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大与最小-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艘轻巡洋舰的水面舰队。其中6艘大型航空母舰,均采用了薄装甲和双体船身设计,提高军舰的内体积,却靠双体船身减小标准排水量,提高航速。这种思路,放弃了对军舰的厚装甲防护,却在军舰内,建立多个隔离仓,靠损伤隔离提高防护能力。针对航空母舰很容易着火的特点,德国的主战航空母舰减小了航空燃油和弹药的仓储,却将重巡洋舰改装成具有强大舰面防空炮火的防空巡洋舰,并帮助储存航空母舰所需要的弹药和航空汽油。

放弃了重装甲的大型航空母舰的造价相对便宜,并不受厚钢板加工能力的限制,建造速度快多了。其防御性因为体积的增加反而大大加强了。双体船由于巨大的空间,被称为不沉的船舰设计。德国的这种新型双体船结构的航空母舰在70%的船舱体积进水时(包括为了保持船身平衡的主动灌水),还能在海上漂浮。这种航空母舰还有航行平稳,抗风浪能力强等特点。她只有20000吨的标准排水量,最大排水量却达到了60000吨,能装载160多架飞机。当然,由于船体变宽,飞行甲板缩短了,只有180米左右,对飞机的起飞和降落要求比较高,只能运载单翼小型飞机,不适合起降重型轰炸机。为此,德国放弃了建造原时空著名的俾斯麦级别战列舰,用已经建造的船体,制造了3艘传统型的航空母舰,其船体长度达到了300米,可以起降中型和重型轰炸机。

德国大力发展了127毫米双用舰炮与37毫米的高发射速率的防空炮火。德国还广泛使用了舰载直升飞机,进行侦察、巡逻、反潜,火炮射击、海上救援等任务。

由于雷达的研制成功和进一步发展,我军可以提前发现敌军的炮战型军舰集群,德国普遍放弃了军舰之间靠炮战决胜的思路,以空战、防空、反潜为水面舰队技术发展的重点。

相对来说,因为经费紧张,德国陆军发展受了很多限制,主要发展的是价格便宜的,防御型的反坦克炮车。德国空军技术储备一直非常领先,但现役机型一直以Bf109、Fw190战斗机为主,轰炸机也以Ju87俯冲轰炸机和Ju88中型轰炸机为主。在1939年,德国就开始了原子弹的研制计划,由于原子弹计划耗资巨大,德国大规模削减了能飞行数百公里,轰炸伦敦的V-2火箭计划,并将采用脉冲式发动机的V-1火箭计划发展成为射程50公里,可以靠军舰和直升飞机遥控制导的舰对舰导弹,以弥补德国海军在火炮口径上的不足。德国的遥控反舰导弹和声纳制导鱼雷等产品也陆续地开发出来了。

******

就在尧明刚刚认为可以缓一口气的时候,美国罗斯福总统突然决定,放弃对菲律宾殖民地的权利,在菲律宾建立一个独立政权。罗斯福总统终于决定在有生之年,秉承林肯总统废除奴隶制度的精神,挑战这个世界上,另外一个不平等的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制度,殖民地主义。可怜的尧明,刚刚对付了一个苏联,气喘吁吁地打了个勉强的和局,又要面对大英帝国和法国。

这时候,正好墨索里尼在斯洛文尼亚大败的消息被泄露出来了,面对着国内巨大的反对浪潮。墨索里尼是个独裁者,推翻他的统治,对意大利人民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情。但目前国际局势动荡,德国却需要这样一个忠实的伙伴。于是尧明就在这点上,向罪孽屈服,搞了一次政治妥协。尧明给墨索里尼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在推动衣索比亚从意大利独立,以偿还他当初在衣索比亚战争时,欠下的债务。当然,尧明建议墨索里尼列出一个让意大利占领的其他殖民地,如利比亚、意大利属索马里等陆续独立的计划。

自然,这更加引起了国内民意的反弹。但靠这种方式,墨索里尼却在国际上,名正言顺地赢得了美国、德国、中国,甚至日本、苏联等国家的支持。于是以美国为首,各国纷纷邀请墨索里尼访问。墨索里尼又善于控制媒体,一夜之间,国内人民目瞪口呆之中,墨索里尼又变成了意大利的大明星。墨索里尼毕竟是个残暴的统治者,他趁机镇压了一批持不同意见的反对党。

中国、日本心领神会,中国开始在法属印度支那地区(柬埔寨、寮国、越南),日本开始在荷属印度尼西亚、英属马来西亚、缅甸等地搞民族独立运动。日本再度扩充海军,准备南下攻击东南亚。

法国总理布鲁姆早就对法国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为了保护殖民地利益,肆意牺牲公义非常反感。他就顺水推舟,与各个殖民地国家之间协商了一个时间表,希望顺应国际浪潮,让法国彻底摆脱殖民地主义的包袱。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一举措在法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弹。尽管法国人民普遍崇尚自由,但还是有很多既得利益者要坚持殖民地主义的立场。

