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琼海腾蛟-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人并没有受什么了不起的伤,现在再慈悲你们到底,每人再给你二粒丹药,服下去之后,只要再过一个时辰,就可以行动如常了,七天之后还可以做一般人所能做的事,只是不能再练内外功罢了。不过,因为这样使你们得以安养天年,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又指着那气急攻心的贼人,对其馀三贼道:“这一个的武功并没有废,可是,你们要劝他弃恶从善,否则我一查到,随时就取他的性命,我所以不废他的武功的缘因,是因为他还有一点血性,而且你们几个树敌已多,没有他的保障,你们也不能安全,不过,他的武功只准在别人欺上门来万分危急的时候,才准用,如果是滥用伤害别人的性命,我同样也不饶他,记住了我的话,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我们也许还有见面的馀地。”

于志敏对这群贼人训示了一番,随手给他们每人三粒丹药,吩咐即时服用。然后捡起地下那把旋风剑,递给罗凤英道:“师姐就用这枝剑吧,这枝剑比蝉姐那枝还要强些。”

罗凤英望了明因师太一眼,见到师太微笑点头道:“蝉儿那枝剑是于志强夺过来的,现在这一枝又是志敏夺来的,真是无独有偶了,小友既然给你,你就收下来吧!”

#奇#罗凤英接过旋风剑,用指甲在剑身上轻轻一弹,“汪——”一声,竟然是龙吟的声音,历久不散,心里大喜。

#书#明因师太笑道:“这次皈命老道真是锻羽而归了,大概他有生以来这次还是第一次大败哩!我在五十年前还未出道的时候,他已经是名满中原,想不到今天亲眼看到给小友一双空手,打得他丢脸弃徒,才是大快人心哩!”

#网#于志敏笑笑道,“本来这个贼道的武技,兀是不弱,要想以空手胜他兵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一下来被我先养成他的骄气,再则气到他发昏,后来因为蝉姐一笑,引他转头,被我打了一掌,减去他一半的功力,三方面一凑合。他想不败也不行了。事实上,他那旋风剑法倒有不少绝招,可惜他还没有使完出来,害我只能够学到一半,真是功亏一篑了,可惜!可惜!”

蝉儿见志敏捧了她一句,心里感到甜甜地,最后见志敏连呼可惜,不禁噗哧笑道:“那么你为什么夺下他的剑,不让他继续下去?”

于志敏笑笑迳自走开,跑到树林里牵出两匹骏马,蝉儿一见,蹦蹦跳跳也跑到林子里牵出两匹,于志敏把马交到罗凤英手里,又回去再牵一匹。罗凤英看了笑道:“敏弟想是要当弼马温了,一下子要那么多马做什么用?”

于志敏笑道:“师太和你们两人每人一匹,骆伯伯和强哥每人一匹,可不是需要五匹?”

“那么你呢?”蝉儿忍不住问道。

“我?我骑两脚马远比较快些!”志敏一面说一面去收拾地下那五枝长剑,捆成一堆,驮在马背上道:“这几枝剑虽非宝物,可也是精铜炼成,带在路上赠人也好!”

收拾完毕,明因师太和于志敏各自嘱咐群贼几句,除了用一匹马驮各人的衣包和五枝长剑之外,每人骑上一匹缓步往石虎庄的路上走去。

这时,已经是日斜西山的时分,树影婆娑,凉风吹送,马蹄得得追着队队归鸦,另是一番令人悠然的境界,尤其于志强,罗凤英和蝉儿,都是第一次骑上这种雄壮的马,更是高兴非常,一路说个不停,不知不觉已到石虎庄,李全藩迎入庄内,盛宴款待,席间,明因师太说起志敏气走皈命贼道,又得了五匹骏马。

说到马,于志强大感兴趣了,插嘴问道:“马呢?怎么一匹也没有看到?”

各人被他这一提醒,全部觉得奇怪,不但见不到马,而且连马嘶的声音也没有。

明因师太笑道:“这就是你这兄弟后来的搞鬼了!”

于志敏正在吃着,听了笑道:“师太怎么说是我捣的鬼?”

蝉儿道:“不是你是谁?”

