多时候只是派人来买做好的食物,小红和小翠常常借着这个机会跑到这里来借着机会听夏姑娘的徒弟,一个叫做白仲欢的小孩子讲封神演义的故事,不仅仅是她们两个,这个封神演义的评书已经开始在整个长安城风靡起来。甚至于在还没有到吃饭时间的时候,有间饭店依然坐满了人,这个时候夏初就在饭店里面卖点心,每天小红和小翠回到家之后,就被承泰和承前拉着要听封神演义的故事。这大概也就是有间饭店风靡整个长安,夏初的饭店在短时间内扩张起来的原因。
第十章 前面有间饭店真的是有间饭店
夏初只在清心庵住了三天,她还是很佩服师美眉居然能够只吃味道不怎么样的素菜,这对于身体发育非常不好的。夏初不知道现在自己是几岁,按照大家的观点来看,似乎自己还是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小萝莉,但是在心理上面她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兴奋。虽然自己在高中的时候见过自己身边的小女孩找男朋友的,但是想必她还是不能够忍受自己在十六岁嫁人,想必她也不能够容忍自己在二十六岁之嫁人,对于夏初而言,她只能够在心里面赞叹自己的身体在恰当的时间逃掉了。十六岁呢!虽然已经过了十四岁了……
而对于师妃暄美眉来讲,这三天的时光可以说意义重大,夏初的言论在很大的程度上颠覆了她的世界观,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夏初妹妹从她师傅那里听来的关于封神的故事以及阐教截教西方教的神话故事打乱了师妹妹的信仰的基础,至于夏初所说的封神之后,神仙再也不介入人界的说法,总是让师妹妹半信半疑。夏初装神弄鬼的故事,打乱了宗教界人士的心扉,加上她实在是不适应庵斋里面的饮食,所以在拿到了李世民兄在长孙皇后的劝诫下拨出的金子之后就马上在秦王府的附近收购了一家小型的饭店,同时收购了饭店周围的一个丝绸店,准备把两家店打通然后扩大成一家大的酒楼。这就让连同厚德饭店一起被收购的掌柜白厚德很不理解。不过夏姑娘有金子而且执意要这么做他也没有办法,何况夏姑娘发工钱很大方,他还是掌柜,但是每个月拿到的钱几乎赶得上以前自己当老板五个月挣到的钱,何况秦王府的庞将军似乎是这位姑娘的朋友,哦?真的只是朋友?
在闻到和吃过夏姑娘用奇特的东西做出来的食物之后,白掌柜终于明白夏姑娘为什么有信心一次投入这么多的钱来开饭店了,并且把饭店改成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有间饭店,同时把隔壁的的丝绸店改成了一个茶铺,出卖各种奇怪的点心,还要找几个能说会道的人叫他们讲故事什么的。对于后面这件事白掌柜就上了心,自己的二儿子白仲欢读过两年书,但是不怎么上进,而且又有些懒,不愿意从军,加上夏初开出的工钱又比较高,于是他就自己推荐自己的儿子来跟夏姑娘学讲故事,夏初住在店旁边的院子里面,每天除了教一教几个厨师用新的调味品做菜之外,就是给这个叫做白仲欢的家伙将封神演义的故事,任由对方用流行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话说这个叫做白仲欢的家伙脑袋瓜子还是灵敏,居然能够自己学会怎么用语气调动情绪和用适当的节奏抖包袱和吸引听众,当然,他也不止一次地问夏初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有很多人传说夏姑娘也是修道的,有一个神仙师傅,夏初每次都有点不耐烦的说道,“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传说下来的,真的也变样的,你就当作是假的吧。”
但是看起来古代的愚夫愚妇还是很多的,有间饭店的饭菜好吃,同时还有好听的故事可以听,这两样就吸引了整个长安的人,自从白仲欢开始登台上讲《封神演义》之后,有间饭店的生意火爆之极,不断有人在上午听了例行的评书故事之后就一直留在原位点点心,等着听下午的重复,不少人甚至于为了抢位子而打架。这让白厚德非常的郁闷。不过自从秦王府的庞将军来过之后秩序就好多了,每天秦王府那边都会有一个小丫头过来预定午饭和晚饭带走,这份饭菜总是夏小姐自己烧的,香味四溢,厨房里面的厨师看见闻见都流口水,据说这是秦王妃预定的。每次来的小丫头总是两个两个的换着来,不是叫做小翠就是叫做小红,而且她们似乎和夏姑娘还认识,对夏姑娘也很客气,对于白厚德来讲,这就是夏姑娘后台强硬的标志,这两个姑娘也总是早早的来,然后坐下来听完一场评书才带着食物回去。每次看到偌多的人兴致勃勃地听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