在大英帝国的支持下,法国军人终于发动了一场类似于西班牙佛朗哥政权的政变。布鲁姆总理流亡德国。德国应邀兴兵法国,大英帝国指责德国干涉法国内政,对德国宣战。英国、法国联军陈兵马奇诺防线。在他们的眼中,马奇诺防线足够阻挡德国,而野心勃勃的苏联最终会在背后击败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

日本帝国获知欧洲战事爆发,大为兴奋。他们立即认为这是南下袭击东南亚的最好时机。为了避免美国干涉,以及苏联拖后腿,他们先偷袭了珍珠岛,重创美国海军。他们还与苏联结盟,为了表示诚意,他们在北满洲让出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道路,并用军舰将苏联红军送到了加拿大。

美国终于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却被在欧洲打出了一定战力的苏联军队给了当头一闷棍。加拿大领土上,英军惨败,苏联军队在豪无防御的美国国土上,开着坦克横行,犯下无数滔天罪行。美国终于吃了不干涉政策的大亏。

日本海军南下,轻松地占领菲律宾。在太平洋会战,大败大英帝国远东舰队。在中途岛上,却没有再犯原时空的错误,大概是汲取了淞沪会战的教训吧。美国太平洋舰队折戟,全球哗然。矮小的山本五十六成为日本少女梦中追求的对象。

日军迅速夺取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法国印度支那殖民地总督向中国求援。中国增兵泰国,远征缅甸,与日本军队纠缠在一起。一大批中国军人洒热血于异国大地,阻挡日本侵略。

德国将各种军事技术储备迅速转让给美国,美国靠着德国的Fw190战机,猎豹炮车和豹VI坦克,终于在落基山脉一带,阻挡住了苏联军队的推进。美国希望调停大英帝国和德国,共同对付苏联和日本。

一向扮演文明的圣人的尧明,在关键时候,来了一计猛击,他绕行马奇诺防线,第一次使用了装甲集团作战的闪电战,在法国包围了英法联军。法国人民本来就有一大半赞同放弃殖民地,对德国军队夹道相迎。大英帝国在敦克尔克企图靠海军援救陷入重围的陆军,却遭到德国空军的大轰炸,英国海军损失惨重。经过1个半月的激战,法国全境回到了布鲁姆总理的手中。

******

德国发动了对大英帝国的攻击,轰炸了大英帝国军事设施,鼓动英联邦的北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独立。丘吉尔任首相,全面接替张伯伦,发出了著名的:“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的演讲,并发出了:“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胜利;无论多么可怕,也要赢得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赢得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的号召。

大英帝国轰炸柏林。尧明没有回应轰炸伦敦,反而加紧了对英国机场和军事基地的轰炸。德国普通市民的生命,换取了战场上最宝贵的时机。

在尧明的暗中策划下,海德里奇进行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情报活动。一时间,以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为首,所有的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国家,都纷纷要求在战后独立。为了取得这些国家的支持,在丘吉尔的高压下,英国国会同意了这些国家的条件。

尧明出人意料地在柏林发表了:“恭喜你,丘吉尔先生,你获得胜利了!”的宣言,并正式地向国会提议,由德国向大英帝国认输,结束英国与德国之间的战争。

尧明在宣言中说道:“丘吉尔先生向所有的殖民地国家承诺了在大英帝国胜利后的独立。感谢上帝,大英帝国高高地居住在世界领袖的位置上,却在自己的私利中徘徊,离弃了上帝这么多年,终于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为此,大英帝国应该获得胜利。”

“《圣经》曾经表达过对一个叛逆的游子,我们在天的父亲的大度宽宏,欢迎他的回归。”

“我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她非常有性格。我们之间一旦发生争吵,她就说,我一定要赢,若不能赢,我就不能生存。我与她相处的方法很简单,每次我都请她在《圣经》上,找到一条她应该赢的理由。然后我就向她认输。”

“这是这个世界上相爱的人相处的道理。我今天在这里认输了,却在上帝面前赢了。德国诚恳地向大英帝国提出以认输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德国将赔偿这场战争对大英帝国本土造成的一切财产损失。并就生命的损失协商合理的赔偿条件。在大英帝国答应各个殖民地国家,放弃其强加给他们的殖民地权利后,我们没有什么需要再战斗的了。输和赢只是一个名词而已。”

“我想指出的,是丘吉尔先生关于胜利和生存之间关系的错误解释。丘吉尔先生说:‘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作为一个国际政治家,持有这样的成王败寇、你死我活的逻辑,是人类最大的悲剧。在这个世界上,上帝赋予了我们的生存权,是不可以靠胜败来夺取的。”

“所以我对丘吉尔先生说,我向你认输,是因为我不愿意将眼光局限在今天的对立上。我们真正的任务,刚刚因为丘吉尔先生的努力,完成了第一步,那就是废除殖民地主义。我们还应该做更多的事情,有一个以侵略他国为唯一的存在意义的国家,有一个以消灭阶级、输出革命和集权统治为唯一的存在意义的国家,都需要我们去驯服,让他们重新回到神的引领下。”

