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怨佛痴-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子岳不解地离坐站起,走到方丈室中间。

五叶道:“寺主请看此子身骨,乃是练武的上上之选。他那双臂,长及膝盖,正是练金钢三十六剑的最佳人选。而他那手掌,掌形宽大,骨胳粗壮,仍是练金钢砂金钢掌的天生质地。”

道一寺主诧道:“这是你师徒的事,与六祖何干?”

五叶道:“老衲师徒拜见六祖,是想借紫霞洞住一阵子。”

道一和尚垂下双目道:“果如老衲心中猜想。只可惜宝林寺没有什么紫霞洞。大师请离去吧。”

五叶怒声道:“出家人尚且不打诳语,宗师岂可骗人?”

道一睁眼盯着五叶道:“传说少林和尚在天台山和道士争夺一窝二黄药,被赵归真杀了三人。五叶出来追杀赵归真,已好些年不回嵩山。还发誓不杀了赵归真,誓不回山。如此好杀之人,岂能以戾气冲撞六祖续参空明定慧?”

五叶大声道:“老衲乃是禅宗护法武僧,赵归真杀我禅宗门人,老衲怎能闭目不见?”

“此事可是少林派掌门大师所令?”

“护法追凶,何须掌门大师操心?”

“可见你是自作主张,到处追杀赵归真。如若尉迟长孙不如少林派的意,你岂不是要与他开战?”

五叶怒道:“老衲老了,为禅宗教习护法后人,寺主为何步步刁难?”

“老衲反对你收徒了么?只是你当带此子回少林,不当来宝林寺。莫非罗汉堂每收一个弟子,六祖真身便要受一次烦搅么?”

“可老衲要传此子大金钢天王神功,必须六祖首肯。”

道一怒喝:“六祖留肉身在人间证佛,不是为了首肯你向后人传授武功。你二人去吧。”

五叶起身道:“咱们三人可同去六祖肉身宝殿,如若我二人祈求之后,一无动静,我二人转身就走;如若六祖首肯,寺主可不能逐客。”

宝林寺主道一瞠目而视——莫非圆寂了一百一十二年的六祖肉身,还真会首肯他的信徒传授金钢神功么?真能这样,他倒要看看。

“好,你二人随我去六祖慧能肉身宝殿。”

记述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事迹和语录的《六祖坛经》,似乎并没有记述六祖的武功修为和气功修为。慧能俗姓卢,广东人,幼年丧父,以劈柴为生,供养老母。有一次上市卖柴,听一人读《金纲经》后面的四句偈语: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现。

慧能大悟,于是托邻人照顾母亲,动身到河北黄梅山禅宗五祖弘忍处求学禅法。

弘忍名动天下,弟子成群,他问慧能:“你是哪里人?到这里来干什么?”慧能说:“弟子是广东人,来此求学禅法是为了成佛。”

弘忍道:“广东南蛮怎么会成佛呢?”

慧能说:“人有南北之别,佛性如何会有南北之分呢?”

弘忍大奇,因此对慧能颇为看重。但考虑到他座下有一个叫神秀的弟子,在众弟子中很有威信,做衣钵传人的呼声很高,可根性不如慧能聪敏。弘忍若重用慧能,神秀必怒而加害。弘忍便派慧能去后院舂米。

几个月干下来,弘忍观察到慧能既有慧根,又能忍辱负重,便召集七百个门人宣布说:“你们各凭智慧,写一道偈呈给我看,谁能彻悟佛法,我将传法衣给他,他将成为禅宗的第六祖。”

当天晚上,上座神秀便在廊壁上留给卢珍画《楞伽变相》之处题偈道: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

第二天弘忍看见神秀的题偈,心中叹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那么空明定慧在哪里?”他召来弟子们说:“后代能依此修行,也就不会堕落了。”

然后,弘忍唤神秀人内室,说:“你作此偈,只到门前,尚未入门。凡夫俗子依此偈修行,不至堕落。但要觅天上菩提,此偈还没有找到定慧。你去思考几天,另觅新偈呈我。如能人得门来,我便将法衣传你。”

但神秀的偈已经体现了神秀本人的最高佛学修为,再也作不出能入门的新偈来。

慧能在后院舂米,听得大家谈论此事,叹道:“美则美矣,了却未了。”

有门人笑他:“你懂什么?竟口出诳言!”

