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弄潮(全本精校)-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较于县上其他几个集体企业,诸如城关镇的利达机械厂、江口肉联厂、江口运输社、桥关镇的桥关纸厂和食品厂、花莲镇的花莲纸厂、永和镇的铸铁管件厂,江庙镇的二建司实在算不上是个惹眼的企业。
最终镇党委政府一帮人轮番登门给杨天培一帮人做工作,要求他带头购买这笔数额不小地股份。并表示可以让镇上合金会给予贷款扶持,这才让做足戏的杨天培带领一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买下一批,但是仍然留下了多达七十万的股份无人接手,最后才由赵孚望和古志常委托杨天培出面买下这七十万股二建司的股份,最终圆满完成改制。
这样一来江口二建司一百五十一万股份中按照每股一元计算,杨天培持有三十万。赵孚望持有五十万,古志常持有十五万。其他部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持有包括他们本身拥有股份在内的十五万,普通职工持有三十万左右,彻底完成了集体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改造。
随后大部分职工强烈要求退股,使得杨天培和赵孚望都以原价各自从这些急于套现地职工手中增购十万左右,古志常增够五万,其他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在杨天培的鼓动下回购普通职工股份,普通职工持有股份只剩下不足五万。
最终股权结构固定下来,杨天培以自己名字中地天字和第一大股东名字中的孚字取名将江口二建司更名为安都天孚建筑公司,就此形成日后天孚集团的前身。
整个改制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好在安蓝公路江口二建司承揽路段建设已经进入尾声。主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发包公司那里收回尾款。对天孚建筑公司正常运作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
江口县的集体企业改制进行得相当彻底,尤其是在茅道临和梁建弘前期的充分准备下。绝大部分列入产权改制的企业都改制成功,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利达机械厂改制被十来个原来厂里的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联手贷款买下。赶走了原本在位的党委书记和厂长,迅速就将企业从半死不活地状态中拯救出来,仅仅两个月时间就扭亏为盈,引来一边倒地赞誉声。
而江口运输社也被来自安都的一个私人老板出价一百二十万买下包括所有职工持股在内地所有股份,并立即注资全数更新车辆,向交通部门购买路线牌,迅速垄断了从江口到安都和江口到平川乃至蓝山的客运线路,一下子使得原本濒临倒闭地江口运输社起死回生。
原本在江口运输社上班的职工除了部分提前退休之外,其他在职职工个个都是喜笑颜开,拿《安都日报》记者采访他们的话来说,累是累了点,但是值得,收入至少翻了一个滚儿,这对于长期只拿一点基本工资为生的职工们来说实在太具有吸引力了。
当然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像桥关食品厂和江口肉联厂便无人问津,本单位职工都不愿意持股,而也没有外来企业或者个人愿意买下这两家企业,包括原任厂长副厂长在内的管理人员都是毫无兴趣,这两家企业本来经营就难以为继,既无市场又无技术,经营人员也是人心涣散,根本无法支撑起企业,所以改制流产也就在意料之中。
江口县集体企业改制大部分获得成功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力是巨大的,整个六月和七月间江口县城里人们讨论得最多的都是改制,普通群众关心的自然是改制成为所谓股份制或者私人老板的企业后继续在里边工作的人们收入状况,但是让他们欣喜的是几乎所有改后的企业职工在收入上都没有下降,部分企业还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让原本还持反对或者摇摆不定态度的舆论导向也一下子偏向了改制。
而政府部门更关心的则是资金回笼状况和企业改制后的经营状况,大笔资金的回笼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已经相当拮据的几个乡镇政府,尤其是城关镇,原本已经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一下子逆转,利达机械厂和江口运输社的出手为镇上一下子获得了超过三百五十万的纯现金收入。
桥关镇和花莲镇的纸厂也成功改制,虽然政府股权转让的价格上比不上城关镇的两家企业,但是也为两个镇政府带来了超过百万的收入,这可是硬打硬的真金白银,落入镇财政所的腰包中,可以为被捉衿见肘的镇上领导们解决多少棘手事情了。
效益最好的永和铸铁管件厂虽然将部分股份量化释放到企业职工中,但是镇政府却因为铸铁管件厂效益一直十分良好而不愿意出手所持股份。
江口县委县政府也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将转让政府所持集体股权,只是在文件中要求乡镇政府积极、主动、稳妥的完成集体资产产权的改革,完成角色转变,这也为永和镇政府保留铸铁管件厂股权留了尾巴。
永和铸铁管件厂在当初看来没有转让集体股权相当明智,但是两三年后企业就陷入了困境,和普通职工一样只持有少量股份的管理层很快就甩开了管件厂自己另起炉灶,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打倒一家辉煌另一家的转变,永和铸铁管件厂走向衰败也就成了必然。
轰轰烈烈的改制风潮不仅仅在江口一个县,安都市同时选择了两县一区进行改制试点,江口县、梅县以及另一个郊区…………香海区都在这一次改制试点中名声大噪,江口以质取胜,改制成功的集体企业基本上都走上了发展正轨,并迅速走上壮大之路。
而梅县则改得彻底,所有改制企业中政府所控制的集体产权都全数转让,或者半买半送给管理层,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后企业与政府再无任何关系,但效果却参差不齐。
香海那边则显得较为特殊,政府为了确保企业发展顺利,积极引导企业管理层买下企业大部分股权,并主动为这些管理层提供融资支持,这使得香海区的集体企业基本上都控制在原来的企业管理层手中并未落入外人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因此得以延续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改制后企业呈现出来的活力却是有目共睹。
三个县区的改制试点成功也为宁法和蔡正阳准备在下一步继续推进集体企业全面改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蔡正阳甚至亲自带领市政府政策调研室的一帮人下到三个县区这些改制企业中,实地了解企业目前生产状况以及职工思想状况,了解出现的新问题,思考应对之策。
正文 第三卷 开发区风云 第八十二节 换位(兄弟们给几张月票吧,落后了!)