志敏急道:“难道你没有份?还要讲我哩!”

明因师太见蝉儿和志敏拌嘴,也好笑道:“要说起来连我都犯了串通欺骗的罪过哩!”

罗凤英笑道:“师父有什么罪过,还不都是他们俩个小鬼头玩出的把戏?”

于志敏,蝉儿两人同时朝着罗凤英一瞪眼道:“你倒大得很哪?”

“好!好!恕我口拙讲不过你们!”罗凤英一笑作罢,可是把那个于志强急到不可忍耐,磨着志敏道:“好兄弟!你到底把马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说你猴急性子,就真是猴急性子,马在庄外右边里多路的树林子里!”于志强好容易等到志敏说这么一句,急忙朝各人打一个招呼,匆匆出去,连到志敏在后面喊:“当心马儿踢了你!”也听不到,事实上人已去远了。

李全藩连忙到外面叫几个壮汉,一同前往把马牵进庄子,于志强也嘻嘻哈哈地回来。

这时,骆中明触起一件心事。心中陡然一惊,告诫于志敏道:“你对皈命贼道那么高的武技,交手时为什么不用兵刃,万一失手,才后悔来不及哩,以后千万不可如此,以你的艺业来说,上人既肯放你出山闯链,当然是已有了相当成就,可是仍然要小心为是!”

志敏沉吟了一会,才道:“骆伯伯说的话确是真理,不过蒙天剑派是集汇各派精华而成,而各派又有各派的绝招,除了衣钵门徒之外,别人无从学到。只好利用机会,随时留意,因此,惟有空手过招,才打得久些,别人那套功夫才有时间演出来,我要学也学得更澈底。再则我现在没有什么兵器好用……”

各人听到于志敏说没有兵器好用,大为惊讶,明明他身上带着两枝宝剑,还说没有兵器用,甚至于明因帅太都认为他有点逞能,还是志强忍不住道:“你不是带着两枝宝剑,怎说没有兵器使用?”

“是啊!”蝉儿也附和一句。

于志敏庄容道:“你不知道,我背上这枝剑是师门的至宝,前几辈的侠义道和绿林道对它都很熟悉,只要剑一出匣,他们就会看得出我的师承,为了不替师门多招恩怨,只好备而不用。至于我那枝绿虹,却是煞气太重,尤其几年来我已把它练到能发能收,差一点的宝刀宝剑遇上了非折不可,恩师上人曾再三嘱咐,非遇到万恶不可赦的凶徒,或本身已遇到绝境的时候,不准用。师命当然不可违,并且我还有一点私心……”

顿了一顿,接着道:“如果我用起绿虹剑,就没得打的了,那还能够注意强学别人的绝招?”

各人听了志敏这番话,才知道他存心忠厚,顾及师门,并不是炫奇好胜,无不动容,倒是蝉儿嘴快,笑道:“你这叫做关起猴子无法耍,才气闷哩!难道你不会找一枝普通刀剑来用?”

“我又不开兵器店,要那么多干啥?”说得各人哈哈大笑。

这时,各人已经是酒醉饭饱,于志敏回后面去打开衣包,取出一件背心和一件鳗皮衫交给明因师太道:“这两件衣服虽然不能算是上好的宝物,可是对于防御别人的暗器倒很有用,就给师太随意使用吧!”

回过头来对骆中明道:“伯伯!你们到了南昌再等我几天吧!现在我要去分水町找那皈命贼道学剑法去!”也不待各人答应,提起一个小小的包裹,朝着各人点一点头,肩膀一晃,灯影一摇,各人眼睛一花,已失去于志敏的所在。

李全藩无限感慨道:“像于二公子这种艺业,不但没有半点自骄,反而异常谦虚,处处寻找学习的机会;不但向自己人学习,甚至于向敌人学习。我们才学得一点点皮毛就自高自大,岂不愧死?”