这天晚上,慧能请寺中的张日用将他口述的偈题在廊壁上: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见此偈,暗幸后继有人,深赞慧能根基聪正,但他不敢公开传法衣与慧能,怕势力雄厚的神秀因妒忌而与慧能为难。

便假作正色,斥责道:“此偈是谁所题?毕竟仍未见性!”

弘忍如此一说,神秀一党便毫不在意了。

到了晚上,弘忍独自一人来到碓坊。慧能正在舂米,弘忍问:“米白了吗?”

慧能说:“米白了。但没有筛过。”

弘忍以手杖在石碓上击了三下,掉头便走。

慧能心领神会。到了三更,他便潜入弘忍的禅堂。弘忍正在禅堂中盘膝坐着等他,见他来了,便道:“休要多礼,坐下。我先传你《金刚经》。《金刚经》的经文中,隐有一套‘大金刚无上神功’,修此功法可成金刚不坏之身。但只有心中空明,得定慧真法者才可修练。悟性越高,修练越深,涅檠前身是不损之身,涅檠后身是不腐之身。你听好了。”

“是。”慧能合十倾听。

传法之后,弘忍再传慧能法衣,然后嘱慧能趁夜离去,觅地修练“大金刚无上神功”。

慧能问:“师父,弟子当隐蔽何处?”

弘忍道:“逢怀且止,遇会且藏。”慧能连夜走了。

第二天,弘忍不再上堂讲法,有弟子惊问:“师父今日怎不讲功课了?”

弘忍道:“吾道行矣!以后不必再问了。”

众人惊道:“法衣传给谁了?”

弘忍道:“能者得。”言毕即不再言语。

众人互相询问,突然发现慧能不见了,且法号中有一能字,于是断定弘忍将禅门至上心法及掌门袈裟传与慧能了。于是,众人便向南追去。

几百人分路追赶,追了一两个月,不见慧能踪影。为主的一拨人追到了大庾岭。

大庚岭在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交界处,又叫大余岭,为岭北岭南之交通要道。古岭道异常地崎岖险峻,山高路险,涧深林密。众人追到岭前,从岭上传来阵阵虎吼,胆小的已经怕了。正待上岭,适逢地震,一时山石乱滚,吓得众人再没有过岭的勇气,便退回河北去了。

有一位慧明和尚,不相信这就是天意,继续追入岭中,居然被他追到了慧能。慧明是南北朝陈宣帝之后裔,当过三品武将,性气粗豪,颇有勇力。慧能见他追来,便说:“慧明,你若想夺传法袈裟,我给你好了。”慧能得了《金钢经》真传,于这法衣之类的身外信物,并不十分看重。须知佛门宗师,思维修为若不能在经堂服人,便身披本门的传法袈裟又能慑众么?

慧明见慧能将传法袈裟给他,为他这宗师气度所动,忙道:“我不是来夺衣钵的。因为师父传法给你,想来你已得真传,希望你能对我指点一二。”

当时禅宗和尚中流行一种“看话禅”的研习思维的方式,犹如中世纪西方的神学院之经院哲学。很多话题为和尚们经常探讨,比如:“父母未生我以前,我在何处?是什么本来面目?”更有“念佛是谁?谁在念佛?”这一类玄问题。一般劳苦者谁去思考?

只有唐代的庙中,和尚们不愁吃喝吃饱了没事干,习武的拚命想武功高强,习经文的拚命寻找自我或佛法。所以慧明追上慧能后,便问:“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

慧能答道:“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慧明一听,顿时大彻大悟,礼拜而去。

慧能遵照弘忍的偈示,在广东西部的怀集与四会之间山野中,觅了一个大溶洞,一隐便是十多年时间。到他出山路过法性寺插话评判“风幡之动”这个古代议论话题时,他已经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身。他的插话引起了法性寺住持印宗的重视,便邀慧能入禅堂祥谈,方知慧能便是佛门传说弘忍传为六祖的那个人。