“实际上改制遇到的问题比我想象的要少,这和各县区领导的重视有很大关系,前期工作做得扎实的,思想宣传到位的,情况都基本上比较令人满意,前期工作粗糙的,敷衍了事的,或者政府不来气的,自然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这是大势所趋。~~~~”蔡正阳谈兴正浓,滔滔不绝的评点着这几天在几个县区调研获得的一手情况。
“是啊,问题不在于改制为政府回笼了多少资金,这只是眼前利益。而在于产权明晰后,经营者也就是所有者的积极性将会被空前的调动起来,为企业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为了自身利益,经营者将会殚精竭虑,百倍努力,职工持股者也会认真关注企业生存发展状况,献计献策,这也使得企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比起原来体制僵化缺乏活力的企业来,不可同日而语。”赵国栋也赞同蔡正阳说法。
“当然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各地在管理层配股持股的方式方法上不大一致,产权量化标准上不一致,缺乏一个可以细化的操作流程,以及专业的监督审查机构,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认真总结的。”蔡正阳仰靠在沙发中思索了一阵,“毕竟是第一次,很多东西都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来总结经验教
正文 第三卷 开发区风云 第八十三节 权力经营
并不出赵国栋预料,两天后省人大常委会就以相当高的效率通过了关于任命蔡正阳为安原省交通厅厅长的决定,而安都市人大也接受了关于蔡正阳辞去安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辞呈,与此同时,安原省委组织部也作出了任命蔡正阳为安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以及免去蔡正阳安都市市委常委的决定。
从安都市委常委、副市长一职换位为安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一时间看起来还很难说究竟算是个什么性质的调动,准确的评价应该是平调。
但是蔡正阳受命于危难之际,难免也就给许多人以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很多人都意识到至少说这个从华阳县委书记起来的强人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得到了省上主要领导的认可。
在蔡正阳任省交通厅厅长一职之后,空缺出来的常委和副市长立即引发了无数人的关切。
赵国栋自然没有那么多心思去关切那些,蔡正阳已经离开安都市了,准确的说他在安都市的影响力一下子就消减了许多,自己原本一直可以倚为奥援的他突然离去,赵国栋立即就发现了自己在开发区管委会的位置也变得岌岌可危了。
赵国栋敏锐的意识到自己在江口县的根基显得那样脆弱,升任管委会副主任那是因为柳道源出面通过其他渠道做通了卢卫红的工作,而卢卫红对于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欣赏,茅道临看似十分关照自己,但那是建立在蔡正阳稳坐安都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位置上,一旦这个先决条件不存在了,自己对于这些领导来说,大概也就是有点能力的年轻人罢了。
而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大概也就是所谓有点能力的人了,赵国栋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犯下了一个多么大地错误,无论是和茅道临还是梁建弘这些能够决定自己在管委会面命运的人物。自己都没有和他们建立起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在关键时候往往却能发挥意想不到地作用,这一点自己恰恰忽视了。
对于还奢望能够晋位主任赵国栋已经不抱太大希望,至少瞿韵白已经若隐若现的暗示自己,她兼这个管委会主任时间不会太久,如果自己真的想要上位主任一职,那就应该立即拿出行动来,这不是指工作方面的,在工作上赵国栋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而是指其他方面。
瞿韵白相信赵国栋有这个能力,尤其是在经过了那一夜之后,她内心深处对于赵国栋也是越来越好奇,大智若愚这个形容词似乎不应该用在赵国栋身上,赵国栋更像是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杀手,当忍无可忍之时,那就无须再忍,该干啥就干啥。
赵国栋才是有苦自己知。
蔡正阳现在刚接手交通厅一大摊子破事儿,厅领导班子都尚未配齐。原来交通厅下几个处和直属机构中也因为不少中层干部卷入了那场窝案中而被拿下,不少都是副职暂时主持工作。等待厅里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重新进行调整,一大堆事儿让蔡正阳焦头烂额。
赵国栋也不好意思去打扰蔡正阳,很多事情还是得靠自己。只是现在自己还有必要去经营发展这一切么?