蝉儿口快接道:“李伯伯还说他谦虚哩!他嘴里倒是谦虚,可是做起事来,却独断独行,一点也不问别人……”说到这里自己觉得话里有毛病。反而把末说出的话,咽了回去。

柳营道:“这也难怪!以他这样深厚的功力,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他做起来却很容易,叫他和谁商量去?譬如刚才他要往分水町,慢说那边有皈命妖道为敌,就单单以路程来说,也有将二百里的远近,给我们走也要走两天,可是他走起来也许一两个时辰就可以到达,实在也找不到和他商量的人来。不过,像他这样,恐怕要寂寞一辈子!”

龚华笑道:“你这是什么话,为什么要寂寞一辈子?”

柳营哈哈笑道:“你这个猴子精,平日自诩聪明,这回倒给我难住了!这就是因为‘曲高和寡’呀!”

到了就寝的时候,于志强发觉枕头底下压着一封信,拿起一看,上面写着:“代呈明因师太亲拆”,那字迹却认出是于志敏的笔法,心里诧异道:“他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讲,却要多费笔墨,而且是什么时候写的?”虽然是这样疑惑,到底是急急忙忙地拿去交给师父。

明因师太拆开一看,不禁呵呵大笑,其乐已极,罗凤英、蝉儿、和于志强,都不知道师父为什么那样高兴,反而怔着了。

明因师太笑了一阵。把信交给于志强道:“你看你这位兄弟多聪明,真是深得我心。我多年来没有解决的谜。却给他几句话就点破。好吧,你们统统出去,替我守着门外,在明天这个时候我不自动开门以前,不准任何人来打扰我!”挥一挥手,罗凤英师姐弟只好悄然退出。

到了外厢,各人涌上前来看志敏那封信,大意是说:三年前,上人用千里传音的方法,告诉师太练那瑜迦秘笈的口诀,但是今天在梅关遇敌,却没有用上,料必是口诀中有一两句费解的地方,所以练起来总觉得五气不能归一。

其实要正气归一倒也容易,只要在打坐的时候,手心脚心向上,舌尖抵住上颚,瞑目内视,摒息咽气,口内自然灵液生津,经过了十二时辰的来复,就觉到气魄充足,运剑欲飞…

……。

凤英师姐弟读了志敏给师太这封信,知道师父需要有整整一昼夜,不能动弹。在这个紧要关头,深恐别人进来骚扰,更防外敌到来破坏,虽然扰乱一天,第二次还可以再练,到底也是讨厌。师姐弟商量了一阵,决定分班轮流侍护,一直到第二天的亥刻,师太开门出来,果然精神焕发,师徒都庆幸不已。

骆中明和明因师徒,在石虎庄住了三天,别了李全藩、柳营、闻仲三、龚华和车氏兄弟,向南昌进发。鉴于上次梅关遇敌的经验,知道纵然采取分散的方法,也无法避开贼人的跟踪,而且自己反因分散之后实力不足,与其躲躲藏藏示敌以弱,倒不如堂堂皇皇和敌硬拚。

所以这次出发的时候,决定两起人经常保持连络,在每一个歇脚站,就停下来,等候会合再继续前进。

这一天,到达庐陵,在城外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傍山偎水的凉亭,倒也清幽脱俗,并且是在官道的旁边,亭外悬着一付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到凉亭坐坐;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聊将世事谈谈。”联语浅显清新,笔法劲遒苍古,却没有上下款,不知道是什么人写的。

明因师太对着各人笑笑道:“我们也来个忙里偷闲,到凉亭坐坐吧!”

各人拴好马匹,进了凉亭,不一会,骆中明和于志强也同时到达,见到明因师徒在亭里小憩,此时且喜无人,招呼一下,也就进入亭子。

寒喧沿途的景物,渐渐提到韩江沿岸的风光,依照明因师太的意思,就想在庐陵弃马乘船,顺着赣江而下,比较省力,而且可以秘匿行踪,还可以浏览两岸的风物。

可是,于志强和蝉儿二人,稚气未除,那愿被关在船舱里受那闷气?再则曾经舱海难为水,他们在琼州乘坐惯了大海船,赏尽了烟波浩荡的景色,那还看得起一条小小的赣江?尤其是,新获良马,骑在马背上,听那“得得”的蹄声,顺着马蹄溜达,还可以浏览沿途的山岚水色,赏玩一些鸟语花香。

四天来,他们已经和马儿结为良伴,尤其蝉儿选中白无常的赤骝马,虽非宝驹,倒也名马,骑起来平稳迅速,飘飘欲仙,更不愿把它卖掉。所以蝉儿一听到明因师太和骆中明,商议乘船的事,首先就提出反对的意见道:“我虽然喜欢乘船,但是我更喜欢骑马!”