道一寺主领着五叶和郭子岳二人走进六祖慧能的肉身宝殿。三人在殿外先行叩拜大礼,然后才极为恭谨移步入肉身宝殿,再行叩见大礼。

宝殿正中的法台上,盘膝坐着一位身穿黄衲衣,披红色袈裟的老和尚。他端坐在法台上,头微颔,目深垂,犹如正在入定。

进入肉身宝殿,道一寺主和五叶禅师各自叩拜上香礼毕,便各跪一边,各自念颂经文。

郭子岳跪在五叶身后,十分虔诚地俯伏在地。他已听五叶禅师讲过,这肉身宝殿仍是禅宗圣地,平日是不容任何入踏进半步的。如今他看见禅宗六祖慧能端坐在法台上,除了肤肌颜色比活人显得更深以外,竟完全与一个正在入定的老僧一般无二,他心中不禁顿时生出无比的敬仰和无限的惊骇。

慧能生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12年,即公元638年,涅槃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元年,即公无713年,人世寿七十五个春秋。

到郭子岳跪在这里,见慧能的肉身这一年,是唐敬宗李湛的宝历元年末(即公元825年),慧能六祖已经涅了一百一十二年了。用人世间通俗的说法,是已经死去了一百一十二年了。可他的肉身仍然盘膝坐在这间肉身宝殿的禅堂了,因为垂目,宽大的额头更宽,脸骨高大,使面容显得瘦削。可是整个脸上的神情显得庄严而详和,似乎正在参回思佛法,准备一席经演。

这种死后肉身不腐现象,别说是唐朝人郭子岳不理解而敬若神圣,就是再过一千多年,到了二十世纪科学发达昌明已经可以人工合成智能生命的时候,也仍然对这种人死后肉身不腐现象深感迷惘。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千年不腐的死后肉身,至今仍在广东韵韶关南华寺中,受中外香客膜拜和佛学参研者们的瞻仰。

两个和尚各自颂经后,道一寺主先觐言道:“禅宗嵩山少林寺护法武僧五叶,妄传金刚神功于行者郭子岳,尚可谅其乃是无识武僧,如今竟敢妄求六祖首肯。弟子无能规劝,求祖师恕罪。”

五叶禅师拜道:“肉身菩萨六祖在上,弟子五叶叩首拜禀。”

早年我禅宗祖师达摩圆寂前,曾作偈说:“吾本来慈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弟子均解不透一花开五叶这一句所指何事。弟子识见简单,加之中年狂妄,偕用了五叶一词作法号。如今老了,后悔莫及。想改也迟了。但弟子自入禅宗之门,六十五年从无二心,只要是禅门之事,弟子万死不辞。

数年前,丹鼎派道士赵归真在天台山杀我禅宗三名弟子,弟子数次追杀赵归真,均因武功比赵归真高不了多少,被他逃脱。更有甚者,两街功德使尉迟长孙,自以为昔年德宗皇帝封了他一个专管佛道事务的官职,便以佛门皇帝自居,视我禅宗弟子为帮众。

中原禅宗寺庙的事,他均要插上一手。护法武僧,均感力不从心,无力对抗,以护法门。弟子日前收了一个传人,身骨极佳,弟子想传他大金刚天王神功,为求速成,更想借用紫霞洞练气。弟子叩首,恳求祖师恩允。

二个老和尚各自求毕,肉身宝殿内静得声息全无,六祖慧能的死了一百一十二年而毫不见腐的肉身,一无动静。

道一和尚冷笑了一声。

五叶再拜道:“祖师如若恩准弟子传子岳大金刚天王神功并恩准弟子暂借紫霞洞紫气修练,求祖师微现异相,表示应允。”

这一次五叶的求恳刚一说,只见慧能六祖的肉身宝像,突然发出一层莹莹光芒,犹如夏夜晚间的萤火闪光一般,一闪即止。

很显然,他以这种方式显圣,同意了五叶禅师的请求。

道一寺主大惊,骇得说不出话来。

而五叶和尚与郭子岳,却嗑头不迭,郭子岳更是磕头磕得头皮都破了。他饮泣道:“弟子如苦练成绝世神功,杀了赵归真,定会受戒剃度,投入禅宗门庭,以毕生所学,护天下禅宗寺庙,不受恶道侵扰。”