经营这个词儿从赵国栋脑子里蹦出来时都显得那么陌生而猥琐,但是他得承认这个词语的内涵外延之丰富实在难以言喻,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表述清楚的,官场上的人脉关系配合着你自己的权力基础,如何寻求发展,如何腾挪跌宕,那就是一个词儿,经营!
赵国栋仰靠在背后厚实地老板椅上默默思索着。他需要梳理一下自身的关系。
先和自己关系相对紧密又处于权力上层的。省上有蔡正阳,市里有刘兆国。柳道源和熊正林虽然和自己关系也不错,但是他们已经远离安都。暂时无法发挥作用了。
蔡正阳调到省交通厅,在安都市影响力大减,但是相信以他在安都市经营这么久,应该还有相当人脉关系,何况省交通厅也属于炙手可热的实力部门,对于地方上也有一定影响力,而宁法和蔡正阳私交不错,这也会潜意识的提升蔡正阳在安都的影响力。
只是现在蔡正阳刚接受交通厅一档子事儿,恐怕没有太多精力来帮自己,但是打打电话,帮忙协调一下应该还是没有啥问题,这就要看对方结束度有多高了。
刘兆国在公安行道上的影响力无庸置疑,但是公安行道相对独立而特殊,自己如果留在公安行道中,自然前程似锦,但公安这一行道之外刘兆国影响力就相当单薄了,尤其是在郊县这一级政权中,你想要对公安事务以外的事情指手划脚显然不可能。
如果刘兆国能进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那自然就大不一样,只是这没有如果。
要说人脉关系柳道源无疑是最为宽泛的,在省委组织部进出多次,又当了三年省委组织部地常务副部长,无论是市还是县这一级中柳道源都应该具有相当影响力,但是一来柳道源已经调任宾州,二来柳道源对于自己没有接受他的邀请始终难以释怀,上一次请柳道源帮忙已经是迫于无奈之下了,现在再去请柳道源地路子就不太合适了。
熊正林是个相当值得一交的朋友,也肯帮忙,但是他在纪检部门呆的时间过长限制了他的发展方向以及他影响力辐射范围,从安都市纪委副书记走出去到通城地委副书记任上看上去甚至有点发配的味道,但是熊正林和赵国栋都认为这一步必须要走,否则熊正林大概就只有老死在纪检这个行道中了。
熊正林在安都市纪检部门中倒是有些影响力,但是对于自己现在的困境有什么帮助呢?赵国栋叹了一口气。
再梳理一下县里关系,朱星文和邱元丰和自己关系都相当密切,但是他们俩和刘兆国相似,影响力都只局限于公安系统。邱元丰虽然和茅道临关系密切,但是顶多也就是敲敲边鼓的作用,人事任用这种重大事务上很难说茅道临现在还会像自己上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那样卖力。
瞿韵白?这个女人能够上到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这个位置上显然光靠能力不行。一样有过硬的人脉,卢卫红和茅道临对瞿韵白的印象都不错,据说瞿韵白从城关镇镇长调任开发区管委会任主任就是茅道临力荐,为此也和王德和发生过正面争执,最终还是卢卫红拍板支持了茅道临才得以通过。
赵国栋看得出来瞿韵白也想让自己接替她兼任的主任位置。
凭良心说,这大半年来自己拼力工作对得起她,她也对得起自己,全力支持,一心扶持。但是能不能上这个管委会主任不是她说了算,就算是她和卢卫红和茅道临关系不错,但那只是针对她自己而言,而领导需要考虑地东西更多,并不只有你瞿韵白一个人和领导关系密切,他还需要权衡。
不过这样坐等有些不太符合赵国栋地性格,无论成与不成,自己都要去尝试一番才是,运用能够用上的资源和力量来搏一搏。就算是败了,那也可以心安理得。
“瞿书记。这都七月中了,半年过去了,咱们是不是也该总结总结,也好向县里领导汇报一下工作了?”赵国栋走进瞿韵白办公室,很随意地站在办公桌前嗅了一下办公桌上插花沁润出来的馥郁,“瞿姐,你坐在这里,在摆上一瓶插花,是不是要人一进来就有一种人比花娇地感觉?”
瞿韵白今天打扮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