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顺宗-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察使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虽然由于连日的征战和浓密的胡须使得他的笑意看不出来,且有些面目狰狞,但是观察使没有注意到。观察使纵马出列,振臂高呼道:

“雪山天神保佑的吐蕃勇士们,你们畏惧过刚波拉,畏惧过唐古拉吗?”

“你们畏惧过这些平地上的,连刀都拿不住,马都骑不稳的唐人吗?”

士兵们的回应是寥寥的,从士兵们的脸上观察使看出来,他们畏惧。不过观察使依然不心急,继续鼓动道:

“我们无畏的吐蕃勇士,四十年前曾经打进了这个唐人国家的京城,掳掠了无数的财物子女,这个国家的皇帝连屁都没有放出来一个。”

“二十多年前,我们俘虏了他们的会盟使,他们也是连屁也放出一个。”

“如今,一个和四十年前一样好的机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看到那座城了吗?城里有无数的财宝,无数的粮食,够我们每一个部落活好几辈子的。论莽热大人的儿郎已经到了这座城下,这座城里守兵寥寥无几,只要冲破对面的这座唐人军阵,我们就可以和论莽热会师在行原城下,和他们一起分享城里的一切,可是如果我们被挡住,论莽热大人自己打破了这座城,我们伤亡了这么多英勇的士兵,就只会分到别人手指缝里漏出的一些残渣来。勇士们,你们说,怎么办?”

〃战!战!战!〃

士兵们的眸子又亮起来了,刀背敲击盾牌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观察使的笑意又一次在浓密的胡须底下浮现出来。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一十章 … 战,战,战!(中)

(今天喝了不少酒,只能先更这么多了!)

“陛下,长安急报。”

匆匆走入明宫御书房的裴垍拱手禀报道。李诵心一沉,难道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讲。”

“是。长安急报,吐蕃大举寇边,先后进犯陇右、泾原、夏绥、丰州、振武,凤翔也报告吐蕃军队正在大举集结。”

该来的果然是躲不掉。吐蕃虽然内部不和,可是利字当前,赞普也不是调动不起自己的兵马,或者说想战的贵族也不是不能左右赞普的抉择。

钵教是吐蕃国教,在吐蕃国内的影响根深蒂固,吐蕃贵族大多信奉钵教,而赞普信任佛教,此战不论是哪一方提出的,还是亲钵教和亲佛教双方共同提议的,只要能击败他们,吐蕃国内的裂痕就会在冰面下细细的密密的扩大。那时,就是大唐休养生息,徐徐恢复故地的大好时机。

听到裴垍的报告之后,李诵的脑子里居然转过这么多的弯弯来,丝毫没有对吐蕃大举入寇的恐惧。

“朕这是怎么了?”

李诵一时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不过这个想法确实让他很兴奋。接着接到消息的内阁诸位宰相、尚书、侍郎、学士,也都纷纷赶到,大概了解了情况后,陆贽最先问道:

“战线太长,吐蕃是要从哪里入寇呢?”

这倒确实是的。兵者,诡道也,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吐蕃的实力不可能全面入寇,那么只能选择一个薄弱的点一刀切进去,然后再在大唐体内游走,所过之处,一片焦土,一片啼哭。

李诵的心有些发紧,但是庙堂众臣们却没有,或者无暇想到这些升斗小民的问题。可是那张偌大的地图上太过辽阔,每一个城市或者村镇都有肯能升腾起浓烟。

“安禄山这个贼子,害得大唐失去了千里西域,失去了河湟这样大的纵深。”

每一个人都是额头紧蹙,不知道是谁忽然想起来,狠狠地把帐算到了安禄山的头上。安禄山如果不叛乱,大唐精锐哪里会尽数回师关中,更怎么会致使河湟安西北庭等地空虚,被吐蕃人,回纥人夺了去呢?