他这么发誓时,王若兰的绝情冷容在心中一闪而过,阳春霞的深情泪眼也在心中一闪而过。可他还是不顾一切地发完了誓言。他的心灵因六祖的肉身显圣而受的震动太大了。

三人再拜,倒退着离开了肉身宝殿,回到方丈室。

五叶道:“寺主可以派人送我们去紫霞洞了。”

寺主道一道:“你二人自己绕道去吧。我会令人先一步等候你们。”寺主说完,垂下了双目。“你二人可于明晨寅时到达。”

五叶令郭子岳拜谢,离开宝林寺,绕道向丹霞山行去。他们先向南行,行了二十多里后又向西行,此时天已黑了,然后二人又向北行,再斜插向东,直奔丹霞山。

丹霞山在地貌学上是一种红砂岩峰林地形的代表。风蚀水蚀后的红砂岩奇形怪状,山势陡峻,每有硕大的红岩,那巨大的红崖丹壁,灿若云霞,更有碧水翠竹与之辉映,更增其奇险之壮美。

五叶禅师二人绕开上山的大路,来到海螺峰的后山,行至一处巨大的丹壁面前。这一丹壁的旁边,另有一面红岩,两处陡峭的红岩中间,有一条翠竹遮挡的裂缝。那垄翠竹很密,将那只有二尺左右宽的裂缝挡得连一只猫也钻不过去。

五叶禅师在翠竹前轻轻咳嗽一声,不一会,从裂缝里传来一个声音问:“来者何人?”

五叶道:“一花开五叶。”

那声音道:“进来吧。”

五叶禅师托起郭子岳的臂腋,说:“可以进去了。”话音一落,他已飞身而起,落在翠竹顶上。翠竹不算太高,不过三四丈高,五叶禅师在竹巅上一借力,便越过那垄遮阻狭缝的翠竹,射进了狭窄的石缝内。

五叶禅师带着郭子岳落下石缝后,石缝内立即有一个和尚迎着五叶禅师作礼道:“大师来了么?弟子恭候多时了。”

五叶禅师道:“沿途机关已经关闭了么?”

“关闭了。大师对此洞很熟么?”

“家师石头禅师曾在此洞修练过两年。”

“原来如此,大师请。”那和尚说时面色冷漠,不知他在想什么。

狭缝内野草蔓藤丛生,完全是一副荒凉景象,可是,向狭缝内走了不过两三丈便发现一道石梯直向狭缝的地下深入进去。

那个和尚在前,郭子岳在中间,五叶和尚在后面,三人刚下石梯,那和尚在石壁上一个什么地方卜按从窄缝上面落下一丛翠竹,刚好再阻在石梯前,掩住了石梯。郭子岳心中十分惊奇,却不便多话。

从石梯下去,连过了四道机关,这四道机关均有人把守,每道两人,皆是武功很高的和尚。如此过完了路上的关口,他们已经深入了地下不知多少丈了。接引的和尚说:“下面就是地眼了,弟子告退。”说完,自顾回身上去。

照理讲,越往地下走去,应当越是潮湿寒冷。可是,郭子岳却觉得,这个洞越往下走,却气温越高。而且干燥,下完石梯,走在前面的五叶禅师突然站住了。走在五叶身边的郭子岳,看见前面是一间很大的石厅。大石厅的上下和四方都不规则,有一方有一处裂缝,显然是很久以前,两块分开的红岩因地震而倒在了一起,形成了这间大石厅,这不足为奇。奇的是石厅的地面上,是有无数的蜂窝眼的红岩层,从蜂窝眼中,就象蒸笼一般地冒出一种气体,呈紫色,冉冉上升至洞项,从裂缝中升上天去。

更奇的是,在这冒着热蒸气的蜂窝眼群旁边,已经有两个老和尚坐在两方对峙。两个老和尚均有七八十岁的高岭,一个又干又瘦,一个却又胖又高大。二人均是精神矍烁,内力修为极为高深。两个老和尚注视着对方,有人来了,也目不旁视。很显然是在极力防范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