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中国近代史-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看标题和节略。

20年,从国外科学情报中,我见到了熟悉的“中子”字样。

剑桥大学教授,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卢瑟福,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中子假说。

我当时的感觉,真是百感交加——俺终于可以研究原子弹了。20年底,对中子的证明,成为放射性元素实验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科学研究中,金钱不是决定因素,却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不惜工本,为之建设了最大最先进的螺旋粒子加速器(名称如此,俺不保证其性能与后来的一样)——当时的设备都差不多是科学家自己设计,再制造的,我在此投入了大量资金。

28年,何泽强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发现,并证明了中子的存在。兴奋万分的何泽强准备立刻向世界宣布这一消息,却被我阻止了——我对于核战争不感兴趣。我不得不对何泽强提出了原子弹的设想——“根据质能转换公式,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产生链使反应,迅速提高反应级别,直到爆炸”,才说服了他。

我无意剥夺何泽强在科学上的荣誉,这也是中国的荣誉。中国在二十年代的基础理论研究中,作出了不少成绩,却还没有这么重要的。30年德国人玻特进行了同样的实验,但得出了个错误结论。32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得出了同样错误的结论。

眼看注意这一领域的人越来越多,何泽强在随后发表了自己的发现。此时此刻,他对中子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何泽强直接指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中子是一种单独的粒子。

我明白原子弹意味着什么,何泽强却不清楚。有一个新课题摆在面前,让何泽强非常高兴。中国的原子弹研究从28年开始,逐步走上正轨。原子弹研究远远超出了何泽强的想象,研究人员迅速从8名物理学家和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扩大了十倍……

“原子弹的设计原理是使处于亚临界状态的裂变装料瞬间达到超临界状态,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内爆式和枪式。

……”

何泽强的声音舒缓,略带几分兴奋,

“枪式,即把2~4块处于亚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在化学炸药爆炸力的推动下迅速合拢而形成超临界状态。枪式结构比较简单,设计起来比较有把握。

……

内爆式,则是把处于亚临界质量的球形裂变装药,通过爆炸压缩提高密度,使其达到超临界质量。

内爆式的主要困难在于炸药起爆后,能量并不是完全向内心压缩,而是向四周扩散。也就是说,无法实现同步聚焦。

……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尤其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起了很大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

……”

听的出何泽强对计算机很满意,在讲解时,还说了好些计算机的好话。何泽强所说的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宝贝”是34年发明的,仍然是电子管计算机。

“宝贝”占地210平方米,重49吨,有2。8万个电子管,耗电260千瓦,用二进制计算,每秒运算15000次。“宝贝”是一种专用计算机,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使用了存储器,可以在任意点暂停或继续工作。

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大、功耗高、性能还不稳定,容易出故障。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现在为止,晶体管和半导体技术仍然只存在于实验室中,无法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技术仍然在研究之中。

计算机研究所财大气粗,等不急下,便在董氏电子研究中心订购了一批晶体管,以研制第三代电子计算机。以实验室技术制造晶体管,其价格和质量可想而知。据我所知,董氏电子研究中心的交货日期遥遥无期,预计最早也得在年底了。

顺便说一下,中国的新一代工业母机是36年完成的。目前,我们使用的工业母机与美国、德国处于同一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此方面赶上了美、德两国。恰恰相反,我们之仍然存在有五~八年的差距。美国的下一代工业母机预计会在44年前后完成,德国的则还要早一点儿。不过,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我们会在十~十五年内赶上两国。

计算机的保密等级很高,但在许多高级研究中心中,已经在大量应用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研究机构绝大多数是军事研究机构,民间研究所寥寥无几,均是董氏旗下,并与军方密切合作的。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估计会在我预备在三五年后,才对大学和民间研究机构开放。只是到时候,也还是会对原理结构严加保密的。

“迄今为止,我们共制造了四枚颗原子弹。两颗钚弹,采用内爆式结构;两颗铀弹,采用枪式结构。

……”

我在心里算了一下帐,四颗原子弹,一共花了我三十七亿多,比其他三项(计算机、工业母机和火箭)加起来还多,原子弹合九亿多一颗。当然,我这么算是不对的,还有很多东西剩下来,但还是昂贵的。

何泽强讲解结束后,我们开始提问题,然后,他负责一一解答。

总的来说,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我们也不知道。

最后,就问到原子弹的威力上来,何泽强刚刚说“柚子”的威力在一千吨左右我有很大的疑问——‘核武器什么时候,威力这么小了?’

