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二部-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阿哥耻笑道:“原来,你也惦记着前明的好处,怎不说当年君王昏聩,战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南明朝廷偏安一隅,声色犬马,粉饰太平?”
“那也是。”楚言点头赞成:“可也只有那种时代,才能出秦淮八艳这样的传奇女子。”
“怎么说?”
“石头有缝的地方,才能长出草来。”
四阿哥模糊地知道她的意思,摇头斥责道:“我看你是市井小说看多了。所谓秦淮八艳,不过几个青楼女子,遇上几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传下来几桩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流韵事,于国于民,毫无助益。你一个清白女儿,出身世勋之家,却满脑子野史佚闻,是非不辨,黑白不分,成何体统?”
再往下,是不是该说她不守妇道,有失检点?楚言很无奈,只能低头认罪,只要不再弄出个惩罚就好。她昏了头,被这半天表面的轻松和睦弄糊涂了,忘了她和这个人根本是两个世界的,居然同他谈秦淮八艳!他重视的东西,她了解,也尊重,她重视的东西,这个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只会扼制。一样的出身,一样的教养,胤禩可比他好多了!即使不理解,不赞同,胤禩也会认真耐心地听她说完,再想着一条一条地反驳说服她,说服不成,最多叹口气,告诉她这番话不要对别人讲。这个人么,想想他登基后搞的那些文字狱,她能够全身而退,已经是他念着佟家的面子了吧。
四阿哥教训的话没有说完,见她变得沉默乖觉,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下不去,出不来,异常酸楚难过,还有隐隐的后悔,想要软下来,宽慰她两句,又做不来,只得继续往前走,心中已没有方才的怡然快活,听着她的脚步在后面拖拖沓沓地跟着,才略略放心。
“奴才见过四爷,阿楚姑娘。”李煦的家人远远迎过来,打破了沉甸甸压在四阿哥心上的静默:“四爷,阿楚姑娘,这边走。”
“唔。”四阿哥心不在焉地答应着,看她跟上来,这才踏着跳板上船。
李煦不敢泄露他们的真实身份,只说是京中来的友人。秦淮河上混饭吃的,何等乖觉,又有谁不知道李煦的身份?这家的歌伎带着姨娘丫环早早地站在船头迎接,将他二人请进厅中。
因在船上,厅的面积不大,布置得富贵文雅,很是妥帖。乌漆的地板,乌木的桌椅和古董架,大理石云纹桌面,墙上挂着几幅山水花木,四角悬着彩绘宫灯,落地烛台罩着琉璃灯罩,架上放着几部诗集,几样古玩,桌上供着几枝秀菊,一把瑶琴,香炉上腾起若有若无的青烟,室内飘荡着清淡的茉莉花香。
这个歌伎名叫小乔,姿容并非十分出众,却是声音轻柔悦耳,体态婀娜动人,更兼眉眼间淡淡的书卷气,举手投足带了两分矜持,也算难得的雅伎了。
该打的招呼打过,因楚言淡淡地立在一旁,小乔脸上笑着,也不主动说话,四阿哥没奈何,只得没话找话:“小乔这个名字好,但不知你家里可还有个大乔?”
“是。奴家原是姓乔的,幼年被卖入青楼,可巧那里还有一个姓乔的,妈妈索性把我二人叫做大乔小乔,沾着东吴时候乔氏姐妹的光,容易入得客人的耳,占些便宜。”
四阿哥笑着点点头,看见桌上的琴,问道:“小乔姑娘可是善琴?可否抚上一曲?”
小乔赔笑道:“奴家对琴曲略知一二,倒是在琵琶上下了一点工夫,歌也还过得去。奴家自弹自唱一曲,如何?”
“洗耳恭听。”四阿哥转而朝楚言招招手:“别杵在那里,过来坐下。”
楚言乖乖过来,在他指定的凳子上坐下。四阿哥倒了杯茶放在她面前,笑道:“这是齐云山出的六安茶,很不错,你尝尝。”
“是。”楚言乖乖端起来喝了一口:“很好。”
四阿哥有些无奈,带了点讨好地问:“你要不怕风大,让他们打开窗户,也好看看河上风光?”