明因师太好笑道:“痴儿,既然是乘船,那还能够骑马?难道你把马放在船上,而你又骑在马背上不成?”

蝉儿陡不防备被师父抓住自己的语病,加以反驳,倒觉得有点好笑,想了一想道:“如果两者不可得兼,我还是弃舟而乘马好啦!”

不等别人开口,又补上一句:“因为船是别人的,而马却是我的啊!”

明因师太摇摇头笑道:“真是谬论!……”

于志强忙插嘴道:“我们一共右五匹好马,如果立刻贱价售出,难保不便别人怀疑,岂不是欲盖弥彰?同时,水上不比陆上安全,万一在水上遇了强敌,两位师姐虽然有一身登萍渡水的轻功,倒底在茫茫的大江里,不便作战,岂不要吃亏?既然这里离开南昌不远,走的是通衢大道,贼人未必敢明目张胆,群闹围殴,要是来十个八个小贼,还不是照样打发他回去,何必躲开正面,让贼人取笑?”

于志强并不坚持必须骑马,可是他倒举出乘船的缺点,很巧妙地掩蔽了他要骑马的目的,这一套间接路线,果然收效。

明因师太和骆中明虽然知道他真意,但是又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来驳斥,蝉儿虽然觉到志强的话里面,包含着说她不会水功的意思,倒想驳他几句,后来一想,志强的主意也是在于骑马,彼此志同道合,不但不反驳,而且不断地说:“妙啊!妙啊!我真也怕在水上遇敌哩!可是有点说不出口,却被强师弟替我说了!”

明因师太见他两人此呼彼应地捣鬼,不由得好笑道:“看不出你两人为了要骑马,却说出一大堆的道理来。骑马就骑马罢,可不许到处惹祸!”这一个决定,喜得于志强和蝉儿几乎要喊出“师父万岁!”

骆中明看他俩人那付高兴的样子,眉头皱皱道:“不要太高兴了,后面一句话还没有听清楚哩!”

蝉儿小嘴一呕,拉着罗凤英,飞身上马,迳自赶往庐州。骆中明、明因师太和于志强,也只好上马加鞭,紧紧着她俩后面,进入城里。

这时,天色很早,不过是申初的时分,明因师太一行,先在大街上找到一家福安客栈住下。于志强和蝉儿都是初次来到这个山城,见到熙熙攘攘的人堆,绿绿红红的招牌,引起他们好玩的童心,便要上街去溜溜。

明因师太知道禁也禁不来的,只嘱咐他们不要闯祸,并且叫罗凤英领着他们前往,自己因为不便多出露面,就和骆中明在店里闲谈,吩咐店家做饭喂马。

罗凤英师姐弟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离师外出,无拘无束,满心喜欢走到街上,以为可以舒舒服服地玩上半天;那知到了街上,反而有点茫然。

他们既然又不买东西,同时又是人生地不熟,胡乱走走,东张张西望望,反而惹起路人的注意。

当罗凤英师姐弟感到索然无味,正待回转客栈的时候,忽然耳边传来“铛!铛!”的锣声,街上的小孩和一些闲散的行人,都向西边的街口拥去。

罗凤英师姐弟三人随着人群到达街口,已见到一块约有二十来丈的空地上,站满了人群,还有不少人爬上附近的树上,朝着场里观看。

罗凤英师姐弟被人群挤在前面,除了场里两根高竖的竹杆,和杆上横着一条绳子之外,一无所见。于志强看得不耐烦,自告奋勇,当先开路,一声“请让!”慢慢挤进了人堆。那些围观的闲人见她们三人是外乡人,而且又是一个小孩和两个姑娘,倒也让开一条通路给她们进去。

罗凤英三人挤入围里,就看到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站在一块被人圈围成约七八丈的空地中央,向周围的观众拱手发话道:“老朽祖孙三代,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