“柚子”是此次爆炸实验的钚弹的名字,“柚子”的钚装药约重6。1千克。由重约2458千克高能炸药内向爆炸将其压缩到一起。

何泽强开始详细解释,如何如何计算,最低也要超过500吨,也可能两三千吨,看到成功在望,何泽强有点兴奋,他开玩笑说,有人计算失误,还算出了好几万吨。

我听到两万多吨,才点点头,心想,这还差不多。

何泽强解释的头头是道,对于专业,他还是信心十足的。没有具体的实验数据,很多系数都是估计的,何泽强在思想上已经认定不可能有那么大威力,自然怎么看都觉得不对,系数估计小了。

我不由笑道:“那样就好了!”

我暗暗寻思,‘等爆炸后,你就知道厉害了’,随便问了几句,也就不再开口了。

忽然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忍不住虎躯一震。

忽然间,我想到:

正文 第108章[全]

在我早年生活的世界里,哪个国家一进行核实验,立刻就会被别国知道的一清二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采用什么方式,具体多少当量,等等,好似你做实验时,他在旁边观察一样。

这么看来。是应该存在一种远距离监测技术。不过,原子弹爆炸具体是如何监测的,我可就不知道。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产生——‘会不会我在这里一进行核试验,别的国家就都知道了?’

进一步说,‘如果别的国家知道了核武器,会产生何种影响?想必核武器的研究就会提前开始,其提前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各国拥有核武器会有什么影响?’

一家独揽原子弹,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原子弹的出现,是科学进步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结果。我还记得一起研究的有美国、苏联、德国、英国和日本,只是美国先研制成功而已。

‘美国拥有原子弹,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中美相隔太遥远,没有领土纷争,也没有事关根本利益的争端,加之,技术不到位,互相扔两颗原子弹不解决任何问题。基本可以确定,美国拥有原子弹,不会对中国形成直接威胁。

德国呢?都说希特勒是个疯子,但我觉得德国与苏联没有本质区别。尤其是中德距离遥远,威胁也不是很大。

日本没有铀矿,累死它也研究不出来——当然,我也是绝对不会让他研究出来的。

苏联的问题,就很严重了。

如果中德联手,企图瓜分苏联,一定会遭到最最激烈的抵抗。

……’

我不觉得哪个国家拥有原子弹后,会拒绝使用它。美国在独家拥有原子弹的时候,也是全球挥舞核大棒的,曾多次试图以之轰炸中国。苏联拥有原子弹后,也曾经试图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据说(我声明是谣传),中国也曾经使用原子弹对入侵苏军进行过核打击。没有一个政治家是善良之辈——这个,我心中有数。

‘如果中国挥舞核大棒,会取得什么利益?’

我考虑再三,也没有把握在几年间,消灭周边所有威胁国家,要是引发强烈反弹……我放弃了这种想法。是非只因多开口 烦恼皆为强出头——我更喜欢坐山观虎斗。

在短短几分钟内,我想了很多,觉得还是应慎重从事。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核试验会否被别国察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可以问,我便把疑问提了出来。

何泽强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对地震监测原理还是知道的。所以,他很快就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判断——“核爆炸一出现,地震监测机构一定会发现的,也肯定会区别出来。爆炸的信号,与地震的信号,应该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对于千吨当量的爆炸是否会被重视,并加以分析,何泽强就不知道了。终究,对于地震监测,他也是一知半解。

不过,何泽强用心算了算,发现一千吨TNT爆炸的巨大能量,约相当于震级5。3级的地震。何泽强盘算一下,感觉事情不妙,他边把自己的计算说出来,边可怜巴巴地看着在座的几位,似乎要从各人的脸上找到支持——以何泽强的近视眼,在昏暗的会议室里,自然什么也看不清楚。

科学家不是没有好奇心,而是把好奇心都用在对知识孜孜不倦地追求上了,何泽强就是个典型的科学家。

现在,何泽强历尽千辛万苦,苦心钻研十年,在马上就要有找到答案了,突然因为某种'与研究无关'的原因——“''”里的是重点,告诉他答案可能暂时不公布。何泽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又似百爪挠心。

原子弹的保密制度,何泽强作为直接负责人是清楚的。

肖塘位于塔克拉马干以北,离最近的草湖和塔里木也有二百公里。孙凤行看中了肖塘的位置利于保密,南边的沙漠也方便进行实验。就通过军方,征用了肖塘,不菲的补偿费用足以支持移民措措有余。

肖塘的生活条件极好,有专门的管道为之供应清澈的饮水,满足了生活和研究需要。肖塘的城市建设规划极好,聘请了专门的设计师,对其进行了建设。并在周围以滴灌的方式,种植了大片的红柳和胡杨。还有专门修建了通往肖塘的公路,以方便运输。肖塘一切应有尽有,就不详细描述了。让人卖命总要在生活上过的去,不至于牵扯精力。总之,肖塘的生活与各大城市一样方便。