“内讧必然会导致一国一朝的衰落,导致整个国家族人为外人欺侮。这些每一个大唐的子民都应该意识到。但是安禄山已经死了六十年了,还是想想怎么应付眼下的局势吧。”

话讲得有道理,但是却不是时候。李诵不紧不慢地说道。众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觑,只要陆贽和裴垍伏在地图上计算着距离。其实也不是计算,这些路程的长短他们闭目都能说得出,他们不过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罢了。

“洛阳和长安相距千里,长安和前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距离,太子殿下和岐国公坐镇长安,各镇都有猛将精锐,局势料想不会糜烂到不可收拾。眼下最紧要的,是迅速回师关中。”

被抬进明堂的李吉甫道。李绛补充道:

“潼关谷道狭小,最要紧的,是骑兵先行入关。”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一十章 … 战,战,战!(下)

(今晚在网吧写书,实在不适应这么嘈杂的环境!)

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不外如此。几十年间一直是吐蕃势大,虽然德宗贞元以后在局部冲突上唐并不落下风,但是君臣上下都对此次吐蕃入寇表示了极大的担忧,想的全是坏情况,李吉甫这么一提醒,大家才回过味来,咱们在关中留的也不是弱旅,确实没有理由不堪一击。

既然这样,那么事情就好办了。李诵当即命令道:

“裴爱卿,可知郦大将军诸部已经到了何处?”

接下来就是兵部一道道命令相继发出了。首先是下诏授予留在长安的太子李纯和歧国公李愿以及权德舆等重臣便宜从事的权力,强调一切以击败吐蕃的入寇为中心再次明确了李纯以太子身份兼任的关西陇右元帅的身份。第二是命令正在回师关中的各军的骑兵迅速脱离本军,加速前进到长安太子麾下报道。第三就是命令严秦率领山南西道和东川府兵八千人进入西川,从南线发动进攻,牵制吐蕃人。第四道是下令徐复出使南诏。

在给太子的诏书中,李诵表示了对李纯的极高期望。不过措辞极其严厉。历来太子都喜欢藏拙以自保,不希望自己的锋芒压过自己的父皇,但是李诵在诏书中以近乎白话的方式鞭策道:

〃······人皆道养儿怕痴。朕年事已高,基业尽在汝辈兄弟手中,况且关中乃是祖宗龙兴之地,大唐国脉所在,岂容蛮夷肆虐?朕望汝运筹帏幄,决胜千里,不负汝为储君之职责。······朕远在洛阳,一切御敌之策,汝悉心谋划之。朝廷官军钱粮,供应不绝······〃

言下之意,是把关中这一战完全交给李纯,胜也是他的,败也是他的。而自己只是安于后勤总司令的身份。提醒李纯这是在为自己的将来而战,绝对不能马虎。不过李纯对这份诏书是很有腹诽的。李纯对陆质和自己的谋士张宿抱怨道:

〃难道在父皇的眼中寡人只是愿意为自己的皇位而战的没有担当的人吗?〃

李纯的这番话当然很快就传到了李诵那里。李诵对此的反应是一笑了之。对于非官方渠道得到的消息,李诵一贯是不会明示抑或是暗示好恶的。李诵更关心的是前方传来的战报。大臣们和李诵对战报的感觉是一样的,朝廷又要多一位郡王了。

这个准郡王就是泾原节度使郝大将军。

郝大将军在行原城下率领边军将士浴血奋战,击败了吐蕃军主力的前锋,俘虏了吐蕃主帅论莽热(吐蕃官职,内大相,曰曩论掣逋)。

整场战役的经过可谓使跌宕起伏。许多人在这一战之后改变了对郝玼的看法。以往人们多认为郝玼是猛将,这一战之后,郝玼正式成为勇猛与智慧的化身,与李朔和李光颜相提并论的帅才。

郝玼则在表章中谦虚地说道这一战的胜利纯属侥幸,全是陛下天威所致。

任何清醒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的浮浅的恭维。郝玼知道皇帝不昏庸,所以他的表章在恭维之后大概地表述了战役的经过。这一篇经过幕僚润色的表章,写得很主旋律,也很具有感染力。但是战役的实际进程比这份表章要精彩万分。

郝玼后来在谢恩表章中说:

“此战之胜,功实在在屯兵,而不在节度。故臣言实赖陛下天威,臣不敢贪墨。”