楚言垂着眼,恭顺地答道:“奴婢不怕冷。只是这一开窗,满室的茉莉香味就存不住了。”
“好吧,随你。”四阿哥宠爱地笑笑。
小乔有些惊奇,带着丫头来画舫已是希奇,当着歌伎的面对丫头示好,简直是——罢了,这些同她有什么相干!接过丫环拿来的琵琶,试了试弦,轻捻慢挑,合着曲子,悠悠地唱了起来。
楚言一向不喜欢琵琶,虽然猜想李煦为四阿哥找来的歌伎必然有些名堂,也没抱多大指望,却不想果真应了胤禩那句嘲笑:“你嫌琵琶吵,是因为没听过好的。”悠扬清脆,婉转呜咽,这才是能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琵琶啊!
更难得的是小乔的嗓子,白云其其格的歌高亢嘹亮,有如空中穿梭的云雀,小乔的歌声就像月夜玫瑰下的夜莺,婉约温柔,沁入人心。
一曲唱罢,楚言回过神来,热情地鼓掌。见她兴致又起,四阿哥颇为安慰,含笑抚掌。
小乔此时已经看出来,今日,这位姑娘才是主客,身份也决非是这位公子的丫头那么简单,想来千金小姐不适合到这种地方,故而扮作丫头跟来长见识。只是,这位公子身份来历看来不凡,也不象是个随和的人,却肯由着她胡闹,倒也稀罕。遇上这么两位客人,她今夜倒是可以轻松度过。
心中安定,小乔的话也多了起来,与他二人移坐舱外,沐浴着明月清风,品茶论诗,又应楚言之请唱了两支曲子。楚言越与她说话,自己的南方口音就越重。小乔一早听出她是南边人,并不觉得什么。四阿哥却是眉毛微挑,别有深意地笑着。
河上大小画舫错落往来,岸上重叠的屋宇灯火通明,听着一起一落的桨声,楚言想起朱自清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得最清楚的却是那句结束语。“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她的心里浮起的是哀愁伤感,再被不知哪里传来的咿咿呀呀的二胡声一催,眼泪扑簌扑簌地落了下来。
四阿哥一惊,顾不得男女之防,伸手扳住了她的肩:“怎么了?好好的,做甚么哭?”目光冰冷戒备地扫向小乔,丫环和两位姨娘。
那几个人脸色都是一白。小乔打点起笑容,刚要设法解释几句,楚言已经开口:“我听不得二胡,怪惨的!”
小乔等几人目瞪口呆。四阿哥啼笑皆非,把自己的帕子递给她,看着她一边擦一边接着落泪,叹口气,头也不回地命道:“把琴拿来。”
两位姨娘手脚麻利地抬来茶几,捧来瑶琴,又点起一炉香。四阿哥调整了坐姿,试了几个音,双手按在弦上,轻轻拨弹起来,琴声盖过了周围传来的乐声。
楚言收住泪,呆呆地看他抚琴。说实话,抚琴的四阿哥很帅也很温柔,脸上那种认真,很动人,只看小乔的神情就知道了。
一曲终了,四阿哥含笑看着还在发怔的楚言:“琴声可还听得?”
“当然听得!很好听!”楚言卖力地点头称赞:“是什么曲子?很有名么?”
四阿哥一愣。小乔的表情变得很古怪,欲言又止,看了看四阿哥,最终什么也没说。
强按下心中的挫折无力感,四阿哥淡淡答道:“信手弹的,不是什么名曲,你没听过。”
“哦。”楚言接受了这个解释。
小乔的神情越发古怪,眼中带了些不平和指责,忍不住问:“姑娘可识得音律?”