******

国际政治届对尧明的这一举措惊呆了。德国国会也惊呆了。当尧明将他的这个提议提交给国会的时候。他等待的,是一群黑压压的,衣装笔挺的政治精英,在震惊中,准备了最庞大的能量的炸药,要向尧明发难。

然而,尧明却请了另外一位发言人,代替了他对提案进行辩护。这位发言人,却是印度的和平独立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

在甘地发言之前,每个人有机会看了一段对他的介绍:“这位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他在二十四天中走了三百八十五公里,走到孟买以北的丹迪,号召村民举行和平示威,反对英国统治者。”

“他事先通知印度总督,说他会故意犯法——在海滨拾一撮干盐。印度人不得制盐,那是英政府的专利。他俯身拾起一小块结成石状的盐块,并高高举起来。可是一个警察也没到场。甘地断定还需要更多一些刺激才成,于是宣布一个不顾后果的惊人行动:他与追随他的人以人民的名义突袭达拉山纳的政府盐厂。这时他被捕了,可是二千五百名追随者一直挺进到盐厂。四百名警员在恭候,把示威者用棍棒乱打。合众社记者米勒报道:‘没有一人举手挡开棍棒,示威者挨打时只是呻吟或屏息不出声,继续游行,直到打得倒地为止。’这恐怖事件持续了两小时。”

“这天是1930年5月21日。米勒令人悚然的报道一下子传遍全球。这个盐厂示威游行大屠杀,成了印度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这位尊称圣雄的非常人物使殖民地官员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呼他为狂徒、伪君子、神秘主义者。安坐在宫中的印度土王和大君认为他是荒谬的煽动者。努力寻求自治的印度政客认为他是蛊惑民心的骗子。伦敦的英国国会议员觉得这事难以置信,叫他做‘骑尿布(指他的缠腰布)的捣乱分子’。”

“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他早年在新约圣经中读到:‘……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多年后他仍然记得:‘这些话深入我心。’”

“他去到印度最困苦的地区,随身带一只山羊,以羊奶为食。他吃素。他向群众大会演说。有时一言不发,盘腿坐在高讲台上——群众也肃静无声,着了迷。”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把全国的办公室、工厂、铁路的功能都给破坏了。他成千上万的信徒欢迎被捕。”

“他自己在南非下狱二百四十九天之后,在印度又坐了二千一百天的牢。他说:‘监狱是监禁盗贼的,对我来说监狱是圣堂。’”

“……当时的印度,这简直不是个国家,而是无数的公侯王国及士邦,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庞杂的教派、仪式与种性等级制度,他们周期性的盲信狂热发作时,就互相屠戮。甚至今天,印度还有三百一十二种语言,其中十五种是法定的,至于方言则约有一千四百种。最为惊人的是那些称为‘不可触摸’的贱民,为数约五千万,社会视之如麻疯病人,只能操贱役,不得居住村中或从公用井中取水饮,也不得进特权阶级的庙宇,他们走近时必须大喊‘不洁!不洁!’叫人避开。”

“甘地返回的就是这样的印度——高高在上的是亿万富翁的土王、大君,而在其权力控制下的顺民却成千累万死于霍乱、伤寒、肝炎和痢疾。甘地说:‘全印度都是我的家族。’”

“甘地创办了一个静修院,镇静地宣布:欢迎贱民!他称他们为‘神的子女’。他这样蔑视禁忌,连他最忠诚的信徒也吓坏了,他柔顺的妻子在惊骇之余,警告他说这样‘玷污’静修院一定不会成功。”

“此后多年,甘地都受到正统的印度教徒的攻击,成群的少年卧地拦阻他乘的车辆。他的车子被掷石袭击时,他会下车直走入暴怒的人群中,有时太愤懑了,就大声喊道:‘杀了我吧!怎么不敢杀我?’”

“他的静修院已增长到两百多人,其中有无神论者、种族主义者、激进分子以及主张暴力的人。有位参观者吃了一惊,问甘地如何能收容这班人,甘地回答说:‘我这儿是疯人院,我是最疯的一个。不过谁要是看不出这些人是好人,也该验验眼睛了。’”

“及至这个理想的静修院的经费用尽了,甘地说:‘我们到贱民区去住吧!’结果就去了。”

……

圣雄甘地在德国国会上,对大英帝国在印度统治期间犯下的暴行进行作证。特别是其中1857年,印度独立运动时,大英帝国对印度人血腥的镇压。在他深沉有力的证词下,无数德国国会议员流下了眼泪。

尽管如此,国会还是以略微超过半数的投票,否定了尧明的“认输”提案。

丘吉尔在伦敦终于要求与德国和谈。

*******

英国、法国军队终于开上了美国本土,帮助美国抵御苏联。一个没有被战争破坏的欧洲,顿时发挥出其强大的生产力,飞机、坦克、大炮、枪支、军舰等,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当欧洲联合舰队通过印度洋进入太平洋时,日本帝国主义的末日终于来到了。

(全书完)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电子书,请登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