此战爆发之前,谁都认为大战不会爆发,而吐蕃忽然以数十万铁骑入寇,郝玼也是意想不到。唐军的优势在于,在李诵继位之后的七年间,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谍报系统。吐蕃军的集结以及种种异动,迅速报到了太子以及诸镇节度使的案头。

边境诸镇,除了凤翔李惟简,其他都不是善茬。就是李惟简的能力也是一流的。大家迅速判断出吐蕃的主攻方向可能在凤翔、陇右、泾原三镇之一,不如此不足以震撼关中,不能够震撼关中就对不起如此的天赐良机。有赖于李诵的矛盾分析法,大家知道吐蕃人不是铁板一块,这一战很可能决定此消彼长,无论是哪一方主导此次进攻,都容不得失败,而被动的一方也绝对容不得自己对手的胜利。但是具体是哪一处那?尽管吐蕃人在凤翔,在邠宁,在陇右的小动作比较多,但是李纯和李愿的判断依然是泾原,一是因为泾原的平静不同寻常,二是因为郝玼在吐蕃的眼中钉角色,三是因为行原城的地位。但是不能确定,于是遂决定率领关中唐军主力四万人屯驻咸阳,随时驰援各镇。

告诉唐军答案的正是吐蕃人。在吐蕃军进攻之前,郝玼的泾原军得到了一个神秘的吐蕃人的示警,吐蕃的进攻方向确实是在泾原,信件上甚至写出了吐蕃军的行军路线,这和行原州刺史张平子收集到的情报不谋而合。

坐镇行原的郝玼决定,赌一把。

战争本来就是一场赌博,所幸的是 ,郝玼赌赢了。

根据武学提出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术思想,郝玼决定打时间差,迟滞其中两路的进攻,切断彼此之间的呼应,集中优势兵力,在行原城下聚歼一路,而后相机在重创其另一路。

“这一战,要打得吐蕃人十年之内不敢犯边。”

这是郝玼的决心。但是形势的变化很快,吐蕃大军似乎是知道军情泄漏一般,在唐军布置完成之前忽然发动了。郝玼迫不得已,一面下令向太子求援,一面下令各军提前作战,而那本来作为戍军的屯军,也是在这种态势下投入了战场。

多年以后,幸存的战士将军 经过战场时,似乎依然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战,战,战”的呐喊。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一十一章 … 活 着

( 明天回家了!)

吐蕃负责迂回包抄的万余铁骑被屯兵牢牢阻挡在了土坡前。

说是土坡,实际上只不过略微比平地高一些,土坡后面就是通往行原城的 。

万余吐蕃铁骑如同波浪一样一波一波地冲击着屯兵的军阵,屯兵却兀自巍然不动,如同海边的礁石一样 ,只是礁石被波浪击打的伤痕累累 , 就几乎支离破碎 。

残阳如血,被血染红的战旗 犹自骄傲地在习习地晚风中飘扬。似乎毫不在乎面前的吐蕃铁骑。这让吐蕃的士兵们很是沮丧。

“这一战之后,咱们这支屯兵就是铁打的精锐了 ,那时候只怕兵部想解散我们 ,皇帝也舍不得呢。”

说话的是老田校尉。老田本是凤翔军的队正,永贞年间裁军的时候被李大帅送到了行原筑城,城筑完以后就留在泾原修水利,修完水利后就被授了永业田当了屯长 。这一次备边征召屯兵,老田就做了屯兵的校尉,这是老田最高的官职,尽管老田老说:

“咱是河北人,算起来还和新封的沂国公是本家,做一个校尉算什么。”

大家都知道老田这是在吹牛, 就算真的是本家,人家沂国公也不知道他老田是那颗数4上的鸟, 不过老田确实也有吹牛的资本,从军一二十年,大小上百战,虽然留下了一身的伤疤,却没有一次致命的。老田吹牛凶,训练起弟兄来也是凶狠的。平时大家埋怨 ,但是到了战场上,大家就发现老田教的招数真的是有用,很多人因此活了下来,姚谦就是其中的一个。不过姚谦听到老田的话却不由得一阵苦笑。

战还在打,谁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呢 ?