与生活舒适截然不同的是,肖塘的保密措施非常严格。肖塘周围百公里被划为军事禁区,有一个师在时刻守卫。即使哈萨克战争最危急的时候,我也没有调动这个师。

所有生活在肖塘的人,都会签署一个工作十年,如果需要军方还可以续约五年的终身保密协议书。反正到了肖塘,就别想轻易离开。

肖塘禁止照相器材,片纸不得离开,所有人的通讯都会受到监控。就算死了,也只有两条路,一是就地安葬,一是火化后以骨灰离开。

肖塘严格控制无线电装置,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电子信号监控站,监听所有电波。

……

而且,生活在肖塘的18372名工作人员,只有十二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所有为此工作的十八万人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也只有区区十八个。

如此严格的保密措施,会带来很多不习惯,何泽强也在磕磕碰碰中熟悉了所有这些保密制度。

以何泽强的分析能力,很容易就能推断出,进行实验的可能性有多小。何泽强的心情,怎么是一个郁闷形容的了!

在问题回答结束之后,一位地震方面的专家,受邀前来,详细地讲解了对地震是如何监测的,以及哪些是研究重点。

随着专家的讲解,何泽强感到希望渺茫,他觉得心如钚坠,沉甸甸,一直下坠。

地震专家离开以后,我最后问了何泽强一个问题——“你有多少把握试验能够成功?”

何泽强以为有了转机,回答极为肯定——“理论上,百分之百;实际上,我们考虑了一切问题,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至少也有百分之九十八的把握。另外百分之二,是说我们可能有考虑不周之处。”

我一拍桌子,大声说:“好!既然你有如此把握,我就相信你了,实验先就不做了。”

果然不出所料,核试验还是被终止了,何泽强失望极了。

说“如丧考妣”有些儿不太尊重,但何泽强的表情,就像一个吃不到糖的孩子,且远比那儿还失望一百倍,只能让我想到这个词。

何泽强是通过董氏留学法国的,回国后我也见过他。当初何泽强发现中子的时候,我去劝说他,双方还反复争论过好几次,只是我的设想实在很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了,这在我那时候已经算是常识了——才最终说服了他。可以说,何泽强掉到原子弹这个坑里,我是出了大力的。

因此,我与何泽强是很熟悉的。眼看他如此失望,便安慰了他两句。现代物理发展如此迅速,别人也迟早会想到这一点的,保密时间不会太长的。

何泽强听我这么说,心情稍好,就紧接着问我,具体会有多少时间。这我怎么能说出来,提不出具体理由的,知道也不能告诉他。我心思电转,就施展出了转移话题大法。

“多长时间不重要,泽强你在这段时间,总不能够闲下来……”

何泽强一听我这么说连连点头。原子弹研究基本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没有具体的实验数据,很难进一步研究下去。

于是,我便告诉他,核能潜力巨大,核武器只是应用的一个方面,核武器还要研究完善,可不可以将其小型化,提高核原料利用效率,而且能否把核能用于发电,用作动力……

说到这里,我想不起来,核能还有什么用途,也就说不下去了。

然而,这对何泽强已经足够了。小型化,何泽强没想过,可以试试;核能民用的设想,他不是没做过的,但一来没有资金,二来人员都在研究核武器,也没有精力。现在,我这么说,想必资金不是问题,两者都可以考虑。

何泽强盘算了一下,就想到了几个思路,反应堆用于发电很简单,民用就是个费效比的问题……有充足的资金钻研自己的爱好,真是件幸福的事。

……

何泽强满意地走了。

眼看着乌云笼罩,狂风四起,雷霆闪烁,暴雨将临,谁知道,转眼间烟消云散,浩月当空。

我夸奖了孙凤行几句,又下令嘉奖所有人员,几个人也就散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不知道地震是如何测量的;何泽强不熟悉地震计算,算错了震级;在询问地震专家时,我们也不可能直接寻问,而是旁敲侧击。有这一连串的巧合,我又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因此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一直到几年后正式核试验的时候,何泽强才发现问题,这叫他捶胸顿足,痛心疾首了好一阵儿。

老实说,在这个时代,地震监测机构对核武器没有直接的认识,发现核试验的机率不是很大,估计不会超过10%。但原子弹影响很大,我也没有必要冒这样的风险。中国有核武器,而别国没有,才会有更多的选择,获得更大的利益。

原子弹就是如此了。

看到何泽强的样子,我就会想起哥达德。两个人差别很大。一是白种人,身材魁梧,金发碧眼,一脸的胡子,嗓音哄亮,待人热情;一是黄种人,中等个,白白净净,腹有诗书气自华,自有一种读书人的儒雅气质。但我却总觉得两人有些像,也许是他们都具备那种科学家的执琢吧。

既然如此,我就顺便介绍一下火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