五线谱和简谱都是认识的,不过在这里——“不识,只会唱两首歌。”
四阿哥瞟了她一眼,微微笑道:“我弹了一支琴曲,替你把二胡压下去。你给我唱首歌吧。”
“是。”楚言偏头想了想,唱起了《紫竹调》:
“紫竹开花七月天
小妹妹呀採花走得慌
手跨紫竹篮,身穿紫竹杉
美丽的紫竹花开胸前
採了一山又一山
好像彩蝶飞花间”
踏着月色,往织造府走,望望天上那轮皎月,再看看自己在青石板路上拖出来的长长的影子,楚言轻轻地哼起:“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到村口——”
四阿哥回身,笑问:“这又是什么歌?怎不唱大声点?”
楚言僵了一下,笑道:“想起了一首歌,方才该在画舫上唱的,笼着那一屋子茉莉香才有趣。”
“可是唱茉莉花的?”
“正是。歌名就叫《茉莉花》。”楚言婉转轻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
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
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
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四阿哥的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歌倒是不错,你是哪里学来的?你说是江南小调,如何那个小乔却不知道?”
楚言微微一笑,从容答道:“江南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各处方言尚且不同,民歌小调自然也有许多,四爷忘了问小乔姑娘是哪里人了吧?她唱的歌,我没听过,我唱的歌,她没听过,有什么稀奇。江南一带多是平原,还算好的。我曾听家中长辈说起,福建多山,只隔了一座山,两边说话就不尽相同呢。”
“哦?”不想引出了她的长篇大论,四阿哥心中好笑:“难道只隔了一座山,两边的人说话就听不懂了?”
“只隔了一座山,说话不尽相同,可还是听得懂的。但若是隔了十几二十座山,只怕真是听不懂的。四爷要是不信,回头找几个福建出身的官员问问就知道了。”
“受教!”四阿哥含笑点头,又问:“今儿,玩得可还高兴?”
“是。多谢四爷!”刨掉话不投机的部分,这个人对她还是很不错的。
“你要如何谢我?”
楚言一愣:“我该如何谢四爷?”这个人的好处还真是不白给的!
“你说的那个木瓜鱼翅,大概是没口福了,可还是想尝尝你自己的手艺。”四阿哥笑得极温和。
楚言一口答应:“好。只是,我自己能做出来的东西不多,四爷不可挑剔。”
“你何尝见我挑剔过什么?”四阿哥一脸无辜。
楚言悄悄撇嘴,你在吃上是不大挑剔,其他方面,挑剔的还少了?
织造府的偏门已然在望,四阿哥突然停下来认真地看着她:“还有,头上的东西不许扔!”
头上的东西?楚言这才想起来,她顶着这个难看的荆钗过了半天,丢脸丢到秦淮河了!还有他那些半真半假的调侃,想起来就觉得头疼。不许扔,“珍藏”总可以吧?
处理完几份要发回京的公文,四阿哥想了想,摊开纸,开始写家信,准备让人一道儿送回京。
外屋似乎有人进来,何吉压低了声音上前招呼。
一个柔和的女声轻轻在说:“四爷既然忙着,就不打扰了,这——”
四阿哥嘴角微翘,不自觉地露出一个笑容,把笔往架上一扔,提高声音唤道:“进来吧,我公事办完了。”
楚言提了个食盒走进来,看得四阿哥一愣:“怎么弄成这样?”
她头上醒目地戴着那支荆钗,穿了一身不知哪里弄来的粗染蓝布衣裙,衣服上还有几处一眼看得出来的粉痕污迹,倒是更衬得那张脸光洁清爽白皙秀气。
楚言不慌不忙地行了个礼:“给四爷请安!蒙四爷教导,奴婢也想俭朴一回,好容易才求人弄来这身衣服,不想做点心的时候还弄脏了。不过,想来都荆钗布裙了,家里必是没有仆佣的,少不得亲自操持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没法儿一天换个四五套衣裳,污了四爷的眼,还望恕罪则个。”
四阿哥呆了一呆,脸上浮起深深的笑意:“难得你如此听话,我怎会怪你?你亲手做的点心么,拿出来我看看。”
“是。”楚言打开食盒,取出三个白瓷盘,每个盘中各有数块点心,衬托着牡丹石榴海棠的彩绘图案摆出不同的花样。仔细一看,是梅花菊花玫瑰模样的三款稣皮点心,花蕊之处填了鲜艳夺目的酱料,精致讲究,煞是好看。
四阿哥走近细细一看,不由点头,很是惊讶:“当真是你自个儿做的?没让人帮忙?”