建功立业,策勋升官,许多做过这个梦的人已经死了。和自己编入同一营的姚泰, 就在刚才,姚谦看见姚泰被一个凶悍的吐蕃骑兵手中的弯刀旋了一下,就如同夏日里自己用镰刀收割麦子一样被弯刀收割去了生命。令姚谦 意外的是,姚泰居然死死抱住了吐蕃兵的手臂,那个吐蕃兵也被老田用手里的长矛给捅了下来。姚谦现在已经不做梦了,姚谦想的是这一仗打完后自己还能活下来 。

用老兵们常说的话来说,就是自己还没娶媳妇呢,还是童子鸡呢,怎么就能这么轻易地死掉,死在这可恨的吐蕃人手里呢?

而要活下去 ,就要像都尉说的那样, 把想杀死自己的人都给杀掉 。

老田说 :

"弟兄们咬牙停住,郝大帅会来救咱们的 。"

老田曾经说过, 如果和敌军的骑兵在旷野上对上 ,逃跑就是死命一条 。老田曾亲眼见过有一支全军覆没的弟兄,伤口全在后背上 ,老田感慨道:

"如果他们不跑 ,起码还能赚个够本,跑的话只能给人家当兔子宰了。 "

所以这一次, 当和对方骑兵铆上后,都尉就没有下令跑过。老田说,都尉是个知兵的人。

都尉姓郭, 就有人猜测郭都尉和郭令公是什么关系。 姚谦没有去想,吐蕃人苍凉的号角又响起来了 , 姚谦又握紧了手中的长刀。

老田说,只要能撑到天黑,就能活下去。天眼看就要黑了,姚谦不希望自己在天黑之前死去 。

剩下的几百人都不希望自己在天黑前死去 。

吐蕃观察使的 眉头紧锁。误了会师期限,论莽热可是有言在先 ,要军法从事的。 论莽热说,这一战事关钵教兴亡 ,如果败了 ,"就等着被赞普身边的那个骗子踩在脚底下吧" 。钵教诸神保佑了吐蕃人绵延百代 ,只是赞普不知道受了什么蛊惑, 一心想皈依佛教,一想到赞普身边那个骗子要把钵教踩在脚底下 ,观察使也是不由自主一阵战栗,但是自己的麾下信仰佛教的部落已经很多了,如果钵教再把佛教踩在脚底下 ,这些部族怎么办呢?

观察使没法想那么远,只好停下来观察战况。这是他本部的吐蕃儿郎,养精蓄锐这么久 ,在他动员后果然振奋了许多。 像风一样快。观察使评价道 。

只是吐蕃铁骑如同旋风一样向 敌军阵前杀去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来也如同风一样向对方的箭雨 迎了上去 。这一伙唐军眼看是要抵挡不住了,可是自己的兵马也已经疲劳极了,如果明天再遇到一支同样坚韧的唐军,观察使简直不敢往下想。

举起手中的刀,砍下,再举起,再砍下 。举起手中的长矛, 送出,收回,再送出,再收回。 前面的士兵倒下去,自然有后面的弟兄填补上来 。姚谦已经完全忘记了时间,只是当他觉得 天色已经黑的时候, 吐蕃人退了下去。

老田说 ,吐蕃人畏惧夜战 。

仅有的数百唐军趁着夜色排成真是缓缓 退出战场。姚谦回望了一眼 ,锐气受挫的吐蕃军无心再战,只好休息一晚恢复士气再说 。

第二天,再前进了三十里之后,观察使发现自己果然遇到了又一支唐军。这一次,他完了 。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一十二章 … 雁行阵(上)

(小年到了,给大家拜一个。)

这一仗打完之后,屯兵中的四个校尉阵亡了三个,只剩下一个老田。十二个队正阵亡了九个,还有两个带伤。郭都尉把剩下的残兵压缩成一个团,让老田当校尉,又从剩下的屯兵中挑选了两个做队正,这么一番调整之后,姚谦也一步成为了军官。

大家都希望郭都尉带着大家撤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比如说回到行原城,但是郭都尉有自己的考虑。郭都尉说:

“如果我们撤回行原城,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