“自个儿揉的面,自个儿包的馅,自个儿整的形,自个儿炸的,自个儿调的酱,只有火不是自个儿生的。”楚言拉高袖子,露出小臂上的几个红点:“这是被热油爆的。”
四阿哥蹙着眉,拉住她的手,仔细查看一番:“这种粗活,何苦自己动手。擦过药膏没有?”
楚言有些慌张地把手缩回来,挤出一个笑脸:“不妨事,厨房备有烫伤的药膏,擦过了。四爷不是说要尝尝我自己的手艺?”
四阿哥叫打开带来的药箱找自备的药膏,又命去叫随行的太医,又说了几味中药让备好送到楚言那里供她这几天泡茶喝,直把何吉支使了个团团转。
楚言被这架势吓了一跳,在心里那点罪恶感长大以前,连忙笑道:“四爷快尝尝,我的手艺如何?我调的酱与别人不同,不知四爷吃不吃得出来。”
四阿哥眉眼都是笑,目光变得极为温柔:“存心考我?”
楚言呵呵赔笑。
三款点心,都是一口大小。四阿哥先吃了一块梅花稣,笑道:“是豆沙馅,用的酱是蛋黄?”
“是,是煮熟的咸蛋黄,碾碎,加了一两滴黄酒调化。”
四阿哥点头称赞:“好心思,豆沙甜腻,加咸蛋黄可以正口。这玫瑰稣用的是梅子酱吧。”
“是。四爷好敏锐。”
“菊花酥点的酱怎么是绿色的?想不出来是什么。”四阿哥微微笑着,放了一块菊花稣进嘴里,表情立刻僵住,瞪大眼,不敢置信地盯着她。
楚言天真无邪地笑着:“四爷可吃出来是什么了?”
四阿哥的眼泪都呛了出来,急忙以手示意何吉把茶端过来,灌了满满一杯茶,咳了好几声,好容易平复下来,故作平静地问:“没吃出来,是什么?”
“芥末根磨出的糊末,什么也没加。”曹家的厨房居然有这个,意外之喜!
“听着怪稀罕的,你也吃一块。”四阿哥仔细挑了一块递过来。
“是。”楚言爽快地放进嘴里。四阿哥瞪大眼睛盯着她,不肯错过她脸上的一丝痛苦,楚言微笑回视,从从容容地咽下那块菊花稣。她喜欢日本料理,狂爱刺身和寿司,这点芥末算什么。
眨眨眼,楚言望着四阿哥,似乎很失望难过:“四爷不喜欢奴婢做的点心么?”
明知她在暗算自己,四阿哥却有几分踌躇,是他要她亲自下厨,她也真是花了工夫,花了心思,还弄伤了手,以她的小心眼,他今儿若是露出半个不字,以后——
两人正在大眼瞪小眼,康熙大步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楚言的背影,奇道:“老四,你哪儿来这么个乡下丫头?”
四阿哥和楚言都连忙跪倒行礼。康熙更加奇怪:“怎么是佟丫头?佟丫头,你穿成这样做什么?”
“回禀皇上,四爷昨儿教训奴婢,说奴婢不知俭朴,说良家女子就该荆钗布裙,又说女子需会下厨。奴婢知错就改,从今儿起荆钗布裙,也去厨房跟人学做了几样点心,正请四爷评鉴。”
康熙皱了皱眉:“老四?”
四阿哥无奈地赔笑着:“回皇阿玛,儿臣确曾数落她不知俭朴,可没想到这丫头,简朴起来就成这样了。”
康熙也觉得好笑:“算了,她也不过嘴巴刁点,别的,朕看着还好。丫头,用不着荆钗布裙,该穿什么穿什么。这些是你亲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